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四年级期末考前的一个周五,在自习课上几位男同学故意捣乱破坏课堂纪律,结果被学校值日巡堂的主任发现。在接下来的周一升旗礼上点名批评了小李所在的班级。此后的班会课,班主任很生气地批评学生,并在没有做调查的情况下,扩大了批评的范围,连小李也被叫起来批评。小李觉得很委屈,感到老师对她有偏见,让自己在全班出丑。于是,下课后,小李把这股愤怒与委屈的情绪发泄到了自己身上,她拿起削笔的小刀在自己的手上狠狠地划了三刀。晚上回家吃饭,家长发现了她手臂的血迹,询问原因。开始,小李还找借口搪塞,后来,经不住家长们的一再追问,才说出实情。家长感到事态严重,赶紧与班主任老师联系,班主任为此特意到李家作了一次家访,并就自己的失误向小李道歉。小李当时也表示接受老师的道歉,这场风波就此平息了。
然而,一周后,意外又发生了。周二晚上,小李放学回家,似乎很高兴,整个晚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家长为此暗自高兴。然而周三的早上,当母亲一如既往地去喊小李起床,准备上学,却吃惊地发现小李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嘴边还有白沫,再看枕头旁也躺着几个空药瓶。母亲赶紧送她到医院急救。后来,由于抢救及时,小李得救了。在母亲的再三追问下,小李才说出事情的起因。原来,在学校里又发生了令小李很不愉快的事。周二是她的值日时间,小李自己忘记了,结果被小组长公开批评了,小李不服气,与小组长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执。小李很生气,她把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越想越生气,认为是老师和同学故意在“整”她;她越想越灰心,认为既然生存在这里就是注定要挨别人整的话,那活着也就没什么意思了。于是,她模仿电影里的情节,演出了这幕险剧。
1.案例分析
小李从最初的自伤行为发展到自杀行为都不是一次、两次的偶然行为,行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与诱因。一方面,从小李的成长历程来说,正如文中所述,她“性格偏内向,一向不爱与人多说话,自尊心强,在家里也极少与父母主动交流”,这些都是个性方面的弱点。另一方面,小李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她的思维已经得到明显的发展,但仍然很容易受到情绪因素的左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她的个性弱点的影响下,当遇到外界刺激的困扰时,案例中小李先后遭受了班主任与小组长的批评,使得她长期积累下来的个性弱点一下子暴露无遗。再者,在她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及自我调控能力都比较弱的情况下,导致了这场险剧的发生。此外,个案中面对小李的反常行为,家长比较缺乏敏感性,也是造成险剧的一个客观原因。
2.案例疏导
(1)对小李进行必要的监护,并充分表达理解与关怀。随时留心小李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以防出现新的意外;同时以充分的理解与关怀的态度引导其宣泄情绪。
(2)采用应对“三部曲”策略。一般而言,要积极地应对挫折,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步,帮助当事人理清情绪的根源,接受人生难免有挫折这一现实;第二步,帮助当事人分析挫折的原因,调整挫折产生的负面情绪;第三步,帮助当事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如个案中的小李,家长或老师对小李进行疏导的时候,采用“三部曲”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帮助她理清情绪的根源。通常,由挫折所产生的破坏性情绪的根源有两种,一种是“不能忍受”的感觉,如有的人可能会产生“这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的否定感觉;另一种是“绝对毁灭”的感觉,如小李就产生了既然“注定要挨别人整的话,那活着也就没什么意思了”的完全否定的感觉。因此,进行疏导的第一步,我们应引导小李梳理自己的情绪,通过倾诉,让她释放这些情绪与想法,以此缓解她的精神压力。
第二步,帮助小李分析造成她产生如此负面情绪,如此深刻的挫折体验的原因,注意从主、客观原因两大方面进行疏导。在个案中,小李在这方面的主观原因是她对问题产生了比较偏激的认知偏差,因此,家长或老师应注重从这方面引导她进行深入地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进行主观原因方面的探讨,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甚至会使人产生新的挫折感,因此,要注意以“尊重和接纳”的态度进行疏导。此外,在个案中,造成这个局面,家长和老师都有不可推卸的客观责任,因此,在疏导时,家长或老师也应注意从自身的角度与小李一起反省此事。
第三步,在明了原因的基础上,帮助小李寻找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在个案中,小李以消极对抗的方式对待挫折,因此,在对其进行疏导时,家长或老师应注意从应对挫折的积极方法的角度进行疏导。
(3)寻找“积极转移”的方法。积极转移的方法,是应对挫折的有力方法,它可以帮助当事人把因挫折而产生的负面情绪通过积极的方式发泄出来,从而减轻挫折所引起的精神负担。如个案中的小李,采用的是自伤的消极应对方式来面对挫折,一方面并没有减轻自己由此产生的精神折磨,另一方面也给家长和学校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因此,家长或老师可通过谈论自身经历的方式,向小李介绍一些积极转移的方式方法。例如,当遭遇挫折的时候,可以选择剧烈运动(可结合小李平时比较擅长的运动或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以汗水的形式带走负面的情绪;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找好朋友倾诉心中的各种想法;写日记等。
(4)提供适宜的“心理支点”。凡是在特定的情景中对当事人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心理支点”。“支点”可以是某件事、某句话、某个人、某本书、某部电影等。当人受到重大挫折时,通常都会感到无助、迷惘、失衡,这时如果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心理支点”的话,就有可能使当事人感到了希望、获得了动力。如个案中,在对小李进行疏导时,家长或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根据对她的观察,适时地提供一本书(一句名言、一个她所欣赏的人物、一部她喜爱的电影等),让她细细品味,从中领悟人生的哲理。
(5)家校联合共创和谐气氛。个案中的小李,经历了两次挫折,已经对老师和同学产生了疑虑、不信任的情绪,因此,要让她重新回到集体中,就必须重构一个和谐、友爱的集体,让她重新感受集体的温暖,重新对集体建立信心与信任。如个案中,老师可以组织主题班会,通过活动触动她的心灵;家长可以尝试邀请平时与小李相处得较好的同学到家中玩,通过同辈间的沟通转移小李的注意力,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6)重塑良好个性。针对个案中小李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弱点,在遵循“小步子”的原则下,家长可以通过采用消退法逐步纠正,通过正强化的方法塑造其乐观、豁达等良好的个性特征。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对待有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的学生教师必须做到:
1.强化预防意识,及时、合理地化解各种心理问题,避免事态发展从理论上而言,学生诸如自杀等危机事件的预防是可能的。因为,一般来说,人的思想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任何一种不良情绪和问题,在其萌芽阶段都是微弱的、不明显的、不严重的。因此,要抓住苗头,及时教育。如学生“厌学情绪”的形成、发展,如果在开始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与教育,便有可能积重难返,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事态发生。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主要途径做好预防工作:
第一,全面地了解学生。深入全面了解学生是做好预防工作的前提。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其实际的表现,而且要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实际现象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准确把握教育对象思想和心理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只有深刻掌握教育对象的需要状况、思想道德状况、兴趣爱好、意志和性格,特别是掌握个别教育对象的人格特质,才能做到科学预测,将不良动机与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第二,深入了解学生所处的环境。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外界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了社会环境、家庭氛围等方面。外界环境是学生产生动机和行为的诱因,只有全面了解及时掌握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交环境,明了各种环境的最新变化,才能知道学生可能产生的动机和行为,抓住苗头,因势利导,防患于未然。
第三,掌握灵活变通的教育方法来解决学生的问题。我们需要讲究教育方法与艺术,把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渗透到学习、生活、文化娱乐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应用多样化、多渠道、多载体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新方法正确引导教育对象走出困境,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要善于冷静地处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方式、方法运用得当,避免“火上浇油”,这样往往能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第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帮助一个人从危机中解脱出来的重要力量。这种力量平时就要积蓄,教师和家长善于关心爱护儿童,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倾听他们的心声,都是非常必要的预防工作。否则,一旦危机事件发生,悔之晚矣。
2.掌握自杀的先兆,平时留意观察学生的表现一般来说,危机事件的发生总有一定的先兆,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儿童,以及时发现、及时防范。
第一,情绪反常。例如,有的学生平时不爱说话,显得有点忧郁,但突然情绪好转,显得非常轻松平静甚至非常愉快;有的则刚好相反,平时开朗愉快,突然无精打采、心事重重等。
第二,性格反常。例如,有的一向文静突然变得多话而活泼;有的一向外向却突然变得不拘言笑;平时吝啬突然变得大方;平时说话尖刻突然待人友善;平时勤快突然很懒散……第三,行为反常。例如,有的学生毫无原因地请他人吃饭、送他人礼物、说一些告别的话、很突然地向他人祝福等。
第四,谈论生死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突然就生死问题与他人展开讨论,有时他们所讨论的话题与理由都超出了这个年龄阶段应有的理解等。
第五,写遗书,大部分有自杀倾向的人在真正采取行动前,大多会写一份或多份遗书,分别留给家人、好友等;这些遗书一般放在比较容易找到的地方,或采用邮寄的形式。因此,他们在自杀前可能出现写信、寄信频繁的现象。
3.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危机事件的发生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学生在突发的挫折面前缺乏承受能力与应对策略,而导致了意外的发生。教育训练必须走在前面,经常进行。例如在学校里应开展“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认识生活中的美好和生活的起伏,学会热爱生活;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宝贵的;懂得生命是不可复生的;懂得生命既是自己的,也是属于父母、家人的,也是属于社会的;在学校里还叫开展“积极面对挫折”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他们认识:挫折不可避免;挫折也是学习成长的机会;面对挫折可采用哪些方法,哪些是积极的方法,哪些是消极的方法。自然,在家庭中,家长应该也完全可以渗透进行上述这些内容的教育,比如,与孩子一起分析一些社会上的新闻与事例;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抗挫折经历;引导孩子关爱生命,注意安全等。
学生罹患重病,怎么办?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祝福”。人的一生中,总会患上许多病症。当学生罹患疾病特别是严重疾病时,他们的心理反应会发生如下几点变化:
1.从主动变为被动
得知自己患病后,往往心理更为脆弱,内心渴望他人的关注和关心,有时甚至要求他人的关心,对家人、朋友的依赖性增加,希望有人陪伴,不喜欢独处。总而言之,他们的心理在整体上往往容易从主动变为被动。
有些在原来的生活中依赖性比较强的学生则更有可能反复要求得到被照顾的保证,迫切地需要随时随地的照顾。他们渴望被人关注是因为他们害怕被周围的人所遗弃或者是由于他们重病期间的无助。
2.常常出现负性情绪
容易出现悲观、沮丧、失望、动力不足等负性的抑郁情绪,情绪的波动也较大,表现为容易激怒,容易因小事生气,事后又后悔、伤感等。而有些平时自我要求较高的学生,可能会对家人谨慎地表达自身的情绪,如痛苦和恐惧。这种犹豫不决的自我强加行为可能会导致自我控制能力的下降,表现为多变的态度,不坚定、容易焦虑。
3.容易自卑、敏感
罹患急重病,特别是那些可能造成功能残废的疾病以及治疗周期较长的疾病,更容易使患病学生联想到以往生活和当下生活的差距、自己与健康的同学的差距,从而容易自卑。如联想到患病后自身学业的延误,导致以后的学习、生活改变等。
罹患急重病的学生常常对医生、身边的家人进行察言观色,推断是否隐藏病情等等,导致猜疑心加重,变得更为敏感。
4.对自己的关注增加,容易焦虑、恐惧
身患急重病的学生对自己身体的不适更容易特别关注,并且常常会对身体的不适表现出强烈的心理反应,由此而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倾向。他们常常会运用各种防御机制如否认、回避、压抑来“忘记”自己的焦虑和恐惧。
一般来说,大部分患病学生心理反应都会出现上述的心理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对其中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我们不妨先看下面这个案例:
小刚,男,15岁,初三学生。与小刚接触是在去年的3月,那时他正躺在床上。20天前,小刚因为踢球摔倒,造成现在的椎间盘突出,摔伤之初,小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疾病的严重性,住院一个星期后就吵着要下床,医生一再警告他才不敢下床,住了15天后,他每天吵着要出院,父母和医生无奈,只好找心理医生前来咨询。
心理医生首先了解到小刚吵着出院的原因,是担心自己在医院躺得太久自己的学业会落后于其他同学。针对这一情况,心理医生让他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它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保证,是从事事业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做事情,也很难有安康的生活。在心理医生的劝说下,小刚安心治疗了好一段时间,在治疗期间,小刚的心理主要的表现是焦虑,这种焦虑集中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疾病不能完全康复。由担心学业的焦虑变为对健康的焦虑,这是一般病者对疾病有初步的了解后的常见反应。这段时间,心理医生和其主治医生一起向小刚介绍有关的医疗知识和相关的护理知识,通过知识的介绍使其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使小刚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治疗期间,在护士的帮助下,小刚慢慢恢复了生活上的自理,自理能力的恢复使小刚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