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人们对尼龙制品都不陌生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尼龙制品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可是,如果要提起尼龙制品的历史,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你知道尼龙是由谁发明的吗?你知道深受女性们喜爱的第一双尼龙袜子是什么时候生产出来的吗?还有尼龙衣,尼龙布,尼布口袋,尼龙窗帘……虽然你经常都在听人说到“尼龙”这两个字,可是,要真正谈到尼龙,可能你就是一问三不知了。
实际上,尼龙是世界上首先研制出的第一种人工合成纤维。
在二十世纪初,企业界搞基础科学研究工作,还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1926年,美国最大的工业公司——杜邦公司,出于对基础科学的兴趣,他们想开展基础科学研究,试图发现新的科学事实。1927年,杜邦公司决定每年支付25万美元作为研究费用,开始聘请化学研究人员,研究工业生产上的各种原料。在1928年时,杜邦公司专门成立了基础化学研究所,任命当时年仅32岁的卡罗瑟斯博士担任该所有机化学部的负责人。
在卡罗瑟斯的主持下,他们用了一系列的方法,进行获得高分子量物质的研究。最后,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合成了尼龙纤维。
尼龙的合成在工业史和科学史上,都是一次伟大的创新和革命,因为它奠定了合成纤维工业的基础。尼龙的出现,还使纺织商品的面貌焕然一新。
人们开始试验,用尼龙来制袜子。结果,他们发现,用这种纤维织成的尼龙丝袜,不但看上去透明漂亮,而且还很耐穿。在1939年10月24日,杜邦公司在总部所在地公开销售尼龙长袜,引起了社会上的轰动,尼龙袜子被视为珍奇之物争相抢购,特别是女性们,更是为之疯狂。人们曾经用“像蛛丝一样细,像钢丝一样强,像绢丝一样美”的词句来赞誉它。
到了1940年5月,尼龙纤维织品的销售开始遍及美国各地。在后来,尼龙不但被用来制造生产衣服,而且还被用来制作降落伞、飞机轮胎帘子布、军服等军工产品。由于尼龙的特性和广泛的用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非常迅速地发展,人们又开始生产各种各样的尼龙内衣,尼龙地毯等。今天,各种款式、风格的尼龙丝袜和尼龙内衣已经风靡了全球。
历代成人的裤子
一直以来,裤子都是人们腰部以下所穿的主要服装。今天,人们穿着的裤子,由裤腰、裤裆和两个裤脚,这三大部分组成。
可是,中国古人们所穿的裤子,与现在的裤子,概念是大不相同的。古代的裤子种类极为繁多,而且也有着极为漫长的演变历史。
中国早期的裤子都是开裆裤。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穿着裤子了,当时,它不叫“裤子”,人们把它写作“绔”。在那个时候,裤子不分男女,都是一个样子,而且所有的裤子,都只有两只裤腿,没有裤腰,也没有裤裆,人们在穿的时候,只需要套在小腿上。在古代,人们把小腿叫做“胫”,所以,这种裤子,古人又称它们是“胫衣”。因为这种裤子,只有两只裤管,所以,裤子的计数与鞋、袜都是一样的,都以“双”字来计,那时候,人们总是说“一双裤子”。
当时,穿这种裤子,目的是为了遮护小腿,尤其是在冬天,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当然,穿着这样的裤子,如果外面不用其他服装加以遮掩的话,那就有点不文明了。所以,古人在“袴”的外面,往往还有一件像“腰裙”一样的服装,这就是“裳”。
到了秦汉的时候,裤子也从“胫衣”发展到可以遮裹住大腿的长裤了,但是,裤裆仍然是开的。因为在裤子外面,还有衣裙,所以,开裆裤既不会不文明,也便于大、小便。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汉族人才开始穿有裆的长裤。这种长裤,是来自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因为那些游牧民族的人,长年骑在马背上,他们穿着像裙子一样的衣裳骑马会很不方便。因此,他们很早就开始穿着满裆的长裤了。
最先,为了打仗方便,有裆的裤子只在军队里面流行,到了汉代后,这种满裆长裤已经慢慢被汉族的老百姓接受了,开始在民间普及起来。
魏晋南北朝是裤子最盛行的时期。由于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受异域民族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一时期,人们都以穿裤子为时尚。这个时候的裤子,裤脚特别肥大,人们称它们是“大口裤”,类似于我国七十年代流行的喇叭裤。
到了唐朝,男女老少都以穿裤为荣耀。但这个时候,不再流行“大口裤”,裤管已经明显收束,变小了。
今天,裤子已是各国人最普通寻常的衣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