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他年轻时梦想成为著名画家,在绘画的同时他也开始了文学创作。但是在他看到意大利著名画家的作品时,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与那些大师相提并论,于是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歌德一生跨两个世纪,经历了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
早在莱比锡求学期间,歌德就接触到了莎士比亚的作品。他最早接触的是《莎翁选粹》,歌德后来一直认为这是他生平最快乐的时期。莎士比亚的剧作使歌德的精神视野大为开阔,他感到有一个重大的题材要写,而且这题材又不能在狭隘的舞台上、只适合于一出简单戏剧的短暂时间中演出。在阅读了出版于1731年的《葛兹自传》之后,歌德在这个骑士身上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人物。他决定将有关材料重新作历史性的处理,同时又欲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剧在形式上能够超越舞台的限制,且力求使情节生动鲜活起来。《葛兹》完成后,歌德找到好友默尔克,让他看了看稿子。默尔克很赞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年底,歌德又把它寄给了赫尔德,后者给他提出了一些较苛刻的意见。于是,歌德又对剧作进行了修改,改写本于1733年完成。改写本《葛兹》更为深刻地揭示出了剧中主要人物的内心冲突,着重刻画了骑士葛兹的自救者形象,而不是像初稿那样着重描写被压迫的农民自发的强大斗争。这部作品一面世,立即轰动了德国,成为文坛上的一大盛事,并引起广泛而巨大的反响。魏兰特则撰文说它是一个“美丽的怪物”,进而指出:“要是我们有更多这样的怪物就好了。”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它是歌德的主要代表作,为完成它,歌德前后共花了60年的时间。歌德说过,他一生的创作只是“一部巨大的自白的一个个片段”,《浮士德》无疑是这些片段中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一个。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诗剧讲述了主人翁浮士德为了寻求新生活,和魔鬼墨菲斯托签约,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而魔鬼要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己得到了满足,那么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于是墨菲斯托使用魔法,让浮士德有了一番奇特的经历,他尝过了爱情的欢乐与辛酸。在治理国家中显过身手,在沙场上立过奇功,又想在一片沙滩上建立起人间乐园……就在他沉醉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时,他不由自主地说,那时自己将得到满足。这样,魔鬼就将收去他灵魂。就在这时,天使赶来,挽救了浮士德的灵魂。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1774年2月初到3月份的4个星期之内,歌德一气呵成,完成了《少年维特的烦恼》这部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描写了一个处在德国“狂飙突进”时代的青年人的爱和恨,表现了少年维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腐朽社会的控诉。书中的维特是一个能诗善画、纯洁多情、热爱自然的青年。他来到了一个僻静的乡村,完全沉浸于大自然的美妙,与孩童和平民的接触,更使他和悦天真。不久他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一位年轻活泼的姑娘绿蒂,对她一见倾心。可是绿蒂已经订了婚,不能把爱情献给维特。7月,绿蒂的未婚夫回来了,维特终于从甜梦中惊醒,他想就此离开,于是,维特自己哄自己,徘徊流连,不忍离去。但是,他以前纯真的天趣已不复存在了,心里开始矛盾了,情感与理智开始冲突了。他认识到自己矛盾的现状,却没有力量超脱,他想到了自杀……作者在书中描绘了一个激情、勇敢的叛逆者挣脱时代的一切束缚的人生。进步的知识分子由此受到了鼓舞,因为书中描写的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后,歌德成为饮誉全世界的文学家。
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他的临终遗言是:“给我更多的灯吧。”这体现了他作为大文豪的乐观精神。
歌德是德国文学家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