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27100000013

第13章 锦衣卫的第二次兴覆(4)

解缙醉倒在了酒桌上,豁达如他永远都不会知道,本来与他推心置腹的纪纲怎么会变成亲手要置他于死地的刽子手,他永远不知道纪纲为什么会那么恨他。这壶酒是一壶毒酒,但并不是一壶要人命的毒酒,依纪纲的个性,他不会让一个犯人这么没有“想象力”地死去,他是恶魔,恶魔就会有恶魔的方法。

对于纪纲来说,解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即使在他决定把解缙送进鬼门关的时候,他依然有这样的感觉。但是纪纲已经不能饶恕解缙了,在这些年的牢狱生活里,纪纲没少在解缙身上下工夫。可是解缙,不仅没有成为纪纲的帮手,还差点儿拖了纪纲的后腿。

纪纲将解缙埋到了雪堆里,就这样在风刀霜剑里将解缙活活冻死。永乐年间的一代才子名臣解缙,就这样结束了他坎坷的一生,洁白的雪花堆积在他冰凉的尸体上,埋葬了他的壮志未酬和才华横溢。解缙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登第,此后又凭借一篇被当时人和后世人大加推崇的直陈时弊的文章而登上历史舞台,此后在仕途几度沉浮,最终死于王室的夺嫡之争,终年仅四十七岁。

其实,从整个夺嫡之争的进程来说,解缙的死并不能影响局势的发展,在东宫文臣多被关押之后,朱高炽集团能够左右局势的仅有杨士奇和皇太孙朱瞻基区区几人。而在解缙被投入“诏狱”之后,他也根本无法再影响到夺嫡之争的局势,朱高煦买通纪纲杀死解缙,更多的应该是出于报复心理。

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应该为纪纲感叹他就这样失去了一个坚强的左膀右臂,但是纪纲并没有因为解缙的死放慢自己招兵买马的进程,如果抛开准备犯上作乱的这个可能性,我们也实在没有办法去认定纪纲准备把他和锦衣卫带向什么地方。总之,纪纲把锦衣卫带向巅峰的同时,也把锦衣卫带进了迷雾里,或者升华,或者沦陷。

三、周新被冤和纪纲之死

离开了血雨腥风的应天城,朱棣又亲手创建了一座阴风阵阵的北京城,对于开国者来说,杀戮总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而所有杀戮的操刀手,都总要面对凄凉的命运。只是可惜了周新,他用自己的一身正气和刚直不阿换来的也不过是若干年后明成祖的一声叹息。但是周新并不会知道,在明朝的历史中,还不止他一个直臣冤死,于谦、袁崇焕……还有更多的被历史铭刻的名字在周新的身后浮现。后人们每每读到此处,都不禁会问:这究竟是冥冥之中的契合,还是朱明帝王不可言说的共同之伤?

1.野心勃勃的锦衣卫

在自立为王还是帮助朱高煦达成心愿之间纪纲始终拿不定主意,所以也让后世的史学家们对于纪纲的想法摸不着头脑。但是不管纪纲到底是准备倾向于哪种发展方向,他是不准备再闲着了,他在把解缙供养在“诏狱”里之前就作好了施展抱负的准备。

要发展就需要扩充势力,而纪纲首先考虑到的问题就是——缺钱。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纪纲首先需要的就是大把大把的银子,恩威并施,首先得给别人恩惠。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所以这次纪纲准备一搞就搞一笔大的,搞大的肯定有风险,纪纲就专挑了一件风险最高的事情做。当然,说高风险是对于一般的王公大臣或者平民百姓来说的,但是对于纪纲指挥使来说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他趁着朱棣不注意,以朱棣的名义草拟了一份圣旨,下盐场去取了几百万斤的盐。要知道,在当时盐可是非常值钱的,是明朝所有皇亲贵戚居家百姓的必需品啊。几百万斤的盐取了出来,然后纪纲又利用手中的职权联系到了买家,接着纪纲又找来官船为他运输,这笔生意搞完以后,本来缺少资金的锦衣卫一下子成了暴发户。可纪纲仍然觉得不满足,他又构陷了数百家富商,借着查抄私吞了大量的资产据为己有。这一下纪纲就不是暴发户了,而是富得流油了,有钱又有势的纪纲,就算他自己不主动去贿赂别的臣子,大家也都来亲近他了。

资金聚拢以后,纪纲又着手让不少锦衣卫的基层官员们想方设法做起了买卖,这样滚雪球似的把自己的钱越滚越多。有了钱了,纪纲就开始完善自己的宅院了,首先他花费重金私养了大批的亡命之徒,而且还为他们制造了数以万计的刀枪、盔甲和弓箭,分明就是在自己的住地养了一支秘密军队。

有了军队了,有了钱了,纪纲就开始坐卧不安了,这要是被皇上知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多亏了他征战多年,深明“进可攻,退可守”的军家要领。所以他又派人悄悄在家里挖掘地道,为着关键时刻能溜之大吉。纪纲的地道可不是一般的地道,简直就是地下宫殿,不仅有密道在关键时刻可以让他逃跑,而且还有隧道专门用来屯兵屯粮,商议要事,真是一举两得。纪纲还把几条密道延伸到了京城的重要地点,如果不是逃跑而是改为进攻的话,可以突发奇兵。这个时候,纪纲指挥使的想法我们就可以依稀明白了,他老人家可不准备一辈子在朱棣手下当一个颐指气使的指挥使了,他要奋起,他要站到更高的位置上。

永乐十一年(1413年)的宫中射柳是纪纲对于自己实力的一次测试,他用的方法类似秦朝赵高用的“指鹿为马”,最后的效果却大出纪纲所料,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出来指正。纪纲更加有恃无恐了,除了稳住朱棣,纪纲不再把满朝文武的任何一个放在眼里。

有一次纪纲跟阳武侯薛禄都色心发作,看上了一个容貌绝美的女道士,薛禄倚仗着自己的军功不把纪纲放在眼里,强跟纪纲争夺,结果纪纲拿铁瓜打得薛禄脑袋上出了个大口子,险些把命丢了。薛禄考虑到事儿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勾当,而且纪纲现下在朱棣面前明显比他得宠,只好忍气吞声,憋着一肚子苦水待在自己府邸里找下人来发泄发泄了。

历朝历代的权臣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结党营私本来就是死罪,更何况还要私蓄兵马,这简直就是意图不轨啊!而当朝皇帝朱棣又不是昏君,他“靖难”起兵而掌天下,可不是泛泛之辈,纪纲这样的做法一旦被朱棣察觉,不灭你个三族九族的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骑虎难下,说的就是这样的权臣非常危险,弄不好就会背上不忠不义的罪名,毕竟就在不久之前,朱元璋时代的胡惟庸就是前车之鉴。不说别的,单就矫诏贩盐这样的事就可以杀千百次头了,在古代,“欺君”的罪名是最大的。

既然已经“欺君”,那就不必在乎再“欺”多些了,后来纪纲在查抄已故的吴王家时发现了吴王的冠服,纪纲并没有将这套冠服充公,而是悄悄藏在了自己家里。到了晚上,纪纲把自己的心腹们都叫了来,关上门,穿上吴王的冠服,命令左右祝贺,高呼万岁。纪纲这样的做法就是明白无疑地告诉自己的手下们:行了,哥儿几个别忐忑了,我纪纲要做的事儿这下让你们看个明白,好让你们以后也不用再瞎猜了!纪纲早就不准备把朱高煦抬上皇位了,他是想把朱棣踢下龙椅,自己取而代之。

看来,纪纲是铁了心要把锦衣卫送到古今未有的位置上去了,位置有多高呢?纪纲在心里盘算着,他日的史书上会这么写道:明永乐某某年,都指挥佥事纪纲率锦衣卫以“扫灭靖难叛军,扶正天下纲常”为名攻取北京,废明帝朱棣,自立为帝,国号某,改年号为某某元年,大赦天下,开创一代盛世。

纪纲自然有自己的理由,他可以自称是建文帝的心腹遗臣,之所以留在朱棣身边争取他的信任就是为了聚集力量,东山再起,为自己的主子报仇。到时候纪纲就会得到“至忠”的好名声,废掉朱棣也就是名正言顺,接着就暂代监国,派人到民间去寻访建文帝的下落,反正过个十年八载的,他纪氏已经成为正统,朱明一朝自然就为老百姓所淡忘。民间愚忠之人的反叛是难免的,但是纪纲可是锦衣卫出身啊,扑灭反叛之徒的火焰是他的专长啊!纪纲越想自己的计划越觉得它完美、靠谱,他穿着吴王的冠服就开始横挑眉毛竖挑眼了,这吴王的冠服和朱棣的冠服的质地和款式都太土了,以后他的冠服一定不能这么俗,一定要……纪纲深陷在他的皇帝梦里,再也醒不过来了。

2.周新的冤情

在后来被纪纲害死的官员里,有一位官员我们必须要重点介绍,因为他是纪纲所害死的官员里在人民群众中最有影响力和最具传奇性的一位,他就是周新。周新是广东南海人,起初他不叫周新,而叫周志新,结果明成祖朱棣偷懒,只叫他“新”,把那个“志”字给扔了,所以后来周新干脆顺着皇上的意思,用“新”做了名,而把志新做了他的字。

周新是洪武年间由地方上的诸生推荐而进入太学的,他受到朱元璋的赏识,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后,因为善于判案而被当时的人们称道。

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他改任监察御史,很多官员就在周新任监察御史期间被弹劾。好多平日喜欢四处张扬的当朝权贵,都很惧怕周新,把他看做是“冷面寒铁”。京城中甚至兴起了一种很时髦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谁家孩子晚上要是哭起来,大人们就用周新的名字来吓唬小孩,小孩一听到周新的名字立刻就不哭了。在周新巡视考察福建时,在奏章中提出都、司、卫、所各级武官不能欺辱府、州、县各级文官,同等官阶的各级文武官员相见时都需用平等的礼节,这么一来,把那些平素嚣张跋扈的武官的气焰全给打下去了。

而周新最具有传奇性和被广大劳动人民交口称赞的从政黄金期,来自于他担任浙江按察使时期。当时朝廷本来是让周新去当云南按察使的,周新还没有来得及上任,皇上又发现浙江比云南更需要周新,就让周新调任浙江按察使。据说浙江的老百姓听说周新要来了简直就是奔走相告,蒙冤在狱中的人听说了,兴奋得连觉都睡不着了。

周新到了浙江地界以后,果然没有辜负老百姓的期望,帮助关在大牢里的所有有冤情的罪犯洗雪了冤情。而在周新处理的大大小小的案件中,有一件案子流传了很多年,至今仍然在不少戏曲或者评书中被提及,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说是有一个商人傍晚回家,因为月黑风高,担心被人打劫,就把自己身上的钱藏在荒野丛中的神祠的石头下面,到家以后他怕把这事给忘了,就告诉了他妻子。但是等第二天这个商人去取钱时,却发现钱没有了,这个商人赶紧去向周新报案。周新仔细研究了案情,最后派人找来商人的妻子查问,原来是商人的妻子趁丈夫出外谋生时私通了他人。当晚商人突然回家,与他妻子私通的男子来不及逃跑,就躲藏在了屋子里,正好偷听到了商人的话,待商人和妻子睡熟以后,那个男子就连夜去商人所说的地方拿走了银两。周新问明案情,就依照明朝的律法给商人的妻子及和她私通的男子都判了刑。

这件案子只是周新到浙江后处理的无数案子中的一个。到永乐十年(1412年),浙西水灾,通政赵居任隐瞒不报,周新排除万难将灾情上报朝廷,朱棣得知后命人前去视察,并按周新说的减免租税赈济灾民。至此,周新的廉吏之名传遍天下。

但是周新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的刚正为他得到了廉吏的美名,也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我们说过,锦衣卫到明成祖朱棣执政期间,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周新到达浙江以后,浙江逐渐富足起来,急于在浙江捞一把油水的纪纲就派了一名武官千户去任浙江的缉事,这个千户到了浙江以后果然如纪纲吩咐的那样,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收受贿赂,还作威作福。这样的事情周新怎么能看在眼里而无动于衷?这名武官也早就知道周新的名声,听说周新要审他,赶紧逃跑了。可正是“无巧不成书”,周新在送文册进京时,不承想在涿州又遇到了这个武官,这次周新可没有再让他给跑了,把这个武官抓住就关在了涿州的监狱里。

周新不怕锦衣卫,可并不代表别人不怕啊!那些州牢里的衙役们有几个脑袋敢关押锦衣卫的人哪,这边关进去那边就乖乖地把这个千户给放了。这个武官本来是奉着纪纲的指示去浙江捞一把油水的,结果最后不仅没有捞着,还灰头土脸地回来了。纪纲可是眼睛里不容沙子的人啊,尤其他正是在发展势力的关键阶段,所有不把他放在眼里的人对他来说都是心腹大患,所谓“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纪纲怎能允许有周新这样的绊脚石存在,万无一失,就是必须清除掉有可能给自己制造麻烦的任何一根刺。

给周新编造一两条罪过置周新于死地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尤其,“冷面寒铁”的周新素来公正断案、铁面无私,肯定得罪了朝中不少重臣,纪纲把捏造好的周新的“罪状”递给了朱棣,正好是“一呼”,平素那些对周新有怨恨而敢怒不敢言的臣子们正好“百应”,这样有呼有应的,朱棣纵然再英明也无奈“三人成虎”的围攻声势啊!所以周新还没有见着朱棣,就被锦衣卫扬起“诏令”五花大绑了,锦衣卫们手下更不留情,到京城的一路上周新几乎被打了个体无完肤。

到京城,周新跪在台阶前,慷慨陈词:“陛下您下诏按察司执行公务,与都察院一视同仁,如今我以您的名义去捉拿作奸犯科的罪人,为什么反倒判我的罪?”结果哪知道这不说还好,这一说,本来就在气头上的朱棣更加愤怒,下令杀了周新。

在刑场上,周新又一次看到了那个武官千户,还有那个武官身边站着的纪纲。即使再单纯耿直的臣子在这个时候也可以明白其中的原委了,在判案上周新必然要比纪纲强得多,但是在政治智商上纪纲明显要高于周新,勤勤恳恳的周新为官数十年办案千桩才得以被世人尊称为“一代廉吏”,而纪纲几乎就是在弹指一挥间,就让他从朱棣的宠儿变成了死刑犯。在当时如日中天的锦衣卫面前,名扬天下的周新看起来却是那么脆弱和无奈,他只能在一声“生当直臣,死当直鬼”的呼啸里长跪不起。

3.小太监的心理斗争

好了,我们没有必要再长篇累牍地继续周新被纪纲陷害致死的后续报道了,因为这件事不管怎么说,也只是纪纲在排除异己的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历史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已经演绎到了它最荒诞的戏剧冲突的最高潮部分,下面,一个重要的角色就要出场了,按照惯例,我们要介绍一下这位重要角色出场之前的背景。这段背景主要是描述一下纪纲指挥使府第内的阶级构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已经准备做皇帝的纪纲指挥使为了怕皇位突然到他手里使他措手不及,所以他首先要模拟皇宫体验一下当皇帝的感觉。

同类推荐
  • 将心独运

    将心独运

    朱宇少时就扬名于巴蜀,大厦将倾的王朝把他当做最后一批救命稻草,征召入京,谱写历史。为将乎?为臣乎?为王乎?为帝乎?为贼乎?一切功过都由后世评说,不负当下才是大道。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将心独运》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匠心补天

    匠心补天

    衰败没落的帝国,分崩离析的疆土,光怪陆离的世界,尔虞我诈的江湖。生逢乱世,人如草芥,苍天已死,天下逐鹿。是听天由命?是随波逐流?是为祸天下?是隐居山林?或是,逆天而行,只手补天!
  • 汉武边军

    汉武边军

    我是英雄吗?不!我只是一个挣扎生存的戎卒!我是枭雄吗?不!我只是这苍茫大地上的一只孤狼!大汉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现代边防部队的一名基层军官刘武,意外闯入了这个大乱将至的世界。成了边地上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边军戎卒。滚滚黄沙淹没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跟随刘武的视角,去见识汉末那波澜壮阔的画卷,那不同于史书中那寥寥数语的世界,那被一个又一个谎言所遮盖的历史真相。建立了Q群(汉武边军)249471602,有意见或是建议的兄弟可以来找我。
  • 大汉之少年归来

    大汉之少年归来

    少年化身成前世,来到了大汉朝,昭宣年间,各势力间勾心斗角,步步为营,少年也从尔虞我诈,陷害和背叛中逐渐成长,从善良到城府,甚至黑化,成为终极大boss。最终在人去楼空后明白,人生最痛苦的是利欲熏心,最珍贵的是不忘初心,“愿你阅尽繁华,归来仍是少年!”。本书以历史为背景,权谋为主,言情、复仇等元素为辅,为了故事的精彩性,难免会有人物杜撰,所以请读者海涵。少年意味成长,成长是随波逐流还是逆天而行?我们又需要怎样的人生?少年意味求欲,欲望可以使人改变,也会使人痛苦,当破云见雾,是得到还是失去?“但惊物长成,不觉身衰暮。去矣欲何如,少年留不住。”愿所有少年,青春不悔!
  • 这个男人来自盛唐

    这个男人来自盛唐

    这是一本不一样的历史小说,讲的不是争霸,不是杀戮,不是天下无敌的武功,更不是风花雪月。这本书讲的是人。有一个人,一个从盛唐而来,要给这个昏暗的世道,带来自由。这本书讲的是很多人,血溅宫门的三百太学生,披麻骂君的十八大学士,让两国止战十年的汉相马如龙……他们,也只是为了自由,为了有朝一日,人可以是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仙途:凤霸天下

    重生仙途:凤霸天下

    上一世,她被自己的夫君亲手害死,整个家族也毁于他手她曾经发誓,若有来生,定教他血债血还没想到,她真的获得了重生,只不过是重生在了一个瘦骨伶仃的黄毛小丫头身上当她意外的发现这具身体竟然有灵根,便开始了漫漫修真之路且看她如何覆手为云,搅乱这天下江山!
  • 不爱不相会

    不爱不相会

    这是一个青梅与竹马你追我赶的故事。略搞笑,原谅我的低笑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夫婿

    龙夫婿

    一位人族的女强人误打误撞娶了一位龙族的“弱男子”,却好像是个贤夫良父但看似欢乐喜剧的阴影下潜藏着名为阴谋的怪物星球为何不再蔚蓝,生命又该何去何从且看龙夫婿如何大展拳脚“对不起,老婆我错了,今晚别跪键盘了好不好......”
  • 美漫世界霸王轨迹

    美漫世界霸王轨迹

    在混乱哥谭的黑暗迷雾中,他是带来鲜血的赤红魔鬼,他罪恶!在彷徨迷茫的变种人社会里,他是异军突起的第三领袖,他执拗!在盾与蛇的无尽纠缠中,他是影响战争的冷酷利剑,他坚定!他被崇拜,被厌恶,被赞美,被诅咒,有人爱他,也有人恨他。他的心就如同他手里的利刃,从不犹豫,从不迟疑,从不动摇,谁能击败这样的人?欢迎走入,霸王的故事…<《艾泽拉斯死亡轨迹》已经完本,兄弟们可以放心阅读!><新书:《美漫世界阴影轨迹》已经上传,希望兄弟们多多支持!>
  • 水为冰寒

    水为冰寒

    他是一国之君,不过却是开国以来最不像样的君王。他最伟大的理想是做个大侠,然后拐个美人做老婆,从此搂着老婆浪迹天涯,行侠仗义!哈哈!还算老天眷顾,终于让他如愿以偿的捞到了一个大美人,可是...可是...美人却誓死不与君王为伴!问世间情是何物啊...当一个从不认真的人,有一天认认真真地爱起来,竟然是如此的执着,如此的惨烈!誓为知己者生,誓为知己者死,今生今世,水,只为冰寒!
  • 都市极品狂龙

    都市极品狂龙

    不怕流氓讲义气,就怕流氓会透视!火爆女警花,微商校花美女,可爱护士女主播,冰山美女总裁。。。流氓吼一吼,纷纷入怀搂,飞宇放大招,通通喊我要,我要!我要!
  • 情人女郎(都会女郎系列)

    情人女郎(都会女郎系列)

    [花雨授权]虽说她长得让人感觉起来很妖媚,可事实上呢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个迷糊又单纯的小傻蛋!拿错他的手机也并不能完全怪她,他也没必要这夺命连环Call”吧?要知道她也是个“大忙人”耶,凭什么她要服从他的命令……
  • 高达之地球联邦军崛起

    高达之地球联邦军崛起

    没有成功被暗杀的生还者,点燃复仇归来带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讨论群83323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