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注意方式
朋友间发生矛盾时,更需要互相批评指正。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批评的方式要易于接受。不要以教训的口吻来表达你的意见。不能仗着是朋友就无所顾忌,在大庭广众面前不顾朋友的面子,说出批评的话,让朋友下不来台。
朋友有错可以批评,但是要讲究批评方式,只有注意批评方式,才能保证朋友间良好的沟通。否则,只会让事情恶化。
及时冷静情绪
与朋友发生矛盾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单独待一会儿,一个人冷静一下头脑。因为发生矛盾时,双方的情绪都不稳定,即使双方有沟通的意愿,可是带着情绪,沟通难以达到好的效果,说出来的话太主观、偏激,缺乏理性,这样不但不能解决矛盾,甚至可能使矛盾升级,最后激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令双方后悔莫及。
保持距离
与人交往不能过于亲近,因为一旦失去了距离,就容易产生出轻慢的举动,就会失去秉公办事的理性,好声望可能会慢慢消失。
最常用的物品往往是最不被珍惜的,虽然这种物品一般都是最实用的,可是接触多了,物品的缺点就会都暴露出来。人与人也是这样,而保持一定的距离则能够掩饰缺陷和减少摩擦。
因此,千万不要与任何人过于亲近。和上司过于亲近,同事和下属就会对你有看法,不利于你工作的开展;和下属过于亲近,就可能失去领导的尊严。
与人交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靠得太近,也不能离得太远,要让双方有各自的空间。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在一个有10个座位的会场中,把两个人安排在6号和10号座位上,然后观察后来的人进来后会坐在哪里。
结果发现,第一个人一般会选择8号座位,第二个人会选择3号或4号座位。这里,这些参加试验的人互相都不认识。心理学家得出结论:人们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人们既不会坐得离陌生人太远,也不会坐得太近,以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好。
也许你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和第一次见面的人紧挨着坐下,他可能会把身体往旁边移动一下,或者坐到另一个座位上。这让你觉得很尴尬。
他为什么会有这种举动呢?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当你不经意侵犯了别人的私人空间时,对方会觉得自己受到伤害,于是采取保护措施,开辟另外的私人空间。可是如果你离他太远也不行,他会觉得你看不起他,或者认为你不愿意和他交往。
所以,和陌生人交往时,要选择好两者之间的距离,一方面要尊重对方的私人空间,同时,又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友好态度,避免生疏。
一位心理学家也做过类似的试验:
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第一位读者坐下阅读刊物时,心理学家走进去,紧挨着这位读者坐下,然后观察他有什么反应。
试验进行了80人次,结果证明:在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时,绝大部分人会默默地坐到别处,有人则干脆问道:“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说明每个人周围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当这个私人空间被人触犯时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因此而恼怒。
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是如何界定的呢?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距离:
亲密距离
这个距离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亲密无问”,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间隔,其最近距离在15厘米范围之内,彼此间能够肌肤相处,耳鬓厮磨,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气息。稍远的范围是15~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表现为挽臂执手,勾肩搭背。只有情感密切的人才能达到如此距离。两个人之间能达到这种距离的,异性往往是爱人、恋人,同性往往是最好的朋友。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距离不够接近或过于接近,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遭到排斥。
朋友距离
朋友距离的近距离范围在46~76厘米之问,身体上没有其他亲密接触,刚好能相互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交往时如果进入这个距离,就会对对方构成侵犯。朋友距离的远距离范围是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距离范围的近距离(76厘米)一端,而不熟悉的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距离范围的远距离(12米)一端。
实际生活中,亲密距离与朋友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场合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
这一距离体现了社交性和礼节上的较正式的关系,社交距离的近范围在12~21米之问,这是一般的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的标准距离。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次座谈会,工作人员安排座位时有个疏忽: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间没有摆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不得不尽量靠到沙发外侧的扶手上,身体呈向后仰的姿势。
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要有不吲的人际距离,如果距离和情境不对应,一方或双方就会心理不适。
社交距离的远距离范围在21~37米之间,表现的是更加正式的社交关系。公司经理常用一张大而宽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办公桌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
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招聘时的面谈,大学生论文答辩等场合,双方之间也会隔一张桌子,保持一定距离,这样会增加庄重的气氛。
公众距离
公众距离的近范围在37~76米之间,这种距离是适合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当演讲者试图与某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公众距离的远距离范围在76米之外,这是一个儿乎能容纳一切人的开放空间,人们在这一空间内,完全可以对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可能没有任何联系。
尽管以上四种距离都有一些数字范围,但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对交往距离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这种差距是由于人们对“自我距离”的理解不同造成的。例如,北美人理解“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则仅限于心灵,他们甚至把皮肤也当成身外之物。因此,当北美人和阿拉伯人交往时,就会出现这样的可笑场面:阿拉伯人因为对方和自己距离太远而觉得对方过于冷淡,因此步步逼近;而北美人却因阿拉伯人的步步进逼而连连后退,他们认为对方过度亲热了。
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人的交往距离也有差别。一般来说,有权力有地位的人所需要的交往距离会相对大一些。就像我国古代的皇帝,身份地位都很尊贵,所以需要的交往距离比较大,他们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和大臣之间拉开了较大距离。如果哪位大臣不小心靠近皇帝的话,没准会被当成刺客而丢了性命呢。
确定交往距离的远近,不仅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关,还和人的性格以及交往的具体情境等因素有关。
性格开朗、喜欢交往的人乐意接近别人,交往距离较小,不太介意别人的靠近;而性格内向、孤僻保守的人,习惯于把自己封闭起来,对靠近他的人十分敏感,他们的交往距离较大,如果这个距离受到侵占,他们就会感到不舒服和焦虑。
人们的交往距离,会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即使是性格内向的人,也不能讲究交往空间了,因而也就能容忍别人靠得很近,这时已没有亲密距离还是公众距离的界限,因为空间很小,彼此间不得不通过躲避别人的视线和呼吸来表示交往距离的存在。
在较为空旷的公共场所,人们的交往距离也会扩大,如公园里供游人休息的长椅上,陌生人如果贸然挨着你坐下,你可能会怀疑此人的用心,产生不自在的感觉。所以,人们有时会试图通过选择适当的位置来独占一块公共领地。如在公园的长椅上,如果你不想和别人同坐一条长凳,那么你就坐在长椅中间,这就会给人这样一个感受:椅子比较短,容不下两个人,这样你就能成功地在一段时间内独占这条椅子了。
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交往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恰当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通过交往距离的信息,能够了解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以上说的是交往距离,在心理上,也应该和对方保持距离。
有这样一个例子:
大学刚毕业的小王找了一份广告设计的工作,由于刚刚毕业,自知没什么经验,需要公司前辈们多多帮助,所以,小王进入公司之后表现得格外谦虚,对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百般热心,不论谁有困难,他都全力以赴,帮人家解决。
开始时大家都很喜欢他,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大家开始疏远他。每次得到他热心帮助后,被帮助者表现得很不乐意。为此,小王很困惑。
心理学家分析了小王的困惑:
对一个头脑清醒、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得到、付出都是自身的需要。人际交往中,这两种需要应该基本保持平衡,如果严重失衡,付出的远远大于得到的,或者得到的远远大于付出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维持起来是很困难的。
像小王那样,一味地付出,而不给别人回报的机会,就会给别人心理上造成压力,这种压力使彼此的关系失去平衡,愧疚感使受惠一方只能选择逃避。
人际交往要留有余地,即使是好事,也不能一次做尽。初入社交圈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全心全意帮助别人会使关系融洽、密切,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如果一味地接受别人的付出而没有机会回报,就会心理失衡。中国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谚语,这其实是一种保持关系平衡的做法。
彼此心灵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如果你想帮助别人,想和别人维持长久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回报的机会,这样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影响了双方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条很重要的交往原则,即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对方留有余地。只有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达到和谐状态。
推功让利
在交际中,要学会推功让利,以谦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成功。不要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骄傲自私,瞧不起别人。
如果工作上有了一点成绩,应该把功劳与其他人分享,而不是独享荣誉。如果你的锋芒太露,就会给别人产生压力,威胁到别人的生存空间。
因为你的功绩太突出,就会让别人变得黯淡无光。那么别人就会有一种危机感,觉得自己的地位和工作受到威胁,因此产生不安,就会对你产生敌意,甚至有可能阻碍你以后的工作。
相反,如果你把功劳与别人分享,以谦卑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和你友好相处,甚至会帮助你取得更大成功。
某编辑部有个很有才气的编辑,编的杂志很受欢迎,有一年还获得了金鼎奖。开始他还很开心,几个月后,却失去了笑容。他找朋友诉苦:为什么同事、上司、下属都有意无意地和我作对呢?
原来他犯了“独享荣誉”的错误。他获得了金鼎奖后,除了得到新闻局颁发的奖金之外,老板还给了他一个红包,并且当众表扬他的工作成绩。但是他现场并没有感谢上司和属下们的协助,没有把奖金拿出…部分请客,大家当然会和他作对啦!
朋友劝他请大家吃饭,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快乐。可是他不听,因为他觉得这项荣誉是他自己的,和别人无关。结果两个月后,他不得不辞职了。
其实不论干什么,仅凭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无法完成的,必定有别人的配合。所以,取得成绩之后,不要一个人独享荣誉,要懂得与别人分享。就像体育比赛,虽然只有一个人能站到领奖台上,但是,这项荣誉必定离不开教练的指导、队友的配合、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鼓励。所以,荣誉不能独享,应该和其他成员分享,这样才能够维护你的人际关系。
所以,当你在工作上有特别表现而受到肯定时,千万不要独享荣耀,否则这份荣耀会给你带来人际关系上的危机。
为了让荣誉给你带来更大的发展,你必须做好以下两件事:
感谢
感谢同事的协助,不要自己独揽功劳;感谢上司,感谢他的提拔、指导、授权。即使同事并没有协助你,上司也没有提拔你,你也必须感谢。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获得奖项的人,上台领奖时总要对一些人表示感谢,道理就在这里。而在观众听来,他们的感谢是多余的,可是对那些被他感谢的人来说,一定觉得非常舒服,非常愉快。
分享
除了口头上的感谢之外,和别人分享荣誉也是必要的,这种分享就是实质上的了。其实别人也不是要分你一杯羹,他们要的只是那种被尊重的感觉。
如果是小的荣誉,那就请同事吃点零食之类的,例如糖果,瓜子,如果是大的荣誉,可以请同事吃顿饭。同事分享了你的荣誉,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加协助你。对上司可能要区别待遇,可以准备一份合适的礼物,以表提拔之情。
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人一旦有了点荣誉,就会忘了自己是谁了,虚荣心空前膨胀起来,觉得自己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些你自己可能不会感觉到,但是别人却很容易就看出你的变化了,这对你以后开展工作非常不利。
因此,有了荣誉,要表现得谦卑,别人看到你的谦卑,会说“他还蛮谦虚的嘛!”也就不会找你麻烦、和你作对了。
做到谦卑的要领很多,你只需记住以下两点就可以了:
(1)对人要更客气,荣耀越高,头要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