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2600000023

第23章 高扬大业旗

并州总管、汉王杨谅看过京城使节送来的召他进京的诏书,就知道皇宫里出事了!

原来,杨谅与文帝有一个秘密约定:如果召汉王回朝,那诏书的敕字旁边应加一点,再配合以玉麟符,才是真诏。否则,就是其中有诈。这个约定只有文帝和杨谅知道,而之所以作此密约,并非出于文帝的老谋深算,完全是杨谅的主意。

大哥杨勇被废为庶人,四哥杨秀因莫须有之罪身陷囹圄。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杨广成了皇太子,杨素晋升左仆射。接二连三发生的这些事,使杨谅感到惊疑和恐惧。他深信在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有一张巨大的黑幕,有一只手或是一伙人在操纵,说不准哪一天会波及到自己。为防不测,他向父皇提出密约,父皇答应了。杨谅知道,父皇是宠爱信任自己的。

杨谅看过假诏,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长久以来时刻惴惴于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但他还是不露声色地对来使说:

“请回奏皇上,臣杨谅近日起程回京。”

吩咐侍从送走使节,杨谅把自己关进书房,并传令任何人不得打扰。他在屋里走走坐坐,坐坐走走,焦虑地思谋着对应之策。

皇宫里究竟出了什么事?不得而知。但仅凭这道诏书可以断定的是,皇权已旁落他人,而且这次皇位的改易绝非是正常情况下的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其中暗藏着凶险。既然有人想以假诏骗自己进京,那么此一去必定凶多吉少,甚至是不归之路。按眼下的情势和自己的实力,惟一的出路就是:领兵造反!率领兵将,杀向长安,捉拿谋国篡位的贼臣,弄他个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杨谅又细细看了一遍诏书,敕字旁边没有加点,来使也没拿出玉麟符。会不会是父皇一时疏忽?杨谅犯了踌躇。如果真是父皇的疏忽,而自己领兵奔袭京师,这个谋逆犯上的罪名可是担当不起呀!他将诏书卷作一个纸筒,轻轻敲打着额头。不,不会!即使是父皇疏忽,有这道诏书在手,又有与父皇的秘密约定在先,是完全可以解释清楚的。就是父皇降罪,最多也就是不做这个并州总管了,性命还可无虑,比贸然进京、自投罗网要好得多!

并州总管的权势大得很。崤山以东,直到大海;黄河以北,直至大漠,五十二个州的军事政务统属杨谅节度。当年,由于突厥、凶奴各部屡犯边关,塞外北疆时常发生险情,文帝授予杨谅特权,他可以全权应变,无需拘泥法度规章。杨勇、杨秀相继遭贬之后,杨谅感到了日甚一日的危机,便以防突厥进犯为由,大修武备,积蓄实力。文帝也觉得突厥各部日渐强盛,应该修整军备,以应突变。这样,杨谅的扩军行动更加冠冕堂皇,毫不隐讳。他广罗豪强壮士和亡命之徒充实私人卫队,不足半年,光是这样的官兵就使他的卫队增加了几万人。也许,这也是杨广假借文帝御诏,欲召杨谅回京的一个原因。

然而,文帝并不是对杨谅的所有作法都认可放纵的。有一回,突厥又来进犯,文帝命杨谅派兵抗击。由于指挥节度不利,派去的军队被突厥部落打得大败而归。文帝盛怒之下,下令将八十名将领革职除名,统统发配至大庾岭。这些将领都是跟随杨谅多年的老友旧部,念其感情,杨谅奏请文帝收回成命,从宽发落。文帝坚决不准,并气愤地训斥杨谅:

“身为镇守要冲的藩王,你只能恭从朝命,怎么可以为了自己的亲信而不顾国家的规制?朕这样说,全是因为对你的爱护。你应当明白,朕一旦不在了,你要轻举妄动,人家抓你就像抓笼子里的小鸡一样,你留那些心腹将领又有什么用?”

现在,尽管杨谅还不知道父皇已不在人世了,但他还是下定决心要拼死一搏!

事不宜迟,杨谅找来谘议参军王颊和总管府兵曹裴文安商讨举兵大计。

王颊是个满腹经纶的人物,他好读诸子,熟记异书,可算是无所不知,外号人称“博士”。他性情豪放,还通晓兵法,常有出奇制胜的策略。正因如此,他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惟一使他宽慰的,就是汉王杨谅的信赖。他对杨谅起兵造反的意图拍手称是。王颊对杨谅说:

“大王,自古举兵,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眼下,我们虽说对朝廷中发生事并不知情,不过有一件事下官自信不会看错,那就是杨素。这些年来,杨素自恃功高权重,横行霸道,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如果说有人合谋篡国,其中必有杨素!因此,我们就以杨素谋反,天下诛之为旗号起兵,名正言顺。就像西汉吴王刘濞‘诛晁错、清君侧’一样。

再者,大王麾下的将领士卒多为关西人,正好用作讨伐主力,一旦发兵就长驱直人,直捣京都,造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才能取胜。”

总管府兵曹裴文安在一旁连声叫好:“大王,王参军说得极是。我想,井陉以西,完全在大王控制之中;崤山以东的军队也全归大王节度,应该悉数征发作战。要用弱兵据守险要,当然,并不放弃攻城略地。精锐之旅直插蒲津关,拿下蒲津关,就打开了通向长安的大门。大王,我愿充当先锋,大王率众部随后跟进,迅疾挺进灞上,咸阳以东便可以挥手而定。这样,京师就会被震动惊扰,人心离散。我们陈兵以待,发号施令,哪个敢不服从!不出半月,大功即可告成。”

杨谅听了两人的计谋,大为兴奋,立即部署分五路进击:

一路军由大将军余公理率领,从太谷出发,前往河阳;

二路军由大将军綦良率领,从滏口出发,挺进黎阳;

三路军派大将军刘建自井陉出发,夺取燕赵一带;

四路军由柱国乔钟葵率领,从雁门出发进击;

五路军任命裴文安当柱国,会同另一柱国纥单贵和大将军王聃等人一道,挥师直指长安。

汉王杨谅一声号令,并州以下五十二个州之中就有十九州纷纷起兵响应,山呼“杨素谋反,天下诛之!”一时间,京师长安东、南、北三面狼烟烽起!

驿卒将十万火急的军情飞报仁寿宫。

大宝侧殿里,杨广和杨素却是那么沉稳冷静,真有久经沙场的大将气度。杨广甚至还半开着玩笑说:“五弟怎么会看出破绽?是他聪明,还是有人走漏了消息?”

杨素说:“陛下,先别管汉王是否聪明愚纯。臣以为,眼下首要之事是发布诏书,告示天下,先皇驾崩,太子即位,新帝执掌国柄。国人应一如既往,遵从皇朝圣旨。”

“朕也是这个意思,”杨广点着头说,“还要将汉王杨谅举兵反叛的事如实诏告国人。自晋以来,南北两朝划江分治近三百年,百姓受尽战乱兵燹之苦。开皇九年,我朝平定南陈,使江山一统,国泰民安,至此才不过十年有余。叛乱之祸会让社稷重陷水深火热。民心思定,也是大势所趋。所以,杨谅此举有违天道人心,必遭世人唾弃口诛,是不能长久的。五弟,你失算了!”

杨素哈哈大笑:“陛下之言精辟之至!还有,从时间上看,汉王所辖各部都是仓促纠集,没有什么周密部署和战略,只想以声势取胜。老臣断言,叛军不堪一击!”

杨广见杨索胸有成竹、胜券在握的神情,非常高兴,说:“这样看来,剿灭叛军还得有劳您老将出马呀!”

杨素急声应道:“臣遵旨!”

“好!”杨广兴奋地叫道:“即刻颁布诏书,明天起驾返回长安。先皇国丧与讨伐叛军同时进行!”

第二天傍晚,当先皇灵柩和新帝御驾浩浩荡荡进入长安城门的时候,驿卒又传来快报:杨谅叛军已攻陷蒲州!

镇守蒲州城的是蒲州刺史丘和。这天夜晚,丘和剐要入睡,忽有一名侍从赶来禀报:汉王应召回京途经蒲州,走在前面的一群使女已叩开城门进入城里。

丘和立刻起床穿戴,准备迎接,一边随口说道:“汉王真是有趣,出门不要侍卫开道,却用女婢来打前站。有多少人?”

侍从回答:“看样子有三五百人。”

“嗯?”丘和一愣:汉王府全部婢女佣人也不过三五百,难道都随着进京?又问:“你看清楚了?”

“她们自称是汉王府的婢女,个个身穿面罩长衣,这种长衣只有妇人才用。”

“不对!其中有诈。”丘和喊出声来,“即使汉王夜间入城,也该在日落前有快马先报,以便提前作好食宿安排!”说话间,丘和披挂整齐,对侍从说:“走,出去看看!”

还没走到大门,就听远处传来一片喊杀声,还有阵阵火光映红了夜空。丘和心中暗叫:不好!又见一名守城校尉浑身血迹,一跌一爬地跑来,说:“杨谅叛军已攻进城里,蒲州几百豪杰强人随声响应,守城的弟兄们眼看支撑不住了!”

丘和火了:“简直是一帮废物,那么坚固的城门,叛军怎么会轻易攻破!”

“大人,先有数百人诈称汉王府婢女入城,其实全是叛军官兵,在面罩长衣暗藏刀剑,与城外叛军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

喊杀声越来越近,丘和见大势已去,不能坐以待毙,便匆忙召集几个侍卫,从州府后门走出,又用绳索从城墙上溜了下去,逃离蒲州城。天亮时路过一座驿站,丘和就从驿站要了一匹快马,让一侍卫将蒲州失陷的情况飞报长安。

杨谅也是在天亮以后率大队人马进入蒲州城的。经过了一夜混战,城中大街小巷一片狼籍,少数裴文安部下正在清理战死士兵的尸体。杨谅找来一名军官,要他快去请裴文安来见。军官回答说,拿下蒲州城之后,裴将军留下一支小队守城,自己领大队兵马出城一路向西,去夺蒲津关了。

杨谅急忙说:“速派一骑将裴将军追回,就说本王计划有变,不要去攻打蒲津关了。”

裴文安对杨谅突然改变计划大惑不解,他风风火火地返回蒲州找到杨谅,急切地说:“大王,自古用兵贵在诡秘神速,大主这样优柔寡断,必定坐失良机,要成大事就难了!”

杨谅叹道:“我何偿不想诡秘神速,只是京城中军情不明,尚需时日探察。贸然挺进恐怕会误入陷阱。我已命纥单贵拆断河桥,据守蒲州。我要你做晋州刺史,固守城池。明日起程,我与你一道去晋州,怎么样?”

裴文安明白了,汉王来了个急转弯,将先前制定的进攻战略变为防守,这样,进攻长安,夺得皇权是根本不可能了。

裴文安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

裴文安在距蒲津关不足百里的地方突然调头撤回蒲州城,让杨素看穿了杨谅用兵的失误和心虚。他心中暗喜,立刻选拔五千精锐轻骑,亲自率领,于第二天夜晚抵达黄河西岸。

蒲州西面的这段黄河,河面不很宽,水流也不太急,往常有木桥通行两岸。眼下,木桥已被叛军拆掉烧毁,河中只剩下几根木炭一样的桥桩。

杨素派出一队士兵,分头行动,很快就调集征用数百只民用和商用木船。他们在船内铺了厚厚的干草,避免人马踏上去发出响声。为了防止士兵无意中喧哗,杨素下令每个士兵口中衔枚。这个“枚”,就是一根如筷子一样长短的扁圆木棒,两端各系一条细丝带。将枚横衔在口中,把丝带紧紧系在脑后,人就无法发音说话。

在夜幕掩护下,五千人马神不知鬼不觉渡过了黄河,登上东岸。黎明时分,杨素一声令下,五千勇士挺枪策马,向蒲州城发起猛攻。留守的纥单贵方寸大乱,仓惶组织人马迎战,刚一交锋,就感觉自己不是对手,掉转马头落荒而逃。城中将士见此情景再也无心抵抗,索性挂起白旗,大开城门投降了。

蒲州城失而复得,使杨素的部队士气大振,杨素乘胜前进,率领大军朝杨谅叛军固守的晋州、绛州、吕州等重镇围了过去。其实,杨素扬言同时进攻晋州、绛州、吕州三处重镇是虚张声势。他只向绛州和吕州各派了两千兵马,佯装包围。杨素真正要拿下的目标是杨谅的老巢,并州首府晋州。因为他得到密报,晋州城中,杨谅刚刚平息了一场内讧,已是精疲力竭,军心相当不稳。这正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

汉王府主簿豆卢毓是汉王妃之兄、杨谅的大舅哥。杨谅起兵之初,豆卢毓苦苦劝谏杨谅不可盲动冒险,杨谅根本不听,执意举兵。豆卢毓预感到造反不会有好结果,便考虑为自己留条后路。他找来任显州刺史的弟弟豆卢贤,对他说:

“汉王举兵绝不会有善终,你我都是朝廷命官,不能为虎作伥。你要寻机逃回长安,向朝廷禀奏,就说我豆卢毓没有随汉王一起造反,只是暂时假装服从,等待时机,以便与朝廷部队里应外合。这样比我自己单枪匹马逃出去更好!”

豆卢贤果真逃回长安。不久,豆卢毓也等到了时机。

蒲州失陷,对杨谅是个沉重打击,他知道杨素必定一路北上,直袭晋州,而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晋州南边的前哨门户介休。杨谅要去介休督战,把镇守晋州城,看守总管府的重任托付给豆卢毓。杨谅前脚出城,豆卢毓便号召守城士兵倒向朝廷,截断杨谅的退路。不料事不机密,有人跑出城去告诉了杨谅。杨谅听说后院起火,一时也顾不得前方吃紧,迅疾杀了个回马枪。豆卢毓尚在部署防范,没想到杨谅已杀到城下。守城的士兵原本就对豆卢毓存有三分疑心,又见汉王回来,马上开城迎进。可怜豆卢毓报效朝廷之志还没来得及实现,就作了杨谅的刀下鬼。这场事变吓得杨谅魂飞魄散,在官兵中的权威也大大动摇,他再也不想去什么前哨后营督战,关闭四方城门,老老实实守在家里。又命大将赵子开率十万兵马,筑起栅栏切断了并州府周围所有的山径小路,并在峭壁山崖上屯兵据守,长长的军阵蜿蜒晋州城四周足有六七十里。

杨素派出的探子将探得的杨谅军情禀报杨素。他当下决定,各路大军仍如常挺进,自己率一支轻装奇袭部队拐进了深山。这支队伍昼夜兼程,走了几天山路,终于出了谷口。原来,他们到的这地方正好俯瞰杨谅叛军的后背。

安营扎寨后,队伍稍作休息。天色将黑时,杨素吩咐军司:“留三百士卒看守营寨,其余官兵迅速集合,随我奔袭晋州外围。”

军司去了半天,仍不见复命。杨素火了,刚要出帐去看个究竟,军司进来了。杨素劈头怒斥:

“无用的东西,一点小事也要这半天,你还会有什么作为!”

军司委屈地说:“将军,连日翻山越岭,士兵们累极了,都想留守营寨休息一下,请求留守的人太多,将军吩咐只需三百,我不知让谁留谁走才好。”

“噢?难道这事还非得老夫亲自出面不可?传令全体将士集合!”

队伍集合完毕,杨素来到队前,高声说:“今夜奔袭晋州,只需留三百人守营,愿意留守者出列站到前面,以最先站出来的三百人为准。”

话音未落,队伍中一阵骚乱,许多士兵争先恐后脱离队列,站到了前面。有几个出来晚的,看看人数可能过了三百,又垂头丧气地退了回去。

队伍恢复了平静。杨素命令道:“军司,清点人数,是否够三百人了?”

军司就一五一十地数起来。一会儿,向杨素说:“回禀将军,三百,三百……零七人。”

看来,多出的七个人是不想退回去了。杨素叹了一声,说:“既然如此,多七个就多七个吧。”随即,他厉声喝道:“卫队,将这些人立即斩首!”

刹那间,山谷里回荡起一片令人心寒的哭号哀鸣……

有这三百零七个冤魂督阵,士兵们哪个还敢怯懦不前?午夜,杨素率军驰马急进,直击叛军大营。一时间鼓声大作,火光冲天,叛军营内顿时乱成了蜂窝,士兵们抱头鼠窜,自相践踏,死伤数万之众,刀枪器械散落遍地,只瞬间便溃不成军。

杨谅得知外围破缺,大惊失色,亲率数万兵马冲出城来布阵抵抗。还未拉开架势,一阵电闪雷鸣,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杨谅即刻指挥撤军。王頍一看急了,喊道:

“大王,万万不可撤军!

”杨谅问道:“为什么?”

“大王,杨素孤军深入,虽然暂时取胜,但已经是人困马乏。大王亲领精锐出击,定能大获全胜。如果还未见到敌军就撤退,会使军心沮丧,更助长了杨素的气焰,很难再转败为胜了。”

杨谅不听,执意退却。杨素果然冒雨追上来。杨谅率部且战且退,被杨素军队杀死近两万人,好歹算是退回了并州首府。雨过天晴,杨谅登城远望,才看清城池四周已被杨素的几路兵马围成了一只铁桶。杨谅明白,照这样子,无需攻城,只静静地包围下去,不出一月,晋州城中就会粮草皆空,还是死路一条。

杨谅绝望地仰天长啸,随后命令在四方城门悬挂白旗,俯首投降了。消息传出,叛军各部顷刻间土崩瓦解。

甚嚣尘上的汉王反叛,喧闹了不足一个月就灰飞烟灭,无声无息了。朝廷重现安宁,天下复归太平。杨广宽大为怀,赦免了五弟杨谅的死罪,只夺了他的爵位,并将其从皇族中除名。曾显赫一时的汉王杨谅,由此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平民百姓。

朝政稳固了,天下太平了,官仓府库座座充盈,大隋王朝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杨广颁诏,改元大业(公元605年),以示建树丰功伟业的雄心。隋二世杨广便成了大业皇帝。

大业皇帝,就是那个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隋炀帝。

炀帝,是那位后来夺了隋朝天下的唐朝高祖、也是杨广的姨表兄弟李渊,在杨广死后送给他的谥号。

同类推荐
  • 世界十大文豪——巴尔扎克

    世界十大文豪——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中期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穷毕生精力,创作了卷帙浩繁、气势恢宏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其中包括《舒昂党人》、《夏倍上校》、《乡村医生》、《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幽谷百合》、《禁治产》、《无神论者做弥撒》、《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卡迪央王妃的秘密》、《搅水女人》、《纽沁根银行》、《古物陈列室》、《幻灭》、《贝姨》、《邦斯舅舅》、《农民》等96部。
  •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她,林徽因,不再是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也不再是年少时“怒发冲冠为红颜”的武断冲动。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铿锵有力、热烈唯美、执着笃定,步步皆是令人尊敬的庄严,她是当今无数女子学习的榜样。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谨以此文,向一代才女林徽因女士致敬。
  • 在地下

    在地下

    本书为传记文学,年届九旬的老作家、老革命马识途,用他生动的笔触记录了他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近二十年的经历。其内容曲折、惊险,动人真实。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乱世九幽录

    乱世九幽录

    西羌末年,朝政衰败。江湖有传言,‘九幽玄功破万敌’,绝世秘籍《九幽玄功》突然出现,引起好一阵腥风血雨。武林世家夏家门主夏行天为西羌朝廷的隐秘机构‘紫蛟’所诬陷,因卷入《九幽玄功》争夺而突遭厄难。留有一子夏轩为瑶光岛的弟子所救,侥幸逃出生天。然而朝廷的追杀一刻未停,夏轩逃亡之际得封龙神丐相传一十八路‘封龙棒法’,为复家仇,投身义军。然而在这条并不如何容易的复仇之路上却渐渐地发现一个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家仇与国恨交织,恩怨是非难断之际,每个人做出的选择也是截然不同。
  • 许你安稳与你相守

    许你安稳与你相守

    世人皆知,这块大陆中的天下第一宗派墨渊派的继承人宋岚尘于朝廷的三朝丞相慕容虔远的孙女慕容倩是从小的青梅竹马,天造地设的一对,从小两人便有着婚约,可是,殊不知这段为世人所慕的爱情却只是一人的深情
  • 都市成就了我们村

    都市成就了我们村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一群热血青年在实业兴国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畏艰辛,永不言败越战越勇。
  • 最是一年陪伴

    最是一年陪伴

    在忙碌的路上,想留下一些痕迹,供以后的自己好好回忆,随笔
  • 重生之天界帝王

    重生之天界帝王

    天界帝王,欲火重生!来到人间,苦心修炼!夺回天界,威震三界!
  • 恶魔亲上瘾:甜心,欠调教

    恶魔亲上瘾:甜心,欠调教

    传说,夜爵辰是贵族学院最神秘的校草,残忍霸道,生人勿近。不过,天天在家像八爪鱼一样粘着韩小蛮要亲亲又是怎么回事?某一天,某人一脸坏笑的把韩小蛮弄醒,目光炯炯:“十八了,成年了,可以啪啪啪了。”韩小蛮:“……”从此,床咚壁咚沙发咚。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皂吏世家

    皂吏世家

    乔家世世代代都在开封府做小吏,老爷子乔爷做牢头,乔爹是捕头,乔二叔是解头,十五岁的乔青青没事帮着老爹做现场搜证,四岁的堂弟被仵作江师傅感招,投身仵作这项有前途的事业中去。嗯,他们家行当齐活了!
  • 盖世神武

    盖世神武

    前世身为特种兵和世界顶级厨师的王林,来到了南云大陆,靠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步步走向巅峰!他寻找古老的传承,进入一个个游戏时空和不同的文明,去发现宇宙的本源秘密。他曾送给拳皇玛丽一只小狗,取名叫king;他也给超人买过内裤,还在侏罗纪公园中养了一只宠物龙;他研究过生化危机中的各种行尸,还和爱丽丝有过暧昧关系;他在蜀山中是人人喊打的大魔头,在聊斋中却是仗义而行的侠客;他和东皇下过棋,与老子论过道,去过不周天宫,下过幽冥地府,某一日,当王林暮然回首时,才发现自己已经……---穿梭于游戏和现实之间,经历无数个文明,寻找古老的踪迹,到达未来乡。---
  • 做什么都是巅峰怎么办

    做什么都是巅峰怎么办

    他,出道就是巅峰。他,如今再上巅峰!巅峰是什么?无敌是多么空虚,无敌是多么寂寞。。。天不生我乐神,世界犹如万古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