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诗人海子,1964年3月24日出生。不幸的是,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只活了短短25岁。在他短暂的生命里,始终保持了一颗纯洁的心在进行着创作。海子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被世人所理解,但他一直在用生命进行创作。
海子出生在安徽怀宁县一个封闭、贫穷的小山村——查湾。海子的童年基本上是在饥饿和半饥饿的状态下度过的,家里的经济十分窘迫。海子上小学时每次放学回家总会让两个弟弟先吃饭,而他自己一般只吃些残羹冷菜。海子考上大学时只有15岁,他也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他拿着录取通知书在井边激动地呼喊,为能坐上火车而激动、兴奋。在大学期间,海子如饥似渴地吸取着各种知识,他对哲学、宗教十分感兴趣,人们总会因他广泛的书籍阅读量而震惊。大学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哲学教研室工作。因为海子的家庭条件很贫苦,所以在他的房间里根本就没有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之类,他也没有钱进行跳舞、游泳、骑自行车等娱乐性活动,也因此总会被人们误解,他为此经历了四次失恋。寂寞、凄凉、贫穷时刻围绕着他,他便通过写作来排解自己单调与孤独的生活,可是连他的作品也没有人认同,他的诗歌发表之路也颇为艰辛,没有人理解他的创作与思想。他为这样的环境而感到无比伤心,就在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至龙家营的一段慢行轨道上卧轨自杀,结束了自己仅有25岁的年轻生命。
海子利用了大概7年的时间,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弥赛亚》、《弑》及200多首短诗。海子去世时还带了4本书:《圣经》、《康拉德小说选》、《瓦尔登湖》、《孤筏重洋》。海子的长诗创作,在评论界曾引起了轰动,评论家对他的看法也是各有不同。但是不论有多少争议,他长诗中所展现的深厚的文化背景、宏大的艺术结构,以及形象奇特的创作语言,都流露出了海子天才般的创作才华。
海子的长诗是他才华的展现,可是,读者比较熟悉的仍然是他的抒情短诗。他的抒情短诗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他的诗歌中总会有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太阳、河流、草原、大地、历史这些自然事物的痴迷,这也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内心感触与强烈共鸣。写于1998年1月13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十分著名的诗歌,这首诗歌的语言不但不华丽,反而有着朴素明朗的特点,给人一种隽永清新之感。在诗歌中作者想象出了一个充满幸福与活力的世界,他希望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幸福快乐的生活,这将海子内心深处向往纯真善良的愿望展露无遗。在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海子内心的恐惧与忧伤,感受他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对人们的关怀与祝福。他希望得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般的精神的超脱。可是,在当时那个冷漠的环境下,想要追求内心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是很难的,注定与那个社会产生摩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诗人美好愿望的一个载体,承载着诗人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祝福,充满着对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
在中国当代诗坛,海子被称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海子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中国诗坛是独特的,他的诗不但影响着后来人的创作,也让一个时代的诗歌发生了巨大改变,是中国诗歌文化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海子极具代表性的抒情短诗是继“朦胧诗”之后独特又一辉煌的诗歌作品,拥有抒情性、可诵性和先锋性的风格,在那个年代是极为少数的。海子去世后,诗坛承认了他,并且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
海子是集单纯、敏锐、创造性于一身的诗人,他也有诗人共有的敏感、脆弱的特性。他向往美好般的事物,这种渴望是极为激烈的,他的艰辛与不甘促成了海子一生的事业。海子那简约、流畅、铿锵有声的诗歌语言、极具时空跨度的诗歌内容是许多人都无法超越的,他对诗歌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