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衣着紧密相连的是人的风度。如果说衣着是一个人的审美力的反映的话,那么风度则是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的反映。有的人性格开朗,气质聪慧,风度则往往潇洒大方;有的人性格豪爽,气质粗犷,风度则往往豪放雄壮;有的人性格沉静,气质高洁,风度则温文尔雅;有的人性格温柔,气质恬静,风度则秀丽端庄。风度是性格和气质的外在表现,属于一个人的外部形态,是由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所构成的。与心灵相对而言,风度是人的一种形式,也是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所最先接触的。因此,从风度的好坏,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文明程度,而且也可以部分地看到一个人的美丑。我们主张人是需要有美的风度的,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都应当表现出文明的美的风度。如果举止轻浮,言谈粗鄙,待人接物玩世不恭,甚至粗暴狂躁,那就不是文明礼貌的表现。
风度不是来自摹拟得之,更不是装腔作势的结果,而是一个人的心灵美的外在表现,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好的性格、气质的自然流露。要有美的风度,关键在于各人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的美的本质,形成美的心灵。古人早就说过:“诚于中而形于外。”心里诚实,才有老实的样子。心不诚实迟早要被人看破的,更何况风度这种人的外在美是没法装得像的。当然,人的风度是多样的,不能强求一律。人的风度的多样性,是为人的性格、气质的多样性所决定的。但是,无论性格、气质的多样性也好,还是风度的多样性也好,都应当体现出人的美的本质。而只有美的心灵,美的性格、气质,才能有美的风度。
③提高你的修养
我们强调“第一印象”在取悦中的重要作用,但这仅仅是一种首要效应,并不是本质的、内在的、不可改变的。
其一,双方初次见面所获得的印象只是一些表面特征,不是内在的本质特征,所以单凭第一印象做为继续交往的基础是不牢固的。如一些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往往是凭仪表、长相而一见钟情,而不考虑对方的人性态度、个性品质而草率结婚。事实证明,这是靠不住的,往往会留下后患,最后甚至导致感情破裂。
其二,第一印象不是无法改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增加,对一个人的各方面情况会愈来愈清楚,从而可以改变第一次见面时留下的印象。
其三,即使是第一印象的展示,也反映了人的个性品质,归根结底,它是一个人平时长期修养的结果。没有平时良好的修养,即使主观上想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也往往是东施效颦,装模作样,反而令人生厌。
六、“正”字诀
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人格健全完善的人,受人崇敬。
做一个自私的人,做欺心的事,嫉贤妨能,与成功无缘。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正人先正己,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方正的准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千百年人正人君子们信奉的一条做人做事的不变之道。
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就是他们的水平和能力已经超过了普通员工使然。因此,领导应该成为工作的引导者,把握着单位的发展脉搏,一旦员工出了什么问题,你都应该及时给予指正。很多领导的批评意见并不为员工们重视,这里有很多原因,重要的一点恐怕就是领导本身的素质问题。你自己还不咋地呢,指手画脚地肯定招人烦,所以说,水平不高的人最好别染上官瘾,那是世间比较遭罪的事情之一。
口碑好的领导者常常被认为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正人先正己”。你觉得人家头发脏了,自己身上还有虱子呢,人家凭什么听你的话?身教重于言教,你就是说得唾沫遍地,人家也不一定往自个儿的心里去,但是,如果你做出让人竖大拇指的事,员工们的自觉意识自然也就提高了,这个问题很好理解,人家都在干活呢,你到那儿说没用的话和亲手参加劳动的感觉差异大了。
以前有一句话,叫做“以身作则,就是无声的命令。”如果是“天桥的把式”在那儿只说不练,恐怕就成“行动的矮子”了。记得鲁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如果作家们听到某个批评家的不太高明的批评,就沉不住气,就发火,要求批评家自己创作一篇试试,这就好比厨师对品味食品“食客大叫道:那么,你去做一碗给我吃吃看。”这句话可以从好几个侧面去考虑,如果把领导看作是那个厨师,寓意也同样存在。所以,批评人之前一定要三思。
我们一想到好的领导干部们,总是说出焦裕禄、孔繁森的名字,他们之所以可敬的原因在于,一个在河南的兰考不顾疾病缠身走家串户访贫问苦,在盐碱地里种了那么多梧桐,而且,吃穿用跟群众没有什么区别,那一身为民服务的脊梁是铮铮作响的。所以,后来人们写文章、拍电影,那是怎样的场面,我们都跟着流了不少眼泪。另一个是在西藏的阿里地区,自己的津贴都给了牧民们了,在大风沙的天气中奔走,把当地的老妈妈当做亲娘一样看待。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焦书记、孔书记说一声,谁能不惟马首是瞻?
但是,生活中我们似也能看到有些单位的领导同志“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嚣张气焰,这样的领导还幻算得到群众的拥护,简直就是做梦,而且你永远都是得不偿失的。抛开这种行为的后果且不谈,即使你得逞了,如同“庄主”似地在某个地方耀武扬威几十年,在这几十年中,你得到的每一个鞠躬和微笑都不是发自内心的,换句话来说,你生活在不真实之中,这纯粹是自找的,而且,等你不是领导的时候,以往的问题就都找上门来了,你根本应付不过
如果说如今“正人”已经成为不可省却的领导环节,那么“正己”就是一个前提,你别想法儿在这个环节上抽条,因为这直接决定着一个领导者的威严被多大程度的认可,要想真正得到部属们的拥护,就必须脚踏实地地操劳,你如果不勤勤恳恳,没人会拿八抬大轿抬着你走,这似乎也算是一种自知之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压根儿就没有“正”的必要,你也别强以不必要为最必要,那简直就是画蛇尜足,没事找事了,真正聪明的领导者跟这种做法不沾边。
2.嫉妒乃方正之人之大忌
嫉妒本是人之天性,同时也是人类的弱点之一。作为一个方正的人,应努力克服这个病态的心理。
你的一位同学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即将出国,你是禁不住赞道:“真棒!”还是心里酸酸的,说:“咳,傻小子有傻福呗……”
你的一位同科室的女孩,嫁了一位老美,就要随夫到国外定居。你是衷心祝福她,还是在背后撇嘴:“就她那长相,也就傻老外能看上……”
某天,你听人谈起某位过去在单位不得志的同事下海几年发了,现在有自己的公司,你的第一反应是高兴,还是来一句:“没准儿是发的不义之财吧……”
和你同时参加工作的某君,现在已是处长了。每次他见了你,都会热情地打招呼。你是同样大方自然呢,还是在心里暗自说道:“不就是当了个破官儿嘛,看那假惺惺的样子……”
如果你的表现是后者,那你就是妒忌了。而妒忌,以著名诗人艾青的话说,是“心灵上的肿瘤”。你要不警惕,不痛下决心把它“割掉”,它就会“像锈蚀铁那样,以自身的气质腐蚀自己”(希腊、安提斯德内《片段》)。
妒忌,作为人性的弱点,几乎谁都会有那么一点。这是人性中残存的动物的一面。据研究者说,许多动物都有嫉妒的本性,一只狼会把比它多抢了猎物的同类咬死。据中国杂技团驯兽员夏世华讲,一只叫“红红”的小狗看到驯兽员接触一只叫“丽丽”的小狗较多,它竟然嫉妒地把“丽丽”咬死了。我们虽早已进化成了人,但这个“动物性”却似平与生俱来。当我们还是孩子时,就会对父母表现出的对其他弟妹的“偏心”而心生不快,我们会因他们比自己多吃了一口蛋糕或新穿了一件衣服而生气甚至哭闹。
虽然妒忌是人普遍的也可以说是天生的缺点,但我们决不可因此而忽视它的危害性。趁着它还只是我们心灵里的小小“肿瘤”,我们就要赶快诊治它,以免它发展下去,成恶性“癌变”。
日本学者诧摩武俊在《嫉妒心理学》一书中说:“所谓嫉妒,就是自己以外的人占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者是自己所宝贵的东西被别人夺取、或将被夺取的时候所产生的感情。”
他说:“这种感情是一种极欲排除别人优越的地位、或想破坏别人优越的状态,含有憎恨的非常激烈的感情。有了这样激烈的感情,而不一定立刻显现于表面,这就是嫉妒。在引发事端的场合,反而是冰山一角,许多嫉妒都是深藏在人们的心中的,使乌漆黑的功能发酵,以歪曲的形态爆炸出来。”
让我们看个历史上有关妒忌的故事。
春秋时,郑庄公欲伐许国,五月阅兵,发排兵车。老将颍考叔抢先争得了兵车,驾车跑开。年轻将军公孙子都没有追上,便心生恨意。七月,郑军攻打许国都城,颍考叔历来奋勇争先,登上城头。公孙子都于城下妒其得功,便悄悄搭弓射箭,颍考叔毫无防备,结果倒地身亡。正如一位西方人所说:“嫉妒是来自地狱的一块嘶嘶作响的烧红的煤”。正是嫉妒,使本可以年轻有为的将军,作出了害人也害己的蠢举。
嫉妒的人并不是对所有比他强的人都嫉妒,对一些资历和水平确实比他高的人,他并不一定嫉妒。他所嫉妒的对象,大多是同学、同事、同龄人,因为他认为他们之间应该平起平坐。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刺激,痛苦、愤怒的情绪就会随之而来。正如培根说的:“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决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
尽管我们都免不了会有嫉妒这个似乎“令人无可奈何的感情”,但只要我们真正认识到了它害己害人的危害性,树立方正做人,方正做事的心态,是可以逐渐克服它的。
克服嫉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跳出自我,做一个方正的人。别人取得成功,别人获得了幸福,别人一帆风顺……我们应该为他们高兴。哪怕我自己并不成功,并不幸福,我也衷心地祝贺别人,像一只歌中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诧摩武俊说:“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瓜葛的社会。而且,也意味着现代的人,生活在嫉妒的温床中。”
在这个充满竞争、机会和变化的时代,在我们身边,几乎天天都有成功的人、幸运的人、发财的人、创造奇迹的人。他们也许就是你原本瞧不起的同事,或者是你曾领导过的下属,你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宽阔的心态、与人为善的心态而不妒忌吗?这的确是对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的品格修养的考验。
3.不做欺心事,本身是一种愉悦
做人做事不欺心,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和生命的清澈,这样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受益,一种愉悦。我深信,做事不欺心的人,更容易保有欣赏世界的好心情,更容易品出生活的好滋味。
做了亏心事的人,不论他掩饰得怎样的完美,都将在惶惶不可终日的不安中过活。
日本的白隐禅师,道行高深,负有盛名,他的故事流传的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这样一个:白隐居住的禅寺附近有一户人家的女孩怀孕了,女孩的母亲大为愤怒,一定要她找出“肇事者”。女孩用手朝寺庙指了指,说:“是白隐的。”女孩的母亲跑到禅寺找到白隐,又哭又闹,白隐明白了怎么回事后,没有做任何的辩解,只是淡然地对女孩和她母亲道:“就这样吗?”孩子生下后,女孩的母亲又当着寺院所有僧人的面送给自隐,要他抚养,白隐把婴儿接过来,小心地抱到自己的内室,安排人悉心喂养。多年以后,女孩受不住良心的折磨,向外界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并亲自到自隐的跟前赎罪,白隐面色平静,仍是淡然地说了句:“就这样吗?”
读书与看待问题一样,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很多人看完这则故事,肯定白隐禅师那种面对诋毁和陷阱,泰然处之,固守善念的超然风范而慨叹不己。而我却从另一个角度,即那个怀孕的女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则故事,其实,若是她在白隐默默地接受了孩子之后,便抛开一切不再去想,这也许会成为一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不会有人发现其中的秘密。然而她毕竟没能经受得住心灵的拷问,主动走了出来。可见,一些错误的或泯灭良心的情事对人心灵的惩罪有多么严厉。
日常生活中,很多小事都在或隐或现中,考验着你的良心,至于是否能让每个人都良心发现,那要看人们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处事观了。
前几天,电视里播放了中国第五代电影人聚会的场面,其中有一个场面是提起逃票的事儿,听时是用一种娱乐的心态听的,但过后突然也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次逃票经历。
坐在回家的班车上,手里捏着车票钱,望着窗外五颜六色的霓虹和川流不息的人流心里洋溢着一种难言的安宁和惬意。这是黑夜的力量啊!
一发现售票小姐把我给漏掉了,就决定下车时,一定把票给补上。这样一想就觉得自己的那一脉生命之水,在这漆黑的车厢里仍然很清澈,很亮泽。也就为自己至今还能做到做事不欺心,而深感欣慰。
我是在路口上的车,车开动了售票员才从最后一排,往前挤着一个个地要乘客买票。或许是车上的人太多太挤,连过道里都挤满了人,或许是不少的人跟她讨价还价,说春节期间不应该提价的,把她给吵糊斗涂了,她竟然把坐在窗边往外看风景的我给漏掉了。其实我早就把买票的钱掏出来在手心里捏着了。
我想起小时的一件事来。那还是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奶奶叫我到街上去打醋,醋打好了,快走到家门口了,我却发现打醋的两角钱还在于心里紧紧地捏着。便想都没想就转身走回去,把手里捏着的钱,交给那个卖醋的人。得到了别人赞美的我,心里涨满了喜悦的兴奋。回到家我就把这事跟奶奶讲了。“是的,我孙子做得对,人活在世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做欺心的事。”奶奶夸奖我说。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庆幸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或者是类似这样的事,都能像小时候那样,“想都不想”地做出不欺心的决定。
车到站点,随着满车的人走到前车门口,我把一直捏在手里的十元钱,递到拿着扫帚准备打扫车厢的售票员面前,微笑着,用一种开玩笑的口气说:“你不想把票卖我,我可是非买不可呢!”
售票员稍稍愣了一下,立刻就在她满含疲惫的脸上露出非常好看的笑容,说:“哎呀,你这人,真是太好了。”
我感到走出好远了,她还在望着我笑。
也许这些已成为中国影视业顶梁柱子的大导大明星演们,今天这个时候谈论年轻时逃票的事,不会有人想到提出“道德”的天秤上来衡量他们的人品,因为他们本人原本就没有把这种损公肥私的事情当回事儿。但我还是要奉劝大家:做人做事不欺心,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和生命的清澈,这样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受益,一种愉悦。我深信,做事不欺心的人,更容易保有欣赏世界的好心情,更容易品出生活的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