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巴金的作品体现出五四的时代精神:青春、叛逆、激情。他的《激流三部曲》,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激流三部曲》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变动的一份珍贵的艺术记录。作为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号角,《激流三部曲》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青年冲出旧家庭的藩篱,走向革命,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巴金在谈到写作《激流三部曲》的意图时说道:“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他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死亡。我最后还要写一个叛徒,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和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父权制度势力的斗争,控诉了大家族的罪恶,赞扬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这正是五四运动的精神所在。
巴金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是“五四的产儿”。20世纪30年代,巴金在《觉醒与活动》一文中这样讲:“我常常说我是五四的产儿。五四运动像一声春雷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了。我睁开了眼睛,开始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巴金的文学选择一开始就是西式的,率性的,涌荡着20世纪科学与人道主义思想的风范。半个多世纪以来,像觉新、觉慧、鸣凤、梅表姐、汪文宣这样的艺术形象已扎根在中国人心中,多少青年读者正是从这些艺术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勇敢地跨出那叛逆、反抗与自身价值追求乃至投身革命的步伐。
巴金虽然早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为文学而文学,甚至不以文学家、作家自居,他认为自己的写作全是为了说心里话,发出内在的呼喊。如他自述所言:“我现在的信条是,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