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82300000011

第11章 杂智

杂智部总序

【原文】

冯子曰:“智何以名杂也?以其黠而狡,慧而小也。正智无取于狡,而正智或反为狡者困;大智无取于小,而大智或反为小者欺。破其狡,则正者胜矣;识其小,则大者又胜矣。况狡而归之于正,未始非正;小而充之于大,未始不大乎?一饧也,夷以娱老,跖以脂户,是故狡可正,而正可狡也。一不龟乎也,或以战胜封,或不免于洴游秀,是故大可小,而小可大也。杂智具而天下无余智矣。难之者曰:“智若愚,是不有余智乎?”吾应之曰:“政唯无余智,乃可以有余智。太山而却撮土,河海而辞涓流,则亦不成其太山河海矣!”鸡呜狗盗,卒免孟尝,为薛上客,顾用之何如耳。吾又安知古人之所谓正且大者,不反为不善用智者之贱乎?是故以杂智终其篇焉。得其智,化其杂也可;略其杂,采其智也可。

【译文】

智慧为何可称之“杂”?是指的一些狡诈卑小的智慧。本来正大的智慧不应是狡诈卑小的,然而正大的智慧却往往被一些狡诈卑小的智慧所困。因此,要让正大的智慧能获胜,便有必要对这些狡诈卑小的智慧加以认识理解。而且狡诈卑小的智慧,可以进一步扩充为正大的智慧,正像泰山不会拒绝任何一撮沙石,才能成其高;江海不会拒绝任何一条小溪,才能成其大。所以即使是鸡鸣狗盗的小伎俩,不仅可成为孟尝君的座上客,也可拯救孟尝君于暴秦的手中。因此,狡诈卑小的智慧只要善加利用,都可能成为正大的智慧。在这层意义上,我特别把“杂智”当成全书的结尾,让狡诈卑小的智慧都能像一撮土、一滴水般地积累起来。

吕不韦

【原文】

秦太子妃曰华阳夫人,无子。夏姬生子异人,质于赵。秦数伐赵,赵不礼之,困不得意。阳翟大贾吕不韦①适邯郸,见之曰:“此奇货可居②。”乃说之曰:“太子爱华阳夫人而无子,子之兄弟二十余人,子居中,不甚见幸,不得争立。不韦请以千金为子西游,立子为嗣。”异人曰:“必如君策,秦国与子共之。”不韦乃厚赀西见夫人姊,而以献于夫人,因誉异人贤孝,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不韦因使其姊说曰:“夫人爱而无子,异人贤,自知中子不得为嗣,诚以此时拔之,是异人无国而有国,夫人无子而有子也,则终身有宠于秦矣。”夫人以为然,遂与太子约以为嗣,使不韦还报异人。异人变服逃归,更名楚。不韦娶邯郸姬绝美者与居,知其有娠,异人见而请之,不韦佯怒,既而献之,期年而生子政。嗣楚立,是为始皇。

【真西山曰】

“秦自孝公以至昭王,国势益张。合五国百万之众,攻之不克。而不韦以一女子,从容谈笑夺其国于衽席间。不韦非大贾,乃大盗也。”

【注释】

①吕不韦:秦国商人,用计立始皇为帝,自为相国,曾命门客撰《吕氏春秋》。

②居:积蓄。

【译文】

秦太子妃华阳夫人没有生儿子。而夏姬生了一个儿子,名异人。异人在赵国做人质,因秦国屡次攻打赵国,赵国对他很不礼貌,他在赵国处境窘困,十分不得意。阳翟有位大商人吕不韦到邯郸,了解到这情形,说:“这人是珍奇异宝,有厚利可图。”于是,对异人进行游说:“太子爱华阳夫人,但夫人没有儿子。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位,你在兄弟中的排行居中,又不十分受宠,一旦太子即位,你就无法争立为嗣了。我虽不富有,但愿意持黄金千斤为你西行,游说华阳夫人,请她说服太子立你为嫡嗣。”异人说:“如果你的计划能实现,我愿意和你共同享有秦国。”

于是吕不韦带着厚礼西入秦国,拜见华阳夫人的姊姊,请她将厚礼转献夫人,并极力称赞异人的贤能,宾客遍布天下,常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及夫人。后来,吕不韦更经由华阳夫人姊姊的介绍,游说夫人说:“夫人受宠爱,但没有儿子;现在异人贤能,可是他自知是排行中间的儿子,不可能立为嫡嗣。如果夫人能在此时提拔他,使异人由无国而成为有国,夫人由无子而成为有子,那么终身可受秦王尊宠了。”夫人听了认为有理,就利用适当的时机向太子要求,与太子约定以异人为子嗣,请吕不韦带厚礼送给异人。邯郸被围时,赵人想杀异人,异人脱逃回国,身穿楚国服装拜见华阳夫人。夫人说:“我是楚国人,你也应该是。”于是异人改名为楚。吕不韦在邯郸和几位最美丽的女子同居,知道其中一位有身孕,便邀异人喝酒,异人见了邯郸美女,就请吕不韦将此美女送给他,吕不韦先故作生气,接着又慨然答应。一年后,邯郸女子生下儿子,取名为政,异人立他为嫡嗣,也就是日后的秦始皇。

【真西山曰译文】

秦国自孝公以至昭王,国势一天天扩张。其他五国集合百万的兵力,都无法攻克秦国。吕不韦只用一名女子,在谈笑间就轻松地取得秦国。吕不韦不是大商人,简直是窃国大盗。

陈乞

【原文】

齐陈乞将立公子阳生,而难高、国,乃伪事之。每朝,必骖乘①焉。所从,必言诸大夫曰:“彼皆偃蹇,将弃子之命,其言曰:‘高、国得君必逼我,盍去诸?’固将谋子。子早图之!图之莫如尽灭之,需事之下也。”及朝,则曰:“彼虎狼也,见我在子之侧,杀我无日矣,请就之位。”又谓诸大夫曰:“二子恃得君而欲谋二三子,曰:‘国之多难,贵宠之由。尽去之而后君定。’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大夫从之。夏六月,陈乞及诸大夫以甲人于公宫。国夏闻之,与高张乘如公,战败奔鲁。初,景公爱少子茶,谋于陈乞,欲立之。陈乞曰:“所乐乎为君者,废兴由我故也。君欲立荼,则臣请立之。”阳生谓陈乞曰:“吾闻子盖将不立我也?”陈乞曰:“夫千乘之王,废正而立不正,必杀正者。吾不立子,所以生子也,走矣!”与之玉节而走之。景公死,荼立。陈乞使人迎阳生置于家。除景公之丧,诸大夫皆在朝,陈乞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愿诸大夫之化我也。”诸大夫皆曰:“诺。”于是皆之陈乞之家。陈乞使力士举巨囊而至于中霤,诸大夫见之皆色然而骇,开之,则闯然公子阳生也。陈乞曰:“此君也已。”诸大夫不得已,皆逡巡北面再拜稽首②而君之,自是往弑荼。

【冯评】

自陈氏厚施,已有代齐之势矣,所难者,高、国耳。高、国既除,诸大夫其如陈氏何哉?弑荼立阳生,旋弑阳生立壬,此皆禅国中间过文也。六朝之际,此伎俩最熟,陈乞其作俑者乎?

【注释】

①骖乘:在车右边陪乘。

②稽首:古时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译文】

春秋时齐人陈乞想拥立公子阳生为齐侯,但又怕高张、国夏阻拦,于是假装是高张、国夏的同党,每天上朝就和他二人同坐一辆车,而且常在车上说其他大夫的坏话:“他们都是傲慢狂妄的家伙,日后一定不会听二位贤公的命令,比如我就听他们说过:‘高、国二人一旦得到君王宠信,一定会欺压我们,为什么不早把他俩铲除呢?’可见这帮人正在谋算二位贤公,二位应该早作防备。我所说的早作防备,最好的做法就是把他们都杀掉,再迟疑就是下策了。”等上朝时,陈乞又对高、国二人说:“他们全是虎狼一般的奸臣,见我在二公身旁,随时都想杀了我,请允许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吧。”

而另一方面,陈乞却又对诸大夫说:“高、国二人就要大祸临头了,他们仗恃君王的宠信在算计各位。我就听他们说过:‘今天我们齐国之所以会多灾多难,都是那些大夫们造成的,只有铲除他们才能保住君位。’现在他们一切计划妥当,诸位为什么不在他们采取行动前就先发制人,把这两人杀死呢?一旦灾难临头,到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大夫们都相信陈乞的话,同年六月,陈乞联合大夫们率军进驻齐君官室,高张首先得到消息,就立刻跟国夏坐车去见齐孺公,结果双方交战,高、国二人战败,连袂逃往鲁国。

当初,齐景公疼爱小儿子茶,想立茶为太子,于是找陈乞商议,陈乞说:“只要君王喜欢的人,臣就赞成。今天君王想立茶为太子,臣就请立茶。”阳生对陈乞说:“我听说你已打消请立我为太子的建议。”陈乞说:“身为千乘之国的君王,废嫡长子而改立小儿子为太子,一定会诛杀嫡长子,我现在不请立你为太子,正是为保全你一命,现在你先离开齐国一阵吧。”齐景公死后,茶继立为国君,陈乞便派人接阳生到自己家中。景公丧期满后,一天诸大夫都在朝上,陈乞对大夫们说:“我家中另设有母亲的祭坛,希望各位同我一起回家祭拜。”大夫们答应随陈乞到家。陈乞命一位大力士双手高举一只大箱放在路中央,诸大夫目睹力士神力,都震惊得脸色大变,等打开木箱,赫然发现公子阳生在内。陈乞大声说道:“这位是齐国国君。”诸大夫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只好叩首称臣,而陈乞则率军弑杀了茶。

【冯评译文】

从陈乞广交大夫的举动,就可看出陈乞有自立为王的野心,所担心的只有高张、国夏二人而已。高、国二人既已除去,其他那些大夫们,又如何能奈何得了陈乞呢?陈乞弑茶而立阳生为齐君,随即弑杀阳生而自立为齐君,由此可见陈乞迎立阳生,只是他篡位的一个过程罢了。南北朝时,这种迎君、弑君的伎俩层出不穷,难不成是陈乞最先开此风气?

曹操

【原文】

魏武常行军,廪谷不足,私召主者问:“如何?”主者曰:“可行小斛足之。”曹公曰:“善。”后军中言曹公欺众,公谓主者曰:“借汝一物,以厌众心。”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军心遂定。

曹公尝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慎之。”一日阳眠,所幸一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复卧,既觉,问:“谁杀我侍者?”自是每眠人不敢近。

魏武言人欲危己,己辄①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必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言,保无他故,当厚相报。”亲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

操少时,尝与袁绍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操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操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惶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冯评】

《世说》又载,袁绍曾遣人夜以剑掷操,少下不着,操度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此谬也!操多疑,其儆备必严,剑何由及床?设有之,操必迁卧,宁有复居危地、以身试智之理。

【注释】

①辄:立即,就。

【译文】

曹操营中军粮短缺,于是私下召来军需官,问他有何解决之道。军需官说:“可用小斗称量军米,士兵就不会怀疑米粮不足而动摇军心。”曹操说:“好,就照你的意思办。”过了几天,有人传出曹操在斗上动手脚,欺骗众人,一时谣言纷纷,群情汹汹。曹操又召来军需官说:“我想向你借一样东西,安定人心。”于是把军需官杀了,将军需官的首级展示众人,说:“军需官盗取军粮,竟用小斗称米,欺骗各位,现已论罪处斩。”遂平息了军士不满的情绪。

曹操曾对人说:“我睡觉时千万不要接近我,我即使在睡梦中,只要有人走近我身边,我就会不自觉的杀人,你们千万要小心。”有一天,曹操假装睡觉,有个亲信便上前替他盖被,曹操一刀把那名亲信杀了,睡醒后,还故意问旁人:“谁杀了我的侍从?”自此以后,只要曹操在睡觉,就没有人敢接近他。

曹操怕有人会来谋害自己,便扬言说:“如果有人想对我不利,我的心就会有预感而心跳加速。”为了证明自己的话,曹操召来一名亲信,对他说:“待会儿你假装来行刺,我就说我心早有预感,如果抓你的人要杀你,你只要不说出是我要你故意行刺,我保证你没事,另外我还会重重的奖赏你。”那名亲信信以为真,于是毫无畏惧的前去行刺,结果被曹操下令给杀了,曹操的左右,以为曹操的预感灵验无比,想谋逆曹操的人也都不敢妄动。

曹操年轻时,有一次和袁绍一起看人娶亲,半夜翻墙进入那对新婚夫妇的家中,大叫:“有贼。”屋中的人都跑出来察看,曹操趁机持刀劫走新娘子。曹、袁二人摸黑逃走,一时迷路,误闯橘子园,橘树多刺,袁绍不敢动,曹操怕袁绍被抓,坏了大事,就大声呼叫:“小偷在这里。”袁绍被迫,连滚带爬,一溜烟的跑出橘园。

【冯评译文】

《世说新语》记载,袁绍曾派人用剑行刺曹操,但剑刺的高度不够,所以没有刺杀成功。曹操料想杀手下次出手行刺,一定会调整高度,于是就紧贴床面,后来刺客果真把剑刺向高处。这段记载我无法相信是事实,曹操生性多疑,若有刺客行刺,一定加强戒备,刺客如何能近身?即使刺客能突破曹操的卫士,曹操也一定会迁离到其他卧室,哪有再冒生命危险与刺客斗智的道理?

赵高李林甫

【原文】

赵高既劝二世深居,而己专决。李斯病之。高乃见斯曰:“关东群盗多,而上益发繇治阿房宫,臣欲谏,为位卑,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斯曰:“上居深宫,欲见无间。”高曰:“请候上间语君。”于是待二世方燕乐,妇女居前,使人告斯:“可奏事矣。”斯至上谒,二世怒。高因言丞相怨望欲反,下斯狱,夷三族。

李林甫谓李适之①曰:“华山有金矿,采之可以益国,上未之知也。”[边批:使金果可采,林甫何不自言?]他日适之言之,上以问林甫,对曰:“臣久知之,但华山陛下本命,王气所在,凿之非宜,故不敢言。”上以林甫为爱己,而疏适之,遂罢政事。

严挺之徙绛州刺史。天宝初,帝顾林甫曰:“严挺之安在?此其才可用。”林甫退召其弟损之,与道旧,谆谆款曲,且许美官,因曰:“天子视绛州厚要,当以事自解归,得见上,且大用。”边批:天子果欲大用,何待见乎?因绐挺之使称疾,愿就医京师。林甫已得奏,即言挺之春秋高,有疾,幸闲官得养。帝恨咤久之,乃以为员外詹事,诏归东郡。挺之郁郁成疾。

帝尝大陈乐勤政楼,既罢,兵部侍郎卢绚按辔绝道去。帝爱其蕴藉,称美之。明日,林甫召绚子,曰:“尊府素望,上欲任以交、广,若惮行,且当请老。”绚惧,从之,因出为华州刺史,绚由是废。

【冯评】

三人皆在林甫掌股中,为所玩弄而不知。信奸人之雄矣!然使适之不贪富贵之谋,挺之不起大用之念,卢绚不惮交、广之远,则林甫虽狡,亦安所售其计哉?愚谓此三人之愚,非林甫之智也。

【注释】

①李适之:官刑部尚书,遭李林甫诬陷,饮药自尽。

【译文】

秦二世采赵高建议,不在朝廷会见大臣,凡事都由赵高决定。赵高听说李斯对此事有所批评,一天趁李斯生病前往探望时,对他说:“关东盗匪猖獗,皇上却征调徭役修建阿房宫,我想进谏,但又顾虑到我官位卑微。再说这也是你丞相的职责,你为何不进谏呢?”李斯说:“我很早就想进谏了,可是皇上现在很少会见朝臣,常居深宫,我想说,皇上听不见;想谒见,又不知皇上何时有空。”赵高说:“如果丞相有意进谏,我愿为丞相探询皇上何时有空,再禀告丞相。”于是赵高等二世正与宫妃吃喝玩乐时,派人告诉李斯说:“可以求见皇上了。”李斯来到殿门求见,二世大为生气。赵高再向二世进谗言毁谤李斯,说他心怀怨望,有谋反的意图,二世听信赵高之言,将李斯打入大牢,诛灭三族。

唐朝人李适之个性耿直。李林甫对他说:“华山蕴藏金矿,假如能开采,一定能充裕国家财政。”一天李适之对唐玄宗谈到华山有金矿的事,玄宗问李林甫,李林甫回答说:“臣早就知道了,但华山乃陛下的本命,是王气的所在,不能随便开凿,所以不敢禀告皇上。”玄宗以为李林甫才是真正忠于自己,于是开始疏远李适之,而将政事交由李林甫处理,朝政因此一天天荒废。

天宝初年,玄宗曾问李林甫:“严挺之现在哪里,他是个可堪任用的人才。”当时严挺之为绛州刺史。李林甫退朝后,特地召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话旧事攀交情,他除了摆出一副诚恳真挚的表情外,并且赞许严损之的才干,日后必晋升高位。李林甫接着又说:“皇上非常关心令兄,何不请令兄找个理由回京,回得京来既能常常见到皇上,又能受到皇上重用。”严挺之听从李林甫建议,假称自己得病,奏请回京就医。李林甫就把严挺之的奏章呈给玄宗,并说:“严挺之年纪大了,又有病在身,皇上应该派个闲官给他,好让他能养病。”玄宗听了,怅然叹息许久,于是任命严挺之为詹事,在东京养病。后来严挺之因始终得不到重用,反而真的生病了。

又有一次,玄宗在勤政楼大设乐工,垂下帘子观赏。正巧兵部侍郎卢绚骑马走过,玄宗非常欣赏卢绚的温雅含蓄,称赞不已。第二天,李林甫召来卢绚的儿子,对他说:“令尊一向名声清高,现在皇上想派任令尊到交州、广州一带,如果令尊怕路途太远,不妨以年老为由推辞。”卢绚果真嫌路远,就听从李林甫的建议,结果被任命为华州刺史,从此不再被重用。

【冯评译文】

李适之、严挺之、卢绚三人都被李林甫玩弄于股掌中而不自知,李林甫可说是一代奸雄。但如果李适之不怀贪求富贵的想法,严挺之不燃受重用的念头,卢绚不怕交、广两州地处偏远,那李林甫再狡猾,他的奸计也无法得逞。所以我认为是这三人太笨,而非李林甫聪明。

老妪骗局

【原文】

万历戊子,杭郡北门外有居民,年望六而丧妻。二子妇皆美,而事翁皆孝敬。一日忽有老妪立于门,自晨至午,若有期待而不至者,翁出入数次,怜其久立,命二子妇询其故,妇曰:“吾子忤逆,将诉之官,期姐子同往,久候不来,腹且枵矣。”子妇怜而饭之,言论甚相惬,至暮,期者不来,因留之宿,一住旬日。凡子妇操作,悉代其劳,而女工尤精。子妇唯恐其去也,谓妪无夫而子不孝,茕茕①无归,力劝翁娶之,翁乃与合。又旬余,妪之子与姐子始寻觅而来,拜跪告罪,妪犹厉詈不已,翁解之,乃留饮。其人即拜翁为继父,喜母有所托也。如此往来三月,一日妪之孙来,请翁一门,云已行聘,妪曰:“子妇来何容易,吾与翁及两郎君来耳。”往则醉而返。又月余,其孙复来请云:“某日毕姻,必求二姆同降。”子妇允其请,且多货衣饰,盛妆而往,妪子妇出迎,面黄如病者,日将晡,妪子请二姆迎亲,且曰:“乡间风俗若是耳。”妪佯曰:“汝妻虽病,今日称姑矣,何以不自往迎,而烦二位乎?”其子曰:“规模不雅,无以取重。既来此,何惜一往?”妪乃许之,于是妪与病妇及二子妇俱下船去,更余不返,妪子假出觇,孙又继之,皆去矣。[边批:金蝉脱壳计。]及天明,遍觅无踪,访之房主,则云:“五六月前来租房住,不知其故。”翁父子怅怅②而归,亲友来取衣饰,倾囊偿之,而二妇家来觅女不得,讼之官,翁与子恨极,因自尽。

【注释】

①茕茕:孤独的样子。

②怅怅:迷惘不知所措。

【译文】

明朝万历年间,杭州北门外有个老头,年纪快六十岁了,老伴已经过世,两个儿子各自讨了一房媳妇,媳妇们不但貌美,而且对他这公公很孝顺。

一天,忽然有一位老太太站在他家门口,从早晨一直站到中午,好像在等什么人,而对方却失约。老头到门口好多次,看那老太太一直站在那儿,心中不忍,就要媳妇去问老太太什么事。老太太说:“我儿子不孝,我要到官府告他,我是在等婢女同我一起去官府,没想到一直没见我那侄儿来,我的肚子都有些饿了。”媳妇同情老太太的处境,就请她进屋吃饭,彼此交谈得非常愉快,一直到晚上,仍不见老太太的婢女来,于是媳妇就留老太太在家过夜。老太太一住就是十天,凡是日常家务,老太太都一手料理,女红尤其精巧,老头的两位媳妇唯恐老太太离去,认为老太太既然老伴过世,儿子又不孝,一个人孤苦无依,遂极力劝公公娶老太太为妻。于是选了个黄道吉日,两人成婚。

又过了十多天,才见老太太的儿子和女婢寻来,见了老太太跪地认罪,老太太仍不停大声怒骂,众人都在一旁劝慰老太太,于是邀请老太太儿子留下喝酒,老太太儿子拜老头为继父,庆幸母亲往后的日子有了依靠。两家往来三个月后,一天,老太太的孙子来邀请老头一家喝订婚酒,老太太说:“两个媳妇哪能随便走得开,我看就我及老伴儿还有他两个儿子去吧。”那晚,一行人喝得醉醺醺才回来。

又过了一个多月,老太太的孙子又前来邀请说:“某日是我完婚大喜的日子,二位婶婶务必要来喝杯喜酒。”老头的媳妇笑着答应。到了大喜之日,老头的媳妇们不但仔细修饰,还向亲友借了许多首饰增添光彩,老太太的媳妇站在门口迎接他们,面色青黄好像生病的模样。下午三点多,老太太的儿子请两位媳妇迎接新妇,并且说:“这是我们此地的习俗。”一旁的老太太却故意对儿子说:“你的媳妇儿虽有病在身,但是今天升格为婆婆,怎能不亲自迎新嫁娘过门,而要烦劳你这两位弟妹呢?”老太太的儿子说:“她那病恹恹的样子,实在难看,怕亲家见了笑话,两位弟妹既已来了,就偏劳了。”老太太才故作勉强答应。于是老太太与生病的媳妇再加上老头的两位媳妇,一同下船迎娶新嫁娘。等候多时仍不见他们回来,老太太的儿子又假意下船打探,接着老太太的孙子也借口查探,都相继下船。第二天天亮,老头父子找遍各处,都不见他们踪影,询问屋主,屋主说:“他们在五、六个月前搬来租下这屋子,但不知他们的来历。”老头父子只好伥然回来,过了几天,亲友们纷纷来索讨借走的衣服、首饰,老头父子拿出所有积蓄清偿,而两个媳妇的娘家,也因女儿失踪,到官府控告老头父子,老头父子悔恨不已,三人竟因而自杀身亡。

窦义

【原文】

扶风窦义年十五,诸姑累朝国戚,其伯工部尚书,于嘉令坊有庙院。张敬立任安州归,安州土出丝履,敬立赍十数线緉,散诸甥侄。咸①竞取之,义独不取。俄而所剩之一緉又稍大,义再拜而受,遂于市鬻之,得钱半斤密贮之。

潜于锻炉作二支小锸,利其刃。五月初,长安盛飞榆荚,义扫聚得斛余,遂往谐伯所,借庙院习业。伯父从之,义夜则潜寄褒义寺法安上人院止,昼则往庙中,以二锸开隙地,广五寸,深五寸,共四十五条,皆长二十馀步,汲水演之,布榆荚于其中。寻遇夏雨,尽皆滋长,比及秋,森然已及尺馀,千万馀株矣。及明年,已长三尺馀,义伐其并者,相去各三寸,又选其条枝稠直者悉留之。所斫下者作围束之,得百馀束。遇秋阴霖,每束鬻值十馀钱。又明年,汲水于旧榆沟中,至秋,榆已有大者如鸡卵,更选其稠直者,以斧去之,又得二百馀束。此时鬻利数倍矣。后五年,遂取大者作屋椽,约千馀茎,鬻之,得三四万钱。其端大之材在庙院者,不啻千馀,皆堪作车乘之用。此时生涯已有百馀,遂买麻布,雇人作小袋子。又买内乡新麻鞋数百緉,不离庙中。长安诸坊小儿及金吾家小儿等,日给饼三枚、钱十五文,付与袋子一口,至冬拾槐子实其内,纳焉。月馀,槐子已积两车矣,又令小儿拾破麻鞋,每三緉以新麻鞋一緉换之。远近知之,送破麻鞋者云集,数日获千馀緉。然后鬻榆材中车轮者,此时又得百馀千。雇日佣人于宗贤西门水涧,洗其破麻鞋,曝干,贮庙院中。又坊门外买诸堆积弃碎瓦子,令工人于流水涧洗其泥滓,车载积于庙中,然后置石觜碓五具,剉碓三具,西市买油靛数石,雇人执爨,广召日佣人,令判其破麻鞋,粉其碎瓦,经疏布筛之,合槐子、油靛,令役人日夜加工烂捣,从臼中熟出。命二人并手团握,例长三尺以下,圆径三寸,垛之。得万馀条,号为“法烛”。建中初,六月,京城大雨,巷无车轮,义乃取此法烛鬻之,每条百文,将燃炊爨,与薪功倍,又获无穷之利。先是西市秤行之南,有十馀亩坳下潜污之地,目为“小海池”,为旗亭之内众污所聚,义遂求买之。其主不测,义酬钱三万。既获之,于其中立标悬幡子,绕池设六七铺,制造煎饼及团子,召小儿掷瓦砾,击其幡标,中者以煎饼团子啖,不逾月,两街小儿竞往,所掷瓦已满池矣。遂经度造店二十间,当其要害,日收利数千。店今存焉,号为“窦家店”。

【注释】

①咸:全,都,普遍。

【译文】

扶风人窦义年仅十五岁,姑姑是朝廷的皇亲国戚,伯父是工部尚书。在嘉令坊有座庙院,当时张敬立由安州刺史一职任满返乡,安州产的丝鞋一向最为出名,张敬立带了十多双丝鞋回来,送给甥侄。大伙争相挑选,只有窦义不与众兄弟争鞋。众人挑选完后,只剩下一双较大的丝鞋,窦义一再拜谢后,才收下这双鞋,接着拿着鞋到市集变卖,得钱半斤,窦义把这些钱好好的存起来。

五月初的长安城,处处可见飞榆荚掉落满地,窦义将地面的飞榆荚扫作一堆,大约有八斗多,接着又暗中打造两支小铁铲,一切准备妥当后。窦义便向伯父要求到庙院中读书习业,伯父答应了窦义的要求。窦义晚上睡在褒义寺,白天则在庙院用两只铁铲开垦空地,一共开垦了四十五条长沟,宽五寸,深五寸,每条沟长二十多步,每天浇水灌溉,又把榆荚埋入沟中。七月时夏雨充沛,榆荚都开始抽芽,到秋天时,只见榆苗已有一尺多高了,总计有上万株榆苗。第二年,榆树有三人多高了,窦义把其中生长得较密集的榆株砍去,使每株榆树保持三寸的间隔,又挑选枝干挺直的榆株,特别加以照料。砍下的榆枝一束束捆好,共有一百多束,碰到秋雨季节,每束榆枝可卖到一千多钱。第三年秋天,榆枝树围已粗如拳头,窦义挑选枝干稠密挺直的榆枝,砍下后又捆成二百多束,这时更卖得比以前多好几倍的价钱。五年后,窦义选最粗大的榆干十多株,用作屋梁建材,卖得三四万钱,其它有可作车轮的榆干共有一千多株,都堆积在庙院。

后来窦义已有家财百万,于是他又买进大批麻布,雇人做成麻袋,又从内乡买进数百双新麻鞋,存寄庙中,窦义召来长安街上的小孩,每天给他们每人饼三块及十五文钱,再交给他们每人一口麻袋,在冬天里捡拾槐子放在麻袋内。一个多月后,槐子已有满满两车了。窦义又要小孩们拣拾破麻鞋,每三双破鞋换新麻鞋一只,消息传开后,远近居民纷纷拿破鞋来换,一天之内,就换得一千多双破麻鞋。窦义遂卖掉庙院所存可以制成车轮的榆材,共卖得好几十万钱,接着窦义雇人在西门外清洗破麻鞋,再带回庙院晒干,又在城外购买他人丢弃废置的碎瓦片,要工人在河沟内把碎瓦片上的泥渣冲去,堆放在庙里,然后命人把破麻鞋捣烂,碎瓦片磨成粉状,以疏布筛拣后,加入槐子,油靛放进大锅命人日夜不停搅动,等搅成糊状,就要两人将糊状物搓成长三尺,粗三寸的麻条,称为“法烛”。建中某年六月京城大雨,窦义乘机大卖法烛,每条卖百文钱,用法烛燃火煮饭,效果不比木柴差,因此窦义又获利不少。

最初西市的南边,有十多亩洼地,一般人称这块地为“小海地”,是城中无赖汉常聚集的地方。窦义想把这块地买下,地主不肯,于是窦义又再加价三万钱才买下。接着就在洼地设立标范旗幡,沿着洼地四周,设立六七个铺子,做煎饼及饭团,召附近孩童扔掷瓦块,凡是击中旗标,都可免费吃煎饼或饭团。街上的孩童对此趋之若狂,不到一个月,所掷的瓦片几乎将整个洼地都填满。窦义在此开设二十家店铺,由于位置适宜,每天获利数千。这些店铺至今犹存,人们称为“窦家店”。

陈五

【原文】

京师间阎多信女巫。有武人陈五者,厌其家祟信之笃①,莫能治。一日含青李于腮,绐家人疮肿痛甚,不食而卧者竟日,其妻忧甚,召女巫治之。巫降,谓五所患是名疔疮,以其素不敬神,神不与救,家人罗拜恳祈,然后许之。五佯作呻吟甚急,语家人云:“必得神师入视救我可也。”巫入案视,五乃从容吐青李视之,摔巫,批其颊而叱之门外。自此家人无信祟者。

【冯评】

以舍利取人,即有借舍利以取之者;以神道困人,即有诡神道以困之者。无奸不破,无伪不穷。信哉!

【注释】

①笃:(病)重。

【译文】

京城有点钱的人家多半迷信女巫。有个当兵的叫陈五,厌恶家里人迷信过头,想改变家人的想法。一天,陈五在嘴里含了一颗青李,却骗家人口内生疮,嘴巴肿痛,整天不吃不喝的赖在床上呻吟。陈五的妻子非常担心,召来女巫医治丈夫。女巫来了后,说陈五嘴里长了疔疮,因为他平日对神明不敬,现在神明不肯救他。陈五的家人听了非常害怕,排成一列不停行礼恳请女巫搭救,女巫这才答应尽力试试。陈五躺在床上故意大声呻吟哀号,告诉家人说:“我的病一定要请神师亲自入室救治,才能医好。”女巫进入内室探视陈五,这时陈五才不慌不忙吐出口中青李给女巫看,接着陈五左右开弓,猛打女巫两颊,叱喝她滚出门外。从此陈五的家人便不再迷信巫术。

【冯评译文】

僧人借舍利子向信徒敛财,倒头来却遭人用舍利子勒索;女巫用神道愚弄百姓,倒头来却被反神道者愚弄。俗话说:“无奸不破,无伪不穷。”这话的确很有道理。

达奚盈盈

【原文】

达奚盈盈者,天宝中贵人之妾,姿艳冠绝一时。会同官之子为千牛者失,索之甚急。明皇闻之,诏大索京师,无所不至,而莫见其迹。因问近往何处,其父言:“贵人病,尝往候之。”诏且索贵人之室,盈盈谓千牛曰:“今势不能自隐矣,出亦无甚害。”千牛惧得罪,盈盈因教曰:“第不可言在此,如上问何往,但云所见人物如此,所见帘幕帷帐如此,所食物如此,势不由己,决无患矣。”既出,明皇大怒,问之,对如盈盈言,上笑而不问。[边批:错认了。]后数日,虢国夫人①入内,上戏谓曰:“何久藏少年不出耶?”夫人亦大笑而已。

【冯评】

妇人之智可畏。

【注释】

①虢国夫人:杨贵妃的姊姊。

【译文】

达奚盈盈是唐朝天宝年间某贵人的侍妾,风姿绰约,当时无人能及。同时有位官员,儿子名叫千牛,某日到贵人家中探病,就没再回家。家人到处寻访不着,玄宗听说这事,就下令官员搜查,可是搜遍整个京城,仍不见千牛踪影。玄宗就问千牛的家人,说:“最近你儿子可曾去过什么地方?”千牛的父亲回答说:“他曾去探望一位生病的贵人。”玄宗下诏搜寻该贵人家。千牛一直躲在达奚盈盈房里,达奚盈盈对千牛说:“这事没法再隐瞒下去。不过你即使露面也没关系。”千牛非常害怕,深恐因此而获罪,达奚盈盈对他说“只要不说出是躲在她这里,如果皇上问起,只要回答说见到这么一个人,她家有华丽的帷帐和幔幕是怎样怎样的,精美的食物如何如何,要强调自己身不由己,保证平安无事。”千牛露面后,玄宗生气的质问他,千牛就依达奚盈盈所说回答,玄宗果真只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追究。几天后,虢国夫人入宫,玄宗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干什么将一个年轻人藏那么久,都不放他回去?”夫人听了,只是笑而不答。

原来达奚盈盈知道虢国夫人家中常常藏有年轻的男人,玄宗也知道,便以此为千牛脱罪。玄宗果然上当。

【冯评译文】

女人的智慧实在可怕。

江南士子

【原文】

江南有文科者,衣冠之族,性奸巧,好以术困人而取其资。有房一所,货于徽人。业经改造久矣,科执原直取赎,不可,乃售计于奴,使其夫妇往投徽人为仆,徽人不疑也。两月馀,此仆夫妇潜窜还家,科即使他奴数辈谓徽人曰:“吾家有逃奴某,闻靠汝家,今安在?”徽人曰:“某来投,实有之,初不知为贵仆,昨已逸去矣。”奴辈曰:“吾家昨始缉知在宅,岂有逸去之事?必汝家匿之耳,吾当搜之!”徽人自信不欺,乃屏家眷于一室,而纵诸奴人视,诸奴搜至酒房,见有土松处,佯疑,取锄发之,得死人腿一只,乃哄曰:“汝谋害吾家人矣!不然,此腿从何而来?当执此讼官耳。”徽人惧,乃倩人居间,科曰:“还吾屋契,当寝其事耳。”徽人不得已,与之期而迁去。向酒房之人腿,则前投靠之奴所埋也。

科尝为人居间公事。其人约于公所封物,正较量次,有一跛丐,右持杖,左携竹篮,篮内有破衣,捱入乞赏。科掂零星与之,丐嫌少,科佯怒,取元宝一锭掷篮中,叱曰:“汝欲此耶?”丐悚惧,曰:“财主不添则已,何必怒?”双手捧宝置几上而去。后事不谐,其人启封,则元宝乃伪物,为向丐者易去矣,丐者,即科党所假也。

【冯评】

苏城四方辐凑之地,骗局甚多。曾记万历季年,有徽人叔侄争坟事,结讼数年矣,其侄先有人通郡司理,欲于抚台准一词发之。忽有某公子寓阊门①外,云是抚公年侄,衣冠甚伟,仆从亦都。徽侄往拜,因邀之饮。偶谈及此事,公子一力承当。遂封物为质,及期,公子公服,取讼词纳袖中,径入抚台之门,徽侄从外伺之,忽公事已毕而门闭矣,意抚公留公子餐也。询门役,俱莫知,乃晚衙,公子从人丛中酒容而出,意气扬扬,云:“抚公相待颇厚,所请已谐。”抵徽寓,出官封袖中,印识宛然。徽侄大喜,复饮食之,公子索酬如议而去,明日徽侄以文书付驿卒,此公子私从驿卒索文书自投,驿卒不与,公子言是伪封不可投。驿卒大惊,还责徽侄,急访公子,故在寓也,反叱徽人用假批假印。欲行出首。徽人惧,复出数十金赂之始免。后访知此棍惯假宦、假公子为骗局。时有春元②谒见抚院,彼乘闹混入,潜匿于土地堂中,众不及察,遂掩门。渠预藏酒糕以烧酒制糕,食之醉饱,啖之,晚衙复乘闹出,封筒印识皆预造藏于袖中者,小人行险侥幸至此,亦可谓神棍矣。

【注释】

①阊门:皇宫中紫微宫之门,又叫阊阖。

②春元:明朝人林章的本名。

【译文】

江南有个参加经学考试的士子,虽出身权贵之家,但个性奸诈,善于投机取巧,喜欢用计使别人落入他所设计的圈套,再进而要胁,诈骗对方财物。

这士子有栋房子卖给一位徽州人。那徽州人买下房子,经过改建后已住了一段很长的日子。士子持着原来双方买卖房屋的契约,想向徽州人买回房子,遭到拒绝。士子于是心生一计,命自家一对仆人夫妇投身徽州人家为奴仆,徽州人丝毫未加怀疑。两个多月后,这对夫妇暗中潜逃回士子家,士子命多名奴仆到徽州人家,说:“我们有两名奴仆逃走,听说是投身你家为奴,现在他俩在何处?”徽州人说:“确实有这样的两人来我家为奴,当初我并不知道是贵府的仆人。但这两人昨天已逃走了。”奴仆们说:“昨天我们还看见这两人出入这宅府,哪有这么巧,晚上就逃走了?一定是你们把他俩藏起来了,我们要搜。”微州人自认清白,无所隐瞒,于是就将家人集中在一间屋子里,任凭士子的奴仆四处查看。奴仆们来到酒窖,见有一堆土隆起,乃故作怀疑状,拿起锄头挖掘,竟挖出一条死人腿,于是起哄说:“你竟敢谋害我府上的人!这死人腿你作何解释?我们要将你送官治罪。”徽州人顿时吓得失了主意,只好央请他人居间作调人。士子说:“还我房契,这事我便不再追究。”徽州人不得已只好答应,限期搬离。其实酒窖中所挖出的人腿,就是前来投靠的那对夫妇事先掩埋的。

有一次,这位士子为人居间作财物公证人,对方约他到公所查看财物,然后再贴上封条。正在清点财物时,有名跛脚的乞丐,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拿着竹篮,篮内还有一件破衣服,溜进公所乞讨赏钱,士子随手拿了一块碎银丢给乞丐,乞丐竟然嫌少,士子大怒,拿起一锭元宝掷到乞丐的竹篮里,叱责说:“你想要这元宝是不是?”乞丐害怕颤抖说:“大善人不愿再多给赏钱就算了,何必发脾气呢?”接着双手捧着元宝放在桌上,然后离去。过了一段日子,另一名公证人开封取物,发现元宝竟是假的,原来早就被那乞丐调了包,而那乞丐,正是士子的党羽所装扮的。

【冯评译文】

苏州交通发达,商业繁荣,诈骗事件也层出不穷。

明朝万历年间,曾有一对叔侄争坟地大打官司,缠讼多年一直没有结果。后来侄儿买通郡府法曹,希望抚台能判自己胜诉。一天,忽然有个住在阊门外的贵公子,自称是抚台的世侄,看他衣着华丽,一表人才,随行的侍仆也多,于是侄儿就去邀贵公子喝酒,闲谈中谈到与叔父争夺坟地的事。公子一口答应这事包在他身上,为表示自己诚意,公子还交给侄儿一件信物。到了约定日期,公子拿了侄儿的讼状,直接进入抚台大人的官府,侄儿在门外守候许久,一直到府衙公务处理完毕,大门紧闭,还不见公子出来,侄儿猜测可能抚台大人留公子吃饭,问门房公子下落,都答称未见过此人。直到入夜,才见公子满脸酒意地从人群中走来,一脸得意洋洋的神情,对侄儿说抚台大人热忱的招待他,所嘱托的事都已打点妥当,两人回到侄儿住处。公子从袖中拿出一封公文,公文上盖有官府的官印,侄儿大为高兴,命人备酒谢公子,公子拿了当初两人协议的报酬后离去。第二天,侄儿将公文交给驿卒送官府,公子却派人索取公文,官府的驿卒不肯交出公文,公子才表明这公文是伪造的,不能送交官府,驿卒害怕获罪,立即将公文退还侄儿,并且叱责侄儿,侄儿拿着假文书赶往公子住处,公子正巧在家,看了假文书,反而叱责侄儿用假官印,假批示唬人,要到官府控告他。侄儿大惊,只有再拿出数十金贿赂公子,才平息此事。后来,侄儿向别人打听,才知道这人常假冒宦官或贵公子,设计诈人钱财。当初,正碰到春元入府谒见抚台,公子就趁忙乱中混入府内,暗中躲在佛堂中,府中奴仆一时没留意到他,就依往日按时关门。公子事先曾准备酒糕(以烧酒制作糕饼),食后饱且醉,就在佛堂内吃喝起来,等府衙到了夜间办公时,再伺机混出府衙,至于官印等物,都是事先准备好放在袖中的。

像这种心机深沉,存心诈财的小人,真可说是神棍。

同类推荐
  • 中庸大全集

    中庸大全集

    《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朱熹曾如此高度赞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修身立业、为人处世、齐家治国,必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见,在古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中庸》的作用多么巨大。可是,这部治国经典,对于早已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现代人一谈起《中庸》,总觉得它要么高深莫测,要么不合时宜。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
  • 孝经

    孝经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孝道以“尊老、敬老、养老、送老”为基本内涵,《孝经》即是一部关于“孝道”的专著,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本书收录了《孝经》原文,以详细的注解及译文重现了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其严谨性,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本书对于延续与推广先贤圣哲的智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 白话黄帝内经

    白话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最伟大的奇书,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与四季时节气候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人体各部互为应照的整体观念,是一部统领中国医学、古代养生学、气功学的绝世巨著。它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泉源,是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典范,所以它已成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这书《白话黄帝内经》以现代语加以语译和解释并配以专家点评,使学习者易读易懂。
  • 史记

    史记

    本书的内容丰富,记述了帝王将相、英雄人物,也写了下层人士的生活,是一部浩瀚的著作。全书使用了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几种体例,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史记》记述的是从上古到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司马迁曾自述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总写作风格史无前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著作。
  • 传世藏书-醒世恒言(上)

    传世藏书-醒世恒言(上)

    《醒世恒言[1]》,白话短篇笔记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始刊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事实,或来自史传和唐、宋故事。除少数宋元旧作外,绝大多数是明人作品,部分是冯氏拟作。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但有些作品带有封建说教、因果报应宣传和色情渲染。
热门推荐
  • 夫人别跑啊为夫知道错了

    夫人别跑啊为夫知道错了

    上官宇:夫人,你注定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夏涵:呸,谁答应做你夫人了,不要脸。上官宇:说到不要脸,为夫可真的比不上夫人的功力深厚
  • 迫嫁豪门:小妻子,乖乖的

    迫嫁豪门:小妻子,乖乖的

    他冷漠地看着她,声音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娶你?”她也想知道,她为什么要嫁给他?可她能不嫁吗?就算他再冷酷,再无情,再无理取闹,她也只能对着他笑,强颜欢笑也得笑,这是她的命。
  • 穿成农门小娇妻

    穿成农门小娇妻

    因为渣渣未婚夫带小三上门逼宫被撞死,穿越后成为农家未婚先孕的弃妇,家里穷的叮当响,上门入赘的男主角下落不明,各种设计陷害以及流言蜚语满天飞,都被女主一一巧妙化解。为生计,合伙做生意,谈合作,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衍生的空间小世界,制作清凉油,雪花膏,卖香水,只要现代有的都充分搬到这个时代来,带领疼爱她的全家发家致富。
  • 微观修真

    微观修真

    这个世界中有一类人,被称为觉醒者。常人只能宏观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四肢,但觉醒者却可以微观的感知并控制自己的肌细胞和骨细胞,爆发出百千倍的战斗力。而由于意外事故瘫痪,成为史无前例的第一个神经细胞觉醒者的主角,又会书写怎样的传奇呢?当突破下一个微观级别,能进行分子层面的控制时,汪洋、大地都能随觉醒者心意而动,这时是否应该称之为神?而更近一步,原子层面的控制,则可以创造出新的物质,这岂非造物主的能力?而悟道没有极限,当突破了维度的限制,时间空间被玩弄于掌心之时,那又是怎样不可理解的存在?让我们和主角一起,探索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
  • 呀是石头啊

    呀是石头啊

    能想象和一块石头缘定三生么?生命的美好不止在于生命!
  • 至尊帝女苍澜天下

    至尊帝女苍澜天下

    她本是不可一世的苍澜盟主聂无双,却遭背叛含恨而终。重生后的她,斩妖魔,。扫六合不在话下。什么师徒情深,儿女情长不过是烟云过眼。这一世,她只为复仇!!结果:啪!啪!啪!打脸了?
  • 无的刀

    无的刀

    从深山出来找寻二叔的杨无,遇见寒石镇第一捕快之女白小依和逍遥宫的公主花小语,引发一连串精彩的故事。
  • 管飞传

    管飞传

    这里有一条路,通向不知名的世界。管飞,一个遭人厌弃的小混混,因为一次山中奇遇,无意中走进了这条路,见识了光怪陆离的世界。
  • 至李明言

    至李明言

    我的记忆无论被清洗过多少次,刻在灵魂深处的你,永不会忘。
  • 音符之恋

    音符之恋

    心境会随着岁月的推移转换,从青涩的花季走向成熟。我们都曾有过追星、有过爱做梦的年纪。这篇文我划定不好界限,但觉得应该不算同人,他们不是谁的作品,而是真实存在的,致与他们一起走过无数风雨的同好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