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菜:曲曲菜是苦苦菜。只有在刚发两三片嫩芽叶时连乳白嫩根一并挖出,用开水焯一下,清水漂一会儿后调上熟油(最好是香油)、盐末、醋等凉拌了吃。味清香而略苦,但能清火败毒,食者不乏其人。因此民间谚语中就有“香油拌的曲曲菜,各有各的心思爱”之说。就是说每人都有各自的喜好,何必要强求一致,你嫌苦,我偏以最好的佐料调之,使之成为美好的东西。
芥末子:野生的芥菜当地人叫芥末子,芥末籽碾碎了用滚烫的开水泼了作拌凉菜的调味品辛辣冲鼻直钻脑门顶,往往使食者喷嚏连天涕泪俱下,清脑健脾,这是人皆共知的用法。巴里坤人更喜欢在芥末子长到一拃长左右时,掐来用开水焯熟,和曲曲菜一样拌成凉菜;也喜欢把掐来的芥末子茎叶装入小坛子里,加入滚烫的面汤,有时再撒上少许盐末,封了坛口捂上一天多,味微酸,这叫浆水,菜做酸菜,汤佐了面条就是浆水面,也可以当醋用。衣着
1.包巾。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农村的青壮年男子头上都有一块包巾。包巾是一块三尺左右见方的布,多为白色,个别人也喜蓝色或黑色。包头时对角折成三角形,长边搭额前向后裹过,在脑后打结,两小角在脑后极似驴耳朵。大多数人嫌这样难看,再将耳朵向前拉回塞进包巾下,其状正如太平军士兵的头巾。包巾当然是为了保护光头(男子多不留发)不受严寒或烈日暴晒的侵袭,遇到意外还可作雨披,可包裹东西。这明显有陕北习俗的痕迹,只是陕北人在有了毛巾(羊肚子手巾)之后用毛巾替代了布料,而巴里坤人则一直沿用布料。哈萨克男子也长戴包巾,只是很小,像一方手帕,而且大都作为“衬帽”,先裹包巾再戴帽子。
2.瓜皮小帽。瓜皮小帽多由六瓣或八瓣缝制,帽顶缀一圆球,很像将半个西瓜挖去瓜瓤倒扣着,那圆球恰如瓜蒂,故名之。布料多为黑色或蓝色缎面,上了年纪的老汉们夏天也戴。因为那往往是年纪或身份的象征。
3.皮帽。皮帽子多用熟羊皮缝制,帽耳一直垂到颌下,冬天极冷时左右帽耳在颌下相接。有一种两层羊羔皮皮毛都向外的皮帽,叫“里外发烧”,极柔软,双耳倒提像个带耳的皮兜。一面如因出汗潮了可翻过来用另一面。
皮帽子也有狐皮或狼皮的。哈萨克人的皮帽在两帽耳后有大的后摆,状若哈萨克大尾羊的尾巴。能护住后脖颈,保暖更好,故而也深受汉族人青睐。
4.大襟衣衫和对襟衣。女人大都穿大襟衣衫,即前襟是整块布料,纽袢在右肋一侧。老年男子也穿大襟衣衫。青壮年男子多穿对襟衣衫,即纽袢在前胸。
小褂被称为“汗禢子”,意即“禢汗”之衣。外上衣叫“着袄子”,意即“穿着在身上的袄”。着袄子有单着袄子、夹着袄子、薄棉着袄子和棉着袄子。“薄棉”是说装很薄的一层棉花或羊毛。其实棉衣里装的大都是羊毛,也有装骆驼毛的。因为巴里坤羊毛多骆驼毛少而不产棉花。
5.皮袄。皮袄大都是成年羊的皮缝制的,宽大且长,下摆能拖到脚面,这叫“扫脚面”皮袄或“大皮袄”。大皮袄是农牧人家必备的衣着,农牧民出外,即使大夏天也必带,露天睡觉大皮袄一裹,既当被也当褥。若遇雨雪可毛朝外翻穿还能作为雨衣。
有条件的人家置“打面子”皮袄,即羊羔皮袄外有布面。打面皮袄分短、长两种,出门、做客穿上,显出阔绰气派。
6.大裆裤、窝儿裤。在西装裤兴时之前,男女老少都穿大裆大腰裤。顾名而知,大吊裆,裤腰极阔,系时要将裤腰打折才能贴近腰身。窝儿裤是老羊皮缝制的特号大裤,可将棉衣下摆都塞进裤腰中,特大号的窝儿裤,再放进一个小娃娃也没问题。顾名思义,这种裤子就是一个可随身的暖窝。骑马外出,坐在马鞍上不压屁股、腰杆不困,累了在荒野里就地躺卧,绵软又隔潮。
7.系腰、裤带绳、绑腿带。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即使冬天,人们也往往上身只穿汗禢和一件棉着袄子,有的干脆只穿棉着袄子,这叫“空筒”,衣裳下摆就是风洞,不足以御寒。便在腰间系一条布、毛绳或皮带。老百姓大多系布,把长一米五左右的窄幅黑色或蓝色布捋成一股,系在腰里,这叫系腰。
裤带绳亦多用布带或毛绳。人们大都不穿内裤,只穿一条外裤,也是“空筒”。因而要将裤角用宽一寸左右的布带裹扎几匝。即使夏天,中老年人也要扎绑腿带。
8.牛鼻鞋、锥腕鞋、裹脚、皮窝子。牛鼻鞋是在鞋的前脚面中加一宽两寸左右的竖面,鞋帮实际由三块料缝制而成。脚面上有两道凸棱,极像牛鼻得名。为使鞋耐穿,请鞋匠把新鞋再加上皮掌,鞋帮上护上薄牛皮,虽然笨重,却极结实,这就是锥腕鞋。
裹脚和皮窝子是搭档。裹脚是用手工捻的毛线织成宽二十厘米左右长约一米的毛带,缠裹在脚至小腿上,脚被裹成臃肿的硕大骨朵,多大的鞋也盛不下,只能穿皮窝子。皮窝子制作简单,把泡软的生牛皮或马、骆驼皮裁成宽大的鞋底形,在鞋底形皮张周边打上若干个眼儿,用绳索按要求的方法穿起,踏在裹了裹脚的脚下,一抽绳索四边向上卷起成鞋状,等稍干成型后出门干活即可穿。裹脚皮窝子轻便暖和,适合于赶车或犁地穿。裹脚、皮窝子完全是哈萨克人的发明,而后来汉人比哈萨克人使用得还要普遍。
9.桶桶子、连脚裤等婴儿服装。桶桶子就是婴儿的棉坎肩,状若小水桶,故名之,连脚裤是将裤子和袜子连为一体的。巴里坤天凉,即使夏天,也怕婴儿受凉,尽量让孩子穿得厚实暖和一些。
衣物浆洗存放。对于衣物的浆洗存放讲究严格而有趣。一般来说上衣与下衣、内衣与外衣,特别是男人和女人的衣服不能同盆浆洗,尤其是男人的上衣若和女人的下衣、内衣同盆浆洗,简直就是“礼崩乐坏”打破了祖宗的规矩,是离经叛道十恶不赦。据说如此之后,那男人便至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会不走运的,那叫“输楣”。洗好的衣服叠好存放,上衣与下衣、内衣,男、女衣物要分放,下衣在下,上衣在上。绝不能将女人的衣物尤其是女下衣摆放到男人上衣之上,男人上衣被压在女人下衣之下,男人将“输楣”(倒霉、蒙羞、脸上无光)得抬不起头来。
帽子是绝对至高无上的,民谚云:“欺人不欺帽,欺锅不欺灶。”“欺帽”是不能容忍的,“欺帽”比欺人更甚。1970年正月,在一场政治运动中,一位年过六十岁的农民被诬陷偷盗过生产队的牲畜,他死也不承认。在斗争他的大会场上,要他交代,他仍一口咬定就是没偷,军宣队员一耳光扇去,他的头稍一低,头上的皮帽子被扇落,骨碌碌滚到一群女人脚下。他不顾一切边喊着“帽子帽子”,边去抓帽子。运动之后别人跟他开玩笑说,你叫人家打嘴的时节也没呱喊,一个帽子滚到女人脚底下呱喊啥?他说,帽子要跑到女人脚底下,这一辈子就完了。所以帽子在不戴时也须挂或放置在高处,品质好的皮帽有帽盆,存放时装入盆内放在高处。
鞋袜属下等物,只能放到衣柜之下。女人的内裤最贱,不得入衣柜,要包好塞到某个角落。
男尊女卑,男智女愚,上智下愚,上尊下卑,包括同一躯体,连同他们的衣物。同一躯体上半部属上流,头(连同帽)理所当然是至高无上的。下半部就是下流,尤以生殖器官为最下贱。说说上部器官及其活动行为是冠冕堂皇的话,说下半部、尤其是生殖器官和它们行为的话就是下流话。
巴里坤人的衣着服饰,确实有多民族的特点,有的还真很难一下子说清某种衣服或某一样式的某一部分究竟是哪个民族的。
住宅
修房子前先要请道士看风水,道士多兼风水先生。选干实硬朗的地点,用罗盘定好方位,再划房址。确定了房址就请木匠套好大架,择吉日“立木”。立木是指把整座房子的木架先搭建起来。
立木是隆重的,要上香放鞭炮焚化纸钱。正中的房梁上一块红布把五谷袋、书本和三支羽翎箭紧紧裹住,以祈五谷丰登,宅院太平,家出知书达理之人。红布既表示喜庆,又有祛邪镇宅的功用。
所有的木料都得用刨子刨光,梁柱檩椽之间用榫卯连接,不许用铁钉。檩子下再加一木叫嵌,实际就是两层檩条,以防弯曲。柱子下要垫柱顶石,讲究些的人家请石匠凿成基座为正方座、上呈鼓形的柱石。
立木这天条件好的人家要摆酒席。除亲朋好友外,参与建房的各类工匠都在被请之列,一般来说修房的主家对各类匠人都是很恭敬的,工钱之外要管吃喝,且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吃好,以求房屋建得坚固美观。
立木之后,开始下磉砌墙。地表下的基础用石头或砖,现在叫地基,原先叫“磉”,磉必须坚实自不需说。墙也须砌得平直才行。
据说无论是木匠、石匠,还是泥瓦匠,若惹了他们,他们在建房过程中给你“日鬼”,以后你住这房子不会太平。相传有一家对木匠很刻薄,木匠在他家的房梁上藏了一块木刻:一男一女中间隔着一堵墙。结果主人家的儿子娶了媳妇后从新婚夜起,每晚一上炕灭灯后小夫妻就被一堵墙隔在两侧,点了灯墙又没了。还有一家得罪了泥匠,泥匠用泥捏了一辆马车藏在他家粮仓下,秋收粮食入仓,每夜都听到有车马从他家进出,不几天发现仓里的粮食就被拉运干净。两个故事的结尾都是最后主家向匠人赔礼道歉,请客送羊酒花红,匠人除去邪物,方得安稳。
显然,这些故事是对那些不尊重技术人才的人的警示。
城里的上房的面向要根据街巷的位置而定,乡里的绝大多数坐北面南,也有面北坐南或面东坐西的,但绝不可面西坐东。因此,院门多开在南,也有东门或北门而绝无西门。开西门有早日归西之嫌。
修门楼也是修房中至关要紧的部分。门楼是主家地位、财富以至职业的招牌。门楼多为砖木结构,砖用青砖,砖上有浮雕,官吏家多雕狮虎或怪兽,商人家多雕大象,象背上驮盆万年青之类,祈求财源茂盛,财运亨通。非皇亲国戚是不可雕龙凤的。
院门和上房中间的门对正,原本是嫌屋内的一切都会被路人看见,所在院门内丈许的地方修上砖或木板“照壁”(影壁),可老百姓说是为了避邪,院外的鬼祟冲进院内碰壁后或退走或气焰先挫去大半,危害不大。因为据说鬼怪魑魅虽凶狠但只会横冲直撞,不会拐弯。
房子修好之前,女人不得到修房子现场。等房子修好,方举家乔迁新居,亲朋邻里要来“安锅”、“燎烟”。来客有礼,主人备酒,如此而已。
一年之后,请道士念经做道场。只见道士先抓麦麸在院内地面上画上一座城池图,这叫“撒麸子城”,即富贵多子之城池也。再剁白公鸡“领牲”,这是古时“牺牲”仪式的沿革。后将酒、醋、油的混合液倾入马勺内,点燃了逐房熏燎,道士口中念念有词,一手挥舞麻鞭抽得山响,以除秽气。这一套叫“谢土”,即感谢土地老爷保佑之德。
巴里坤降水量小,尽管房屋多用土块砌就,但住上百八十年或更长的时间没任何问题。至今,县城内保护较好的清代民宅仍有几家,其中最好的是王善桂先生的住宅。
王善桂的祖上,跟随岳钟琪来西域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叛胜利后,岳钟琪率领大军凯旋归去,留下他的副将王将军驻守,官封四品。王将军从此携家眷在巴里坤定居下来。在汉城南街修建了占地十亩的大宅。这大宅分相对的两个院落,坐北朝南的一座已被某单位征用,现在只剩坐南朝北的一座。这是典型的巴里坤式四合院,与院门正对着的是上房,那是供奉祖先的地方,有各式的雕花门板,均是中原内地汉族风格的雕刻,门板上的颜料仍然保持着鲜艳的色泽,据说是当年专程从内地买来的。宅院的东房是那时候的账房,现今主人将从前使用过的计量器具完好无损地摆放在内,似乎向前来参观的人述说当年日进斗金的富裕家境。
在院里靠院门东侧,摆放着一辆木质车,是过去那种老牛车的袖珍型车辆,以前人们称之为小轿车,是专供达官及其家眷出门远行的交通工具。据现在的主人说,这是当年王将军的专用公车。
王将军驻守镇西府,统管今哈密、奇台及吉木萨尔沿线军务,经常乘坐这辆车出去巡视工作,有时候一出去便是好几个月,大多的时间在路上度过。冬天遇到大雪封山,就只能停留在当地,等到来年冰雪消融后再回来。所以,这辆车就成了他的生活用车。
这座老宅,至今住了老王家十代人,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院内那棵沧桑的老榆树,树皮的每道皱褶里都像是记录了这两百多年的王家历程。这十代人中,有好几个文士,也有为官的,也有经商的。清末民初王家曾是镇西城里一大商行,字号“三槐堂”。
现在,王家人大都走出家门、县门,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情,只留下已经退休的王善桂和那棵参天古树,守着这安静的古院落,让每一个拜访者从这古色古香的民宅中寻访历史发展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