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封闭,怎么办?
有一位心理辅导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潘浩,16岁,初三男孩,个子高高的,很清秀。他的学习、品德都很优秀,字也写得很漂亮,很讨人喜欢,但他总是对谁都冷冰冰的,毫无表情,不到万不得已不开口说话,说话时眼睛也不正视别人。
初二下学期时,他曾经无故称病不上学,一连两周。我去家访,他正在家看书。我问他为什么没去上学,他不答,悄悄地溜了出去。他母亲说:“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没有,再问为什么不去上学,他说不为什么,问多了他就烦。”
从他父母嘴里知道,他一直不爱和人来往,上学以来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将近期末考试时,他隔两天休几天,父母、老师都拿他没办法。后来再三做工作,他才答应返校,不过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让他和王欣同桌。王欣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在班里威望很高。我试着用其他几个各方面都不错的同学来代替王欣,都被他拒绝了。满足了他的要求后,他返校了。期末考试时他的成绩仍旧保持在原来水平。
潘浩在学习方面很上进,称病在家时也没有闲着,而是自觉得复习功课,这说明他并不厌学,那么,导致他旷课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不由得想到了他回校时提出的那个要求,想起了当时我用了七八个学生来代替王欣都被拒绝的情景。于是我找到王欣,从王欣口中得知,潘浩从来不和同学交往,课间总是坐在座位上。
王欣说:“我见他孤零零的,就去找他玩。我爸爸妈妈给我的零花钱较多,我经常买零食吃,吃的时候总忘不了给他留一份。即使这样,他也从没有主动找过我一次,都是我找他,每次和他谈论起班里或者校里的人和事时,他总是不说是,也不说不是。有一次他对我说:‘我长这么大,就你一个朋友。’”
潘浩对王欣说“长这么大,就你一个朋友”。但又不愿与王欣谈论班级的事,很显然是对自己惟一的朋友都怀有戒心,不愿流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情感。正是由于长期的自我封闭,使他对自己的认识失去了“参照物”,无法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了解他人或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调整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害怕与人交往的离群心理。
对于青少年来说,人际交往中尤其重要的就是与同伴的交往,它对人产生的影响很大,失去了这种平等地位的交往,就很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泥淖中。别人都是“知心朋友一见面,万般忧愁随风走”,他却是万般忧愁压心头,难以排遣,以至于到了用“再三旷课,趴在家里”的方式来逃避与外界的接触。
为了帮助潘浩改变这种自我封闭心理,心理老师对其进行了以下四个阶段的训练。
1.略施小计,帮他交友
首先,让王欣经常去找潘浩谈心,讲述他自己与别人交往中的一些事。内容侧重于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是怎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遇到一些难办的事他是怎么处理的,事情过后他是怎样想的等等;并让潘浩也谈一下他对王欣的一些做法的意见或看法,以及对班里谁的印象较好等。
其次为他创造交友的机会。例如,有一次班里赶着办黑板报,老师故意留下王欣和张伟。张伟也是潘浩印象中较好的一位。老师事先嘱咐了王欣和张伟一番。办报时王欣说:“老师说明天一早就检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办完呢?真愁人!”潘浩听了,放下手中的作业说:“要不,我帮你们一下吧。”办完黑板报后,王欣和张伟一个劲地道谢。张伟说:“潘浩,你真够哥们,干脆咱们三个交个朋友吧,你不嫌弃我吧?”“我……”潘浩有点犹豫。王欣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嘛,对不对,潘浩?”“那好吧。”第二天,老师故意装作不知道,由夸奖黑板报小字写得好引出帮办黑板报的人,热情地表扬了潘浩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2.从日记入手,培养他善于倾诉的习惯
老师发动全班同学写日记,要求他们把日记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每天晚上把自己一天中感受最深的事写下来,强调重在感受,以此来养成他们遇事善于倾吐心声的习惯。
3.缓解他人际交往中的紧张感
这一阶段老师采用了角色联想法。首先,老师听说潘浩与其姐姐的关系很好,就嘱咐其父母让他姐姐定期寄信给他,劝他要把同学看作自己的姐弟,和同学友好相处,随时帮他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其次,老师让全班学生都把班里的同学想象成自己的兄妹,让他们用照顾自己的兄妹的态度来对待和照顾自己的同学。于是,班级里形成了浓厚的友爱气氛,潘浩与人的交往也渐渐多了起来。
另外,老师还让潘浩心目中印象不错的五六位同学一有机会就去找他玩儿,一起说笑、谈心、关心他,爱护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友谊。
4.培养其爱心,让他学会宽容和关爱他人
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很注意仔细观察潘浩,一发现他有宽容他人、关爱他人的事,就及时肯定,并鼓励同学以他为榜样。尤其是活动课,老师特别注意给他创造机会,营造气氛,尽量为他创造更多的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机会。
老师还组织学生自编自演相声、小品、话剧等。而且特地对潘浩的作品作了充分的修改。他的表演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表演结束后,老师让全班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潘浩写道:“这一次表演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友谊和关爱,必须自己先付出,只有这样才能以心换心。”
经过这四个阶段的训练后,老师发现潘浩开朗多了,乐观多了,朋友也多了,也能够主动问好,眼光也不再躲闪,而是满含着热情。他自己还主动要求加入了校篮球队。
一次他在回家途中,不小心被摩托车撞倒,擦破了脸。老师提议班长发动全班同学用自制的小礼品表示慰问。当班长把同学自制的小轮船、小橡皮娃等送到潘浩手中时,潘浩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不到两天他就回校了。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在家里多休养两天?”他说:“我觉得在家里闷得慌,不如到学校里,人多乐趣多。”
这是一则成功的心理辅导案例,本案辅导老师善于由表及里地分析学生心理,紧紧抓住学生爱学习但自我封闭的心理,利用仅有的一个朋友,打开了那位小同学与同学交往的突破口,而且动用了多方的力量,全方位调整该生的交往心理,改善和提高他的交往能力,难能可贵。如果我们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像雕刻家那样认真地去观察、去琢磨,研究他的“纹理”(心理),顺势雕琢,那么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
学生嫉妒心强,怎么办?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小林,女,16岁,初二学生。
初一时,小林比班里同龄同学思想成熟,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加上她性格活跃,在班中任副班长,比较喜欢在大家面前炫耀自己。初二时,小林任班长,处理班级事务时喜欢从自我出发,经常指使别人做事,要求同学服从执行。班中的同学因害怕而顺从她,不敢作声,但心有怨言。
当别人做得比自己好时,小林会产生不满情绪,不服别人,贬低别人;当自己的考试成绩不如人家时,她总是急于检查别人的试卷,而不是看自己出了什么问题,错在哪里,有时还攻击老师评卷给分不合理,希望别人的分数比自己低,有时甚至对那些考试成绩超过自己的同学说一些“恨死你”、“谁让你考得比我好”之类的话。
像小林这样,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就嫉妒、怨恨,于人于已都无好处。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嫉妒心理,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辅导策略设计
辅导的关键在于如何接近小林,打开她的心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小林个性特强,若开门见山地指出她的心理问题,可能得不到她的认同,或认为是批评教育,引起她的反感。为顺利达到接触、亲近小林的目的,老师依据她的心理特点,设计了“隐己耀人法”,使小林乐于接近老师。具体做法:设计有一定难度、技巧性强的开放型数学题,让小林进行专门训练,反馈并评价她的解题思路新颖,甚至连老师没想到的思路都被她发现。经常这样做,使争强好胜的小林对数学难题训练有了浓厚的兴趣,也从中获得了成功感。她常常把难题拿来与老师共同探讨,彼此间的交流越来越多。
(二)辅导实施要略
1.映射引导,让小林意识到自己存在着嫉妒心理和行为。
心理矫正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案主能否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及其配合矫正的态度。启发引导小林说了心里话,发现自己存有嫉妒行为,从而配合矫正是极其重要的。为达到这一目的,老师在掌握适当的“火候”后向小林讲述了《心理医生病案录》中记载的一个病例:某大学生G,曾被称为“秀才”,但上大学后,尽管G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但成绩总是上不去,有时甚至排在全班倒数第一。因此,G经常对人不满,攻击别人,搞得自己也心神不宁,注意力分散,晚上还老失眠,学习越来越差,还出现了各种问题,最后只好休学离校。口快心直的小林马上问:“老师,我好像也有这种心理体验,我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老师趁机引导:“轻度嫉妒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你的嫉妒程度如何,我们可以通过诊断与测试来了解,你愿意测一下吗?”在小林的迫切要求下,老师首先让她明白嫉妒的含义:面对他人的某种优势而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即嫉妒心理,俗称“红眼病”,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情感。接着对小林进行心理问卷测试,让她了解自己存在着较强的嫉妒心理。
2.釜底抽薪,消除外部因素对小林嫉妒心理和行为的强化。
人的社会心理是通过长期生活实践和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而逐步形成的。青少年的嫉妒心理和行为,开始时一般是家庭教育有缺陷,教育不当而引发的。其次,教师对青少年嫉妒心理的形成也有着强烈的激化作用。要想根除小林的嫉妒行为,首先要消除其父母老师对她嫉妒心理的催化影响。
(1)沟通家长,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小林优越的家庭环境及溺爱、权威型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她任性好强的性格;家长对小林的过度严格和过高期望,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使她有强烈的超越一切人的愿望。老师把小林的情况向她父亲作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后,她父母对自己以往的教育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并表示会密切配合做好小林的心理疏通工作。老师与小林的父母保持联系,告诉他们要降低对小林的期望,并改善家庭教育方法:①不要过多用“荣誉”强化。②不要施加过重压力。③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让小林报喜也报忧。④加强对小林的引导,实事求是,正确看待名利。
(2)争取小林班主任的配合,废除以排名刺激学生的方式。
班主任了解到小林的产生心理行为的原因后,对小林十分关心。注重对小林思想上的引导,废除了以排名督促学生的方法,并有意让小林负责设计板报,宣传一篇题为《为别人的成功为喝彩》的文章,并组织主题班会进行了专题讨论,使小林认识到做人要有开阔的胸怀,要无私地与人相处。别人取得成绩时,要为他们感到高兴;别人超过自己时,要衷心祝福他们,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3.连环之策,杜绝小林嫉妒心理和行为的发生。
嫉妒心理和行为的纠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还会出现反复。此时的心理是健康的,可能过一阵就不健康了。矫治嫉妒心理和行为离不开对案主心理变化的不断巩固与引导。辅导老师采用了连环巩固的技法,鼓励小林自我努力,自我克制,纠正原有不合理的认知结构,杜绝心理问题的再现。
(1)运用理性情绪理论进行干预。
在小林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问题之后,让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背后存在不合理的信念。借助辨别、反思等手段来帮助小林认清原有观念的不合理之处,进而放弃不合理观念,建立新的合理的观念。
具体步骤:
第一,找出不合理观念。探问:“当你想到最近考试成绩不如别人时,你是否觉得很焦虑、烦乱?心里想说些什么?”“我觉得我应该比别人好,别人超越我时,心中会有一种说不出的不痛快感,而且觉得难为情,觉得让老师、家长失望了,对不起父母。”通过这样的试探,找到隐藏在小林心中的不合理信念,即:当别人要比自己强时,心里酸溜溜的;成绩不如别人,在老师、家长面前就不好了;胜过一切人,才对得起父母。
第二,展开辩驳,即与不合理的观念进行辩论。提醒小林,到现实生活中,事事“争当第一”是不可能的,帮助小林认识到不合理的观念是“心所造成”的,既不现实,也不科学。质问小林目前存在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否有价值,一旦达不到“争第一”的期望,烦闷、痛苦、憎恨别人能弥补什么?对自己有何好处?再退一步说,就算达到了“争第一”的愿望,别人真的会崇拜、羡慕自己吗?
第三,建立新的合理观念。利用小林对原有不合理观念产生动摇之机,帮助小林及时发展新的合理观念:①有自知之明,正确评价自己。②消除虚荣心,不做名利的囚徒。③胸怀宽广,要为别人的成功喝彩。④胜不骄,败不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⑤公平竞争,实是求是,正视荣誉。
第四,迁移训练。发展新的合理观念之后,可让小林在清静的环境中,大声朗诵:“有自知之明,正确评价自己”、“消除虚荣心,不做名利的囚徒”等,以强化、巩固合理观念,消除原有不合理的观念,并提醒她改正“红眼症”。
(2)运动激将法,自我克制。
针对小林争强好胜及有较强毅力的特点,通过激将法让她加强自我克制。具体做法:向她讲述嫉妒心理和行为的危害性,及一些因无法摆脱嫉妒缠扰而导致各种问题的故事,激发她克服嫉妒情绪的愿望。老师故意刺激她:“你要想彻底根除嫉妒情绪,难度极大,因为你的虚荣心太强了,常言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自信的小林脱口而出:“老师,你好好监督我吧!我一定要改掉!”
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努力、自我克制、自我调整,她的嫉妒情绪淡化了。每次考试后,辅导老师都要问她的感受,她说她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意成绩与名次了,她觉得自己在学校上已经尽力了,别人考得好,是别人付出心血的结果,值得祝贺。
(3)拓宽兴趣面,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
通情达理、乐观是治疗嫉妒心理的良药,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是预防嫉妒情绪再现的有效途径。具体引导:鼓励小林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团体活动,如文学社、团委、学生会、排球训练队等,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寻找兴趣,养成达观的人生态度。
(4)间隙督促,预防嫉妒心理的再萌发。
间隙督促,即对小林的心理行为间隙地给予监督和提醒,使其不良心理行为及时得到调节。具体实施:每周与她交谈一次,有时还陪她参与一些有益的娱乐活动,如钓鱼、爬山、春游等。时常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话题,以提高小林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突破口,帮助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