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主食量不减就不吃
进食水果后,需相应的扣除主食量,譬如200克橘子或苹果相当于主食25克。
一般情况下,在午餐和晚餐主食均按标准控制在50克或75克时,15:00时可进食一块西瓜、一个苹果或其他水果(200~250克)以顶替加餐。
5.没监测血糖时不吃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定期监测血糖,即使空腹血糖小于7.8mmol/L,也不能掉以轻心。
四、糖尿病患者要有正确的“水果观”
健康提示:糖尿病患者如果想轻轻松松地吃水果,那么他必须了解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水果应该怎么吃?
面对水果,糖尿病患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血糖水平、体质、经济、喜好等,来选择自己适宜食用的品种和进食数量。
1.控制血糖轻松吃水果
六十多岁的张姨患糖尿病已经好多年,为了控制好血糖,非常自律,平时很注意锻炼身体,严格地控制饮食,按时服用药物。可是自从得了这个病以后,她就再没碰过以前喜欢的水果,怕食用后会加重病情。
张阿姨的困扰,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碰到,因为在医生候诊室里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患者说为了控制血糖,不敢吃水果。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问题是血糖升高。所以为了控制血糖,病人承受了很多平常人不能想象的痛苦,面对美食,不能畅快地享受,就连水果,也要考虑一番,要不要吃,会不会有危险等。
在糖尿病的治疗上,关键的一点就是饮食控制。其实主要控制的是食物中的糖分,因为它们是血糖的重要来源,如果切断这一“输送途径”,那么自然就能控制血糖了。
对于米饭、面包、蔬菜、肉类,各种各样食物的摄入,都应严格地控制,特别是水果,水果大部分是甜的,糖分很高。所以很多糖尿病病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水果肯定是使血糖升高的罪魁祸首。
像张阿姨这样认定吃水果就会造成血糖升高,十几年忍着不吃水果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其实,糖尿病病人完全可以吃水果,不过要稍加注意,要掌握好吃水果的种类、时机和数量。
2.面面俱到的水果观
糖尿病患者要想轻松地吃水果,就要了解水果的成分构成,了解哪些水果含糖量较低,适合自己食用,哪些较高,应该避免。明确吃水果的利弊,这样,在进食水果时,才不会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1)水果的主要成分。水果成分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芳香物质、果胶和糖类,其余多为水分。其中果胶属于可溶性纤维,具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进食水果可以改善口味,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2)水果含糖量。不同的水果,所包含的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不一。
①含糖量为4%.8%的水果:樱桃、鲜杨梅、柠檬、杨桃、木瓜、草莓、哈密瓜、芒果、西瓜等。
②含糖量为8.5%.15%的水果:李子、柚子、杏、枇杷、橙、桃、橄榄、橘子、梨、苹果、鲜柿子、鲜葡萄、石榴、猕猴桃、菠萝等。
(3)注意事项。患者在食用前应参考水果含糖量,尽量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进食水果后应减少相当热量的主食,这样既可轻松享用水果,又能保持理想血糖水平,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3.制订个性化水果餐
(1)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吃水果。
①在病情不稳定、血糖还未控制时,暂时不宜吃水果。
②必要时选吃含糖量低于3%的黄瓜、西红柿来代替其他水果。
③当血糖控制在比较理想、稳定的范围内(空腹血糖低于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mmol/L)时,可以选用含糖量在4%.8%的水果。另外,也可以少量吃含糖量在16%~28%的水果,如龙眼、海棠、香蕉、鲜山楂、鲜枣等。
(2)如何吃水果。
①吃水果最好选择在两餐之间、睡前,或运动前血糖低于5.5mmol/L时,可预防夜间或运动后低血糖。
②每次可以吃水果50.100克,每天1.2次。
③每尝试一种新水果,要在吃水果后2小时监测血糖或尿糖。如果对血糖影响大的,以后尽量不要吃。
④别忘了减主食,根据食物热卡互换法的原则,25克大米相当于150克的柿子、香蕉,200克的李子、杏、柚子、桃、梨、苹果、橘子、橙、鲜葡萄、猕猴桃,300克的草莓,500克的西瓜。因此,如果进食水果,记得从总的饮食中扣除相当热量的主食。
(第三节)科学用油.拒绝并发症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食用油的品种,应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健康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用油。像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含量高,所以应该选择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如橄榄油、茶籽油等,同时杜绝荤油,避免长期脂肪酸摄入失衡,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一、如何认识食用油
健康提示:在电视广告中,我们看到有很多厂家将“花生油里不含胆固醇”作为促销卖点,事实上,所有纯正的食用植物油都是不含胆固醇的,如橄榄油、花生油、菜油、芝麻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只有动物油中才含有胆固醇。
市场上的食用油品种繁多,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脂肪酸按照结构不同,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ω-3和ω-6系列)三大类。
那么油脂究竟是什么呢?
1.什么是脂肪
通常脂肪指的是油脂类物质的总称。普通的植物油的成分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类、脂肪酸及其他脂溶性物质成分,如脂溶性维生素、色素等。而精炼后的植物油中的甘油三酯占99%以上。在动物油脂则含有较多胆固醇及胆固醇酯。
2.脂肪的作用
脂肪是人体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能源,每克脂肪提供约9千卡的热量,相当于碳水化合物2.25倍的能量。脂肪在为身体提供能量的同时,还参与细胞膜的形成,产生前列腺素等激素、神经传导物质等。另外,食物中的脂肪还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如A、D、K和E的吸收利用。
3.为什么高脂饮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最新研究发现,诱发糖尿病进一步恶化的一个危险因素是高脂饮食。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通过科学的研究,得出医生或病人把糖看做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错误的,试图用低糖饮食的方法来控制糖尿病纯粹是浪费时间。
他们提出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最有效的方法是坚持低脂饮食,将脂肪的摄取量减少到较低水平,比如把摄取脂肪提供的热量从40%减少到10%.20%,糖尿病则会得到较好的控制。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控油”,适当摄取“好油”,尽量减少摄取“坏油”。
4.什么样的脂肪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饮食中的脂肪含量的增多,能够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危险。实验室的资料表明,含脂丰富的食物是造成肥胖、胰岛素抵抗甚至糖尿病的罪魁之一。
脂肪的性质和特点主要取决于脂肪酸,不同食物中的脂肪所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不一样。而脂肪酸的结构与是否致病有关。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比起饱和脂肪酸在食物中的含量,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在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显得更为重要。
5.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固体状态。食物的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动物脂肪和某些植物油,包括椰子油、棕榈油和可可油。
饱和脂肪酸中,虽然没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但它是人类膳食中重要的能量来源,能保存有益的ω-3脂肪酸,可以协助身体摄入脂溶性成分(如维生素E)等。
对婴幼儿来说,饱和脂肪酸对促进其生长发育及脑发育都是很有用的。但对于中年以上的人来说,其“坏处”却很明显。如果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总热量的12%,那么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就会在人体内产生脂肪积聚,会造成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血脂异常,血脂紊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
另外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人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小,专家建议在膳食中应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取量,应将其控制在总热量的7%以下。
6.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指人体可以合成的含有1个双键的脂肪酸。油酸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表,油酸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中,其中以橄榄油、棕榈油、低芥酸菜子油、花生油、茶籽油、杏仁油和鱼油中含量最高。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是维持正常血脂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的重要脂肪。如果油酸含量达到70%以上,那么就能起到调节血脂,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不降低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有益于心、脑、肾、血管的健康。越来越多的专家建议,膳食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取量应占到总热量的10%左右。
7.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根据双键的位置及功能不同分类的,可以划分为ω-6系列和ω-3系列。其中人们熟悉的亚油酸属ω-6系列,α-亚麻酸(ALA)、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属ω-3系列。而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红花油、芝麻油、亚麻籽油、鱼油等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酸的作用是,在膳食中适当地摄入,对促进人体胆固醇代谢,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防止脂质在肝脏和动脉壁沉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冠心病)是很有作用的。研究表明,深海鱼油中所含有的EPA和DHA,是预防冠心病的主要成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酸并不是摄取得越多越好,过量摄取同样会造成总热量超标,从而引发肥胖、胆石症,同时还会干扰人体对生长因子、细胞质、脂蛋白的合成。特别是ω-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多摄入将干扰人体对ω-3脂肪酸的利用,容易诱发肿瘤。
专家提出,ω-3脂肪酸与ω-6脂肪酸应保持约1∶4的比例,这对健康最有益。
同时也要控制它的摄取量,大约占到总热量的10%左右是比较恰当的。
8.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脂肪酸,这种酸的特点是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它必须由食物来供给。这种酸包括几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亚油酸(属ω-6系列)和亚麻酸(属ω-3系列)。
必需脂肪酸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它的作用如下。
(1)保持细胞膜的相对流动性,以此来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对胆固醇的转运及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降低血中的胆固醇水平。
(3)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
(4)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
必需脂肪酸在亚麻籽油,即胡麻油里的含量和比例最高,其他像橄榄油、鱼油、南瓜子油、菜子油也是很好的选择。
9.ω-3脂肪酸
ω-3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ALA)、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其中ALA是EPA和DHA的合成前体,而EPA和DHA有显着的生理功能,因此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作为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缺乏ω-3容易引起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痛经、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
ω-3的作用在目前的研究中显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具有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病的功效。
(2)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
(3)预防炎症和哮喘。
(4)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
(5)预防乳腺癌和直肠癌。
(6)促进脑细胞发育,提高脑细胞活性,增强记忆力。
(7)增强视网膜的反射力,预防视力减退。
(8)预防老年痴呆。这是根据研究初步得出来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求证。
以下食物富含天然ω-3脂肪酸。
(1)在食物中ω-3脂肪酸的来源较少,生活在寒冷地区深海中的高脂鱼类含有这种酸,包括鳕鱼、鲭鱼、鲑鱼、金枪鱼和鲱鱼等。
(2)还有一些植物中也含有这种酸,如胡桃、亚麻子和南瓜子。
(3)鱼油和较肥的鱼类是EPA和DHA的主要来源。海藻类也可提供大量的DHA。
鉴于鱼类所含中ω-3脂肪酸较多,美国心脏联合会(AHA)建议所有成年人都应该摄取大量的鱼类,尤其是比较肥的鱼。专家建议每个人至少一周吃两次鱼,这种酸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不会造成营养的堆积。如果每天分2.3次摄取一定量的ω-3脂肪酸,可有效地降低胃肠产生不适反应的危险。
10.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经过人工催化的脂肪酸,它是普通植物油经过人为改造变成“氢化油”过程中的产物。
在人工催化过程中,液态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被变成易凝固的饱和脂肪酸。其中,有一部分剩余不饱和脂肪酸会发生“构型转变”,从天然的“顺式”结构异化成“反式”结构,这就是我们说的反式脂肪酸。
有人提出,反式脂肪酸是“最坏”的脂肪酸吗?早在2003年就有报道称,反式脂肪酸同饱和脂肪酸一样,会大大提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从而使人们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比起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它的危害表现在,影响人体免疫系统,提高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其危害之处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因为反式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一样,可以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2)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凝聚力的作用。实验证明,反式脂肪酸容易使人产生血栓。这个结论的得出来自于一个试验,摄入占热量6%的反式脂肪酸人群与摄入占热量2%的反式脂肪酸人群相比,全血凝集程度明显增加。
(3)影响生长发育。由于反式脂肪酸能通过胎盘直接转运给胎儿,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都会因其母亲摄入人造黄油而被动摄入反式脂肪酸。实验证明,反式脂肪酸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危害更大,它使其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酸缺乏症,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同时,反式脂肪酸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干扰婴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最新发现,反式脂肪酸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它比饱和脂肪酸的危害更大。专家通过测算发现,如果将占食物热量总量2%的反式脂肪酸换为不饱和脂肪酸,可使糖尿病的发生危险减少40%。鉴于这些发现,美国麦当劳公司宣布,将减少炸薯条所用油中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通过以上对于油脂的认识,为了减少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应避免和减少“坏”油的摄入,做到少吃动物油、人造奶油一类的饱和脂肪,减少摄入含丰富“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饼干、汉堡、洋芋片、爆米花、人造黄油和油炸等食物。
二、如何选购食用油
健康提示: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食用油的品种,应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健康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用油。
针对如何选择食用油的问题,专家做了以下解答。
1.如何判断一种食用油的好坏
(1)看油中的脂肪酸构成比例。一般而言,动物脂肪(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多,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少,而植物油则与之相反。
(2)看消化率。动物脂肪比植物油的熔点高,这会影响人体消化吸收,动物脂肪在营养的消化率上也不如植物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