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蔚
什刹海是一个保留了原有民俗文化且富于老北京特色的传统风景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还是一个著名的胡同旅游景点以及酒吧聚集地。可是每年春天,“海”里的水面上会出现一层绿色的丝状物或者一片片油漆状的污斑。尤其是夏天,大雨前后,从池塘里还会飘出一股股难闻的腥臭味儿,有时会出现许多死鱼、蚌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这个现象经显微观察确定为微囊藻水华。很多人认为是鱼饵中的氮磷元素以及钓走鱼使得食物链缺少了消费者导致藻类的滋生,但在西海却又开辟出了一个新的钓鱼场,这显然会使钓鱼人数增多,水质进一步恶化。为此,本文通过模拟实验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了鱼饵对水体可能造成的影响,为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一、实验原理
水质污染一般指化学污染或者生物污染。鱼饵一般不会产生化学污染,但可能造成生物污染,因为鱼饵中含有氮、磷等元素,而这些元素必然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引起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水体中的悬浮物增加,甚至发生水华现象。本实验通过模拟鱼饵的投放,并定期采用滤纸过滤水中悬浮物、天平称重的方法测量水中悬浮物的量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变化。
二、实验过程及结果
首先,作为本实验的基础,为得到鱼饵的用量和种类,特对什刹海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发现每人每天饵料平均用量约为250克,每天什刹海投入鱼饵约70千克。另外,鱼饵的种类大概可分为粉状、粒状、打窝、活饵(活虫)四类,结合商店最畅销鱼饵品牌的调查结果,选定八种实验鱼饵。
为了实验方便,我们设置了一个实验鱼缸,长宽高为59厘米×27厘米×33厘米,体积0.053立方米,水温恒定27℃置于室内。过滤器未安滤芯,作用等于加氧机和循环泵,平时不开。根据调查结果,将什刹海每天的钓鱼用饵量换算到实验鱼缸,正常的实验量应为每日约0.35克。根据投放饵料的不同设置15组实验,第15组为正常实验,其余为过量实验。
为了尽量模拟自然水域的环境,在实验鱼缸里盛放什刹海自然水、底泥、什刹海岸边浮生丝状藻类1团、麦穗鱼7条、虾2只、田螺1个及红虫1小团(约两立方厘米,用夹子放在水底泥中),另外,由于捕捉到的野生鲫鱼口部受伤严重,不易养活,所以特别使用只有凤尾特征的金鲫鱼1条。
每一组实验使用相应的鱼饵向实验鱼缸投饵(其中1号和2实验为对照实验,不投放鱼饵),每组实验持续1周,每天投饵1次1份(1份加水后约1克),每天晚上8时投饵。
每次投饵之前用针管从鱼缸里吸取水面中间9厘米深度180毫升水,然后用滤纸过滤后用天平称滤纸湿重,重复5次,取5次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用来反映水质变化。
每一组实验后,开启过滤器使水质恢复3~4天(未安滤芯,作用等于加氧机和循环泵),然后进行下一组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钓鱼时正常投入的鱼饵及钓走鱼对水质基本没有影响,在各种鱼饵中打窝饵的影响最为明显;成品鱼饵及活饵对水质的影响并不大,因红虫和黄粉虫可重复使用(一份活饵可以连续钓多条鱼),可推荐使用。周围草皮下雨时的溶出液对水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草皮影响也不相同,根据实验结果,推荐使用野草,如紫花地丁、狗尾草、蟋蟀草、车前、苦菜、抱茎苦荬菜等。
三、处理方法
经显微观察已确定影响北京水质的大都是微囊藻水华,目前,针对此现象的处理方法主要是物理法、生物法、化学法3种。物理法是通过物理途径减弱以至消除藻类的繁殖条件或使藻类沉淀于水底的方法;生物法主要从生态的角度,通过生物间的营养竞争和牧食关系来控制水华;化学法是通过筛选或合成化学药剂(统称除藻剂)来控制水中藻类的繁殖。
通过本实验中恶化水质的治理和恢复发现,向水中通入空气能有效改善水质,防止死鱼。什刹海现有电瓶船约60艘,是十分有用的资源,可以在船舵里加一个通气管,利用流体压强原理可在人们正常游玩时给水里通入空气。这种改造成本极低,易于实施,不须能源且不影响人们正常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