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7800000037

第37章 一曲人文主义者的悲壮颂歌

第三十六章一曲人文主义者的悲壮颂歌:《哈姆莱特》

在西方,一般人家都少不了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而《哈姆

莱特》则是全集中最优秀的一部。书中许多语言已成为构成英语整体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在

全世界,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的地位和影响也是名列前茅的。哈剧在世界各国舞台上牢牢

占据着领先的地位。

在许多国家,《哈姆莱特》所受到的推崇甚至超过他们本国的任何一部作品。后世的大作家

,除极少数以外,都对他赞不绝口。海涅把《哈姆莱特》比作照耀英国国土的“精神上的太

”。法国作家雨果说《哈姆莱特》的创作博大得达到人和神的两极,他的作品表现了高深的

哲理,能供给人以“高贵的养汁”,而《哈姆莱特》这部作品的光辉更是永远照耀着人们的

心灵。

《哈姆莱特》是外国名著中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来的。我国最早翻译莎翁作品是在20世纪初

,以1904年林纾和魏易译的《吟边燕语》影响较大。

文艺复兴时期悲剧经典诞生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于不列颠岛中部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福镇。莎士比亚生活在

文艺复兴时代,1000年温长岁月中建立起来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正在被摧毁,所有生活

领域都在发生变化。大约从1587年起,戏剧开始革新。一批“大学才子”把戏剧提到了一个

新高度。1585年左右莎士比亚到伦敦,赶上戏剧革新。在那个要求产生巨人而又的确产生了

巨人的文艺复兴时期,卓异的性格、戏剧性的生活,使莎士比亚找到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他

在当杂役、跑龙套、偶尔演演主角的同时,坚持自学,并改编和创作剧本。他的戏剧创作是

深深植根于英国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时期的现实生活中的。

莎士比亚一生中,登台演出不少于15年。在1590年至1612年这20多年内,他写了一部十四行

诗集,两部长诗和37个剧本。

大约1613年,莎士比亚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

悲剧《哈姆莱特》取材于12世纪末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索·格拉马提卡所著的《丹麦史》。《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悲剧,创作于1601年。当时正值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前夜,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末年,农村圈地运动仍在进行,城市平民生活愈趋艰难,资产

阶级、新贵族同王室之间的联盟渐趋瓦解,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尖锐起来。《哈姆莱特》就

是在这样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丹麦王子复仇人文主义悲歌

在莎士比亚笔下《哈姆莱特》的剧情内容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接

受教育,因父王突然死去,他回到丹麦。新王是他的叔父克劳狄斯,不久,母后同新王结了

婚。老王的鬼魂告诉哈姆莱特,他是被克劳狄斯毒死的,哈姆莱特决定复仇,这不仅是他个

人的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为了掩护自己,他开始装病卖傻。克劳狄斯怀疑

他已知悉内情,利用他的两个老同学和他的情人去试探他。哈姆莱特则通过改编一出谋杀兄

长的戏剧《贡札古之死》在宫中演出,试探叔父,克劳狄斯仓皇退席。宫内大臣波洛涅斯即

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向新王献计,去帷幕后偷听母后同王子的谈话,哈姆莱

特以为是新王,一剑将他刺死。克劳狄斯派哈姆莱特和他的两个同学去英国索讨贡赋,想请

英王

杀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发现阴谋,调换密信,脱险回来。回来后才知道奥菲利娅因为父亲

被情人杀死、情人又远走他国而发疯,落水而死。克劳狄斯挑拨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同哈

姆莱特比剑,并置下毒剑、毒酒两道杀机,结果,哈姆莱特、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

了毒酒,克劳迪斯亦被刺死。临死前,哈姆莱特嘱托他的好友霍拉旭传播他的心愿。

剖析哈姆莱特的一生,他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对友谊、对爱情、对政权、对国家

都有一整套人文主义的观点,然而他的理想遭到残酷现实的嘲讽。

这是人文

主义者的悲剧。哈姆莱特的死,赢得了对专制统治的道义上的胜利,留给观众的是人文主义

者奋斗的一曲悲壮的歌。

莎士比亚把自己思想、经历,把所有人文主义者一般的思想、经历,都倾泻到哈姆莱特身上

,使之成为时代的先进的艺术典范。

《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同叔父克劳迪斯的戏剧冲突,一开头就形成了总的戏剧悬念,牢

牢抓住了观众,使观众一直在期待中得到艺术享受,直到剧终才怀着悲壮、崇高的美感离开

剧场。

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哈姆莱特的延宕,就没有《哈姆莱特》。哈姆莱特的延宕中尽管出

现过心灰意冷的短暂时刻,但他并未由此就放弃对一切罪恶的斗争。他在忧郁中逐步深入地

认识了生活,在延宕过程里真正地把握了社会现状。反过来说,正是认识了生活才给他带来

具有时代特征的忧郁,正是把握住了敌我力量悬殊的现状才给他带来行动上的延宕。我们不

能从忧郁、延宕去论证哈姆莱特思想蜕化,恰恰相反,这是丹麦王子由愿望到实践、由不认

识社会到认识社会矛盾的思想上的一次巨大飞跃。他在忧郁、延宕的阶段,也不是完全没有

行动,只是这种行动还没有达到目标。当他发现克劳迪斯已竖起警觉的双耳,有意刺探他的

真实想法时,他及时地、明智地用装疯掩盖起真情、迷惑对方,并借以保留性命,研究对策

。他剑穿帷幕,本想结果克劳迪斯,却误杀了波洛涅斯。他识破了达劳迪斯派他去英国学习

的阴谋,更改密信,让那两个背叛友谊、自愿充当国王走狗的旧友去送死。等到他看到挪威

两万名战士视死如归时,他行动的决心就更加坚定了。

哈姆莱特迟迟未能杀掉克劳迪斯,这在客观上给克劳迪斯提供了继续作恶的时间和机会。他

的延宕付出了太高昂的代价,终于落进敌人的圈套不幸牺牲。他虽杀了奸王,但重整乾坤的

愿望没有实现。

对哈姆莱特的悲剧我们可以作多方面的分析,但主要的是他脱离了人民群众。群众是爱戴他

的,拥护他的。克劳迪斯最害怕的正是这一点,而不是他个人的力量。但是哈姆莱特像吉诃

德一样,想单枪匹马打天下,还不懂得依靠群众去争取胜利。这一般地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

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因此,哈姆莱特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另外,从历史条件看

,新兴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的时机此时尚未成熟,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也是历史的必然

要求和这个要求事实上无法实现的悲剧。

克劳迪斯是本剧主要冲突中的敌对面,是莎士比亚笔下恶的代表。他“败坏伦常、嗜杀贪淫

”,阴险狡诈,善于玩弄两面派手法。他对哈姆莱特表面上慈父般地关怀,但内心却掩藏着

狠毒的杀机。派哈姆莱特去英国留学,是为了借英王之手除掉心中的祸患;挑动雷欧提斯与

哈姆莱特比剑,剑上涂毒,也是为借他人之手杀死哈姆莱特,他机关算尽,却万万没有料到

自己也中了毒剑,结局自然可以定论。

前无古人戏剧绝唱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有影响的作家,马克思把他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称为世

界上两个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的悲剧,不是悲哀的戏剧,而是悲壮的戏剧。按照莎士比亚的看法,一切矛盾都是

由善恶冲突引起的,善恶冲突坏了有秩序的社会而引起死亡,恶人受到惩罚,善人也要在这

个冲突中作出牺牲,但道德上的胜利始终属于高尚的主人公们。《哈姆莱特》自然不能例外

悲剧成分和喜剧成分的配合是莎士比亚剧本的特色。他的成熟的喜剧,都有悲剧成分;他的

悲剧,都有喜剧成分。悲剧《哈姆莱特》中,波洛涅斯自私自利处世哲学的自我暴露和他的

废话,哈姆莱特装疯和他某些巧妙的双关语,也是喜剧成分的表现。不止于此,莎士比亚还

把伟大与渺小、幻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掺杂在剧中,形成结构上的广阔性。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是莎学研究中的

最大

课题。由于其悲剧的深刻性,哈姆莱特性格的复杂性,对人类生活的高度概括性,以及悲剧

艺术和语言艺术的丰富性和完美性,400年来,它一直震撼着各国读者的心灵。一代又一代

的学者研究它,甚至为它耗尽毕生的精力;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作家崇拜它,将它视为艺术

创作的典范和依据。光是有关评论研究《哈姆莱特》的文章和专著的目录索引就有20000条

之多。别林斯基公正地称《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的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

刚钻”。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哈姆莱特》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戏剧,它的剧

本仅在1979~1985年间,就出版了92版次。

同类推荐
  •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不仅仅是一部旅游书,它还是一部关于英伦文化的“大观园”。《三联生活周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南方人物周刊》资深主笔王星、李孟苏、黄景路、王年华娓娓讲述你所不知的英伦故事。全书总体上分为两部分:A面,上流贵族阶层;B面,市井伦敦。内容共四章,分别从贵族和平民两方面讲述故老伦敦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包括英国皇室的渊源、贵族生活、贵族运动、新旧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井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等,为读者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更为亲民的英国皇室、贵族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传统却不保守、轻松、自由与日趋繁华的市井生活,并由内而外解读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即:上流与市井泾渭分明,有阶层没斗争;对王室真心敬爱,有君主无专制。此外,《伦敦AB面》收入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一手照片,囊括了大量珍贵素材,包括珍贵的白金汉宫全景图、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照片以及众多伦敦实景唯美照片,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审美和可读性。
  •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校安全工作指导手册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校安全工作指导手册

    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工作,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校长是学校的“校魂”,一所学校办得如何,是否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校长的正确领导。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 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

    本书之对历史谣言做一番研究,分析了谣言从古到今其威力和破坏力将是多么巨大,无论是对谣言者自己还是对别人。
  •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以九龙山村为例,运用文化人类学和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武义县九龙山村“下山脱贫”的社会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进行考察和研究。
  • 出版的品质

    出版的品质

    本书收录了二十一位出版家的不凡的人生,内容包括:绥青“为书籍一生”、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出版传奇”、翁泽尔德“世纪出版家”、张元济“中国现代书业第一人”、陆费逵“以出版为终身事业”、张静庐“在文化与商务的平衡中不懈追求”、巴金“个人生命的开花结果”等。
热门推荐
  • 贵公子改造日记

    贵公子改造日记

    向来低调内敛的高三学生关寒天,原本踏踏实实的过着充实而平淡的生活,直到某一天他濒死时绑定了一个名为贵公子改造的逗比系统,好好的一切就变了!?????自从绑定这个系统后,腰不酸了,腿不痛了,连上楼都有劲了,就是气也不怎么喘了…寒天自以为是每天活在伪装大佬的日子里,却没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真的变成大佬了?!食用指南:文风偏小白慢热,喜欢烧脑的宝宝谨慎食用
  • 不靠谱的魔女大人

    不靠谱的魔女大人

    弃坑了已把内容都删了?。。。。。。。。。。
  • 仙途奇缘

    仙途奇缘

    偶然之下,被买进齐府当书童的张帆,意外的卷入一场政变之中,险些被诬陷致死,却不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几度转折,意外的恢复自由。在学院书库无意发现一册神秘书籍,出门却暗遭毒打,最后血染衣裳,无意之间将神秘书籍认主!看他如何凭着一部残缺的法决,一头撞进修真界之中,最后成为擎天巨枭!
  • 仙现都市

    仙现都市

    宅男狂想家,在躲避邻里噪音袭扰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修真的能力,得到一种超能力,这下真的是票子、房子、车子、女子全都来了。
  • 生物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生物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不断产生着前沿武器。前沿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力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是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新型武器。
  • 灵都斗者

    灵都斗者

    因为命运的选择,你,成为命运之子,背负着使命。尽管开始被人贬低,但经过历练……你终究是成为了一代斗神…
  • 新执行

    新执行

    传统观念对执行的定义往往停留在机械执行,强调员工要坚决服从,没有任何借口。新执行针对社会发展现状:80、90后员工更强调个性与自我的时代,提出新执行要头脑执行、快乐地执行、创意地执行。因此,新执行是企业强大之道,更是个人发展之道。姜汝祥博士专精于执行力的研究,为中国企业战略执行第一人。他提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工作还是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他潜心研究数年,为当下新环境提供了新的执行力着作。本书从破解虚假执行开始,到执行48字真经、执行与结果等,用九章精华内容全方位讲透执行……
  • 盛夏光景

    盛夏光景

    换一种心情,换一种状态,让我的生活因有了你而不在单一!
  • 十八岁女总裁

    十八岁女总裁

    她是不幸的,父亲离奇自杀,叔叔神秘失踪,一份遗嘱又让她屡遭追杀;她又是幸福的,股神徐俊杰为其所用,爱其至深,甘做她的代理总裁;新贵徐子豪为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甘作贴身护卫,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深爱着她的二个人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
  • 野丁香

    野丁香

    距离拣回“瘟疫”大概过了两三个月。野丁香庄园在废土建立,卡萨布兰卡夫人以一场精彩的演讲挑起了废土两方势力的争端。庄园的佣兵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新任务,夫人终于可以投身于自己的计划。从水箱实验室的男孩开始。“我会把荷莱的力量给你,”夫人跪坐在壁炉边,火光映着她的脸,也映着她怀里熟睡的男孩。“从今以后,你是木棉,是瘟疫心锁……”男孩睡的很熟,对身体的变化毫无察觉。“把他带到瘟疫的房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