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27100000027

第27章 秘密警察的AB面(8)

锦衣卫最基本的两个作用就是:监视外廷和帮助朱元璋排除对明王朝来说所有的“危险信号”。朱元璋之所以要迫切地排除危及朱氏统治地位的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继任者在朱元璋看来实在软弱:太子朱标和皇太孙朱允炆在朱元璋看来,都是仁慈有余,而霸气不足,他们根本无法驾驭这些功劳显赫的开国功臣。

在朱元璋屠杀掉的朝臣中,有不少人都是得到过朱元璋赞许和嘉奖的。在朱元璋看来,越有本事的人就越是危险的人。胡惟庸如是,李善长如是,横扫大漠的帝国名将蓝玉更如是。

诞生之初的锦衣卫,实际上是不能操纵一切朝臣的生杀大权的,朝臣们看到的气焰嚣张、杀人如麻的锦衣卫,其实只是在中规中矩地奉行着朱元璋的命令。只要朱元璋想拿谁开刀了,锦衣卫就得去搜集一切可以证明这个人有“不轨之举”的言行举止,接着就是把这个人抓进“诏狱”,想办法让他认罪。明朝初期的锦衣卫更像是一条被操纵在帝王手中的鞭子,帝王挥向哪里,锦衣卫就必须准确无误地打向哪里,他们没有自己的主张,更多的是在贯彻朱元璋的命令。

直到明成祖朱棣登上帝位,“恶魔”纪纲入主锦衣卫,锦衣卫才开始逐渐由一件被操纵在帝王手里的工具,转变为拥有了自己的意识和主张的队伍。究其原因,当然在于朱元璋对于杀什么人、怎么处理有着条理清晰的计划,而朱棣不同,因为有些建文帝的旧臣是在明面上的,而有一些是在暗地里的,所以他的条理并没有朱元璋清晰,再加上锦衣卫指挥使是野心勃勃的纪纲,所以,锦衣卫就开始慢慢成长和转变了。

2.宦官专权的工具

把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对锦衣卫的短暂压制认为是锦衣卫最黑暗的时期,不如说成是明朝的政治轴心开始偏转,在明朝初期的建设巩固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文臣集团在明宣宗之后开始被明朝的帝王疏远,宦官集团逐渐成为明朝中后期的主旋律。在明孝宗的“中兴”之后,宦官集团终于堂而皇之地登上历史舞台了。

锦衣卫最辉煌的阶段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他们注定在明朝余下的历史中只能充当一个配角。当然,你不能因为它的配角地位而轻视它,殊不知还有多少风云突变的时刻这个配角会被临时性地“扶正”,更何况还有袁彬、骆思恭这样的角色要登台亮相。锦衣卫在剩下的时光里戏份儿虽然不多,但是依然非常重要。对于明朝的历史,还是注定不能缺席。

明英宗时期的太监王振给后到来的宦官时代打下了一个基础,但是真正将宦官政治演绎得如火如荼的是刘瑾。刘瑾是明朝最值得注意的一个当权太监,在他当政的时候,一方面,朝廷制度大变,明孝宗费了老大劲才完成的“中兴”的那点儿社会影响力让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给挥霍干净了;另一方面,与王振、魏忠贤这种为了一己私利扰乱外廷秩序的太监不同,刘瑾很注意对外廷能臣的维护和使用。但是,不管怎么说,刘瑾还是一手把明朝推向了宦官专权的深渊。

另一方面,宦官与锦衣卫的从属关系一直都是一个敏感问题,怎样协调好这两个特务机构之间的关系是历任司礼监大太监的难题,此前的汪直和王振当权时都没有处理好这样的问题,直到刘瑾的出现。不同于汪直对锦衣卫的一味压制,也不同于王振让毫无所长的马顺掌管锦衣卫,致使王振时期的锦衣卫最为碌碌无为,刘瑾根据锦衣卫的特务性质,通过协调东厂与锦衣卫的职权范围,重新定义了锦衣卫的工作和性质,从而使锦衣卫与东厂兼容,不相冲突,并且一直在东厂的管辖之内。

明朝的锦衣卫大多都身兼都指挥佥事和锦衣卫指挥使,都指挥佥事本来是个比较高的职位,意思就是统管侍卫,可是后来有了东厂以后,这个职位基本上就是个空职。都指挥佥事一般都是闲职,锦衣卫指挥使是下到基层指挥锦衣卫开展特务工作的真正领导:大概的情况就是都指挥佥事是责任人,而锦衣卫指挥使是执行者。刘瑾认真分析了都指挥佥事和锦衣卫指挥使之间的利害关系,将实际权力和要承担的责任落实到了都指挥佥事和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上,使都指挥佥事不再只是一个虚职。刘瑾时代的都指挥佥事石文义,锦衣卫指挥使张采,两个人同掌锦衣卫,分工合理,干得也算中规中矩,只是因为攀附刘瑾让朝中的不少朝臣有些看不顺眼,刘瑾倒台以后他们俩也就被皇帝一把给抹掉了。

汪直和王振当权时,锦衣卫充当的角色更像是一个跟班,说得再严重点儿就是个整天吆五喝六或者替太监们打掩护的“狗腿子”。但是到刘瑾当权,他通过对厂卫之间工作的协调,重新让锦衣卫这一实战经验丰富的特务机构焕发了青春。锦衣卫很多其实已经名存实亡的权限被刘瑾干脆剔除,将锦衣卫重新定位到了特务工作第一线的位置上。锦衣卫的主要工作成为了到基层去,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去执行任务、搜集情报。毕竟,太监是没有办法去执行这种任务的,由于特殊的生理情况,太监暴露的几率实在太大了。而这时候使用“雇佣军”也是根本不可能的,要知道,厂卫所执行的任务几乎是明朝最高端、最机密的,一旦使用“外人”会让整个任务的不安定因素增加。

在这方面,没有比锦衣卫更适合的了。多年的操作和经营,早已经让锦衣卫的特务网络无孔不入,再加上锦衣卫隐蔽娴熟的手段,锦衣卫简直就是一部接近完美的“特务机器”。锦衣卫通过这次“改编”,获得了它新的使命,虽然依然有着对皇上直接负责的特务权力,但是锦衣卫已经不再掌握在皇上手里了,而是落到了东厂司礼监大太监的手里。管理者的级别虽然降了一级,但是锦衣卫的权限却增加了,对于自己的工具,司礼监太监的要求肯定不会如皇帝那么苛责。

刘瑾专权,朝臣们都竞相贿赂,为了争宠,大伙都是争着抢着攀比着往刘瑾的府里输送金银和珠宝,在那么单薄的俸禄面前,你要是不找点儿赚外快的渠道,怎么能有资本给刘大太监进贡呢?自己没有办法,当然就只能在老百姓身上想主意了,有钱的多榨点儿,没钱的少榨点儿,反正不能做没有利的买卖。上行下效,锦衣卫也不能免俗啊,更何况当时锦衣卫的两个头头石文义和张采在行贿这方面也属于高手,他们当然有的是办法让锦衣卫在执行任务的同时大捞油水。所以,在刘瑾当权以后,锦衣卫办事反而比从前要“放得开”了。以前去拿什么人得看看皇上的意思,现在不用了,只要不是跟东厂有关系的,谁都能动,刘大太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只要给上面的“意思”够了,工作的灵活与自主权还是非常充足的。

可惜的是,刘瑾虽然完成了对锦衣卫的“改编”,但是却没有享受几天就倒台了,倒是方便了后来的魏忠贤。魏公公掌权后吸取了前几任倒台的经验,也充分利用了锦衣卫的特务性能,不过没有办法的是崇祯帝的继位,新皇帝最看不顺眼他,于是执政以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除去魏忠贤。不过让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崇祯帝后来对宦官的信任比之前几任有过之而无不及,负责抓捕魏忠贤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不久也和太监们站到了统一阵营里。

3.大明王朝的殉葬品

在这个星球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任何国家的任何一个王朝的倾覆是因为一两个政令的失误造成的,一个王朝的倾覆,总是伤痕累累的。而那些伤口,总是日积月累,隐蔽滋长,等到它在四围的兵戈里惊觉自己的苍老和腐朽时,往往已经剧毒攻心,无药可救,只能在更强大的、新生的政权面前倒下。

当明朝拖着疲病交加的身体还在穷兵黩武之际,辽东山海关外的满清政权正生机盎然,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那些响亮的名字开始搅动历史的波澜,当袁崇焕在崇祯帝愤怒的屠刀下含恨死去,不可一世的大明王朝终于丢掉了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当年镇定果敢的崇祯帝在迷茫的历史甬道里开始左右碰壁,他不知道他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为大明王朝和自己都挖好了墓穴。

锦衣卫也在李自成和多尔衮的马蹄下走向了覆灭,对魏忠贤的抓捕更像是锦衣卫在生命的苟延残喘时的回光返照,疮痍满目的明王朝在挣扎了几下以后终于在南方的海风里走完了它最后的历史之路。骆养性只是这段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中的众多人物的一个缩影,在明朝作威作福的骆养性,到了清朝时期就变成谨小慎微的臣子,擅自接洽南明使者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从此以后他就拖着辫子做起了一个勤勤恳恳、规规矩矩的官员。可见,一个人永远没有办法影响一个时代,只有一个时代才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心高气傲的嘉靖和少年天子朱翊钧都没有能够力挽狂澜,其实,当明英宗在第二次当上皇帝杀掉于谦并且给王振立祠于智化寺以后,大明王朝就开始走向了宿命般的灭亡。多亏了明孝宗的“中兴”,明朝那些伤口并没有很快就化脓,它似乎又恢复了活力,似乎又回到了壮年,但是刘瑾来了,为个人私利不惜一切代价的欲望膨胀时代来临了,前赴后继为了明王朝的辉煌和永恒所努力的时代过去了。巨人开始萎缩,“三大征”和“三十年晏处深宫”的明神宗携手“九千岁”魏忠贤给明王朝的机体上留下了最致命的伤口,有心回天的崇祯帝在不自知的歧途上越走越远。

同类推荐
  • 明月出天山

    明月出天山

    朱由榔,南明最后一任皇帝,被吴三桂绞杀在缅甸。周仁远,现代宅男一个,无意之中穿越到了明末,成为了朱由榔。为了生存下去,看他怎样为了注定的命运不断挣扎,他能否改写历史?王婉婷,一名现代护士,穿越成为了县令千金,这两人是否会在明朝相遇?两人会走到一起吗?
  • 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诸葛文编著的《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涵盖了可谓是人类的全部历史,浩渺无垠。为了方面读者朋友们阅读,《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编写,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脉络通顺。
  • 我乃大宋一小兵

    我乃大宋一小兵

    将军含冤而亡,竟引出潜藏多年的惊天秘密!“苍天已死黄天立”,这句话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当这一切聚集在一个灵魂是从现代穿越而来的小小禁军身上的时候,又会激起何种惊天动地的波澜!
  • 焚阙

    焚阙

    你对当下的生活抱着的态度,便是你对未来抱着的态度。生活是遵循前因后果的,当下你抱着什么态度生活,相应地,未来你的生活就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有权利选择当下怎么过,但谁都不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立即脱胎换骨变成理想中另外一个自己。
  • 穿越之始皇末年

    穿越之始皇末年

    秦始皇是我义父,蒙恬是我大哥。项羽刘邦都是我兄弟;谁说天下统一又分,一个无知少年怎么面对那些不平凡的事情。
热门推荐
  • 风魔无间

    风魔无间

    看无权无势又没天赋的小人物踏入修真之路,却遭遇同门师兄弟的欺辱。却因祸得福,得到奇遇神功。奈何厄运未因此结束,又因救人而遭误会,在临死之际闯出门派,进入纷扰世界,他的人生最后会走上什么样的道路...
  • 上海寻梦记

    上海寻梦记

    山村女孩乐小颖于十八岁来到都城上海市,开始她的打工生活。虽然她把电梯叫作会上下跑的车,但她不怕,能够吃苦、勤劳。可是生活却并不因为她“吃苦、勤劳”就让她顺利,在做了不长的家政员后,被雇主“撵”了出来,进了“格格”美发厅打杂工,并由此学起了美发。正当乐小颖技艺突飞猛进之时,一次误会,使她离开了“格格”美发厅。“祸兮福所倚”,从此,她走向了辉煌的“燕之舞”美发厅——在接受法国美发大师米玫尔·杜的指导后,乐小颖的技艺更加成熟,成了“燕之舞”的台柱子。可这时,老板黄柏燕却突然要去美国,使得乐小颖意外地成了这家美发厅的主人,并改店名为“颖之魂”,且很快拥有了五家连锁分店。
  • 世间曾有李叔同:弘一法师绚烂至极的前半生

    世间曾有李叔同:弘一法师绚烂至极的前半生

    旨在解读李叔同的前半生(以1918年出家为界)所经历的人生故事。作者秉承严谨的创作态度,在保证细节均有出处的前提下,进行通俗的表达,让喜欢李叔同的读者了解这位艺术奇才是如何造就的。李叔同在其人生事业达至巅峰时,忽然归于平淡成为苦行僧,让很多人惋惜。他的故事是写不尽的,也是读不完的。
  • 龙残裔

    龙残裔

    南海,永远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有人说,里面有无尽的金钱,无边的修为,有人说里面住有一仙人,驾鹤而来。数百年来,引无数中原剑客侠侣向往,但最另人鄙夷的是,岛上竟卧有一龙,掌握的世间万千气运,无尽修为!
  • 不死仙

    不死仙

    仙抹俞弘声,飘渺仙境遇,情伤枯封心,不做凡尘人,仙魔妖鬼道,皆为仙而修,枯木九逢春,命犯天九难,我欲比天高,仙路中争锋,唯我仙独尊。
  • 王妃又被拐走了

    王妃又被拐走了

    [少年时]他悬崖遇劫杀,她一把推开他,语气软糯又霸道“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然后便被刺贼一掌打下无尽深崖。[十年后]他再次来到十年前遭遇劫杀的悬崖,他久伫,一袭玄袍随风而扬,十年,他找了她整整十年,却终是杳无音讯,找不到她的踪迹…他满心荒凉,又遭刺杀,她怀抱白狐再入他的眼中,只一眼他便认出了她,他心心念念的她又出现了,再次救了他,但他却发现她忘了他,只是语气依旧软糯且霸道“以多欺少可不行哦!”他勾了勾唇,“姑娘可否帮我。”“好呀!”从此他开始宠她惜她,还有…爱她,琨珸国人人皆知昤王宠一女子入骨。辗转由来,他终于赢得她的心,待他想要以十里红妆迎娶她过门之时,才发现她的身份不简单,五个哥哥轮番上阵,“讨伐”拱了他们的团宠的某人,至此,昤王还要每天想尽办法防备她的哥哥们来将她拐走,唉~娶妻之路任重而道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着淘宝穿越到古代

    带着淘宝穿越到古代

    双十一购物买错东西没想到就带着淘宝穿到了八零从此开启了种田经商之路
  • 重生少年时代

    重生少年时代

    高考前夕,来自农村的少秋为了省下几十块钱,在网吧睡了一夜,第二天,错过了高考,错过了自己的一生。十年后,少秋穷困潦倒,对着祖坟发泄心中的不甘,就在此时,祖坟上竟然扬起一阵青烟,然后,少秋就穿越了,回到了十年前,回到了他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qq群:423803053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