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上栗县公安消防大队副政治教导员陶杰
黄纬
生命可贵,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不珍爱自己的生命?但是,只有心中装着人民,只有无私地奉献于人民,生命的价值才崇高、才壮美、才永恒。
“职务是努力工作的象征,不是索取的条件,只有奉献才是永恒”, 这是陶杰的座右铭。出生于1975年11月17日的他,1994年12月光荣入伍,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7月毕业于河北廊坊武警学院,历任防火参谋、副指导员、支队政治处干事、指导员,2007年6月任萍乡市上栗县公安消防大队副政治教导员,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获得“优秀士兵”、“优秀学员”光荣称号,多次受到部队嘉奖,2007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岗位练兵先进个人。2008年3月4日,在扑救萍乡市北泰花炮厂附近山火战斗中,因飞火引爆花炮厂发射硝仓库负重伤,经抢救无效于2008年3月5日壮烈牺牲,年仅32岁。
十数载军旅生涯,它紧紧伴随着陶杰,陶杰也用血火人生,用忠诚和热忱诠释了它的真实意义。
“只要群众需要,我就在您身边”
把爱奉献给社会,将情倾注于百姓。“什么是忠诚消防卫士?只要群众需要,我就在您身边”,这是陶杰对“人民消防”的朴素理解。曾经他的搭档对他说:“每对搭档周末都是轮休,但我们这对搭档休的全是我,值班的都是你。”
陶杰笑笑说:“搭档搭档,大家都夫妻档了,计较这么多干什么。”
搭档对他说:“我们这假夫妻档是和谐了,你呢,嫂子和孩子呢?不回家看看?”
陶杰很严肃地说:“不是有些事没做完嘛,没做完心里就急啊,急躁啊,发慌啊,没底啊。只有把所有事做完了,我才能放心地轮休。”从此,他身边的战友拿他开玩笑的时候总摆出一副正经的样子说:“急躁啊,烦恼啊,事情没做完啊。”
萍乡市城北小学有一个特殊的班级——启智班,共有学生12名,其中智障儿童8人,聋哑儿童4人。特殊的群体,需要特别的关爱。当听说萍乡有着这样一个群体时,时任一中队指导员的陶杰心中为之一震:一定要为孩子们做些事情。没几天,陶杰便出现在城北小学。在与学校达成共识下,陶杰走马上“任”,成了城北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从此,启智班多了一个“陶叔叔”。只要有空,他便来到学校,为孩子们讲革命故事,让他们勇敢面对人生,直面困难和障碍;只要有空,他便与孩子们在一起,玩游戏、演节目,使他们在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锻炼健康的心理。为方便与孩子们交流,他专门学习了手语;为让孩子们过得更好,他经常给孩子们买文具、送食品;为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他经常带孩子们走进警营,参加部队的文化生活。久而久之,他成了孩子们心中的依赖,成了孩子们经常的想念。3月5日,当启智班老师告诉小朋友陶叔叔牺牲的消息时,孩子们泪流直下。在3月6日的烈士追悼会上,孩子们的失声痛哭震撼了所有大人的心。
“我的孩子,我们离不开你呀,我们舍不得你呀!”当听到陶杰的噩耗时,聋哑家庭刘炳明夫妇也像启智班的孩子们一样禁不住潸然泪下。他们夫妇一直是陶杰的帮扶对象。多年来,情意已深。两夫妇总念到:卫生间堵塞,他手掏水冲,不怕脏、不怕累;家里有事,他呼之即来;家里缺什么,他二话不说,自掏腰包。他真是一个好人。
其实像这种例子举不胜举。
姚木林是一个身患残疾的7岁小男孩,一不小心,身体就会骨折,在短短的一年内就骨折40余次,然而他的父亲在他5岁时就因病去世,母亲也随后改嫁,剩下小木林与7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面对这个可怜的小孩,面对这个不幸的家庭,陶杰担负起了帮扶任务,经常带着消防官兵们看望和慰问小男孩,为他买新衣服和糖果,还有大米和食用油,为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使孩子深深感到爱的温暖。陶杰看着孩子幸福的笑容,很欣慰地对自己的战友说:“能带给孩子一些快乐,这也是我们军人的职责。”
对群众,陶杰饱含深情地无私奉献,对家庭、对亲人,他却欠下了太多的情。陶杰父亲英年早逝,唯一的姐姐早已出嫁,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母亲,行动不便,需人照顾。可入伍10多年来,他“回家看母亲”的承诺常常难以实现;夫妻分隔两地,路虽短,但常难相聚,经常煲的是“电话粥”;女儿出生以来的3年,他总是将多陪陪的愿望化作泡影,将女儿的企盼常存于心。本来,在前几个月他想回家看看,可一听说要抗冰救灾,他毅然留了下来;本来,他想在“两会”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完成之后,休假去看看母亲、妻儿,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一种永远的奢望。
他懂兵的心
“师兄,要怎么才能带好兵,要怎么才能在中队干出成绩?”新分下队的学生干部经常问陶杰这个问题。
“少说多做,以情带兵,以理服人。”陶杰总是简短地这么回答,留给大家很大的思考空间。
“师兄,书上也这么说,别也跟我们纸上谈兵吧!”
“说着容易做到难,真能做到的话,就代表你成功了。”
“亲切的兄长”,这是官兵们出自肺腑的称呼。在安源区一中队时,曾有一名叫张磊的土家族战士,来自贵州德江。他两次报考军校失利后,情绪十分低落。这些情绪变化没有逃过陶杰的眼睛。在了解到张磊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写作水平还不错的情况后,陶杰鼓励他多写报道,并争取了让他参加全市新闻报道学习班的机会,还给他配置了照相机,方便张磊学习摄影。在陶杰无微不至的关心下,张磊重新找回了自信,找到了生活目标。通过一年的努力,张磊成了萍乡日报社优秀特约通讯员,并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消防通讯员”。3月5日,调回贵州的张磊从中队战友的电话中得知噩耗后,便泣不成声,当即向领导请假赶到萍乡,见指导员最后一面。
兵在心中,萦绕在陶杰脑海中常常是兵的成长问题。2003年,他刚调往一中队时,看到中队荣誉室里挂满一屋子的锦旗、奖状和奖框,便想,要用好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于是,荣誉室被开辟成了中队爱国爱岗爱人民的教育阵地。新兵报到的第一天,陶杰总是先把他们带到荣誉室,让他们从第一天起就受到优良作风的熏陶,让他们知荣辱、树新风。当有官兵违反了制度、做错了什么事时,陶杰并不是简单地对他们进行批评,而是把过失者带进荣誉室,耐心地帮助找差距、思过失。长此以往,在官兵中牢固树立起了“以队为家、忠诚履责、不辱使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兵一定要细致,一定要经常了解、关心和帮助。陶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已退伍的安源一中队战士陆勤果从小相依为命的爷爷,突然病故,但当时部队正处在战备时期,取消了一切休假,思念和哀情使小陆整天无心工作,以泪洗面。陶杰得知这一情况后,就一次次和他谈心,给他讲传统、拉家常,排解他的忧愁,亲自为他准备饭菜,并送到他的手中。慢慢地,小陆被陶杰的耐心教育所感动,将对爷爷的思念和悲痛化为对工作的热情。可是谁也不知道,当时陶杰自己也正忍受着父亲去世的痛楚。当小陆知道这事之后,他惊呆了,哭着在陶杰面前发誓:今后一定要当个好兵。
陶杰就是这样,时时处处总是想着兵,一心一意为了兵。
热血铸忠诚
陶杰有两张心爱的照片,是他与战友身着战斗服的合影。他将这两张照片取名为“烈焰雄鹰”,寓意像雄鹰一样战斗。在安源消防一中队和上栗大队的每次灭火救援中,他总是亲自参战,沉着指挥,身先士卒地冲到最危险的地方。先后带领中队成功处置了火灾事故792起,抢救财产价值近1902.3万元,抢救被困人员300余人,参与交通事故救援100余起,社会救援209次,疏散群众2000余人。
安源一中队原来训练成绩一直处于支队的中等水平,为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练兵场上陶杰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轻伤不下火线。在一次百米肩梯的训练中,肩膀刚愈的伤口被梯子压烂鲜血直流,他依然坚持参加训练。同时,他每天坚持5公里的环城跑和提两盘水带上八楼训练。在陶杰的带领和感召下,官兵训练热情高涨,中队的训练成绩也迅速得到提高,在支队2007体能对抗赛中一举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陶杰在总队、支队练兵竞赛多次获奖,成绩突出,2007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岗位练兵先进个人”。
工作第一,人民利益至高无上。2004年4月5日上午,位于萍乡市闹市区的河口下社区发生管道煤气泄漏,街道边的下水道口已经着火,并发生爆炸。情况紧急,陶杰立即带领5辆消防车35名消防官兵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当发现事故现场地处闹市区,煤气扩散区域内有近400户的居民和几十家店面,他当即决定马上疏散危险区域内的所有群众。当得知86岁的杨绍珍老太太行动不便仍被困在家中的情况后,陶杰立即冲进老人家里,将老人背出了危险区域,老人至今记忆犹新。就在陶杰等人安全疏散完600多名群众,刚跑出现场两三米远,高8层的建筑物就发生坍塌,避免了一起重大伤亡事故。
说到陶杰,安源区一中队战斗班长肖虹冰动情万分:“陶指导员是我的救命恩人。”2006年4月26日,安源区峡石镇冰厂发生一起火灾。肖虹冰当时是一号员,任务是进火场侦察,突然里面发生轰燃,火苗在身边乱“窜”。听到他的呼救声,陶杰不顾自身安危,来不及带空气呼吸器就冲了进去,救出了肖虹冰,可陶杰却被烧得满身是伤。
2006年4月12日11时,上栗县彭高镇遭遇严重的洪水灾害。陶杰受命带领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眼前是一片汪洋,情况比预想严重得多:彭高镇由于河道狭窄,大水早已漫过堤坝冲向农田、街道、房屋,而此时离319国道20余米的一幢楼房里,因为办喜酒家中还有十几个亲友来不及撤离,其中有老人、有孕妇。一夜迅猛的暴雨过后,洪水已快淹到二楼,而该楼房正处在洪水经过的主道上。无情的洪水肆虐着,不停地冲击着浸泡了一夜的楼房。此时大雨还在下个不停,河水仍在上涨,楼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看到这种情形,陶杰冒着可能被洪水冲走的危险,迅速投入到救援之中。他身先士卒,身绑一根尼龙绳,在队友的帮助下,凭着过硬的技能,慢慢逼近目标,一个个带上了岸,最终群众全部安全脱险。
烈火化永恒
2008年3月4日这一天,是萍乡人们心痛和难忘的日子。当日13时14分,上栗县公安消防中队接到报警,国际大酒店后山发生山火,火势蔓延迅速,可能危及山头北泰花炮厂安全,而厂内有各种大小烟花药剂厂房、仓库20余间,其中还有一危险性极大的亮子仓库。亮子为何物?官兵们知道,亮子为做鞭炮的原料,成分有高氯酸钾、硝酸钡、酚醛树脂、六氯代苯和铝镁合金粉,一旦引发爆炸,威力极大,周围5公里将受到严重破坏。
但警铃就是命令。中队副中队长熊志坚带领陈启宁、杨树林等5名官兵迅速赶往火场进行扑救。13时32分,陶杰也带领一些官兵前往增援,而且毅然选择了爆炸危险性极大的亮子库附近灭火的艰巨任务。
烈焰肆虐,飞火满天。花炮厂里有些地方已着火燃烧起来,并先后两次发生小爆炸。面对此种危险情形,到底是撤、是留?陶杰用他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号角”:在关键时刻,在危险关头,我们消防兵别无选择,只要有一点希望挽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只要有一点希望将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就只有选择前进,我们就只有选择牺牲……
上栗消防大队大队长曹华兴,在悲痛之中追忆:“当时,我与陶杰分别带领部分官兵在不同灭火阵地上,但一直保持着联系。14时15分,飞火导致花炮厂发射硝(成分主要为硝酸钾、木炭灰、硫黄)仓库燃烧,发生了第三次爆炸,之后,我就再也和陶杰联系不上了,‘一片忙音’。我急忙赶了过去,只看见陶杰正坐在地上,由于爆炸碎石冲击,他脸上全是血,肩上的肉已经被炸烂,腹部以及心肺受伤严重。见到我,他用手捂着肚子说:‘我肚子痛,没事,你不用管我,去看看其他人吧!’我怎么也没想到,这竟是陶杰临终前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在转往萍乡市人民医院抢救后,陶杰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烈焰雄鹰,凤凰涅槃。陶杰走了,走得如此壮烈;陶杰走了,他用牢记宗旨、全心为民的崇高情操,用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用刻苦钻研、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用恪尽职守、忠诚使命的崇高追求,树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完成了一个消防兵对人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