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住持,也是真正的西天取经人,但在民间,玄奘高僧的知名度却没有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高,然而小说中的唐僧却不受人们的喜欢,他不仅懦弱胆小,而且好坏不分,是非不清,简直就像一个反面人物。很多人认为,玄奘就是唐僧的原型,玄奘也像唐僧一样,不仅有着大唐皇帝的通关文牒,还有着法力无边的徒弟保护。事实上,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玄奘大师,俗姓陈,名祎,生于600年,是现在的河南省偃师县人,是我国伟大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大师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母均是世家子弟,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非常不幸的是法师8岁丧母,10岁丧父。法师只好跟着自己的二哥长捷法师住在庙里,做了一名少年行者。在他十三岁的时候,隋炀帝下诏在洛阳剃度27人,因为法师年纪小,根本就不在计划之内。当时有位叫郑善果的官员发现法师聪颖早慧,就破格给法师剃度了,赐法名玄奘。21岁受具足戒,法师到27岁的时候已经精通了经、律、论三藏,所以被称为“三藏法师”,声名远播。
玄奘广学经论,精进不倦,志向高远。鉴于当时佛教宗派繁多,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各种歧异,而现有翻译成汉语的佛经数量不足,很多疑难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他决心亲赴印度求法,“以释众疑”,于是,玄奘结伴上表,陈请西行。由于当时正值唐朝初年,战乱连连,局势非常紧张,因此没有得到批准。同伴们见势而退,只有玄奘意坚不屈,学习他国语言文字,为西天取经作准备,最后找到机会,历经万险,终于取回真经。这位传奇式的人物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他不畏艰难,排除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自唐代以来广为流传。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此基础上写成了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四大小说之一——《西游记》。但《西游记》中的唐僧和玄奘大师的确是有天壤之别的,两者决不能混为一谈。唐太宗李世民称玄奘“法门之领袖”,清末改革家梁启超誉玄奘为“千古一人”,近代文学泰斗鲁迅颂玄奘是“民族的脊梁”,印度大小乘佛教徒一致推崇玄奘为“大乘天”和“解脱天”。
·“偷渡客”如何取到真经
玄奘离开大唐往天竺取经之时,并非如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有皇帝钦送,并且还被赐予“唐”姓,而是一种偷偷摸摸的行径,即是“偷渡”,这是怎么回事呢?佛国高僧何以会“偷渡”出国?原来,玄奘法师的西行路线是沿着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过火焰山,穿大沙漠,翻大雪山,沿现在新疆的吐鲁番、阿克苏、拜城一线,经过现在的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再向东南经过巴基斯坦进入北印度。当时丝路古道被唐的宿敌西突厥占领,西突厥的附庸高昌国专与唐朝廷作对,切断了西行的通道。唐朝廷为了边境安全,禁止人们出入国境,玄奘为了西行求法,只好乘京师闹灾允许道俗四出觅食之机,偷渡出国。但不久,唐朝廷就发现了玄奘西行的踪迹,防牒频频,要捉拿玄奘,然后押回长安!据说出嘉峪关之时,玄奘大师还差点被守关将士的流箭所伤。走到高昌国时,国王非常的欣赏大师,想让他做护国法师,大师不同意,高昌国王就软禁了大师,大师绝食三日以示自己西去的决心,国王当时既惭愧又敬佩,发给法师通关文书就送法师上路了。在翻越银山的时候有一群强盗绑架了大师,因为看大师长的慈眉善目就想把他祭天。大师一心向弥勒菩萨祷告,稍后便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强盗一看,觉得大师果然不是凡人,于是释放大师,并且做了大师的弟子。当时法师西行一路讲经说法,路上有很多人跟随法师,翻雪山的时候吃在冰上住在冰上,冻死了十二三人。
通过莫贺延碛大沙漠时,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更不要说行人了!大师在沙漠中走了一天,便迷失了道路,天空中骄阳似火,地上寸草不生,热风卷起漫天沙尘。他焦渴至极,盛水的大皮囊因他不慎失手,水全倒翻在沙地上,顿时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玄奘大师只能依靠偶然发现的死人枯骨和驼马粪便来辨认道路。就这样,他一连走了五天四夜,滴水未进,人和马都支持不住了,一齐昏倒在砂石上!此时他不但迷了路,而且因干渴即将“圆寂”归天了!正在玄奘闭目待毙时,突然听到半空中传来了嘎嘎雁叫,他抬头一看,只见一只巨雁在他的头顶盘旋了一圈后缓缓飞去,玄奘依照大雁飞行的方向不知行了多少里,终于,在他面前出现了碧绿的草地和清泉,他和老马得救了原来这泉就是他找了数天也不见踪影的野马泉。
大师用了3年的时间经历了一百多个国家后,终于到了北印度。到了印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拜了释迦牟尼当年成佛的菩提树。他对着菩提树行了佛家最高礼节——五体投地大礼。其实在法师到印度之前他要来印度学习的消息就由当时的商人传回印度了。当时在印度的最高佛教学府是那烂陀寺,在那里有位129岁高龄的戒贤长老,他知道法师远从东土大唐用了3年的时间到印度向他学习佛法,十分地高兴,用了当时最高的礼节迎接玄奘法师,把法师奉为上宾。玄奘法师日后10年就跟着戒贤长老在那烂陀寺学习瑜伽论,又用了1年的时间游历了释迦牟尼佛祖的胜迹。
·玄奘的余生怎样度过
玄奘大师历经磨难取得真经,前后共用了17年。他不顾禁令,偷偷出国,回来又是一种什么情景呢?回国后又做了些什么工作呢?
玄奘645年回到祖国,受到了唐太宗的隆重欢迎,朝廷在慈恩寺举行了空前盛大的欢迎仪式,出动了1500多辆轩车、200多幅刺绣佛像、500多幅以金线绣出的经幡,入寺和送行的高僧分坐500辆庄宝车,盛况空前。唐太宗敬佩玄奘的学识,数次请他入朝为官辅佐自己,均遭到玄奘的婉言谢绝,他说自己不是做官的料子,只会研究佛学。太宗只好作罢,随即命玄奘前往大慈恩寺任住持,并且还授予他纲纪天下僧侣的权力。从此,玄奘大师开始在大慈恩寺进行佛经的翻译工作。
贞观二十二年,玄奘奉敕任大慈恩寺首任住持,组织了宏大的译经队伍,来自全国名寺的高僧大德及一些重要的朝廷官员也参与译场的监译、润色等工作。由于玄奘精通梵文,深得佛经奥旨,广博各宗各派,因而译笔精湛,言辞明达。在长达20年的翻译过程中,他两次谢绝了唐太宗请其还俗任相、辅佐朝政的要求,排除万难,“专务翻译,无弃寸阴”。每天都自立课程进度,且用朱笔标注翻译进展记号,如果白天因事耽误,夜晚必加班补上,往往是三更才睡,五更复起,翻译不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玄奘晚年,为摆脱俗务干扰,曾一再上奏朝廷,请求住异地专务翻译,后经唐王批准迁往铜川玉华宫,住此四年,译出了《大般若经》600卷,至高宗麟德元年,他病故前几天,还着手翻译帙册浩繁的《大宝积经》,才译数行经文,突感体力不支,憾而辍笔,直至圆寂。
玄奘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九年里,共译出经典75部1335卷。多达1300万字。玄奘所译经论大小二乘、五科经典,将诸家宗派学说囊括其中,因其译本准确可靠,而他所依据的原印度梵本散失很多,故他的译本被视为“第二梵本”、“准梵本”,因而才有了唐代佛教的鼎盛时期,开创了后代的海外高僧入唐求法的新局面。玄奘生前还应唐太宗的嘱托,由他口述,其弟子笔录,将他17年旅途中经历的110个城邑和28个地区和国家的历史、山川交通、民俗风情、物产气候、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整理成《大唐西域记》,当时的目的是给太宗了解西域情况,作为实施对外政策的参考,但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唐僧顶骨今何在
在大慈恩寺庄严的大遍觉堂的玄奘铜像前安奉着法师的顶骨舍利,但对舍利的真假历来争论不休。据说玄奘顶骨舍利如今在印度那烂陀寺、日本琦玉县的慈恩院和奈良市的药师寺、中国南京的灵谷寺和玄武湖山塔、成都净慈寺、西安大慈恩寺和台湾新竹的玄奘寺等九处地方供奉。那么,玄奘法师是慈恩寺的住持,他的墓塔怎么又会跑到兴教寺去呢兴教寺玄奘墓塔内法师的顶骨真的不存在了吗?慈恩寺大遍觉堂供奉的“玄奘顶骨舍利”从何而来?史书上到底是怎么说的?“唐僧顶骨”难道真是一个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