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美国耐克公司在股票市场的市值跌至6美元左右。为了扭转局面,总裁罗布?斯特拉瑟决定重磅出击,探索新的出路,重新定位公司的经营策略。思谋再三,他决定赌一把,做一做运动鞋市场,因为公司目前已别无选择。他将全部赌注压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这个人就是乔丹。1984年可谓乔丹事业上的丰收年。斯特拉瑟看中乔丹,因为他既有出众的篮球技术,又有绝佳的身体条件。乔丹不是粗壮型的运动员,他的体内只有4%是脂肪,而常人则是15%以上,这使他的弹跳力和滞空能力极佳。他跳高能过两米,跳远为7.63米,原地纵跳超过1.22米,滞空时间超过两秒,还能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完成多种动作的变化,令人防不胜防。乔丹正是凭借这些特异的素质吸引了耐克公司,他们对乔丹发出了盛大的邀请。
但他们不知道,乔丹心里装的根本不是“耐克”,从高中起,他就是个“阿迪达斯”迷,可以说,乔丹对阿迪达斯情有独钟。在北卡罗莱纳大学那会儿,他就是穿阿迪达斯鞋打比赛的。因此,当耐克公司提出要和他见面时,他差点一口拒绝了对方,因为,他根本连耐克的面都不想见。这年夏天,乔丹为了公牛队全国各地到处飞,累极了。他对每个人说自己不想去见耐克,更不想飞到俄勒冈的波特兰和耐克签约。最后,乔丹父母忍不住出面劝他:“孩子,这很重要,你应听听大家的建议。”就这样,乔丹愣是被大伙拖到了俄勒冈。
对于乔丹的到来,耐克公司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几乎全体上层人物都跑出来接见他。那天,乔丹走进会议室,罗布?斯特拉瑟等一干公司的诸头头们都在场。他们讨论着要在乔丹身上将整个运动鞋工业重新下定义。斯特拉瑟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的远大抱负,说公司准备专门为乔丹制造专属于他的式样,并说要重新定义体育运动鞋业。如果乔丹与耐克签约的话,5年合同,每年支付乔丹25万美元,算是耐克公司在篮球产品的生产线上以他为广告形象的产品专利使用费和奖金。
这份合同的金额在当时是很可观的,但这并没有引起乔丹的好感。这虽是巨大的一单,但乔丹认为充满风险,因为耐克公司从未有过做运动鞋的任何经验。乔丹对此一直心存狐疑。而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乔丹对阿迪达斯仍抱有幻想,他更希望跟阿迪达斯签约。
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看出了乔丹的心不在焉。这个刚刚窜红的篮坛明星显然对合作事宜不怎么感兴趣。他们有的面呈失望之色,有的甚至感觉被愚弄了。只有总裁罗布?斯特拉瑟依然在那里喋喋不休地高谈阔论。他不仅对乔丹的敷衍视而不见,还时常弯下高大的身躯,不时插科打诨地赞扬着乔丹赛场上的某些精彩表现,那份平心静气的态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最后他又一次诚恳地宣布自己的打算,然后两眼一眨不眨地望着乔丹,期待他的明确表态。令人失望的是,乔丹并未表现出多大的喜悦之情,好像终于耐着性子听完了一场乏味的演讲似的,懒洋洋地站起身来,只是表示会作考虑。
没有死心的斯特拉瑟仍在做着最后的努力:“好吧,请您考虑一段时间,然后把想法告诉我们。”乔丹边朝外走边在心里说:“好啊,考虑一下,最终还是会和阿迪达斯签约的。”
从耐克出来,乔丹兴冲冲地直奔阿迪达斯,把耐克公司给他提供的条件告诉给对方,并问能否提供与之相近的条件。但阿迪达斯却没有给他任何答复。其实乔丹以前曾和阿迪达斯打过交道,和公司老板的几次谈话,让他感觉极不舒心,隐隐地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失意。尽管他的心还惦念着阿迪达斯,但对方却一直未提出进一步合作的具体条件,似乎他们并不想在美国篮球市场碰碰运气,因为他们不愿意担当任何风险。无奈之下,乔丹只得放弃跟阿迪达斯合作的幻想,主动与耐克公司取得联系。
斯特拉瑟有点喜出望外了,堪称天才的他终于赌赢了这一局!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耐克公司专为乔丹设计的第一代运动鞋面世。1984—1985年的整个赛季,乔丹无论平时训练还是参加比赛,总是穿着红黑两色样式的耐克篮球鞋。乔丹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毕竟耐克公司在他身上投入了那么多钱,他用这种方式回报耐克公司对自己的青睐。由于他鞋的颜色同公牛队的服装颜色不统一,NBA下令禁止乔丹穿耐克鞋。乔丹毫不理会,继续穿,于是每场比赛后他都要被NBA总裁罚款,先是1000美元,接着是3000美元,后来是5000美元。
消息传到耐克公司,斯特拉瑟不禁心头暗喜。因为NBA的禁令有不一般的效应,要达到这样的广告宣传效果,可能要花他们好几百万美元。他将计就计地为乔丹拍了这样一则广告短片:镜头首先从乔丹的头开始,然后慢慢地下移到他的躯干上,最后移到他的脚上。当镜头停在新款耐克鞋上时,屏幕上展现的是球鞋上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叉,画外音传来:“禁止!”
从此,耐克的鞋子销量猛增,成为广受人们喜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