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个朋友给我讲他的一段经历。
春节前夕,他作为一个打工者挤上了回乡的列车。拥挤的车厢里,他的心也烦乱无比。外出打工近一年,回家时却是身无分文,车票钱都是借来的。想到回家后家人的失望,心便抽搐着疼痛。身前身后都是回家的人,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想必口袋里也揣着一年的收获。这样想着,他便产生了一个偷窃的念头,有了钱,家里便不会是愁云惨淡,而团圆过年的欢声笑语。这个念头一起,便像不可扼制的毒草,疯长起来。
已近午夜,在列车单调的鸣响声中,座上的人已歪着头睡去,站着的也朦朦胧胧。他迅速觑准了一个目标,并判定那人的口袋鼓鼓,定是装着钱。他不引人注意地挤过去,紧贴着那人站稳,思索着怎样下手。待想好所有步骤,再次四顾,见无人看这边,便把手颤抖着伸向那人的口袋。中途他又向四处看,忽见座位上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正看着他,那目光清澈见底,有着一种好奇和惊讶。他的手立刻僵在那里,女孩依然看着他,眸子里映着灯光,明亮无比。那一瞬间,那目光,像一根针刺破他膨胀的贪念。他收回手,心里轻松无比,仿佛时光流转,又回到明媚的阳光下。于是他冲女孩微笑,女孩亦甜甜地对他笑。
他说:“从那以后,再也不能忘记那小女孩的目光了!每当心里生起黑暗的想法,就像那女孩立刻出现在眼前,那么静静地看着我,一切便烟销云散了!”
二
在长春火车站外,遇见一个乞丐。在人来人往的街边,他就坐在那里垂着头,身前放一纸盒,里面是零星的钱。起初他并未引起我的注意,走近的时候,前面的几个男人忽停下来,其中一个拿出一张百元大钞,扔向乞丐的盒子。那钞票飘飘转转,落在盒子外面不远处。我可以看见那男人扔完钱后高傲自豪的眼神,以及一种怜悯中带着优越的神情,还有他身边那些人的奉承。而那乞丐只是看了一眼那张钞票,并没有去捡。
那几个人走出几步,回头见乞丐仍未去捡那钱,便走回来,扔钱之人用脚把钱踢到乞丐面前,乞丐仍然不动。男人恼羞成怒,踹了乞丐一下,说:“给你钱!”乞丐抬起头来,看着那男人。男人说:“再不拿起来我踹你!”乞丐还是没动,只是看着他。那目光凛然深邃,在将暮的黄昏里闪着尊严的光芒。终于,男人败下阵来,弯腰捡起了钱,嘴里骂了句什么,和同伴悻悻然远去。
此时已站了不少围观的人,议论纷纷,都说这乞丐真是傻得可以,怪不得一天才要了这么点儿的钱。站在人群中,忽然想起自己曾无数次地为了利益委曲求全,也曾为了许多东西而违心地奉迎陪笑,脸上就发烧不已。又想到身边太多的人为了一己之所得,或谄或媚,或拍或捧,心中感慨不已。人群渐渐散去,我仍呆立在那里。这时一个小女孩跑过来,将一枚硬币轻轻放进乞丐的纸盒里,乞丐抬起头道了声谢,脸上的笑容温暖无比。
走在街上,心中再无坦然。蓦然间发觉,更多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乞丐,弄丢了生命中太多弥足珍贵的东西。而那乞丐抬头间的目光,则昭示着一个人立世的铮铮风骨,那是对无良权贵无情的鞭鞑,也是对金钱最纯净的仰望。
三
家临水上公园,依山傍水。每有闲暇,便去公园里散步,望岭树山云,伴拱桥清流,神飞无限。可时日一久,虽山犹清水犹绿,却在眼中失去了颜色,也失去了那种浸润心灵的魅力。
常常发现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也总是在水上公园里驻足,望那一脉山水。我初来时她就已在这里了,那么多的时日过去,她望向四周的目光仍灼灼闪亮,而不是像我般经眼不经心。终于有一天,忍不住心里的好奇,便走到她身边,问:“天天看这同样的山水,不厌烦吗?”
女孩转头看了看我,比划了几个手势,见我茫然,便从口袋拿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铅笔,飞快地写了几个字给我:“我是聋哑人!”我接过笔写下同样的疑问,她看后笑了笑,写道:“我听不到声音,说不出话,所以特别珍惜能看得见的一切!幸好我还有一双完好的眼睛,让我可以天天看见这些美丽的山水。所以,每一次看的时候,我都觉得特别美!”
顺着她的目光,去看远山近水,忽然便有了全新的体会。那一刻,风景不再游走,时光也不再蒙尘,一切都鲜活如初!从那以后,总会想那个女孩的目光,那样的时刻,再去看身边的一切,都如初初相遇一般,有着最深的领悟,和最动人的美。
四
那时还在一个极偏远的山村当老师。学校就在山脚下,每天上课的时候,透过窗子,就能看见山下那一片青青的草地。几只牛羊在其间悠闲吃草,山上的白云飘来荡去,在这远如天涯的地方,有着一种不染尘嚣的静与美。
每天下午上课的时候,村里的刘二便赶着几只羊在草地上放。典型的农家汉子,黑红的脸上印着沧桑风尘。有一天正上课,转头间发现,刘二不知何时已走到窗前,努力地向我和黑板望着,目光中有着一种难言的渴盼和欣然。起初并没在意,可后来他几乎每天如此,心里很是疑惑。若是那些放牛的小孩子如此,我还能理解,可刘二四十多岁的人,又是为了什么?
后来有一次在老校长家吃饭,无意间说起此事。老校长笑,说:“我年轻教学时,刘二才八九岁的年龄,上不起学,在家放羊,那时他就天天趴着教室的窗户看我讲课。唉,那眼神,我现在都记得!这么多年了,他一直这样,这孩子的脑袋灵啊,别看他一天学没上过,就这么听,这些年也学了不少东西呢!”
再次见到刘二在窗前,更为他的目光所打动,是的,那是一种能让我感动甚至震动的晶莹。即便多年以后,我早已在那个山村的几千里之外,在繁华的都市中与太多的人相逢相遇,却再也没能见过那样的目光。如此的执著,又是如此的明净,如遥远的山村夜空里,最亮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