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终于在约定交出版社的前一天晚上写完了。
这次书稿的写作实在太匆忙,以致在写完后交出版社之前都没来得及读一遍,说得好听些几乎是一气呵成,说得不好听些,则像一次匆匆答完试卷后还没来得及检查一遍就交了试卷。我心里因而惴惴不安,只好在交出版社后与编辑审稿的同时自己又检查了一遍以图亡羊补牢,结果的确发现了一些错误,心里才稍微踏实了些。
之所以写得这样匆忙,一是因为日常事务较多,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二是因为写作时间短,6月才正式着手写,到9月13日交稿,前后不到4个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有些“轻敌”,认为在这两年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写作此书应该很快,岂知越写越感到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有的问题则是平时很少涉猎的,需要完全从头开始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新问题。真是写而后知不足。这使自己边写边读书研究,边读书研究边写。原以为突击2个月就能写完,结果写了将近4个月才匆匆完稿。
虽然写得匆忙,但我确实写得很认真,很下工夫。遇到需要研究的问题并没有回避,而是突击攻关,围绕相关问题集中看书研究,尽量以最短的时间做尽可能的探索。这几个月来,晚上、周末、节假日几乎都用在了研究和写作上,真可以说是连续作战几个月,写完书稿后有一种打完一次大仗的感觉。其间,父亲来京看病,除带他上医院外平时在家也很少陪他说话,更没有陪他出去玩一次,心里十分愧疚。
虽然写作此书时间不长,但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这几年来人才研究探讨方面的总结,有些内容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也有些内容则是在写作中进行的新的探讨的成果。此书的写作,使我对人才竞争与人才战略的研究更趋深入、系统,我希望此书能初步构建起人才竞争战略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我感到其中确实有一些自己独到的看法,有些研究具有开拓性、原创性。
但毕竟写得匆忙,因而对许多问题来不及作更深入、细致的研究,甚至有些原打算看的书也没有来得及看。有些内容只是作了粗线条的初步勾勒,如关于人才竞争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研究;有的内容则很肤浅;因为匆忙而没有来得及发现的一些文字上、资料上等的细节问题可能更是不少。总之此书离自己预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吸纳借鉴古代的战略智慧、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及与现实人才工作实践相结合上都还很不够,因此在书稿快写完时我曾犹豫是否推迟出书计划,等有些内容研究得更成熟时再出版,最后之所以明知粗浅而仍不揣鄙陋,斗胆献丑,是因为深感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亟需我们加强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希冀能以此书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人士研究和关注人才竞争与战略问题。在此,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以便我在以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加以完善。
成书之际,首先要感谢一直鼓励和指导我进行人才研究的王通讯研究员,他是我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作时的领导,也是引导我步入人才研究殿堂的老师,在人才研究事业上对我帮助和影响很大;要感谢中国人才研究会将此书列入丛书计划,特别是叶忠海教授、裘克人教授等老师的支持和督促,使我得以尽快写成此书。本书在研究和写作中参考了很多论著,主要部分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对这些论著的作者对我的启发和帮助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再次欢迎关心人才竞争与战略问题的各界朋友进行批评指正和交流探讨。我的联系方式是:电子邮箱:dhc578@sohu。com;电话:010-84640775;邮编:100101;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5号《中国人才》杂志社。
丁向阳
2005年9月17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