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某一天,四川省射击集训队里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在一次射击训练归队后,管理员在检查缴回的枪支时,发现有一个枪盒子似乎不对劲,他打开盒子一看,登时吓得出了一脑门子冷汗。里面放的竟然是两块砖头,枪支不见了!显然偷枪者心存侥幸想蒙骗过关。经过一番认真摸查,管理员很快查出了将队里的枪偷拿出去的人是谁。那一刻,管理员有点不愿相信眼前的事实,咋会是他呢?他可是人人交口称赞的“少年枪王”呵!
一幕幕镜头像放电影般在管理员的脑海里浮现。他,从小爱枪,只要摸到枪就爱不释手。少年时,他被送去正规的射击训练营接受专业训练,结果他的成绩令人刮目,尤其在男子飞碟项目上可谓不可多得的人才。1990年,他作为一名成绩斐然的射击选手,被选送进省射击队暂时挂靠训练。这一年,他被获批代表成都参加一年一度的城运会。谁也没想到,这次比赛竟成了他这个此前一点不起眼的小伙子大出风头的个人表演赛。他的射击成绩在预赛时居第10位,在有一批国家队选手参赛的决赛中,他有如神助竟然超水平发挥,资格赛时打到第二名。接下来他还有更佳表现,决赛加赛25靶,他弹无虚发,最终勇夺冠军!而且他的这枚金牌甚至还是当年成都代表团的首金。作为一名初次参加全国大赛的选手,他将自己的神奇枪技玩到了城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而当时的他,还不满20岁!鉴于他的出色表现,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他出战了一些较重大的全国赛事,共摘得六枚金牌、五枚银牌,在射击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荣誉。小小年纪便荣膺大型赛事的多项冠军,他一度被称誉为“少年枪王”。春风得意的他更爱玩枪了,简直到了嗜枪如命的地步,仿佛他这辈子就是为枪而生的。但这次的偷枪事件,却将他个人在组织纪律方面十分涣散的弊病暴露无遗,幸亏管理员及时发现并追回了枪支,但他具体干了什么事情却不得而知。他也似乎从不把这等“小事”放在眼里。
不久后的一天,射击队的领导突然接到了市公安局打来的一个电话,声称他已被抓,让教练去取保领人。原来,他又一次故态复萌,偷了朋友的猎枪出去打狗,恰被市局的刑侦人员撞个正着。他这样的行为,是省集训队伍所不能容忍的,即使他的成绩再好也没有办法,省射击队很难吸收并留下这样的运动员,何况他原本就是暂时挂靠在这里的。于是,他很快就离开了呆了数年的省射击队。后来,他还在射击队旁边的一个饲料厂工作过一段时间,据说仍然因为组织纪律问题,被厂子开除了。这几次三番的挫折,却并未让他意识到自己在个人自律方面存在问题。
退役后,带着“冠军光环”的他顺利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娶妻生子,过着平凡人的生活。但他对枪的钟爱丝毫未减,偶尔去射击场观看后辈们训练时,除了不时将自己的经验传授一些,还不忘顺便捡一些弹壳回来。当时没人注意到他捡弹壳的真实目的。人们还以为他是爱屋及乌,一个像他这样对枪乃至弹壳都如此痴迷的人,难怪会取得此前的骄人成绩。谁也没有料到,他这时已悄然滑落到了违法犯罪的边缘。恃才技痒的他闲暇时经常在网上研究各种枪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卖枪的广告,他本能地点开网站,找到了联系方式。出于好奇,他用电话和卖家聊了起来,他称对方有胆量、有创意,对方赞他很内行,如此一来二往,二人成了朋友。两个人的交往,勾起了他许多美好回忆。此后不久,他购买了一些火药,用在射击场上捡回的弹壳自制了一些子弹,想找机会买支枪展示下自己的枪法。——这才是他当初经常去训练场捡弹壳的真正原因!
然而事情的败露却起因于他曾经的一个队友。这个队友如今在山区工作,经常翻山越岭,发现野兔、野鸡很多,想托他帮忙弄两支枪。脑子里从来就缺少自律这根弦的他,出于友情竟一口答应了下来。通过与网上卖家联系,他为队友购买了一支枪。队友得枪后兴奋异常,将打得的野味与自己的朋友们分享。几个朋友吃到如此鲜美的野味,嘴馋手痒,也都想上山过一把狩猎瘾,死缠烂打着非要队友再弄几支枪来。队友只好又一次求助于他,他就又帮队友的这些朋友购买了五支枪。某个周末,他们相约驱车去打猎,孰料在高速路口遇到临时的武装检查,结果枪支事件东窗事发。队友被带进派出所后,如实交代了购枪经过,并协助公安机关将“一代射击希望之星”的他抓获归案。
因枪成名的他,终因涉嫌非法买卖枪支而被捕。纵观他爱枪、玩枪、偷枪、买枪,以及被枪所累锒铛入狱的全过程,不免令人欷歔感叹。成也枪,败也枪,昔日的“少年枪王”就这样遗憾地陨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