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7100000007

第7章 属于父亲的山梁

家父生于农历1921年7月21日。1952年6月在陕西麟游参加教育工作,1982年退休返回老家故里。农历1998年7月13日病故,享年77岁。

我12岁随父亲去陕西麟游生活、读书、谋职,28岁返回故里,46岁重游当年故地。父亲和我生活的地方都是一脉脉的大山,父亲的一生是在山里度过的。父亲去世5年以后,我走进了大山,走上了父亲的山梁……

——题记

1

曾不知那一脉脉的山梁,是我12岁的艰难跋涉,我尾随在父亲身后,是父亲的影子,那山梁有多深多远,童年的梦就像一缕缕的云,从这山绕到那山,悠悠地飘呀飘……

哦,我涉足过的大山,这是父亲一道道的山梁!

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开学进山,放学返回。春云夏雨秋月冬雪,我足下的山梁是季节的延伸。一丝丝春风牵送着,一顶顶烈日曝晒着,一冽冽寒风挟裹着,一场场阴霾泥雨渗透着,一次次鹅毛的大雪覆盖着,我跟着父亲,走上这山梁,山顶的日落日升,山顶的月圆月缺;跟着父亲走上山梁,山顶上永远望不到尽头的山梁……

招一招手吧,父亲!在你高高的山梁上,招一招手……

儿子像你一样,做大山的寻道者!

三月是春天的季节,我总说三月在山里很温馨,我总记得三月在山里有洋槐花淡淡的清香,有春天的鸟语,我总想父亲在三月春光如水的季节里挟着教案,走进那简易的教室里把微笑和希望写在黑板上,播进和我一样年龄儿童的心里,于是在山林深处就有了朗朗的读书声,在放牧的山梁上,传播着王二小和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就在这个季节里,我走进了山里,坐在教室里,聆听您的教诲。

哦,我记忆中的父亲,您就是我的老师,我是您的学生。大山就是我们的家园,走进大山,就拥有很多的山梁!

2

走进山里,总有爬不完的山,过不完的河。父亲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我总跟不上。父亲,您为什么不等等我?

无数座大山,无数道梁。岁月茫茫,人也匆忙。12岁的我,跟着父亲爬了16年的山,生活在山里,和大山总有割不断的情结。

3

在月光如银的夜晚,我总喜欢回忆,对于父亲的回忆成了我终生的回忆。12岁的我,在上世纪70年那个多事的时代,因为家里人口多,缺吃少穿就成为父亲的一大负担,月工资只有30来元的父亲,给自己留8元生活费,其余的全部带回家里,甚至每月给自己供应的4两清油也要带回来,供给13口人食用。不争气的我严重缺乏营养,疾病缠身,常年累月需要吃药,本来家里贫穷的生活,又多了一项开支。叔父兄长都说我是多余的,贫穷的主要根源是我。无奈之下,父亲把我领走,随他上学治病。这样,我的漂泊生活开始了。

4

漂泊的生活艰辛而漫长,孕育着父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和我留在山里歪歪斜斜的脚印……

那是一所和故乡为邻的中学,虽说为邻,属陕甘交界,距离家乡也要160多华里山路。学校坐落在一所很不起眼的河川里,父亲又在距中学15里之外的河西公社木场小学教书,他一人教30多个学生,5个年级。我和村子里零星分散居住在几个山头的大些的学生上初中,每天要往返走30华里山路,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是鸡叫出发,天黑回家。我的家就是父亲白天做教室、晚上做宿舍的家。做饭的炊具是一个用烂铁桶做的火炉,一口铁锅和两副碗筷。父亲每天鸡叫了的时候唤我起床,带上白天在校吃的干馍,晚上等我回来做饭。这样生活了整整两年,我初中毕业,才算结束了步行往返30华里的学习生涯。

5

初中我毕业了,要上高中,唯一的高中在县城,距离父亲教书的地方90多华里。我当时的考分最高,在边远山里的16名学生中我是第一名。因为我属外籍学生,若不是分数高,也会取消上高中的资格。那年我15岁。上高中的学生全部吃住在学校。毕竟是全县唯一的最高学府,条件、设备、师资力量真叫我大开眼界。老师中有许多人是“黑五类”子女,都是清华、北大、川大、厦门等名校的高材生,被发配到我们这个深山沟里的学校带职锻炼,算是对他们最好的安置。他们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使我终生受益无穷,我从这些老师身上真正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这些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并不因为这里的穷山恶水和落后封闭而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对生活的激情和对工作的奉献精神。我们师生一道“学工学农”、打柴、烧木炭,在课堂、在校办工厂里,尽情发挥着我们的作用。北大毕业的刘立成老师、川大毕业的王正芳老师、陕师大毕业的王鸿敏老师,还有先后担任校长的袁守温、邓汉章老师,以及我的班主任孙自强老师,都以不凡的才华和严谨的治学精神给我们留下了终生难以忘怀的回忆。虽然30多年过去了,但这些老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仍旧铭刻在我的心里永远难以忘怀!我真诚地祝愿老师们,健康长寿,青春不老。

6

父亲的工作常常调动,由这个山里调到那个山里,但就是调不进县城。这并不是父亲的能力问题。记得有一次组织要调父亲去县城的学校,他却说,山里更需要教师。他到底走了多少学校,只有那一脉脉的山梁知道。

许多年过去了,我总也忘不了父亲不管刮风下雨,在泥泞的山道上行走的身影和步行90多华里前来县城中学送交我一学期费用的情景,忘不了父亲千方百计求医寻药为我治好顽疾的情景……

“……天气冷了,到了冬天把单裤缝成棉裤……咱家里人多,生活困难,就将就着穿暖和好好念书吧……”因我很早殁了母亲,父亲还承担着母亲的一份责任。还记得有一次,父亲去一个深山沟里买口粮,天黑走在一个小山头,有两只恶狼恶狠狠地朝父亲走来,父亲差点丧命。父亲讲到这里,流出清冷的泪水。

总也忘不了,总也忘不了!!!

这世间最纯挚最宽厚最无瑕的爱除过母爱就属父爱了!

什么样的爱能比父母亲的爱更至善更无私更伟大呢?

7

那一脉一脉的山梁是父亲的脊梁。父亲是挑担的好手,春天领着学生上山打柴,为贫困的山区学校创收经费;冬天领着学生上山烧木炭,为学生取暖。放假后,父亲挑着行李,步行160多华里,翻山越岭返回老家。父亲在前面挑着担儿走,我背着背包跟在后面。十多个寒暑春秋,山道弯弯,跋山涉水,翻了多少梁,走了多少路,我和父亲的脚板歪歪斜斜地印在山路上,只有山顶那轮明月记得这路多长,这山多高,蓝色的山脉依然变换着一年四季的岁月交替……

我依然深情地记得那首被风云雨雪渗透了的父亲自己编的歌谣:

一道道山哟一道道水,

一溜溜脚印往深山里走。

走上山顶顶望着山沟沟,

娃娃念书不用愁……

父亲在前面挑着担儿唱着,我在后面跟着,默默地嘴里哼着。每当走上那高高的山梁时,父亲的歌儿就唱开了,唱多少遍,唱了多少年,才能走完那永远的山梁,只有大山知道。

8

回到我的山里。阔别28年的山里,有我的老师和同学,还有我那一脉一脉的道道山,页页岭。

回眸再望父亲的山梁,父亲的山梁如愁如苦如悲恸高高耸立。父亲的学生说,几十年都未能见到父亲的身影了,每当他们想起父亲的时候,就去看山。

父亲的同事说,他一生在山沟里面教书,每走一处都要栽上几棵树做纪念,他教过的学生有多少,栽下的树有多少,只有那一脉一脉的山梁知道。

9

父亲教过的学生有多少,我无法知道,我只知道他在山里教书整整30年。他栽了多少树,我更无从知道,想到这里我只能望那一脉一脉的山梁。

山依然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可是父亲已经离开我们5年了。他的学生说,许多次想来看望父亲,谁知道他走得这么突然。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一直想回到山里去看看,我每次回到他的身边时,他都以很迫切的心情,眼巴巴地望着我问,你什么时候去山里?带我一块儿去吧。我却以借口和父亲身体不佳的原因,始终未能满足父亲的要求,至今留下多么深深的遗憾啊!

再次回望那高高的山梁,我问自己,为什么失去了才感到珍贵?为什么失去了才感到追悔莫及?为什么失去了才感到特别珍惜?这刻骨铭心的记忆究竟还应该有什么?

每当站在山梁上我就想起了父亲。在我今后的岁月里,我将加倍珍视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珍视友谊,珍视感情,珍视尊重!我只能以涌泉之心回报滴水之恩!属于我做的生前要做好,倘若生前做不好以后如何补偿?这世上最不能欠下的是感情,我的心灵不允许我再欠下什么。

10

站在高高的山梁上,这是父亲的大山,我永远望不到头的山。如今父亲是黄土一冢,这是父亲大山的脊梁!

招一招手吧,父亲。在你高高的山梁上,那一脉一脉的是你影子的延伸……

招一招手吧,父亲。你的手是儿子永远的旗帜!

2002年深秋完稿于麟游

同类推荐
  • 控诉

    控诉

    这是巴金在国家和民族遭受外敌侵略的时刻所发出的痛切控诉,收录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激战正酣这段时间的诗文。他说:“这里面自然有呐喊,但主要的却是控诉。对于危害正义、危害人道的暴力,我发出了我的呼声:‘我控诉!’”本书于1937年11月由烽火社初版,现根据《巴金全集》本排印。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曹禺剧作论

    曹禺剧作论

    《曹禺剧作论》是国内全面、系统研究曹禺剧作的第一部专著,而且观点鲜明,分析细腻深刻,颇有独到之处。是田本相先生多年研究工作的结晶。其中某些篇章在刊物上单独发表时,就获得同行的好评。《曹禺剧作论》的出版,是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戏剧研究领域的一个可贵的收获。作者对曹禺剧作研究有年,功力较深,故而在本书中显示了自己的特色.
  • 2006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2006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本书所选文章均为我国2006年度最有代表性的美文。选录追求挑选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实斋笔记

    实斋笔记

    本书包括:历史寻踪、师友杂记、海外学记、域外寻史、辛亥期刊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极为深厚。汉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一脉相承地记载下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风起云涌,而成语则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精练、准确……
  • 妖灵之陆

    妖灵之陆

    当你打开这本书,你将看到一位少女的修仙奇缘。奇幻的故事,浪漫的内容,精彩绝伦,就在此处
  • 传奇皇朝

    传奇皇朝

    落魄江湖仗剑行,屠龙倚天掌中轻。十年一觉传奇梦,王图霸业空留名。禁地、落霞岛、失落峡谷、迷失森林、热沙土城、西域奇境……一场场悲欢离合之地、一幕幕激情生死之战。霸世凯少、霸世三黑、玄铁鹰、调戏猫的老鼠(泽被天下)、月光侠、天使薇儿、湘宝宝、龙乐、霸道火、骄阳拽拽、黄帝、长风战士、长风道士、蜻蜓、风花流雨……一代悲情英雄、一代乱世枭雄、一代柔情女子、一代风流剑客。一段铁血柔情的爱恋、一曲肝肠寸断的神话,一觉迷离传奇梦。
  • 快穿之与男配谈个恋爱

    快穿之与男配谈个恋爱

    (心情不好的小可爱们看过来呀!里面的某些点总能戳中你们的笑点哒。)叶清作为一个深资的书虫,每看完一本小说,都会为书中深情的男配一个个都没有好的结局而感到痛惜,想那样的男孩子放到现实生活里还不是抢着要的。直到有一天她死了,被绑上了一个拯救男配系统,如果不执行任务,她就会被销毁。然后她瞬间就感觉到自己责任深重,不能再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就在叶清以为自己是穿到各种书里当救世主的,却发现……她被坑了!!!【宿主,我们老板回来了!】叶清:关我什么事,我还要去拯救男配,让他们不再为情所困。嗯……认真搞事业的男人真帅!内心疯狂吐槽女×腹黑善谋反派男一个胆小却又作死的宿主遇到一个宠妻狂魔的攻略对象会擦出点怎样火花呢?1V1,HE喜欢的小宝贝点个收藏吧!爱你们哟。另外一本书《晚舟归渡》
  • 众界王

    众界王

    心有猛兽,身似囚笼。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放出。悲剧早已注定。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便成了大劫。变相的自我终结,脱去了负累,另一个世界重生。做想做的事,当想当的人。新人一只,各种求。
  • 总裁的贴身情人

    总裁的贴身情人

    黑夜中,男人俯视身下的娇躯,唇角勾起邪魅的弧度……那年,她将自己当成货物,卖给了这个恶魔!他疼她,他宠她,但唯独不爱她……当他决心将她转送给另一男人,她愤然逃离,但多带走了他的一样“东西”!哪知多年后,冤家路窄,她又一次,与他签下契约,三天三夜的缠绵……
  • 禁天封地

    禁天封地

    庄允,一个青玄宗的杂役弟子,虽身份卑微,处于修真界的最底层,但他却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通过自身努力,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机缘一步步往上爬,最终成为了修真界的霸主。
  • 是我遇见我的劫

    是我遇见我的劫

    沈郁接下委托,去一个有着奇怪传言的餐馆找栾桀。本以为那人见了他会见到救世主一样抱他大腿。结果,栾桀看了沈郁一眼“哪来的傻逼。”沈郁顿时气结,他傻逼?破解餐厅谜团时栾桀:“那个沈郁来看看……”沈郁:“我是个傻逼。”栾桀:“……”(沈郁X栾桀都是傲娇)
  • 我脑里有个鬼灭系统鬼畜版

    我脑里有个鬼灭系统鬼畜版

    当男主在看关于鬼灭的鬼畜时电脑突然炸了,世界突然变成了鬼灭的设定,世界各地都有名为“鬼”的存在,而为了世界,各国都创办了关于培育斩鬼队的学校,而男主脑内却出现一个系统,可以学的强大的呼吸法.......个屁列!为什么我的系统里的都是鬼畜里经常出现的人物啊!什么情况。。。。
  • 此情可抵

    此情可抵

    赶往一线支援的周医生临别时给梁律师发了一条短信。“我一直想从你的窗子里看月亮,今夜我不关心月色,我只想你。”梁律师正在家里吃泡面吃得“沙沙沙”响,最后在美食间点开短信,想了一下如何回复。“周医生,我放下案卷,却放不下你,请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