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赵义气贯乾坤——井陉关
长城,一个令中国人难以忘却的名词;长城,一项令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军事工程;长城,一首奋起抗争、英勇无畏的战歌。中国人的长城观不仅仅限于军事用途,更是民族文化的写照。“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城的修建恰恰是农耕民族与草原部落剧烈冲突的产物。凭借高大的长城,我们可以有效地抗击草原部落的铁蹄;凭借高大的长城,我们可以时时为家国传递边关的讯号;凭借高大的长城,我们可以巩固万里疆土。
山海关曾经被吴三桂从内部打开,井陉关曾经被韩信的轻骑攻破,李牧在雁门关有效地打击了匈奴,八路军在平型关重创了日军……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长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望长城的历史,我们不仅仅要感怀凭吊,更要居安思危,构筑更为雄伟的现代“长城”。
井陉关历来是兵家必争的要地,是东西交通的必经之道。在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其地位便益发突出,久享“燕晋通衢”的盛誉。井陉关古为太行八陉之一,是从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关隘,秦汉时为军事要地。与井陉关有关的历史事件,最著名的要数战国末期的“王翦伐赵”和楚汉争霸中的“背水一战”。
王翦伐赵
公元前233年,秦军一路杀入赵国腹地,无奈之下,赵国起用了闲置已久的李牧挂帅应敌。
就在秦军攻城略地的同时,李牧率众筑起防线御敌,麻痹秦军,待秦军主力开出后,在其大本营疏于戒备的情况下,李牧发动突袭,在秦军回师援救的路上设伏,大败秦军。
公元前232年,秦军再度攻入赵国腹地,李牧率领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飞骑迎战秦军于邯郸城外,同时派将军司马尚南阻漳水,自己亲率主力拦截北来的秦军主力,以攻对攻,再次大胜秦军。
公元前229年,秦国果断决定不再拖延,遣上将军王翦率精锐大军六十万,出河内,过晋阳,准备一举灭赵。
这次,王翦选择了井陉要塞作为主攻点。另外两路策应大军分别为:北路以蒙恬领十万之众据守九原、云中,防范匈奴的同时监视赵国边地的两万赵军驰援太行山;南路以大将杨端和率精锐十万出河内,越太行山攻击邯郸南部。
王翦之所以选择太行山中段的井陉作为主要进攻方向,正是由于幽燕和山西通过太行山发生的唇齿相依的重大利害关系:以太原郡为战略基地,攻破井陉口,大军可以直插幽燕中部以常山、真定、河间为轴线的中部地区,一刀把赵国截为两段。
而幽燕境内的这个中部轴心地区正好通过井陉口和太原郡遥遥相望。
王翦制定的进军战略是极其高明的。尤其是在关中和幽燕的争夺过程中,这条进军路线威力惊人。井陉关之险,与函谷关不相上下。
李牧率领边军飞骑,连同太行山附近腹地的赵国守军,共计三十万大军,兼程南下,进驻井陉口。黑红两色军队在壮丽的太行山侧再次进入对决。李牧身负国家命运,决定先依据太行天险采取守势。按照他的想法,他又何尝不愿意亲率精兵风一般地刮过草原,在九原、云中两郡对着秦军当头砍下一刀,将运动战的优势发挥至极限?而如今,昏暗的朝局不允许他这么做,只能被秦国三路大军死死地钉在这井陉山地!从未有过“受制于人”经历的旷世名将竟然被自己的国家逼得去以己之短对敌之长!
当王翦淡定地巡视完井陉口及其外围堪称完美的防御体系时,当即断定,强攻不会是最好的策略,他决定等。
赵国内部首先发生了分裂,李牧被谗臣所害,赵国自毁长城,白起指挥虎狼之师攻占邯郸,赵国灭亡。井陉虽险,却无法阻挡秦国军队前进的脚步。
背水一战
刘邦为了建立巩固的后方,实现统一天下的欲望,于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遣大将韩信东征。韩信在平定魏地之后,向刘邦提出了“请兵三万人,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的作战方略,得到了刘邦的同意。
韩信长驱直入,节节胜利,直逼燕赵。赵王听到韩信来袭的消息,遂屯兵井陉关,欲依靠井陉天险阻挡韩信的大军。对决的双方一方是渡过黄河,累战魏、代,驻兵榆关仅两万余卒的韩信,另一方是二十万众固守井陉关以逸待劳的赵国元帅陈馀。两军相距九十里,一场大战在即。
韩信深知彼此力量对比的悬殊,欲取胜十倍于己又得井陉关天险的陈馀,只能智取而不能强攻。韩信在战前决策中重点作了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对井陉关及其周围地形的把握,特别关注距井陉关北二十里由晋阳流入井陉县界的绵蔓河;二是差人探得赵兵虚实以掌握敌情。当时,驻守井陉关的陈馀军队内部关于作战方略存在着争议和分歧。
谋士李左车主张依附“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的井陉天险,愿领精兵三万,袭击远道疲劳之卒运粮辎重,断汉军后路而取胜韩信。这无疑是上上之策,韩信最惧怕的一招。但是,固执而又书生气十足的陈馀则认为“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李左车之言,拒绝用李左车之策,选择死守井陉关,与韩信面对面决战。韩信探得了陈馀的虚实及其所为之后,无疑更坚定了靠奇兵制胜的信心。
于是,韩信谋划出了在“死地”“险地”破赵的方案——“背水一战”,且趋于成熟。韩信的战术想法是将背水之阵设在陈馀的后路,即井陉关与绵蔓水之间,兵力分为列阵部队一万余人,偷袭奇兵两千余人,行动计划是待列阵部队和奇兵分别进入阵地之后,待陈馀率众与列阵部队接火之后,奇兵乘虚劫赵营,并形成对赵军的两面夹攻之势而取胜。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韩信统兵出榆关。按照作战方案,韩信半夜集合队伍,选了两千名精锐骑兵,人手一面汉军旗帜,从山间小路向赵军逼近。这两千手持汉军旗帜的人,即为奇兵。同时,韩信统率万人在绵蔓水前列阵,准备正面迎战陈馀。陈馀在井陉关北天门望见韩信背水设阵,无路可以退兵,讥笑韩信不识兵法。天将破晓,陈馀打开关门,进攻汉军,汉军诈败,弃旗鼓仪仗,向绵蔓河方向后退,与背水阵一万余将士会合。汉军迎面是敌人,背后是河水,身陷“亡地”“死地”,不得不拼死作战,从绝境中求得生存。与此同时,隐蔽的两千手持汉军旗帜的奇兵,乘虚劫营,拔下赵旗,改树汉旗。陈馀久战不胜,便下令收兵,在返回途中发现大营全部插上汉旗,误以为将帅被俘,军心大乱。占领赵营的汉军奇兵与背水阵汉军两面夹击,赵军死伤大半,陈馀领残兵败将向南逃跑。韩信率众穷追不舍,彻底击溃了赵军。
井陉天险,又一次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重要地位被忽视,陈馀也为漠视井陉关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陈馀指挥得当,井陉天险是很难被攻破的。井陉关一破,韩信打通了赵国的门户,一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赵国很快就灭亡了。
兵家看点
太行山横亘在晋冀两地之间,是这两省的天然分水岭。由于太行山坡陡山高,不易攀爬,所以太行山就成为晋冀之间交通的大阻。不过太行山内部有许多断裂带,这些断裂带形成的峡谷是沟通两省的必经之路,“井陉”就是其中的一条道路。由“井陉”东出,可直达古代河北重镇真定州(今河北正定),入华北平原;西出,上山西高原,通晋中政治中心太原,并可转入关中地区。这条通道把太行山东西两方及广大地区联结起来,大大方便了北方的交通。“井陉”两边石壁峭狭,车不能方轨,骑不能并行,但古代晋冀间或北方有战争,东西两方行军多取道于此。这座关卡是关中地区通往华北以及东北的必经之路。井陉关背倚太行,遥对华北平原,扼晋冀交通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占据井陉关,进可以直插中原腹地,退可以控守京津,真是“兵家必争之地”。
2.华北锁钥——平型关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灵丘县与繁峙县交界的关岭上,海拔1800米,为明代长城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与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之间的重要关隘。关口为明正德六年(1511年)所建,现在的平型关口及两侧长城损坏严重,已非原貌。
平型关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现在叫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呈正方形,方圆3千米,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真可谓是峻岭雄关。平型关是扼守山西的门户。山西四面环山,地势险要,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在军事上被兵家称为“华北锁钥”。所以,有军事家断言:欲图中原,必先图晋绥;欲图晋绥,必先争太原;欲争太原,必先夺大同或平型关。
首战锁定平型关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战,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8月下旬改编为八路军,迅速出师山西抗日前线。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彭德怀等先行入晋,与统治山西的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协商联合抗日的问题。此时,日本侵略军已长驱入晋,阎锡山颇想倚重八路军,因此,双方迅速达成了八路军运用运动战和游击战的战术打击日军、配合友军的协议。商谈中,阎锡山提出了计划在平型关、沙河、繁峙一线与日军作战的方案,要求八路军予以配合。对此,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提出了八路军的配合方案:以友军坚守平型关正面,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隐蔽集结于敌军前进道路的侧面,从敌军侧后夹击进攻平型关之敌。阎锡山表示同意。
9月下旬,八路军出发时分赴各地的主要领导人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左权等会集一起。9月21日,中共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召开会议,讨论山西战局和八路军的作战计划。彭德怀在会上说明了配合友军侧击进攻平型关之敌的意见,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据此,八路军总部制定了作战训令。9月23日,朱德、彭德怀向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下达了“第一一五师应即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的命令。与此同时,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作为先遣部队于9月下旬风雨兼程挺进到平型关附近。跟随先头部队推进的林彪在到达平型关附近后,根据对地形的勘察和对敌情的分析,也向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提出了集中兵力打一仗的建议。
早在洛川会议上,毛泽东在强调独立自主进行山地游击战的同时就指出,这个战术包括在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与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但着重于山地。在接到彭德怀及林彪的战斗设想后,毛泽东进行了反复研究,于9月21日回电,同意前方提出的“以一旅集中、相机给敌以打击、暂时不分散”的意见。毛泽东的批复对平型关战斗的进行是至关重要的。而平型关地处山地的特点,正符合毛泽东提出的战略方针。
9月中旬,阎锡山要求八路军帮助防守平型关,阻止日军南进。周恩来、彭德怀同意了阎的要求。23日,八路军总部命令第一一五师侧击向平型关前进的日军。当天,聂荣臻率部赶到上寨,与林彪带领的第一梯队会合。在上寨师部门口的土场上,林彪告诉聂荣臻,国民党第六集团军要求第一一五师增援灵丘正面作战,为此,他亲自乘军用卡车到距日军仅五千米的灵丘城侦察敌情,了解友军情况,还察看了平型关一带的地形。现在,友军不战自退,纷纷撤至平型关以南,灵丘城已告失守。阎锡山来电说,日军将于近日大举进攻平型关。林彪提出,可以考虑利用平型关以北的险要地形打一仗。林彪几次踏勘平型关的地形,选择了日军的必经之路,而此路非常适宜进行伏击战斗,制定了“以两个团截击和分割行进中的敌人,以一个团断敌退路,以一个独立团和骑兵营阻击敌人增援部队,以一个团为预备队”的作战部署,在现场机动指挥战斗的进行。林彪同师参谋长周昆、作战科长王秉璋把平型关周围的地形和初步的作战设想逐一作了说明,并征询聂荣臻的意见:这一仗打不打?
聂荣臻考虑到当前日寇气焰嚣张,友军锐气尽失,这一仗,事关军威民心,非同小可。因此,他果断地说:“打!为什么不打呢?利用这么好的地形,居高临下,伏击气焰骄纵的敌人,这是很便宜的事嘛。现在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要在与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次交锋中,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来,给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来一个振奋!”在平型关侧翼山地打一个大仗的部署,就这样确定下来,并电告了八路军总部。国民党军队方面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协同作战。
担任平型关正面防御任务的阎锡山部队,还主动将八个团以上的兵力交给了第一一五师,以示“精诚合作”。9月24日,第一一五师在上寨镇小学校召开了营以上干部战斗动员大会。
在干部战斗动员大会上,林彪宣布了作战部署:独立团、骑兵营绕至平型关东北截断敌人交通线,阻止敌人增援;以第三四三旅两个团为主攻,第三四四旅一个团到平型关北面断敌退路,一个团作为师的预备队。攻击部队全部在平型关东侧山地设伏,准备给敌人以猛烈打击。
聂荣臻进行了政治动员,强调了“为什么要打这一仗,为什么必须打好这一仗”的问题。他的语气是坚定有力的:“这一仗必须打胜!在‘恐日病’和‘亡国论’到处流行的时候,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都在盼望着八路军出师后的第一个捷报。中华民族正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重任!”聂荣臻又向团、营干部们强调:“我们面对的是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中将指挥的日军第五师团武士道精神很强,在日军中颇有名气。等待我们的,将是一场恶战,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与会的团、营干部,听了作战部署和政治动员,群情激愤,决心与日寇决一死战。
开完会,林彪、聂荣臻又组织与会干部进行了现场勘察。八路军指战员看到,平型关坐落在群山之间。这一带山势不高,但是山连山、峰接峰,利于部队隐蔽。而从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是一条由东北向西南伸展的狭窄沟道,地势最险要的是沟道中段,长约十多千米,沟深十到一百多米不等。这条峡谷古道宽不过三五米,仅容一辆卡车单行,古道两侧,是刀削似的危岩绝壁,上面是比较平缓的沟岸。在这里埋下伏兵,一定能消灭进入伏击圈的日军。察看地形归来,林彪告诉聂荣臻,据侦察员报告,日军已经进至蔡家峪以东地区,有于明日进攻平型关的可能。他们把情况又作了一番详细的研究,随后用电话下达了出击的命令:第三四三旅当晚24时出发,进入距敌预计经过的汽车路仅1千米的白崖台一线设伏,第三四四旅随后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