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37400000056

第56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洽(4)

病人由不发热向微发热的转变,反映出阴邪渐化,寒邪渐去,正气奋起抗邪之势;值得注意的是,张仲景特别强调病人发热是微热,认为微热才是转愈佳兆。否则,若见大热,则或为阳复太过,或为虚阳外浮,又都非佳象。

虚寒下利病人,由于寒湿内蕴,口多不渴。如病人由口不渴向口渴转化,乃寒湿渐化,津不及布的表现,与热盛津伤不同,临床较易区分。此外,此处下利口渴与少阴自利而渴亦有较大区别,因少阴自利而渴,多见畏寒肢冷,脉来微细,不似本证手足有转温之趋,精神有转振之势。

脉弱既反映了病程中正气不足,亦表明其时邪气不盛,值此之时,病人才有向愈之机。

【原文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一云,设脉浮复紧。

【释义】寒利自愈与不解的脉证判别。

本条紧承上条,列出了寒利证自愈的另一种表现及不解的证候特征。条文中“设复紧为未解”句中的“复”字,点出了在脉数出现前,当见“紧脉”,属于虚寒下利之脉。下利同时脉现数象,并见微发热汗出,既是病欲自愈之象,应是反映了患病机体阳气回复、正气渐旺、正能奋起驱邪的机转。其脉数必兼和缓之象,为正能与邪相抗争的反映,而若数而空豁,则虽数亦非欲自愈之候;病程中由原来的不发热转为微发热是正能胜邪的标志,若大热暴现,又当注意其虚阳暴脱的另一端;汗出见于下利欲自愈之证是阳气渐充,津得输布,灌溉全身的佳象,但必微微汗出方为佳兆,否则,若大汗出不止又是津气外泄、阳失外固之候。因此,下利欲自愈的判断不仅要注意四诊的合参,更应注意相关证候表现在不同病理转化中的特征。

下利病程中脉由数而和缓复转为紧者,是邪气复聚,寒邪又盛之象,为病不解。

【原文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①者为顺也。

【词解】①少阴负趺阳:少阴即太溪脉,用以候少阴肾气盛衰;趺阳即冲阳脉,用以候阳明胃气盛衰。少阴负趺阳,即太溪脉小于趺阳脉。

【释义】寒利证运用温灸后的预后判断。

阴盛阳虚,清气不升则下利;真阳耗伤,四末失温故手足厥冷;阳气不足无以鼓动血脉,因见无脉之候。值此之时,治当温补阳气。灸法作为温补阳气的快捷治法对此类证候有确切的疗效,但疗效的是否出现尚取决于病情的轻重。若用灸法后厥冷不回、脉搏不出,往往是阴寒极盛而阳气已绝,病情至为严重,若再加上微喘,则为肺肾之气已绝之象,故主死候。

若于温灸后寸口脉虽未及,但太溪脉有微弱搏动,趺阳脉搏动更为明显的,提示肾阳虽衰而胃气尚存,病虽重而仍可救治,故为顺候。

【原文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释义】热利热壅气滞、血肉腐败出现的病证转变。

热邪内蕴不去,火热上冲故见寸脉浮数之象;热邪下迫,肠腑经络气血阻滞,因见尺脉滞涩不利。热壅气血,血肉腐败,故见大便下脓血之证。

【原文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释义】里虚寒证兼表的治则及治禁。

下利清谷为脾肾阳虚、清气不升、腐熟无力的表现,病人可能还当伴见畏寒肢冷、小便色白、舌淡苔白滑、脉微细等脾肾阳衰的证候表现。值此正气不足之时,机体抵御外邪力下降,极易招致外邪的侵袭,出现里虚寒兼表证的复杂证候。对此类证候的治疗当以“攘外必先安内”为治疗准则,否则,一经发表,不仅外邪不去,更会因汗出阳伤,导致在里虚阳的外散,出现脾阳更耗、寒湿更盛、气机阻滞证之腹部胀满表现。

【原文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①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词解】①下重:肛门部有重滞的感觉。

【释义】从不同脉候来判断下利预后的顺逆。

下利脉见沉弦,沉为在里,弦为气机不畅,故常伴后重之感。下利而脉象现大反映邪气盛实,故病不会转愈,所谓“大则病进”,“大则邪至”。下利脉现微弱数者是邪气渐至衰微,阳气逐渐回复之象,故下利必将自然停止,即或有发热之象,亦是正能抗邪之象,因邪气已衰,病人预后必不至太过凶险。

【原文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①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②,下虚③故也。

【词解】

①郁冒:郁闷眩冒,乃虚阳奋与邪争,邪将从汗解的先兆。

②其面戴阳:疾病过程中,病人出现面部淡红如妆,浮游不定的表现为戴阳。因红色属阳,面色发红犹如阳气戴于上面,故称戴15日。

③下虚:下焦虚寒。

【释义】阴盛阳虚轻证下利可得郁冒而解的机转。

下利,脉沉而迟,面赤,身热,下利清谷等证,一派阴盛阳虚之象,治当温补阳气,破阴回阳,方得生机,应无自愈之理,何以病人可得郁冒汗出而解?几个程度副词点出了缘由所在,病人虽下利清谷,脉沉而迟,但面赤是“少赤”,身热是“微热”,手足厥是“微厥”,“少”与“微”既是对相应症状轻重的描述,更是对病人阳虚程度较轻的判定。正因其阳虚程度较轻,生机之阳未得尽散,患病机体在进行自我充分调养过程中,正气有渐复的可能,随着正气渐趋充盛,正气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必会出现正邪交争激烈的病理生理反应,出现心胸郁闷、头晕目眩、汗出,随之病解的转归。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下焦阳已虚的缘故。

上述阴盛阳虚之证,待其自然恢复自是幸事,但抓住时机,辅以适当调治对促进病情向好的方向转化,则更有裨益。

【原文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释义】寒利阳复自愈及阳复太过的转属。

下利属阳虚,脉当现沉紧,今反见脉数且口渴的是阳气有恢复之机,反映正能与邪相争,津液未及得布,随着时间推移,机体将发挥自我调节机制,而疾病自愈。如果阳气来复,疾病不能自愈,说明机体阴阳不能达成平衡,多属阳复太过之证,因为阳热偏盛,必见下利脓血的症状表现。

【原文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啐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释义】下利致阳气垂绝证的预后判断。

下利止后,病人现脉绝、手足厥冷等症,是阳气耗伤、些微欲绝之象,一般预后不良。但由于其利已止,些微之阳尚有渐复之机,故观以时日便可测知其预后如何,如一日一夜后由脉绝转至脉微或细弱和缓、手足亦温,说明患病之体通过自身调节,阳气有渐复之机;相反,如虽经昼夜观察脉仍未见好转,则系机体阳气无回复之望,故为死证。

【原文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①者死。

【词解】①脉反实:实,谓脉来坚实有力,多见于大实证。现虚证而见实脉,故称反。

【释义】证虚脉实者预后不良。

此处的下利概指虚寒下利,因若属邪实之利,则脉见实象自属正常,未必即属死证。与此相对,虚寒下利若见微细、微弱之象,既是正虚,亦示邪微,而若再见实脉之候,则示正虚邪实、正不胜邪之证,极易出现邪势鸱张、正气暴脱的死证。故证虚脉实者其预后不良。

【原文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释义】虚寒下利致阴盛格阳证的辨治。

下利清谷为脾肾阳衰、清气不升、腐熟不能之象,较之一般下利清稀其阳气损伤尤重。里寒外热不是证候性质,而是对证候表现的概括,所谓“里寒”是指由于脾肾阳衰而致的下利清谷、畏寒肢冷、小便色白、舌淡苔白滑、脉细欲绝等;所谓“外热”并非指表热之证,而是指病人由于正阳些微,虚阳被格拒于外而见的一系列证候表现,诸如身大热反欲得衣被、面赤如妆、浮游不定等。汗出是阳气衰微,阳不固阴而致,与表证汗出不同,更与里热证汗出不可同日而语。手足厥冷正是阳气衰微、四末失于温煦的真实反映。正由于阳气衰微明显,已至虚阳被格于外的局面,故治疗不仅应注意温补虚阳,更应使内外格拒得到解除,否则将有阳气外散之虞。

【辨治要点】

主症: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

成因: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治法: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方药:通脉四逆汤(四逆汤加重附子、干姜用量)。

【原文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释义】厥阴肝经热邪迫肠下利的证治。

“热利”二字既指出了该证以下利为特征的证候特点,又揭示了该证热邪下迫大肠的性质,由此亦不难想见该证应具有下利臭秽、肛门灼热、小溲黄赤、口苦而干、舌红苔黄、脉数等热邪内蕴之象;“下重”二字点出了该证肝热内迫、气机阻滞的另一侧面,正因为此,气血必为之壅遏,病人自当见腹痛之证。气机壅滞,气血壅遏,加之热邪内蕴,壅遏气血,极易化为脓血,因此常见及利下脓血之证。

肝经热邪,下迫大肠,当以凉肝清热止利为治,方用白头翁汤。方中以白头翁为主药,其味苦性寒,能凉肝舒肝,尤善清下焦热毒,是治肝经下迫大肠下利的要药。黄芩、黄连苦寒,清热坚阴,并厚肠胃;秦皮苦寒,能清肝胆及大肠之热,且能凉血坚阴止利。四药相伍共成凉肝解毒、清肠止利之剂。

同为下利便脓血,本证与少阴病篇桃花汤证性质迥然有别。本证热利下重,下利物臭秽,脓血色泽鲜亮,伴口渴欲饮等热象。桃花汤证性质属虚寒,乃脾肾阳虚,关门不固,不能摄血使然,其下利必滑脱不禁,绝不应见里急后重之证,所下脓血晦暗不泽,腥冷不臭,且口必不渴、舌淡不红。

同类推荐
  • 名方妙用

    名方妙用

    本书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广泛收集古今中医药方,经长期临床验证,精心筛选出制作简单、取材容易、疗效确切的药方1200余首。每方包括组成、加减、主治和疗效。按常见证候和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分类编排,介绍了250余种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中药名方治疗。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强,适于临床各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及家庭自疗者阅读参考。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养护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养护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诊疗和日常养生常识,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论治、西医诊疗、常用中成药及方剂、中医名家论治心得、内服妙方、外治良法、常用西药、食疗药膳、保健常识等。
  • 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管理规范

    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管理规范

    近年来,我省各大医院的临床营养工作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临床营养科(室)在组织建设、管理、医疗、教学、人才培养、医疗科研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服务能力降低,成为医院医疗服务“木桶”中的“短板”。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临床营养科的建设和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受省卫生厅的委托,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临床营养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们组织省内部分专家编写了《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希望从体制上、工作内容及流程、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人员配备要求及管理、设备仪器、房屋建筑以及质量监督标准等全方位的进行统一规划。
  • 生物制药学

    生物制药学

    《生物制药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导学式和合作性学习理念融入到教材的编写中,在编写手法中充分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每个章节部安排了课前讨论及课后讨论。教材在内容方面做了全面、实用、浅易和前沿的兼顾。共分为4部分,前兰部分全面介绍三大类生物药物一生化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的类别、生产原理及生产工艺等;最后一部分介绍生物药物的研发和质量控制等相关知识。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力求把最新的基因工程药物融入其中,同时避免传统生物制药工艺的简单罗列和介绍,结合工业化、规模化生产重点介绍代表性典型工艺,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 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本书作者在认真阅读了近百位名老中医的医案类学术著作后,遴选出原著中最精华的医案进行了详细研读并予以画龙点睛的评述,使这些名老中医在医案中蕴涵的理法方药经验得以较好的传承和弘扬,对年轻一代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及中药工作者均颇有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天赋暴走

    天赋暴走

    葬掉乔丹的神,葬掉科比的偏执,葬掉艾弗森的狂。
  • 感恩之心(心灵鸡汤系列书)

    感恩之心(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吴亦倾凡

    吴亦倾凡

    本是陌路人,却因一场对的相遇让两人开始对彼此不离不弃,一起走到文章中品读吧(女主用第二人称)
  • 末世烟云

    末世烟云

    一场陨石雨又紧跟着一场大雾,人们被困,军队又无力援助,变异兽不断出现,浓雾散去之后,人们见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 可爱魔女修成记

    可爱魔女修成记

    她是魔法界最权威的魔法执事,掌管着魔法界的大小事务,但却被冰凌王封印了魔法,变成了一个傻傻的可爱女孩。再次修习魔法,她进步神速,成了学院顶尖天才!神马吸血少主、天才少年,统统弱爆了!
  • 随笔说

    随笔说

    随笔,不推荐你们看。真的很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帝炎黄之苗裔

    帝炎黄之苗裔

    天地、圣人与百姓的故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不愿为刍狗,乖天地所趋。百姓不意为刍狗,违圣人所训。有道兮相转,教百姓创了乾坤,以天地禁锢圣人。无妄兮轮回,使圣人颠了次第,仰首嘲弄那天地。微不足道的人,偶然来到了三方博弈的十字路口……人话版标题:《我在遍地大佬的异世界重生成项羽并一路开挂的故事》
  • 天才萌宝:总裁追妻套路深

    天才萌宝:总裁追妻套路深

    他是高不可攀的男神,遇到她之前,冷肃、强大、不近女色;遇到她之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随时随地将这一生所有的温柔都给她一人。“爹地,妈咪是我的!”“小屁孩,等你长大再来跟我抢女人!”“……”
  • 重生之遇见吴亦凡

    重生之遇见吴亦凡

    十年前,女孩问男孩:“你会不会不爱我。”男该说:“怎么会呢,不过是迟到了。”十年后,男孩对女孩说:“迟到了十年的爱,是否接收?”女孩说:“它没有迟到,这是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