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有个城市的亲戚,好像有个依靠,也是一个值得炫耀的事。但是乡下人和城里人的亲戚总是有层隔膜,这一点曹雪芹早就在《红楼梦》里,通过刘姥姥进大观园表现的活灵活现。
过去我家在农村的时候,有个沾不着边的亲戚在离家七八里路的车站小镇上,平时不多来往,只是每到过年的时候随母亲去小镇的亲戚家。车站上的小镇和农村差不多,只是人家是吃“商品粮”的,挣的是工资,不像我们挣的是工分,这让我十分的羡慕。小城镇里的亲戚家住的是公房,一米宽的院子,房子又矮又小,不像农村人的院子大、房子宽敞。城里人的房子小,吃饭的碗也小,平时在农村吃饭捧着大老碗,而到了城里的亲戚家,端上小小的碗,吃了几碗都吃不饱,只好罢休,饿着肚子回家。城里人吃饭不劝你,农村人劝着逼着你吃,我常说城里的亲戚“啬皮”。有时候家里急用钱,或者有什么事总是找城里的亲戚求助,尽管多数都是徒劳,可父母仍常常去求人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是越来越不爱去那城里的亲戚家了。人家嫌农村人脏,咱去人家也不自在。
现在我也成了城里人了,我所在的这个小城比过去老家小火车站城镇大的多了,我又成了乡下人的城里亲戚了。每次乡下的亲戚来我家里,我都让妻子做好吃的招待客人。常常有认识不认识、沾边不沾边的人来找我这个城里人帮忙。谁来找我,我无职无权,什么事都给他办不了,但是叁佰、伍佰的少不了常常救济,好吃好待也总少不了。次数多了,妻不耐烦了。我耐心地说服妻子,“好狗不咬上门客”,谁来了咱都不能怠慢。人常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我的邻居王老师家里有很多就近的农村亲戚。她热情好客,人缘极好,她乡下的亲戚秋天送来了嫩玉米、绿豆子,冬天送来了老咸菜,各种农村的土特产一包包,一蛋蛋的隔三岔五的送这送那。他们有大小事情,总是来请王老师给出主意,从来不见她烦乡下的亲戚,这真是难能可贵。
我现在虽然成了城里人,毕竟是个小县城,比起省城的大城市,我还是乡下人啊!每次到省城的亲友家里,好像又回到几十年前在老家的时候,我这个乡下人到了小镇亲戚家的感觉了,那么拘谨,那么不知所措。我不明白,为什么越大的城市吃饭的碗越小?我以为他们也和我几十年前小镇亲戚一样的“啬皮”,所以吃饭也只好悠着吃,不敢放开肚子吃饱。我也像几十年前的父母一样,有困难就去求人家,尽管有时候,脸不是那么好看,门不是那么好进,还得厚着脸皮呀。这时候我才理解过去父母去求人家办事的难堪啊!城市越大,这个城市人的底气就越足,人家在城里有钱有势,你求人家,你就必然低人三分啊!
感受了别人对我的冷淡,我就更小心的对待城里的亲戚,我更有自知之明,既要保持一种城里有亲戚的优越感,又要有乡下亲戚的亲和感和自尊感。人穷志不短,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尽量不给人家添麻烦。去人家里时打扮的体面一点,不让自己太寒酸,尽量避开吃饭的时间去别人家里,吃饭吃半饱就行了。当然对比我低的乡下亲戚,我倍加尊重。我告诉妻子,有乡下的亲戚来家里吃饭时碗一律换成大老碗,一定要让他放开肚皮吃饱吃好,千万不敢冷落了乡下的亲戚,爱人仁爱,是人之根本,千万不能势利眼啊!富有的不要自大而吝啬,贫穷的也不必可怜兮兮,低三下四。
我记着母亲说过的话:“吃不穷,喝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客人来家里吃一顿饭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何必那么“啬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