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3月,周恩来去莫斯科参加苏共十六大,李立三暂时掌管上海中央。当时的红色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红军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赣中赣南到处掀起革命风暴。并相继成立了赣南和闽西工农民主政府,把各根据地发展起来的武装分别编为红三军和红十二军,全国各地建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力量重新壮大起来。而蒋介石此时正忙于军阀混战,虽然已先后击败桂系军阀、冯系军阀、粤桂联军和唐生智、石友三等反对他的势力,但是各军阀各派系的反蒋活动并没有停止。当年5月,蒋介石又与冯玉祥、阎锡山各派军阀在中原地区展开大混战,这场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同时也削弱了白色政权的统治势力。而资本主义世界正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又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加剧了中国政局的混乱。
在一个月之后,李立三指派中央特派员涂震农到闽西召开汀州会议,也即南阳会议,命令红军趁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混战之机进攻南昌和长沙,会上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此项行动。红四军回师闽西,在汀州休整,进行了著名的“汀州整编”。它以红四军为基础,与红三军、红十二军合编成立了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朱德任军团长,毛泽东任政委,7月上旬,毛泽东给中央写信,提出利用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混战,肃清根据地内白色据点,深入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主张。并率红一军团趋南昌而不攻,而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于当月28日攻进长沙,11天之后又在湖南军阀何键十五个团的优势兵力面前被迫退出。
随后,毛泽东赴长沙与彭德怀会合,于9月10日再次进攻长沙。攻城战中红军损失惨重,3日之后,毛泽东下令撤围退军。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到,李立三认为革命高潮已来临,这种“左倾冒险主义”的判断令革命力量缩减。该词是在转战长沙的进军路途上撰写的。后来毛泽东说服了红一方面军的干部,使他们放弃了夺取中心城市的意见,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路线的错误。
【智读笔记】
该词表现了红军长驱直入坚决战斗的英勇气概,颂扬了黄公略及其所率部队的革命精神。“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尽管毛泽东不同意李立三的计划,但还是接受并灵活地执行了这项决定,而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无所畏惧。更何况,“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言意指“星星之火”却“可以燎原”,黄公略的部队纪律严明,民主作风好且英勇善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无限感慨:“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革命军队强大气势锐不可当。
这实则是一种“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人敌”的气概,诗人在这时还考虑到未来蓬勃发展的革命态势,“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革命风暴仿佛自觉地因《国际歌》的歌声从天而降了。全诗的气势与中央《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何其一致,几乎构成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艺术表征。毛泽东的军事智慧正在于既不是无条件地执行中央决策,也不是全面地抵制,而是采取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正确态度。
纵观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实践和理论,可以明显地看到“结合”的意义,以及从实践经验到理论的逐级升华。尤其是1930年5月,他创作了《反对本本主义》,不仅大声疾呼“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尽管表述形式还没有后来完备,但已经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智慧的结晶。随着临时中央在上海站不住脚迁移到中央苏区,党内思想理论上的冲突更加尖锐。
后人有《读〈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绝句云:“百万天兵六月搓,汀州千里向长沙。狂飙为我从天落,国际悲歌蝶恋花。”郭沫若《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中说该词是“当年的革命发展的酣畅的形象化”,“这是说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在江西、湖南等地,卷起了一次特大的风暴,就向从天而降一样。”品味毛泽东军事智慧,诚如在万马奔腾中感受浪漫主义的号角,倾听振奋激动的最强音。
6.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渔家傲①反第一次大“围剿”②
1931年春
万木③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④。
雾满⑤龙冈千嶂⑥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⑦。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⑧。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⑨下红旗乱。
【作者原注】
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国语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坠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韦昭注:“贾侍中〔按指后汉贾逵〕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
《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其(按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毛按: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他死了没有?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确实是胜利了。
【语词注释】
①渔家傲:词牌名,因晏殊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而得名,又名《荆溪咏》、《吴门柳》、《渔父词》等。
②围剿:指包围起来剿灭,在土地革命战争之中,蒋介石把他的军队对革命根据地的大进攻叫做“围剿”。
③万木:这里特指秋天的枫叶和其他红叶植物。
④冲霄汉:这里指冲向很高的天空。
⑤雾满:指的是拂晓时有浓雾。
⑥千嶂:这里极言险峰峻岭之多,见宋代范仲淹《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⑦张辉瓒: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兼任江西剿共总指挥,俘虏后被红军斩首,其头装在木笼内扔入赣江。
⑧风烟滚滚来天半:这里指的是战斗的烟尘把半个天空都遮蔽住了,见《桃花扇》第六折:“不管风烟家万里,五更怀里啭歌喉。”另见《艺文类据》卷三九中引南朝梁代王僧孺《侍宴》:“蔓草亘岩垂,高枝起天半。”
⑨不周山:古代传说中在昆仑山西北的一座山,因为缺损,故名“不周山”。见《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西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水经注》中说,不周是葱岭、于阗二水的界限,即当今之昆仑山脉。
【抚今追昔】
该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作者原注”是田家英查了有关共工的古典文献后,毛泽东加上去的。
1930年初,革命的形势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共在赣、闽、湘、鄂、皖、豫、粤、桂等省已经建立了很多革命根据地。蒋介石感到大为恐慌,当年8月5日,任命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何应钦认为“各省从前剿匪,大都不免省界观念,能将匪共驱出省界即为了事。故匪等东击西串,不能根株尽绝,反而愈延愈广。国府因见及此,特命行营负此专职,统筹兼顾,谋根本解决,以矫正前此之流弊。”自此,从以前的各省“会剿”改为国民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围剿”。而在当年10月7日,蒋介石占领郑州,结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战争。两个月后,蒋介石到南昌布署第一次大“围剿”,以10万兵力进攻红军根据地。
这次“围剿”以当时的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国民党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当时的红军约4万人,形势严峻。根据毛泽东“诱敌深入、聚歼敌军于根据地之内”的战略方针,红军在龙冈击败了张辉瓒的主力两个旅和一个师部。接着,红军又追击敌军的谭道源师,并且还消灭了大半。就这样,从1930年12月27日至次年的1月2日,5天之内共打了5仗,总共缴枪12000余支,于是,第一次反“围剿”就此结束。这件事情很令人振奋,郭沫若曾经说道:“当时我在日本,我还记得很清楚,日本资产阶级就是作为特大消息来报道的。真像天都垮下来了的一样!”
在龙岗战斗打响之前5天,总前委和红军总部在小布河滩的马糍石下召开了近万人的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挂在主席台两旁柱子上的是毛泽东赶写出来的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券;大步后撤,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在战斗打响的那一天,大雾弥漫,预伏在龙岗一带的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得了反“围剿”首战大捷。当年红军电台干部曹州辉在日记中记载了这次战斗的始末:“反‘围剿’斗争已经进行几天了。昨天,白匪军主力第十八师张辉瓒部孤军深入,进窜到我苏区腹地——龙冈。我军趁敌立脚未稳,集中了优势兵力向敌人展开围歼:红三军打正面,四军打右翼,三军团打左翼,十二军包抄敌人后路。一举将敌人全部消灭,敌师长被我活捉。敌两个旅和一个师部共九千余人均被俘获,不漏一人一枪。我们红六十四师已全部改装,把梭镖和八百多支土造的‘单打一’全部换上五响快枪——汉阳造了。”“蒋介石的‘围剿’破产了。究竟是谁围剿了谁呢?5天以内我们取得两大胜利,‘吃掉’敌人一个半师。其他各路敌人也纷纷退出苏区。听说敌人的总兵力有十多万呢。”根据郭化若回忆,面对“诱敌深入”的方针取得完全的胜利,毛泽东诗兴勃发并完成该词。后人有诗赞该词云:“军声十万九霄闻,已报生擒土谷浑。地陷东南天必坠,渔家不唱范希文。”
【智读笔记】
该词通过刻画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歌颂了工农红军的英勇无畏,反映了毛泽东军事战略的正确。“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这里以树衬人,又以色彩衬感情,真正是火红与怒气齐飞,万木与天兵共愤。接着,诗人描绘战斗的胜利,“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里没有写战斗过程,包围、射击、冲锋、肉搏、缴械……都被省略了,诗人用胜利成果令鉴赏者联想战斗过程。毛泽东对第二次反“围剿”持乐观态度,虽然“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但正义的革命一定会得到民众的支持。这样,“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的情景一定能够来到,这也已经为后来的历史所证明。
毛泽东做了一个比正文长许多倍的注解,考辩“不周山”神话,并得出了结论:共工没有死,确实是胜利了。不周山是中国神话里的重要的篇章,因为撑天的柱子不周山给共工撞坏了,天便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都自然地倒向那边去,相对地,地便东南见矮,所以河流都向东南入海。这个神话勾连女娲补天,补天正是因为共工把天地弄坏,大家活不下去。中国历来用“天地人”三才来概括宇宙整体,这三才都与不周山相关,可毛泽东对“不周山”的兴趣不在于此。他珍爱“天柱折、地维绝”、“天地翻覆”的奇伟,因为这恰可以引申来传达革命,该词通篇有话直说,并不用典,到结句才忽然引出神话“不周山”。
不周山神话里的人物关系、事件性质,都能够引起诗人共鸣,因为共工带着叛逆、反抗的影子。“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在中国古代历史事件里,正统之争是个重大问题。逐鹿天下者要自标正统,评述历史者多以正统为标准来决定取舍,大家竭力争得正统名份。儒学守天下而非夺天下,绝不支持造反,可是它奉为圣人的周文武王正是造反派。孟子很有民本思想,又先声夺人地辨言道:“闻杀一夫纣,不闻弑君。”毛泽东对“围剿”一定感到厌恶,他领导的革命的目的是旧制度的坍塌。
其实跟毛泽东心灵相通的鲁迅也写过《不周山》,禹与共工之战隐喻治水方针的转移,共工治水这个身分非常重要。郭沫若在《女神之再生》中也有所提及,共工是治水的拓荒者,是大禹的老前辈,他取得了治水的胜利,又是炎帝后裔。而毛泽东的意境深远,正如郭沫若所解释的:“我体会到这是一个宇宙观的认识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说来,共工那种改造自然,改造客观世界的精神的确没有死,他是活着的,永远活着的……”该词的浪漫主义色彩很浓烈,是预示必胜的战争史诗,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7.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1931年夏
白云山①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②,
枯木朽株齐努力③。
枪林逼,飞将军④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⑤,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⑥,
为营步步嗟何及⑦!
【语词注释】
①白云山:位于江西吉安县东固镇西南,东固一带四面环山形势险要,为红军隐蔽在深谷丛林里提供了地理条件。
②呼声急:英勇的红军杀声震天,正在奋勇歼灭敌人。
③枯木朽株齐努力:这里指的是根据地全体军民男女老少孤弱病残都在齐心协力打击敌人,“枯木朽株”本意为枯萎的树木和腐烂的树桩,后又指可以做皇帝车辇的极其坚实的千年古老木材。参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放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另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枯木朽株尽为害矣。”而《古代兵略》中也有“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句。
④飞将军:参见《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意思是匈奴称英勇善战的汉将军李广为飞将军这里指矫捷勇猛的红军。
⑤七百里驱十五日:指当时红军从吉安附近的富田打起,一直打到闽赣交界的建宁、黎川、泰宁地区,在15天内跨越700里路程。
⑥有人泣:这里指国民党蒋介石在哭泣。
⑦为营步步嗟何及:敌军本来想步步为营取胜的,谁知会落得个如此下场,而悲叹又有什么用呢?古代安营之法,每一大营有四十子营,营与营之间距离若干步,均有明确规定,“为营步步”就是要层层设防部署周密。见《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抚今追昔】
该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词牌为标题,未标明写作时间。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增加了词题《反第二次大“围剿”》,标明创作时间“一九三一年夏”。
蒋介石第一次大“围剿”失败后,接着于当年2月又立即部署第二次大“围剿”。他认为第一次大“围剿”败在“长驱直入”,因此第二次大“围剿”改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缩包围”。按照这个计划,何应钦于同年4月调集20万兵力正式以弧形长链的阵线向中央苏区猛扑,这部分兵力部署在从赣西吉安到闽西北建宁长达700里的阵线上,并以坚固阵地为依托,局势是危急的。怎样迎敌呢?苏区中央局商讨对策,而主张并不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