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2200000021

第21章 圣天子新政(2)

军机处在雍正年间一直只是个专管军务军需的单位,并不能算是中央最高权力机关。在雍正死后乾隆即位不到两月,皇帝还曾下令废掉军机处,由总理事务处取代其职掌,甚至认为军机处是前朝败政之一。不过当他与皇叔允禄、允礼以及前朝元老大臣们发生摩擦之后,他想到军机处的妙用了,因为军机大臣全由皇帝特简,也就是说可以找一批自己的亲信来军机处任职,完全作皇帝的御用工具。雍正年间,军机大臣向例不超过三人,乾隆则增多为六人,而且规定宗室不能担任军机大臣,以防大权旁落。又首席军机则必须为满人,以保证满族的主导地位。另外,皇帝遴选军机,可以不计资历,只重忠诚,以便贯彻皇帝的意旨。乾隆又通过各种手段,削弱中央与地方各机关的权力,使军机处所管事务增多,权力也加大,后来竟发展到“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中央与地方各机关的事“莫不总揽”。“内则六卿、部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敬事房;外则十五省,东北至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从此军机处的地位超过了中央其他衙门。不过,乾隆这位有智慧的政治家,虽然让军机处权大位高,他却是始终不把军机处变成真正的中央大衙门。例如他不为军机处立办公衙署,不设专官,所有军机大臣与军机章京都是兼职人员,从中央各部院调来的,甚至薪俸仍在原单位上领取。军机处官员只是皇帝高级秘书幕僚班子,他们没有实权。军机处权力的扩大,只是乾隆皇帝个人权力的扩大。恢复军机处使得自清初以来议政王大臣、总理事务王大臣这些人的权力被剥夺,同时也使明朝以来的内阁机关形同虚设了。由此可知,乾隆恢复军机处对强化专制君权统治是绝对有助益的。

乾隆为了集权,他也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对中外官员的控制。当年不像今天资讯发达,皇帝身居九重,要想了解天下事是极难的。所幸古人很早就发明了章奏制度,由中央与地方的高级官员向皇帝呈送书面报告,以传达各种情形。清朝在康熙年间,又发展出了一种“密奏制度”,就是臣工们可以秘密地缮写报告,直达君前,不必经过中央其他衙门,因而报告内容不致曝光。雍正时期又加强了密奏功能,到了“小报告”满天飞的境地。当然皇帝藉着各级官员的提供资讯消息,了解到了很多京中与外省的情形,对他的统治大有益处。乾隆当然深悉其中妙用,即位之初就下令官员们可以“照前摺奏”,并一再的扩大具摺言事官员的范围,增加报告人就是增多消息来源,后来更“改题为奏”,大家都用奏摺,不再重视透明化的题本了。因而在乾隆一朝,很多政争、贪案、官员操守、仕绅思想、秘密宗教、地下会党、各路军情、人民生活等等情况,都是由奏摺首先传达到御前的,并让乾隆能掌握先机予以处理。经由奏摺不但加强了对官员的控制,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尽管乾隆一上台就强调中庸之道,反对他父亲时代苛严的行事作风,可是为了有效控制大臣,他也是以严刑峻法、动辄诛戮以达到目的的。乾隆六年,皇帝一口气就杀了三个满洲籍的贪官,有中央兵部的尚书,也有地方的大吏,因为他了解贪污官员欺上瞒下,互相包庇,影响官场风气,更容易在政治上形成对皇权的离心倾向。他不但严惩贪官,其他高级官员犯罪被处死的也时有所闻。他确是以重刑震慑臣属而收加强专制统治的效果。

尽管乾隆皇帝从重组中央核心机构、恢复军机处来任用亲信,维护皇权;同时又利用密奏制度收集情报,以了解京中与外省政局;并以严厉手段震慑群臣,使他们效忠;但是皇权并未能完全伸张,因为一则八旗亲贵的旗权又见高涨,威胁着皇权,再则雍正朝旧臣的势力相当强大,特别是鄂尔泰与张廷玉的党人很多,影响到皇权的统于一尊。为了专制统治的进一步加强建立,乾隆皇帝必得对宗室亲贵与佐命重臣进行政治斗争了。

三、皇室操戈

雍正皇帝虽然为他儿子弘历做好了很多的妥善安排,让弘历在继承皇位的道路上畅通无碍,然而康熙的子孙众多,即使经历雍正一朝的无情杀戮与打压,宗室里的野心家与有心对抗皇权的人依然大有人在。当乾隆帝弘历即位后不久,皇家的恶斗又发生了。

乾隆初年的皇室操戈,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少数皇室成员不能登基而不甘心所致,另一方面也与乾隆自己的想集专制大权有关。乾隆为做一个彻底的专制国君,他只有对离心的皇家亲人进行整肃了。

乾隆当时要整肃的皇家宗亲约有三种对象,一是权重的长辈,二是觊觎皇位的宗人,三是对他大位有威胁影响的至亲。

权重的长辈在乾隆即位后只有允禄与允礼二人,他们分别是乾隆的十六叔与十七叔。这两人在康熙末年因年幼没有涉入继承斗争,雍正得位后,非常善待允禄,首先让他成为庄亲王博果铎的过继子嗣,因而承袭了庄亲王爵位,并继承了博果铎的大笔遗产。雍正八年因为怡亲王去世,皇帝失去了爱弟与宠臣,允禄也由此被雍正所重用。允礼也是雍正皇帝的爱弟,在雍正时受封果亲王,先后管理理藩院、户部事务,兼宗人府宗令。雍正死亡之前,命允禄与允礼为乾隆的顾命大臣,与鄂尔泰、张廷玉同为辅政大臣,后来辅政大臣更名总理事务大臣,允禄仍位列诸人之首,并食亲王双俸,乾隆崇敬他可谓无以复加。允礼虽然没有像允禄那样的得到旷典殊恩,但是在当时中央政府中也是位高权重、不可一世的。允禄与允礼既然权势日重,又以皇叔与前朝顾命旧臣自居,显然会令乾隆不满,甚至在处理政务上发生摩擦。

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十一月雍正皇帝二十七月丧满之时,乾隆下令撤销总理事务处,恢复军机处,他为了加强皇权,乘机也将两位皇叔排挤出了军机处,以杜绝皇室旗权再干扰政权,侵害皇权。事实上,雍正时期的军机处大臣只有三人,而以皇室亲王一人为首。乾隆恢复军机处之初,简任军机大臣六人,但赶走了允禄与允礼,实在又是不法祖德的行事。允禄与允礼被剥夺大权高位后,当然心怀怨望,不过也不敢反抗,只得小心行事,以免进一步被罚。乾隆三年二月,允礼因病去世,允禄便成为乾隆的大目标了。允禄之所以变成乾隆的眼中钉,主要因为他在退出军机处之后,并未能离开多事的政治圈,相反的他与皇室中一批反乾隆的人经常在一起,让皇帝怀疑到他们似乎有对他不利的密谋行动。乾隆的疑虑也并非是无因的,事实上在允禄离开军机处之后,皇室成员中的弘皙、弘昌、弘皎、弘异、宁和等人,就成了允禄家的座上宾,“往来诡密”。这些人都是大有来头的,如弘皙是康熙朝皇太子允初的嫡长子,他的父亲原本是皇位继承人,由于政争被废,当然也影响到他的前途,破灭了他当皇帝的美梦,雍正与乾隆都对他不错,但一般的名位是填不了他的欲壑的。在雍正的淫威下他不敢有所表现,乾隆新上台他便蠢蠢欲动了。正好十六叔允禄又失意政坛,双方很容易情投意合。弘昌、弘皎则是康熙十三子允祥的儿子,他们的父亲在雍正朝很受重用,是当时的大宠臣。弘昌因鲁莽狂妄在雍正时被父亲圈禁在家,乾隆即位后下令恢复他自由,并加封他为贝勒,但他对雍正一家一直没有好感,对雍正的得位尤其不满,因而他对乾隆也并无感恩之意,反而与弘皙结成一帮,非议朝政。弘异是康熙第五子允祺的长子,“生性好事”,康熙末年就参加继承政争,雍正即位后打击异己时,弘异也在黑名单内,丢掉了世子身份,并予以圈禁。乾隆为和缓皇家关系,登基后特别重用他,让他担任火器营都统,这是八旗禁军的要职,也可谓待他不薄了。可是这些失意的皇亲,始终心怀怨望。

乾隆四年九月,皇帝终于采取断然的行动了,他下令将弘舁革去都统之职,锁拿来京,交宗人府,原因是他“诸事夤缘,肆行无耻”。皇帝并谕令王公宗室以弘异为戒,力除朋党之弊。不久之后,皇帝又颁降谕旨说:“伊(按指弘异)所从事之人,朕若宣示于众,干连者多,而其人亦何以克当。”显然乾隆是指出弘异是受人指使,而其他牵连的人似乎还很多。同年十月间,皇帝果然将允禄、弘皙、弘昌等人的“结党营私”实情揭发,命令将他们交宗人府收审,皇家的恶斗台面化了。

经过宗人府的调查,皇帝说出他们的罪状了。允禄犯的是与弘皙、弘舁、弘昌等人“私相交结,往来诡秘”,此外允禄“唯务取悦于人,遇事模棱两可,不肯承担,唯恐于己稍有干涉”,这是“全无一毫实心为国家效忠之处”,也应予惩罚。弘皙则有大罪三条:一是对皇帝毫无敬谨之意,唯以谄媚庄亲王允禄为事;二是胸中自以为旧日东宫嫡子,居心甚不可问;三是在事情败露后当宗人府听审时,仍不知畏惧,抗不实供。至于弘异、弘昌等人,则都定了他们“群相趋奉,结党营私”、“擅作威福”等罪。宗人府向皇帝建议将允禄、弘皙、弘异、弘昌等都分别处以革爵、圈禁的处分,不过皇帝没有完全采纳,他只在谕旨里说:

庄亲王乃一庸碌之人,但弘皙、弘异、弘昌、弘皎等无知之辈,群相趋奉,恐将来有尾大不摔之势。庄亲王从宽免革亲王,其亲王双俸、议政大臣、理藩院尚书俱着革退。弘皙革去亲王,免其圈禁高墙,仍准在郑家庄居住,不许出城。弘羿永远圈禁。弘昌革去贝勒。弘晈从宽仍留王号,

终身停俸。

经过这一次皇室斗争,乾隆皇帝把前朝旧皇亲的重大势力解除了,也把宗族里有野心想当皇帝的威胁力量整肃干净了,乾隆的集权专制又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至于庄亲王允禄的受罚比别人都轻也是有原因的,应该一提。原来在康熙末年弘历被抚养宫中时,就由允禄的生母密嫔王氏照料生活,有一度弘历与叔叔允禄一起受康熙的指导学习,允禄因年长弘历十五六岁,因此允禄几乎成了小弘历的“师傅”,他们二人的情谊确实不能与其他叔侄相比,这次处罚较轻可能与此有关。不过弘皙的问题实在严重,就在皇帝宣布处分他们后不久,又传出有人向皇帝告密,说弘皙曾找人卜卦算命,问了一些奇怪的未来事情,例如准噶尔能否到京?天下太平与否?皇上寿算如何?将来我弘皙还升腾与否?在乾隆看来,他的找人算命,简直是希望准噶尔早日打来京城,天下大乱,而皇帝又短命,如此他就能登上大位,皇统再传给他们家一系。弘皙算命案经调查属实,大臣决议应治以重典。乾隆则下令从宽免弘皙一死,永远圈禁,不过弘皙的子孙却受到严厉的牵连,被革去宗室,给予红带子,从此变成皇家的远亲,政治地位与势力都变得无足轻重了。

乾隆皇帝尽管已经稳坐江山,但在他的心中还有自家的弟弟仍是隐忧。雍正生前虽生有十子,但是弘昐、福宜、福慧、福沛四人都幼龄夭折,弘晖、弘昀又仅活到八岁与十一岁就病故,弘时在雍正五年因削宗籍后死亡,所以乾隆当皇帝后被视为威胁皇位隐忧的只有弘昼与弘瞻二人。弘昼比乾隆晚生三个月,弘瞻则是比乾隆小二十三岁的小弟弟,这两人本来未必对皇位有野心,但是皇帝认为为防患未然,还是以及早处理为佳。

弘昼与弘历年纪一样,因此从小两人就在一起读书,是朝夕相处的亲密兄弟。雍正后期,两人也受到父亲重用,后来更同时受封为亲王,雍正十三年两兄弟更一同担任苗疆事务大臣,参与政务,可谓同尊同荣。乾隆继位之后,兄弟间关系仍然不差,只是弘昼有时候没有注意到他与弘历之间又多了一层君臣关系,忽略了皇权是至尊而不可侵犯的,与兄弟亲情是不同的。例如弘昼为人倨傲,他竟在朝廷议政时动手殴打军机大臣讷亲。当着皇帝的面侮辱国家的重臣,让君主情何以堪!另外有一次举办八旗科目考试,弘昼在中午用膳时刻硬要皇帝退朝,让他一人主持考试。因为当时有八旗子弟挟私作弊的传闻,乾隆迟迟没有离开,弘昼十分不快,当场与乾隆发了脾气,认为皇帝不该怀疑到他也被士子买通,共通作弊。还有一次,弘昼与小弟弘瞻一起到皇太后宫中请安,他们竟不按礼仪地跪坐在为皇帝专设的藤席上,乾隆不能再容忍了,痛斥两弟“仪节僭妄”,并因此罚弘昼三年的俸禄。这些都是加深兄弟间不快的事实。到乾隆十七年,弘昼被派与王公多人一起清点仓储,结果因他们漫不经心,敷衍了事,皇帝乃借题发挥,指责他们“未能尽心”办理国家大事,命宗人府议他们的罪。宗人府不久作了或革兼职,或罚俸饷的从轻议处办法。皇帝认为宗人府徇情,下令将宗人府王公严加惩处,弘昼等人案再交都察院审理。都察院看到宗人府的从轻发落使皇帝生怒,于是研议出了一个将所有亲贵都革王爵的重罚。可是皇帝也不满意,痛斥都察院各官为“自全之术”作出如此不“实心为国家任事”的决议,下令将有关官员革职留任,因为“王公等非干大政,从无革去王爵,降为庶人之理”。最后乾隆自己决定弘昼等人罚俸一年,以为惩戒。

弘昼经过此次教训,深感天威莫测,皇帝淫威无法抗拒,从此远离政坛,寄情于戏剧,对弋阳腔尤为偏爱,家中成立专门剧团,自己改作戏本,担任导演,以排解胸中郁闷。后来研究丧葬礼仪,由家人演习丧礼,他充作死人,享受祭品哭奠,精神显然不正常了。他死于乾隆三十五年,活了六十岁。

同类推荐
  •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上顶着光环的人物,其文章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都是学生的必读范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反不容易见到其真面目。有光环的地方,就有盲从,就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辨与探索。时至今日,普通学子对韩柳的认识又比古人深刻多少呢?
  • 严信厚及其家族

    严信厚及其家族

    本书主要介绍了严信厚及其家族的发展历程,内容包括严信厚传略、严氏家族部分成员、严氏家族史料,还附有严信厚、严修家族世系简表等。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深不可测:刘伯温

    深不可测:刘伯温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乱世攻城略地,拿下元朝万里江山;盛世安邦治国,定下大明百年基业!翻开本书,领略千古谋臣深不可测的谋略智慧!看千古谋臣刘伯温如何谋己、谋人、谋兵、谋天下,更谋百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据《明史》记载,刚见面的时候,刘伯温塞给朱元璋一份《时务十八策》,这十八策吓得朱元璋出了一身的冷汗。从此以后,朱元璋的征伐、治国、纳贤、驭臣之道再也没有超出过此书的范围。一遇到大小战事,朱元璋便召刘伯温进入小密室悄悄商议大战鄱阳湖、兵围苏州城,刘伯温统领全局,指引朱元璋一次次大获全胜。每一场战役都像一盘棋局,按照刘伯温的指令一步一步地进行着。在刘伯温的指引下,一介布衣的朱元璋得以登基称帝,并在皇帝位置上游刃有余。大明立国后,朱元璋全面采纳刘伯温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治国方略,开创了大明盛世的百年基业。翻开本书,看千古谋臣刘伯温如何谋己、谋人、谋兵、谋天下,更谋百年!
  • 毛泽东与彭德怀

    毛泽东与彭德怀

    本书记叙的是两位伟人之间的真实历史,从相识到相知,从互信到互敬,从合作到分歧。在毛泽东或彭德怀的革命生涯和人生交往中,彼此的关系最为特殊、命运最为攸关、经历最为曲折。两人,有着神奇的酷似,也有着迥异的差别;有着太深的渊源,也有着太多的纠葛;有着渐进式的演进,也有着突然的逆转。在历史大潮中,他们合作与分歧,深刻影响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走向和发展;他们的悲欢和离合,浓缩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风云沧桑。在潮涨潮落中,在跌宕起伏中,在合作与掽撞中,他们同经磨难,共浴辉煌,也一起经受内心世界的冰火煎熬。与此同时,他们的传奇关系还因为各种原因披上一层秘雾。被“否定”的历史,与被历史否定的“烟云”经常交织纠缠。
热门推荐
  • 思路决定出路.3(选题报告1)

    思路决定出路.3(选题报告1)

    该书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很强的“思路突破”——谋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由此引导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在现实中突破思维方式,克服心理与思想障碍,确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握机遇,灵活机智地处理复杂和重要问题,从而开启成功的人生之门,谱写卓越的人生乐章。
  • 盗墓者手记

    盗墓者手记

    一卷罗布泊寄出的录像带漂洋过海寄到了我的手里,从此以后我便踏上了一条前途凶险的未知路。血脉的诅咒,神秘家族的秘密,人心的诡辩。当眼睛蒙蔽了心灵,什么才是可以相信的?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钓客

    钓客

    冰冷的石板,昏暗的空间,这里是大夏赫赫有名的黑狱。黑狱没有狱守,这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很少有人知道其间的理由。而即便是知晓理由的寥寥人中,除却那几位涉足其中者,也极少有人会相信那个理由……很懒的笔者便直接用了开篇第一段……
  • 舞倾天下:废材三小姐

    舞倾天下:废材三小姐

    该死的,“最爱”的男人和“最亲”的妹妹勾搭上了,还那么想要我死,我偏不轻易的死掉。老天,把我拎到另一个大陆是什么鬼。这一世,我不会再受任何欺负,弑父杀姨娘,一个个除掉这一世上的毒刺。那日,她一舞倾尽天下,从此惊才艳艳,绝世无双,一步步走上大陆之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金狂妃

    千金狂妃

    作为云·新世纪·三好女青年·穿越两次·穿到21世纪·又穿回来·拂衣表示这次真的佛了。她举三指发誓真的真的要好好像自家老妹学习做个三从四德轻声细气该站站该跪跪绝不闯祸不撩汉不撩妹衣服不破洞的淑女。结果...“长安郡主一脚踢翻了太后的瓷器!”“怕什么,反正是她二祖母。”“长安郡主拔了皇上的鸡毛!”“...皇上的鸡毛?”“宠物的鸡毛!”“反正是她亲舅舅,那也没关系”“长安郡主大闹天竺城,把城主拴在了城墙上!”“那也没关系,后头有人撑腰。”“不得了啦!长安郡主拐走了述王!明年大婚!”“那也没关...什么?!”云拂衣委屈巴巴: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啊QAQ!
  • 拟人契约师

    拟人契约师

    什么?我是贵族?还是边境伯爵的唯一子嗣?哈(↓)哈(↑)那我不是原地起飞了??蛤?等等?你说什么?周围的贵族都想吞并我们?而且最近的魔兽也有异动?刚刚穿越,我就崩了?????
  • Max和我

    Max和我

    叶波心,独立、直率、乐观、坚定。一个挚爱舞蹈的女子,过着两重生活——白天是个平凡的职员,晚上变身酒吧女郎Max。耀眼的橘色长发披肩,跳舞,唱歌,却始终罩着面纱。那一层薄纱隔绝了喧闹的周遭,她可以不为取悦他人而舞蹈,只为自己的心灵、灵魂而舞。无人知晓在她的心里,珍藏着一个思念了十年的人:她的师父,裴陌寒。从划破他的黑色轿车开始,一场不曾料到的感情纠葛在跌宕起伏之间发生……一个是深情、冷峻、克制、优雅的裴氏酒店集团总经理,裴陌寒。另一位,人称Demon,毒舌犹如吸血鬼恶毒的嘴,却有着多重不可思议的身份……叹人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如果这些挫折没有让她的心灵变得扭曲黑暗,没有损坏她的品格,就不会降低我的身份。”命运,赋予人们的坎坷和苦涩,终会在不屈的生命中得到升华。
  • 觊觎逍遥

    觊觎逍遥

    无穿越重生!非废才非退婚!没有随身老爷爷照顾!强者之路,必是坎坷多难,九死一生!每行一步,如负山逆水!每进一寸,皆万般艰难!屠神灭魔,赢战四方,非我所愿!拯救苍生,掌权天下,亦非本意!刹那芳华,红颜易老弹指挥间,一切云烟我只想:觊觎逍遥!
  • 你不可不知的60个心理定律

    你不可不知的60个心理定律

    本书介绍了60个心理定律,包括“刺猬效应”、“蝴蝶效应”、“手表定律”、“蘑菇定律”、“从众效应”、“南风效应”等,帮助读者了解自己的性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