“中国是世界上对作家最好、为作家投入最多的国家!”这是许多从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走出的中青年文学工作者发出的心声。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许多人的知识水平和创作实力提高了,对党、对人民的感情更深了,社会责任感更强了。
鲁迅文学院举办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是中国作协实施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学人才培养工程,是继承延安“鲁艺”、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央文学讲习所光荣传统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扶持、培养一批中青年作家,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自2002年开班以来,已经举办了5届,全国有250人参加了学习。研讨班采取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聘请国内一流专家、教授、作家、评论家及中央部委的负责人讲授政治理论课、国情时政课、大文化课、文学专业课。许多内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冲击力,是在其他地方难以学到的。研讨班既研究文学规律,又研究文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已经成为优秀作家云集、创作空气浓郁、培训效果明显的文学基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作协和国家民委的支持下,鲁迅文学院还于2004年9月~2005年4月先后举办了少数民族中青年作家研讨班和中青年文学理论、评论家研讨班。来自23个民族的52位作家参加了作家班的学习。这个班在学习期间就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创作或修改长篇小说14部,中短篇小说61部,散文集2部,电影、电视剧本5部,翻译作品10部,写出散文、诗歌、评论111篇。毕业前夕,全班集体出版了作品集《我们的家园》。
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说,4个月的学习生活,使我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时代的变迁、看待自己民族的文化背景、看待文学创作、看待自己的能力。我有责任和义务为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许多少数民族作家满怀感激地说,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作家给予的厚爱更多!
据中国作协负责人介绍,许多人员经过培训不仅在思想理论水平、创作能力上有了提高,而且社会责任感、政治敏锐性等方面也都有所增强。
在许多全国性文学评奖活动中,研讨班学员均在获奖者中占有一定比例。
实践证明,由国家出资,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作家给予特别的关怀和特殊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对形成一支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心心相通的作家队伍也是十分有效的。此举也颇受各地作协、作家的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