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作为一位领袖和长者,他还常常在谈话中援引历史事例,教育他的人民要向历史上一些有成就的人学习,宣传历史的积极面,提醒大家要发挥历史上的优秀传统,增强自信心,积极面对现实。
1958 年,在胜利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形势下,为探索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同年召开的成都会议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在讲话中,反复强调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想敢干,不要片面地迷信名家、权威、外国,要破除奴性。
为此,毛泽东一连串举出中外历史上出身卑微而有所建树或年轻有为者三四十人。从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到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从汉朝的政论家、历史学家贾谊,到晋朝的哲学家王弼,到唐朝的大诗人王勃、李贺,至宋朝的抗金名将岳飞;从战国时甘罗12岁当丞相,到晋朝13岁的女孩荀灌娘搬兵救父等等,等等。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家世、鼓舞了人们的民族自信、自尊和自强心,特别是寄希望于青年。
当时刚刚完成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全国上下搞好国家建设的热情一片高涨,毛泽东在正式的大会上,对他的听众一连串地列述了历史上这么多出身低微而事迹卓著的人物,目的在于激励大家的自信心,在建设中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地做出出色的成绩,这比一般地下达行政命令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有感染力得多。
1937年8月,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出自《旧唐史·魏徵传》。魏徵是唐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刚直不阿、敢于进谏闻名,是我国历史上有才干的人物。他先后四次上疏唐太宗,列举历史上的事例说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尧舜开放四方门路,使自己看到四方的事,听到四方的议论,所以当时虽有坏人,也不会受蒙蔽。秦二世深居宫中,偏信赵高,结果天下纷纷起兵反对他,他却不知道,最后被赵高逼迫自杀。梁武帝偏信朱异,侯景领兵打到京城,他还蒙在鼓里,结果被逼饥饿而死。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到处起事,他一点也不清楚,结果被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皇帝如果偏听偏信,非危即亡。这个意见被唐太宗采纳,他广开言路,听取各方面意见,出现“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魏徵去世后,唐太宗望丧而哭,诏百官将魏的灵柩送出郊外。他临朝时说:“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毛泽东引用唐初魏徵的历史故事,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作为克服片面性,了解实际情况,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名言,对领导干部搞好工作,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