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必定能控制住自己所有的情绪与行为,不会像野马那样为一点小事抓狂。当你在镜子前仔细地审视自己时,你会发现自己既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最大的敌人。
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司机因为交通堵塞而满脸怒色;公共汽车上两人为抢占座位而大打出手……此种情形,举不胜举。那么你呢?是否动辄勃然大怒?是否让发怒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许你会为自己的暴躁脾气大加辩护:“人嘛,总有生气发火的时候”“我要不把肚子里的火发出来,非得憋死不可。”在这种借口之下,你不时地生气,也冲着他人生气,你似乎成了一个愤怒之人。
其实,并非人人都会不时地表露出自己的愤怒情绪,愤怒这一习惯行为可能连你自己也不喜欢,更不用问他人感觉如何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对它留恋不舍,它不能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任何一个阳光、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让它跟随自己。
发怒固然有损健康,但怒而不泄同样对健康无益。英国一位权威心理学家认为,积蓄在心中的怒气就像一种势能,若不及时加以释放,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爆发,可能会酿成大难。正确的态度是疏泄怒气,适度释放,学会把怒气转移到小事上,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毕林斯先生曾任全美煤气公司总经理达30年之久。他在总经理任期内,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对于许多小事常常会大发脾气,对于那些重大事情却反而异常镇静。
有一次,他乘车回家,下车时,把一盒雪茄遗落在车里了,不久他记起来,再返身去找,但早已不见了。
这包雪茄的价值,不过是5美分一支,对他而言真可算是微乎其微的损失。但他竟因此而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以致旁观者都以为他失去的是一件举世无双的宝物。
后来有一次,他凭空遭遇了10万倍于那次的损失,但他却反而镇定异常。那是全世界闹经济恐慌的年代,毕林斯先生有好几天因为卧病在床,没有去公司办公。就在这几天里,有一家银行倒闭了,他凑巧在这家银行里有3万块钱的存款,结果竟成了“呆账”。等到他病愈后,听到这个消息,却只伸手搔了搔头发,然后沉思了一会儿,便说:“算了,算了。”
阳光的人总是善于把怒气转移到他处:遇到一些感觉不快的小事时,尽管发泄自己的怒气,直到自己的心境完全恢复舒坦为止。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永远保持开朗镇定的情绪,一旦遇到大事发生,他们就可以用全部精神从容地应付。否则,不论事情大小,遇到气便积在心里,等到面临更大的打击时,堆积多时的大小怒气,便都将如爆裂的气球一样,冲破理智的范围,引发严重后果。
更重要的是,怒气发泄后,就必须立即把心情宽松下来,这样你的怒气才算没有白白发作。反之,如果你发作后,仍然把这事牢记在心,不肯忘却,那你所获得的结果,一定将更糟到不堪想象的地步,而且到处都难与人相处。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或与人接触时受了一些气时,最好的选择是回到房间里静静地坐一会儿,甚至躺一会儿,或者到外面去散散步,用一切办法来消除你的烦恼,直到恢复你的好心情为止。
经典悟语
积蓄在心中的怒气就像一种势能,若不及时加以释放,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爆发,可能会酿成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