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灾区恢复重建,作出我们的贡献。学校派出多名爆破专家多次参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单位的紧急排险工作;选派建筑、城规、地质、环境等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灾区的房屋鉴定和灾后重建规划设计;选派20名处、科级干部和教师到北川、平武、安县、江油的极重灾乡镇参与为期半年的农房建设;安排车辆47车次,到北川、平武等极重灾区运送抗震救灾物资……
——接待撤离归建部队和异地复课中小学生,将我们的爱献给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灾区的少年儿童。学校接待了参加抗震救灾的济南军区71811部队和71426部队1500余名解放军官兵撤离归建时在学校短时休整,接待了重灾区阿坝州理县两批800余名中小学生异地复课途经绵阳在学校短暂停留。
三、恢复重建,自强不息
这场山崩地裂的地震灾难,对学校的建筑、设备、图书、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学校91万平方米校舍中,受损面积67.23万平方米,占全校校舍总面积的73.88%,其中公共建筑受损53.54万平方米,校内教职工住宅受损13.69万平方米;仪器设备受损1.28万台件;图书资料受损17.15万册;直接经济损失5.33亿元。
看着我们通过艰苦努力建设起来的一幢幢漂亮大楼,顷刻间,满目疮痍,我们呆了!我们心痛!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激励和鼓舞着我们。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和战胜当前的困难,一定能够建设更加美好的新校园。
恢复重建,拼搏奋进。2008年6月11日,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排除后的第二天,经过招标确定的29支施工队伍进入校园对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和部分教职工宿舍进行加固维修。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加固维修于8月20日全面完成,为8月25日开学复课提供了保障条件。
科学重建,规划第一。学校党委和行政组织人员反复论证,十余次修改,确定了最佳灾后重建方案:新建综合实验楼、重点实验室、西区阶梯教室、学生公寓、校医院、国家级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学生食堂7个项目,总建筑面积10.81万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总面积52.96万平方米;修复、补充教学仪器设备、书架、课桌椅、学生宿舍家具等1.38万台套件;补充图书资料42万册;修复、重建给排水、电力、网络、安防、通信、道路、边坡、运动场、绿化和景观等基础配套设施;学校灾后重建工程总投资5.34亿元。
地震震损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已经修葺一新,规划新建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教工宿舍正在爬地而起,灾后恢复重建已经取得重大成果。待2011年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全部完工,西南科技大学校园将以更加美丽的新容呈现在世人面前。
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对西南科技大学,对西南科技大学的每一位师生员工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我们经受住了考验。西南科技大学6个单位受到上级表彰,西南科技大学被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授予“四川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23名师生员工被上级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院长、学院党委书记王汝恒被教育部党组授予“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学校党办校办等10个单位,被学校党委和行政评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先进集体,124名教职工、200名学生,被学校党委和行政评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先进个人。
坚强重建,自强不息。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的西南科技大学人,不言败,不气馁,坚强奋进,再创辉煌。近两年捷报频传: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前不久省上评审通过了学校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育成果奖8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2项;新增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防基础学科1个;新增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
浴火重生,我们更加坚强;感恩祖国,西科多作贡献。
西南科技大学正在按照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建设绵阳科技城对西南科技大学的要求,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和新的起点,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执笔人:尹华松)
艰苦努力恢复重建,校园建设再添新篇
——学校灾后恢复重建纪实
基建处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发生,使我校的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遭受了严重的损毁,学校房屋设施受损面积近70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约4.7亿元人民币。灾害发生后,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与得力组织下,从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抽调了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建处,和基建处全体职工一道,精诚团结,众志成城,全身心致力于学校的应急抢险维修加固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取了成功经验。
根据学校的实际受损情况和上报的灾后重建规划,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西南科技大学灾后恢复重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川发改社会函[2009]453号)和《关于同意调整西南科技大学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复函》川发改社会函[2010]29号)文批准,同意我校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为53437万元(其中基建投资42535万元),新建校舍面积为108100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529654平方米。
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和成效
学校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总体分为两个阶段:应急抢险维修加固阶段和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一)应急抢险维修加固阶段(2008年5月—2009年3月)
1.紧急组织调查灾情,搞清学校受灾情况。“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面对满目疮痍的学校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主震发生1小时后,基建处领导就在基建处办公楼前草坪上召开了全处职工紧急会议,迅速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将全处人员分成了3个工作小组,分别立即对学校建筑物的受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统计、归类。基建处在第一时间将初步检查的受损情况上报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并及时对建筑物安全问题提出应急建议,为学校有效开展抗震救灾工作、避免人员伤亡提供了重要信息。
2.组织校内专业人员对受损房屋进行勘查。由于房屋设施受损范围广、面积大,基建处人手不够用,2008年5月13日,基建处领导向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请求抽调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结构专业教师参加基建处抗震救灾工作。当天,经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批准,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派出的结构专业教师到位,会同基建处工程管理人员一道,冒着余震危险,对学校建筑物的受损情况进行勘查。
3.迅速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危险部位的排险、清理工作。从震后第二天开始,基建处就组织开展对所有受损建筑物的抢险、清理工作。基建处克服了震后施工队伍紧张难找、人员紧缺、余震随时可能发生等各种困难,紧急联系了以前与学校合作关系良好的4家施工单位,将受损建筑物分成8个清理合同段(合同金额共约50万元),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完成了对受损建筑物危险部位的排险清理工作,为随后进行的应急抢险维修、加固工作奠定了基础。
4.聘请专业机构和专家对震损房屋进行鉴定和加固设计。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找到专业的鉴定和设计机构。经学校向国防科工委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求援,2008年5月1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郑文忠教授等3位专家到达学校。随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工程质量检测站的专家对我校的震损房屋进行了全面鉴定,并出具了鉴定报告。根据鉴定结论,具有甲级资质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结构评价及处理咨询事务所对结构受损的房屋进行了加固修复设计。
5.加紧组织专业施工单位进行维修建设工作。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工程质量检测站的专家对我校震损房屋作出的鉴定结论,基建处立即通过竞争性谈判方式选择了26家信誉好、实力强的施工单位,分为62个合同段对需要维修的房屋进行修复建设,共完成了总投资约3117万元的房屋修复工程。截至2008年8月23日,除逸夫图书信息中心网架、院系楼群部分房间和职工家属楼外,基本完成了教学楼、学生公寓、行政楼、食堂等绝大部分公共房屋主要部位的维修工作,保证了学校2008年9月新学期按期正常开学。
6.组织具有专业资质的加固单位进行加固施工。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工程质量检测站的专家对我校震损房屋作出的鉴定结论,对于需要进行加固的受损房屋建筑,基建处经过精心组织,通过竞争性谈判的方式,共确定了8家具有特种行业资质的加固单位,分为22个加固合同段,在维修修复工作开始的同时,对结构受损的房屋建筑进行加固建设;并与原设计进行核对,保证竣工后的房屋抗震水平不低于原设计标准。到2009年3月,基本完成了对结构受损的房屋建筑的加固工作,共完成合同金额约746万元的加固工程。
7.认真组织维修加固工程的竣工验收。从2008年8月中旬陆续开始,基建处组织有关专家,学校审计、计财、纪委,监理公司,施工企业等相关单位对应急抢险阶段的维修加固工程进行初验、正式验收,发现遗漏问题,立即责令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到2009年3月,所有受损的教学、实验、办公及师生生活用房的维修加固工程全部通过竣工验收,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二)灾后恢复重建阶段(2009年4月—2010年12月)
1.积极做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编报工作。早在2008年6月下旬,学校就组织基建处、国资处、及后勤处等相关部门,以基建处为主,开展学校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写工作。2008年年底,《西南科技大学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上报四川省教育厅,由四川省教育厅审核后转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4月22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西南科技大学灾后恢复重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川发改社会函[2009]453号)文批准,同意我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新建校舍面积为72000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529654平方米。2009年10月,根据《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实施计划(中期调整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1225号)和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编写的《西南科技大学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学校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行了调整;2010年1月11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同意调整西南科技大学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复函》(川发改社会函[2010]29号)文批准,同意我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新建校舍面积由72000平方米调整为108100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面积不变,灾后恢复重建总投资53437万元。
2.迅速组织灾后重建工程的招投标工作。根据《关于核准西南科技大学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招标方案的函》(绵市发改审批[2009]386号)核准的招标内容、方式及组织形式,学校迅速安排与组织灾后恢复重建维修加固及新建项目的招投标工作。2009年6月,通过公开比选的方式确定了代理机构,后根据工作进展分批次组织实施了招投标工作。到2010年10月底,所有灾后重建(21个维修加固项目、19个附属设施项目,7个新建项目)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
3.全面展开灾后重建工程。
(1)维修加固工程。由于学校灾后恢复重建时间紧、任务重,故项目一开标,基建处就立即着手办理施工合同的草拟及签订、委托监理等相关事宜,中标候选人公示期满,施工单位立即进场施工,维修加固工程全面展开。到2010年7月底,21个维修加固项目已全部竣工,合同金额共计6885万元人民币。
(2)附属设施工程。灾后重建附属设施建设共19个项目,总投资约6993万元。截至2010年12月底,所有项目开工建设,约85%的项目竣工。
(3)新建工程。灾后重建新建工程共7个:综合实验楼(建筑面积39974平方米)、重点实验室(建筑面积29376平方米)、西区阶梯教室(建筑面积4207平方米)、学生公寓(建筑面积19991平方米)、学生食堂(建筑面积4007平方米)、学校医院(建筑面积2098平方米)、国家级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建筑面积8541平方米)。这些项目投资大、建设工期紧,截至2010年年底,7个工程全部开工建设,西区阶梯教室已投入使用,其余项目已完成85%的进度。
4.抓好灾后重建工程管理工作。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我们加强管理、狠抓工程质量、注重安全文明施工,制定了《西南科技大学甲方现场代表工作职责》、《西南科技大学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违章处罚办法》、《西南科技大学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从各个环节抓好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同时,对灾后重建工程实行全过程审计,增加了工程建设管理的透明度。从监察、过程审计、资金、施工、监理等多方着手,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一道,切实共同抓好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
5.切实调控好总体进度。从2009年6月灾后重建项目陆续开工以来,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进度管理,按照省政府对灾后重建的总体要求,切实推进学校的灾后重建工作。根据学校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到2011年5月12日,学校的灾后重建工作将全部完成。
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经验
1.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无私援助,为我校灾后重建赢得了宝贵时间和奠定了基础。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学校受损的房屋首先需要鉴定;在当时那种特殊的时候,很难找到鉴定机构。得知我校严重受损的情况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立即派专家来我校,发扬高尚的无私援助精神,不收取任何报酬,无偿为我校70多万平方米受损建筑进行了勘察鉴定,并出具了鉴定报告,为维修加固设计和维修加固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