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后1个月即可开始日光浴,但由于阳光直射的刺激相当强,因此不能突然裸体长时间地照晒,应循序渐进。在有直射阳光的室内,首先从脚开始,过四五天习惯了以后,从膝盖到下面再照四五天,然后再到大腿,又四五天的间隔,再依次到腹部、胸部直至全身日光浴。
局部日光浴大约经过1个月就可接着进行每30分钟左右的全身照晒。夏天紫外线强烈,即使在室内散射的光线也很充足,因此没有做日光浴的必要。晒太阳少的冬季,应特别注意日光浴。
注意事项:
①不要让直射阳光照晒在头部或脸部,要戴上帽子或使用遮阳用具,特别要注意保护眼睛。
②在室内做日光浴时不能只透过玻璃窗,必须打开窗户在直射阳光下照晒。在阳光强的日子,注意不要让阳光灼伤皮肤。在寒冷季节,如能找个向阳背风的地方,裸体也不要紧。
③日光浴后要用干毛巾或纱布仔细擦干汗迹,换件内衣,并喂些果汁或白开水等。
④如果宝宝明显身体不舒服、有病时该停止日光浴。如果是感冒,不发烧,情绪好,照常进行也无妨。如果是结核菌素反应阳性转化等,则1年左右不能进行日光浴。
⑤患湿疹并且很严重的时候,注意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患部。
⑥日光浴时别让孩子着凉。
盆浴
①洗浴前的准备。首先,要将沐浴中需用到的物品准备齐。例如肛表、消毒脐带用物(如果新生儿脐带未掉落之前,应采取分段沐浴法)、预换的婴儿包布、衣服、尿片,以及小毛巾、大浴巾、脸盆、热水等物。室温维持在一般觉得最舒畅的26℃~28℃之间,当然门窗上也要避免阵风的正面吹袭,以使新生儿在洗澡时不致着凉。准备就绪后,将肛表头以油霜类润滑后,轻轻地插入婴儿肛门内(插到肛表的刻度开始处,约肛表的1/3处),以手固定肛表2分钟后取出。只要在37.8℃之下,即表示正常,可安心地为他洗澡。在备好的澡盆内,先倒些冷水,再徐徐加入热水,以手腕或手肘处来测水温,而不觉太烫,大约41℃~43℃是最适宜的水温了。
②分段洗浴法。出生后第一周内,新生儿脐带未脱落时,洗澡应采用分段沐浴法。其洗法如下:脱下婴儿衣服,并将此衣服包裹于胸腹上,借以暂时保暖。开始洗头、颈及脸部,注意勿使水流入耳内;再以小毛巾擦洗肚脐以上的胸、腹、背部。拭干后,再将肚脐以下的臀、下肢部分,缓缓地置入水中,利用肘关节、手臂及手掌的力气,安稳地抓牢婴儿的大腿部,整个过程中,身体的皱褶及弯曲部位,应特别注意洗净擦干,且动作要轻柔,使婴儿有安全感。若婴儿肚脐已脱落,可在洗净脸部之后,将婴儿颈部以下置入水盆中成侧卧的姿势,由上而下洗完后,将婴儿改为伏靠的俯卧姿势,洗背部及臀部肛门处。最后,以双手为支托并抓稳婴儿肩部抱离水盆,置于大浴巾上,擦干身子,放在洁净的衣物上,扑粉,臂部涂油,妈妈的手先从袖口穿入并抓出婴儿的小手,穿时一定要小心婴儿的肢体关节。在给婴儿脱衣服及沐浴时,同时可观察其全身肌肤的情况,如有异样,可即时求医诊治。如果抱法、洗法得当,这前后约需半个小时的时间,对婴儿来说是很舒服的,除了脸上有愉快的表情外,手脚也会舞动,否则会造成婴儿的不安或哭叫不停。
③清洁物的选择。市面上所出售的婴儿用中性皂及各种润肤油、痱子粉等,如果宝宝皮肤上没有任何疾患时,都可以适量使用;中性皂的使用是洗完头、脸之后再抹到婴儿皮肤上,以免直接刺激婴儿皮肤。至于润肤油脂及痱子粉未必一定要用,如果小儿的皮肤略干,可抹些油,有痱子时可轻抹些痱子粉油或粉,但均不可直接洒于婴儿皮肤上,要先洒在大人的手上再抹在婴儿身上。若肌肤有疹块、红臀等情形时,应保持干燥,并按医生嘱咐擦药,如果此时用这些保养物品对婴儿等于是种多余的刺激物,只会有害而无利。
空气浴
所谓空气浴指的是让婴儿接触户外的新鲜空气。它不仅能锻炼婴儿的皮肤,使黏膜健康,而且也可促进新陈代谢。因此对婴儿的健康极为重要。
新生儿2周左右,首先从习惯室内的空气开始。在夏天要尽量把窗子和门打开,让外面的新鲜空气自由流通。在春、秋季节,只要外面的气温在18℃以上,风又不大,就可以打开窗户。就是冬天,在阳光好的温暖时候,也可以每隔1小时打开一次窗户换换空气。
除了寒冷的天气之外,只要没有风雨,都可以将1个月左右的婴儿抱到院子里去,具体时间为:夏天在上午10点左右,下午3点钟以后。春、秋季最好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进行。炎热的夏季要在凉爽的树阴下,寒冷季节要在日光好的地方进行。
户外空气浴的目的是直接让婴儿接触冷空气,所以不要穿得太厚或到人多的地方去,还要注意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头部。
新生儿不要清除“胎毒”等
不要清除“胎毒”
在一些科学文化落后和人的素质低下的地方,还存在一种传统的习俗,认为婴儿出生时身上带有“胎毒”,要给刚出生的婴儿吃些清热解毒的排毒药,如黄连、黄柏之类的中药,以去掉宝宝身上的“胎毒”。其实“胎毒”是不存在的。宝宝在母亲的子宫内生活是舒适、安详、无菌的,一切营养都是由母亲的血液通过胎盘提供的,分娩过程也是无菌操作,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胎毒”。主要有人看到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有些特殊表现,而实际上这些表现在新生儿身上是正常现象,不是什么“胎毒”,纯粹是误会。
每个新生儿在生后1~2天都能排出墨绿色、黏稠的大便,医学上称此为胎粪。胎儿出生后,由于光、空气、衣服、包布、尿布以及温度等刺激,在新生儿皮肤上出现鲜红色斑块,以脸部、躯干、肢体上多见,这叫做“新生儿红斑”,一般3~4天会逐渐消退。在红斑消退时伴有皮肤少量脱屑或脱皮,这不是“胎毒”,是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任何处理。
新生儿皮肤易脱屑,是因为在子宫内时胎儿是浸在羊水中的,出生后,新生儿生活环境由湿润一下子变成干燥,湿润的皮肤也就会变得较干燥,薄薄的一层表皮就很容易脱落了。婴儿一般在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脱屑,以躯干、四肢末端多见,而脸部一般没有脱屑。干燥的皮肤可适当用消毒的食用植物油敷擦。新生儿脱屑也不是胎毒。
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皮肤开始出现黄疸,一般持续7~10天,再慢慢消退,这个过程叫生理性黄疸。大多数新生儿均会出现,属正常现象,无需担心。
不要清除“胎垢”
有些婴儿,特别是较胖的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头顶前囟门的部位,有黑色或褐色鳞片状融合在一起的皮痂,且不易洗掉,俗称“胎垢”。这是皮脂腺所分泌的油脂以及灰尘等组成的,一般不痒,对孩子健康无明显影响,无需清除。但是显得很脏,也可以洗掉。有些老人认为:“天灵盖”上的“护身符”不能揭,否则孩子会变成哑巴,会受凉生病,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胎垢”确实不易洗掉,有些家长用肥皂、香皂清洗都无济于事,而且还会刺激孩子的娇嫩皮肤。最好的办法是用消毒后的植物油(加热后冷却)或液状石蜡局部擦拭,24小时后用小梳子轻轻梳理几下即可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