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7800000028

第28章 传播东方文明的见闻录

第二十七章传播东方文明的见闻录:《马可·波罗游记》

600多年前一个意大利人在监狱中口述的游记,推动了15世纪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启发了

哥伦布去发现新世界,这是马可·波罗本人所绝没有想到的。对于这位冒险家所作出的精确

、细致和包罗万象的口述,世人莫不惊叹他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因此,它不愧被誉为“世界

一大奇书”。更使人称奇的是,这位来自威尼斯的马可·波罗,他的青年时代的近20年,竟

与蒙古汗国的大汗、日后的元帝忽必烈结下了不解之缘。

东方游历狱中成书

大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出身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富商家庭。马可·波

罗17岁时就跟随父亲尼可罗和叔父马飞阿一起踏上寻求东方世界的神秘旅程。这次跨洲长途

跋涉,穿越叙利亚和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跨伊朗,北上阿姆河,行经中亚沙漠

翻越帕米高原东行,进入中国国境,经过喀什、于阗,傍罗布泊,东达敦煌、玉门、酒泉,

经宁夏境,经过三年半的长途跋涉,艰难历险,于1275年到达忽必烈帝都上都开平府(今内

蒙古多伦西北),这时距第一次觐见忽必烈大汗已经快10年了。当忽必烈发现波罗兄弟身旁

的一位英俊少年,问此人是谁?尼可罗回答说:“这是陛下的仆人,我的儿子。”大汗说:

“欢迎他,我很高兴。”并且下令将马可的名字列入荣誉侍从的花名册上。从此,马可·波

罗和父亲、叔父就成了元朝的官员,从1275年到1292年,长达17年。

1292年初,波罗家的3人和随从600余人护送远嫁波斯王的阔阔真,踏上归程,航行18个月才

抵达阿鲁王国。1295年末,他们返回威尼斯,此时离家已24年了。他们从中国带回许多财宝

珍物,成为名扬威尼斯的巨富。但是,马可·波罗却没有福分当他的太平绅士,1298年,威

尼斯的敌邦热那亚派了一支舰队进攻威尼斯,马可·波罗自己出钱建造一艘战舰参加到威尼

斯的舰队中与热那亚作战,并且亲自登舰指挥。激战结果,威尼斯大败,马可·波罗的这艘

船被热那亚人俘获,马可·波罗成了俘虏,关入热那亚狱中。在大约10个月的牢狱生活中,

马可·波罗向同监的一名叫鲁思梯谦的人口述他在东方的传奇经历,此人是比萨的一位作家

,精通法文,马可·波罗的口述,便被记录成法文而流传于世,这就是著名的《马可·波罗

游记》,或称《东方见闻录》。本书版本很多,我国译本最早刊于1913年,共有6种,本文

引文引自陈开俊、戴树英等根据英译本于1981年出版的最新中译本。

旅途轶闻趣事中国风物人情

《马可·波罗游记》全书分为4卷。第一卷是“从小亚美尼亚到大汗上都沿途各地的见闻录

”。这一部分包括亚美尼亚、两河流域、波斯、中亚、帕米尔高原、天山南北等地的风土人

情、商业状况,包括一些当地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这一卷中有专章描述罗布大沙漠、

煌、哈密、酒泉、张掖(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父曾在此地居留了将近一)和青海、宁夏境

内的一些城市。这一卷的最后部分描述“大汗在上都所建的豪华宫殿和皇殿上的礼仪”,是

西方人了解当时蒙古宫廷的建筑规模和蒙古大汗的生活习惯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卷是“忽必烈大汗和他的都城、宫廷、政府以及西南行程中经历的各城市和省的见闻录

”。这一部分记述元朝初年忽必烈在位时期(1256~1294)的政治活动和战争,包括镇压皇

叔乃颜的叛乱,还有一段关于忽必烈的仪容的描写:“号称大汗或王中之王的忽必烈,是一

个中等身材,修短适中,四肢匀称,整个体态配合得很和谐。他眉目清秀,英气照人,有时

红光满面,色如玫瑰,更增加了他的仪容丰采。他的眼睛乌黑俊秀,鼻梁高直而端正。”可

以说,这也许是对忽必烈仪容的最贴近的描写。马可·波罗对元代大都北京(蒙古人称之为

汗八里)的描述表现出他的深深赞美之情。元代的北京“整体是四方形,范围三十八公里,

每边约为十公里。……全城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墙根

。……配给全城居民建房的土地也是四方形的,并且彼此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每

块地都有充足的地盘,来建造美观的住宅、院子和花园等。……整个城区按四方形布局,如

同一块棋盘。设计的精巧和美观,简直非语言所能描述。”书中还用了专章描述忽必烈的“

宏伟华丽的宫殿”。用了“金碧辉煌”、“宏伟壮丽”、“巧夺天工”、“登峰造极”等等

词语。读完马可·波罗对北京和忽必烈皇宫的描述,使人感受到了600多年前北京的宏伟气

势。

游记把南宋王朝过去的辖区称为“蛮子省”,从马可·波罗对这些地区的描述来看,他似乎

并不理解“蛮子”是与不开化联系在一起的词语,因为他对许多“蛮子”城市的人文景观给

予了极高的评价,例如说,“苏州城漂亮得惊人”,而对于杭州(京师)则誉称其“庄严和秀

丽,堪称其他城市之冠”。对其他南方许多城市都作了细致入微的描述。游记共用了一半的

篇幅介绍了中国40多个城市,颇多作者亲身经历的珍贵史料。但令中外研究者大惑不解的是

,马可·波罗在他的中国北部行记中,竟无一处提及长城,而实际上他经过的路线曾几次穿

越长城,是马可·波罗的疏忽,还是记录者的遗漏?

游记第三卷记述的是日本群岛、南印度和印度海的海岸与岛屿。第四卷是关于鞑靼各王公之

间的战争和北方各国的概况。这些是马可·波罗旅途的见闻和收集到的奇闻轶事,似乎不如

他对寓居达17年之久的中国那样观察细致入微了。

这本游记的内容丰富而奇特,各种异域民俗、风土人情的描述,揭开了东方世界的神秘面纱

,尤其是向西方人民介绍了13世纪中国的文明与风貌,成为当时欧洲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

”。

例如,书中以赞美的口吻介绍了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河上架有一座美丽的

桥,这也许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大石桥。桥长300步,宽8步;10人骑马并肩而行,也不感觉

到狭窄不便。桥有24个拱门,由25个桥墩支立水中,支撑着桥身;拱门用弧形的石头堆砌

成,显示了造桥技术的高超绝伦……桥上各石柱之间都嵌上大理石板,上面镌刻着精巧的雕

刻,使整座桥气势如虹,蔚为壮观。”

游记中还记载了当时中国使用煤炭的情况,这令欧洲人大开眼界。那时欧洲人还不知煤炭为

何物,马可·波罗称之为“黑色石块”,书中第30章这样写道:“整个契丹省到处都发现有

一种黑色石块,它挖自矿山,在地下呈脉状延伸,一经点燃,效力和木炭一样,而它的火焰

却比木炭更大更旺。甚至可以从夜晚燃烧到天明仍不会熄灭。这种石块,除非先将小块点燃

,否则平时并不着火。若一旦着火,就会发出巨大的热量。”

旅行家的指南中西文化交流

《马可·波罗》游记详细叙述了马可·波罗自西亚到东亚所见所闻的各地情况,尤其是对他

寓居17年的中国

记录得细致入微。书中所展示的东方的富庶让欧洲人神往不已。哥伦布从小就爱读《马可·波罗游记》,他在自己的旅行序言中直言他要远航中国去寻访马可·波罗书中的大汗国。此

书对15、16世纪欧洲航海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部奇闻荟萃、真情实录的宏篇巨著,很快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广为传播。它是研究13世纪

中国与亚洲诸国历史和地理的重要史籍,一些欧洲地理学家根据它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另有一些旅行家、冒险家,商人等则从《马可·波罗游记》中发现了古老而富裕的东方

文明,激起了远涉重洋与中国、印度等国沟通的愿望和决心。哥伦布就在1492年8月3日带着

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信,率领一支小舰队前来中国和印度,只是随风顺流,无意中“飘

”到了美洲罢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在马可·波罗的影响下,才开辟了

通往美洲的航路,“发现”了新大陆的。

我国研究马可·波罗的史家余士雄指出,《马可·波罗游记》对15世纪左右欧洲航海事业的

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例如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小时读了《马可·波罗游记》后,立

志东游,练习航海术,学习天文、数学、历史、地理等,为旅行东方作准备。他从1492年起

,在西班牙国王资助下,几次远航,到达中美和南美的东北角,他误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

所以称当地土著为“印第安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他把墨西哥当做杭州,把古巴当

做日本。这一地理上的误会,却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开辟了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历

史把发现美洲的桂冠奉献给了哥伦布。他读过的拉丁文本《马可·波罗游记》现在还保留在

里斯本。哥伦布写的旅行记序言中更直言他要远航中国去寻访《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大汗

国。在明代,德国人达·伽玛、英国人卡波特、詹金森兄弟、葡萄牙人本尼迪克特等,都曾

经分别经海路或陆路东行,目的都是为了寻访《马可·波罗游记》中刻意描述的契丹国(中

国北部地区)。

一部书,促进了中西交通、文化、商业的交流和发展,这就是它的魅力和影响所在。在中西

文化交流上,《马可·波罗游记》无疑是极其光辉的一页。

同类推荐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植物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植物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植物常识书》是一本妙趣横生的百科全书,全书精心选编了中国学生最想知道的,也最应该知道的植物常识。全书共分16章,每一章都以简短清晰的最动人的叙述方式表达出来,让你读罢不忍放手。读完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植物,去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 党务通:党委、支部建设与实务全书

    党务通:党委、支部建设与实务全书

    党务工作机构是党务工作的组织形式,担负着领导、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党的事务的具体实施任务。党务工作机构根据党的建设的要求,依照党章和党内法规及“改革、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设置。党务工作机构是庞大复杂的组织体系,具有整体中的层次性、职能上的分项性和组织内的系统性的特点。根据党的现行组织建制,党务工作机构一般分为中央、地方和基层三级组织。根据不同职能分类,可以分为:(1)行使决策和领导职能的机构;(2)行使执行职能的机构;(3)行使保证监督职能的机构;(4)行使监督检查职能的机构。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现代编辑论

    现代编辑论

    关于“编辑”一词,在英语中有两个单词来表示我们所提及的相关事物:“editor”“edit”。其中“editor”指从事编辑业务的人;而单词“edit”则指编辑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范围。前者是名词,在传播学中被称为“把关人”,其职能通过后者(动词)具体体现为:负责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在汉语中,“编辑”一词一符多义,有动名两种词性,作为前者系指编辑活动,作为后者意为编辑者,系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员。运用时,若无特定的语境,词性是很难区分的。
  •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不仅仅是一部旅游书,它还是一部关于英伦文化的“大观园”。《三联生活周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南方人物周刊》资深主笔王星、李孟苏、黄景路、王年华娓娓讲述你所不知的英伦故事。全书总体上分为两部分:A面,上流贵族阶层;B面,市井伦敦。内容共四章,分别从贵族和平民两方面讲述故老伦敦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包括英国皇室的渊源、贵族生活、贵族运动、新旧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井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等,为读者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更为亲民的英国皇室、贵族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传统却不保守、轻松、自由与日趋繁华的市井生活,并由内而外解读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即:上流与市井泾渭分明,有阶层没斗争;对王室真心敬爱,有君主无专制。此外,《伦敦AB面》收入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一手照片,囊括了大量珍贵素材,包括珍贵的白金汉宫全景图、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照片以及众多伦敦实景唯美照片,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审美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怨你过分的美丽

    怨你过分的美丽

    (短篇集合,已完结)也许,在她心中,还有无数个不可能实现的梦吧……我执起笔,亲手为她实现一个个梦想,她的他,他的她。
  • A级天师征服指南

    A级天师征服指南

    道盟今日爆了个热搜,内容是“魔头天师霍三光重现人间”时隔十四年,传闻死去的魔头霍逍现了踪迹,掌管天下道人的天元道盟此刻非常头疼。这不抓吧,难以服众。这抓吧,便是得罪了那位护着魔头的萧家老三。魔头霍逍说:“喂喂喂那不是我啊,是有人打着我的名头出来搞事啊!”萧三少爷说:“不怕,谁搞你我就搞谁。”多年未见,魔头霍逍又遇到了他曾经很不喜欢的毒舌萧叹。萧三少爷表示,这一次,我绝对不会再让你走了。
  • 梦之殇咒

    梦之殇咒

    故事以穿越题材为主,穿越与现代相互设坑。穿越前的流程虽然较长,但全是为穿越后的相遇设坑。有欢快有哀悯有深切,依附虽然不是很紧密。重在创意。
  • 坠入你眼里的光

    坠入你眼里的光

    时九颜二十年来都在与自由作斗争,好不容易快要成功了却又被逼迫联姻。她表面上答应,心里却在想尽各种办法逃婚,她要自由,真正的自由。她学格斗,练射击,写小说,当编剧……一边与虎谋皮一边发展事业。面对殷殇时,她假笑,她顺从,尽量让自己装成乖乖女。殊不知,他早已发现她的野性。她爱憎分明,自信乐观,活得通透洒脱,不爱多管闲事,更不会轻易交付真心。可偏偏一个殷殇硬要挤进她的世界……他不懂爱,她不想爱。她说:“对不起,我从来都不是你以为的乖乖女。”他回:“我喜欢的不是乖乖女,而是你,你若是乖乖女我就喜欢乖乖女,你若是小野猫我就喜欢小野猫。”
  • 亲爱的,闺蜜

    亲爱的,闺蜜

    本故事讲述四个大龄都市女,美丽时尚的她们本有着旁人所羡慕的优秀条件,无奈在感情路上都遭遇错的爱情及错的人,于是,离婚的离婚,未婚先孕的未婚先孕,各自都带着尴尬的脚步跨入30岁大关,成了失婚少妇和未婚妈妈。但,尽管如此,她们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遭受女人的最悲哀以后,她们选择互相依靠,勇敢站起来面对新的未来,开始了她们崭新的人生。就在她们自食其力开始悠然自得的时候,爱情却又再一次向她们走来,只是,她们是否还有勇气再去接受爱情呢?曾经,她们都以为爱,断了线,如今,爱却又重新连上了线,这是命运对她们的再一次考验吗!
  • 尸语说明书

    尸语说明书

    杀人现场或多或少都会留下凶手的痕迹,那是死者在这世间最后的语言,我们称之为尸语。被残忍杀害的一家三口,被肢解的无头女尸,被遗忘数日的风干女尸……数十个案发现场,带你走进技术警察第一线的工作环境。我叫程峰,这是由我编写的尸语说明书,仅此纪念,不忘初心。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大全集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大全集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大全集》讲述了晚清两位名臣的人生谋略和思想智慧,深刻剖析了曾国藩和胡雪岩的为官为商之道,认真分析了他们为人处世的智慧。本书故事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历史案例,让读者有所领悟,增长才智,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一代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出身子农民世家,最后却成为拥兵百万的封疆大吏、“中兴名臣”;一位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原本资质平平,最终却成了流芳百世的商界巨贾、“红顶商人”。一百多年来,他们的做人哲学、处世智慧,历经时代变迁依旧闪耀着熠熠光彩。本书通过具有说服力的历史案例,剖析曾国藩和胡雪岩的为官为商之道,分析他们为人处世的智慧,让读者有所领悟……
  • 时空边源

    时空边源

    在思考中,寻找自己的意义。除了自由与真实,还有什么?
  • 津津有味主食

    津津有味主食

    一般来说,主食中多含有碳水化合物,因此是我们饮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主食是指传统上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的主要摄入源,因此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土豆、甘薯等块茎类食物被不同地域的人当作主食。《津津有味的主食》为您详细介绍了黑椒牛柳炒面、荷香莲子粥、翡翠鲜虾面、香菜羊肉馄饨等佳肴的做法。
  • 凡神旧事

    凡神旧事

    般若,神之。侠之大者,神之般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取天道而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