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25100000020

第20章 纵横有术(6)

燕昭王很赞许苏代的信,说:“燕国的先王曾对苏代有恩德,在子之之乱的时候,苏代离开了燕国。燕国要想向齐国报仇,没有苏代是不行的。”于是就召回苏代,重新重用他,和他一起谋划进攻齐国。最终齐国被攻破,齐闵王逃走。

苏代的话可谓有一言兴国的功效。通观上面的论述,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实是经过深思熟虑之言。苏代在简要的分析中既指出了燕国所作所为的严重弊端,又指出了燕国的可行出路,最终说服了燕王,攻破了齐国,壮大了燕国,证明了当初自己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因此,像苏代这样的纵横家,其实还是富有实际才能的政治家。

最无耻的一派

如果说儒家谋略是中国谋略型文化中至为深刻的一页,道家谋略是中国智谋型文化中最聪明的一页,法家谋略是其中最刻毒的一页,兵家谋略是其中最冷峻的一页,阴阳家谋略则是其中最神秘的一页,那么,纵横家谋略就是其中最无耻的一页。与其他学派相比,纵横家有三个特征:1.无从一而终的固定的君主;2.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3.没有一定的价值标准,除了势利营求之外,没有道德束缚。

苏秦和张仪无疑是当时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纵横家。纵观战国后期的那段历史就会发现,其国际关系差不多完全是由两个智谋之人、舌辩之士左右的:先是苏秦的“合纵”,后是张仪的“连横”,这两个人把战国七雄当做一盘任由他们拨弄的棋,玩弄于股掌之间。但他们不论“连横”、还是“合纵”,都是唯利唯官是图。他们既不像同时代的庄子那样清高。也不像要教魏王、齐王实行“仁政”的孟子那样为理想奋斗不已,他们所有的信念就是权和钱,除此之外,看不到他们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和高贵的品德。相反,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欺骗、狡诈、残忍、无耻的行为方式和一切以权势为标准的价值观念。

在春秋战国时期,背信弃义已成了家常便饭。在舌辩之士那里,背信弃义还是光荣和正义的事情。例如,楚国攻打郑国,郑国的形势很危急,子驷打算同楚国媾和,子孔说:“我们和晋国这样的大国歃血盟誓,血迹未干,怎可背盟呢?”子驷说:“我们的盟誓本来就是说‘唯有跟从强大的国家’,现在晋国不来援军,楚国围攻我们,那么楚国就是强大的国家了。况且同晋国盟誓是在武力胁迫之下举行的,神灵只会保佑那些诚信的盟誓,而斥责那些在要挟之下举行的会盟。因此,我们背弃同晋国的会盟不仅可以,而且还会得到神灵的同情和保佑。”子驷的这一番话,把其他人说得哑口无言。于是,子驷理直气壮地同楚人结了盟。

这一时期,人们还把人看成是唯利是图的动物,利用这一特点,成功地实行了离间之计。

许多诸侯国的谋士相聚在赵国,商讨合纵之事,意在联合攻打秦国。秦王有些害怕,秦相应侯范雎对秦王说:“大王不必担心。请让我去瓦解他们。秦国与诸侯谋士之间没有冤仇,他们聚集起来对付秦国,不过是想取得荣华富贵罢了。大王,您没见过您的狗吗?有的躺着,有的起来,有的走着,有的静止不动,并不相互争斗。倘若扔一块骨头,它们就忽然起来,相互厮咬。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想争一块骨头。”

于是,秦王派出唐雎,带上乐队,给了他五千黄金。唐雎驻扎在武安城,大摆筵席,招待宾客。饮酒之际,唐雎说:“邯郸的谋士们,你们谁来争取重金?”这时,主谋的一些人(尚未动心)还未去取赠金,唐雎返回秦国后,范雎对他说:“您在为秦国办大事,不要考虑金子花到那里去了——钱花了,大功也就算告成了。现在我再派人运五千黄金随您去。”唐睢出发,到了武安,还没有花出三千黄金,诸侯的谋士们就大吵大闹,争斗起来,没有谁还能顾得上组织诸侯国联合抗秦了。

把谋士们比作狗,把金钱比作骨头,范雎可谓很聪明了。他不仅为秦王破去了这次遭受联合攻击的灾祸,还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正确外交政策,为秦国统一全国立下了功劳。至于合纵还是连横,最为擅长的还是苏秦和张仪。他俩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一会儿把诸侯国说得与秦国联合,一会儿又把诸侯国说得联合抗秦,极有意思。

苏秦为赵国组织合纵联盟,就去说服齐王:“齐国南有泰山,东有琅琊山,西有清河,北有渤海,这就是所谓铜墙铁壁之国;齐国国土方圆两千里,兵士数十万,粮食堆积如山;齐国战车精良,调动起来,快如飞箭;作战声威势如雷电,分散变化疾如风雨。即使发生战事,敌人也从未越过泰山,渡过清河和渤海。齐都临淄城中有7万户居民,我心中估计,每户最少3个男子,不必调动远县之兵,仅临淄的士兵就有21万。临淄富裕充足,人们无不喜欢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赛狗、下棋、踢球;临淄的街上,车水马龙,行人挨肩擦背,连起衣襟可以形成帷幔,挥洒汗水可以形成大雨;家家殷实富裕,人人志气高扬;凭大王如此贤德,齐国如此强盛,诸侯无人可以匹敌。现在大王却要向西面的秦国臣服,我真为大王感到羞耻。”

“况且韩、魏两国之所以害怕秦国是因为与秦国接壤,出兵相抗,不出十天,胜负存亡的大局就定了:韩、魏两国战胜秦国,自己的兵力也会损失一半,那样就连四周国境也守不了;如果战败,后果就是亡国。因此,韩、魏两国要与秦国作战而不愿向秦国臣服。”

“现在秦国攻伐齐国的情形就不同,它后面隔着韩、魏两国的领土,要通过卫国的阳晋的道路,经过亢父一带的关隘,战车不能行驶,马匹不能并行。百人把守险关,千人也通不过。秦国虽想深入齐境,但又提心吊胆,怕韩国和魏国在背后袭击,所以才虚张声势,自己给自己壮胆,而又不敢真地进攻齐国。所以说,秦国对齐国并不构成威胁,这是明摆着的事。不深刻考虑到秦国奈何不了齐国,就要向西臣服秦国,这是群臣谋划的错误。现在可以既避免臣服秦国的屈辱,又可获得使国家强盛的实惠,所以我请大王稍加留心考虑。”

齐王说:“我不明智,今天先生把赵王的旨意告诉我,我将恭敬地让我们国家来参加合纵联盟。”

孟尝君像

另一位著名的舌辩之士张仪到了齐国,就不这么说了,他的论调恰与苏秦相反,是要破除各诸侯国的合纵联盟。张仪在齐王面前慷慨陈辞了一番,居然又说得齐王回心转意,向秦国屈服了。

张仪为秦国组织连横联盟,游说齐王说:“诸侯各强国没有哪一个能超过齐国,朝廷大臣宗亲的强大势力和殷实富有也没有哪一个能超过齐国。然而与大王谋划的人都只考虑一时的利益,而不顾及千秋万代的长远利益。主张合纵的人游说大王,必定要说齐国西有强赵、南有韩、魏,是临海之国,地广人多,兵强士勇,即使有一百个秦国,也无奈我何!大王听了这番表面之辞,而没对实际情况深思熟虑。

“主张合纵的人结党营私,争宠邀功,没有不说合纵不行的。我听说,齐国与鲁国打了三仗,鲁国三仗都胜了,但国家却处于危险境地,灭亡接踵而至,虽有胜利之名,却有亡国之实。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大,鲁国小。现今秦国与赵国的关系就像当年齐国与鲁国的关系。秦国与赵国在漳水交战,赵国两战两胜;秦、赵又在番吾交战,赵国也两战两胜。四战之后,赵国死亡数十万士兵,仅仅能保住邯郸而已。虽然有战胜秦国之名,国家却遭严重损失。这是为什么?因为秦国强而赵国弱。现在秦国嫁女,楚国娶媳,结为姻亲之国;韩国献出宜阳,魏国献出河外,赵国在渑池朝秦,并割让河间以向秦国表示友好,大王您独不向秦国表示友好,秦国就会驱使韩、魏两国进攻齐国的南部,赵国也会出动全部兵力渡过清河直指博关,临淄、即墨就不会为大王所有了。齐国一旦遭到攻伐,那时您虽欲与秦国友好,也不可能了,所以请大王深思熟虑。”

齐王说:“齐国远处僻远隐蔽之处,寄居东海之上,从未认真考虑国家长远利益,幸蒙贵客指教,我愿意与秦国结好。”于是献给秦国盛产鱼、盐的地盘三百里。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帮舌辩之士实在厉害之极,他们把个齐王说得晕头转向,一会儿要南北合纵,一会儿又东西连横,就是不想想该怎样治理自己的国家。本来,齐国是最早的大国,春秋时五个称霸国家之首,但最后被秦国灭亡,其原因大概也跟齐王的“东倒西歪”有关。对舌辩之士来说,他们是辩之有术,是像范雎所说的那种争骨头的狗,他们没有什么确定的政治主张,不管“东西南北”,只要有官可做就行了。但作为齐王,可就未免大上其当了。

孟尝君是一位经营政治很有办法的人,他在齐国混得不错,当了国相,又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威望很高。秦国准备攻打魏国的时候,孟尝君正在魏国,魏王当然请孟尝君想办法。孟尝君过去都是派门客去办事,这时却做了魏国的说客。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说动了赵国和燕国,硬是让他们派来了十几万大军援助魏国,秦国军队一见援军来了,便没敢轻易进攻,退了回去。孟尝君为魏国免去了一场灾难。这件事的经过是这样的:秦国准备攻打魏国,魏王听到这一消息,就在当晚会见了孟尝君田文,告诉他说:“秦国将要攻打魏国,您为我参谋参谋,该怎么办?”孟尝君说:“如果有诸侯相救,国家就可以保全了。”魏王说:“我希望您走一趟。”随后魏王郑重地为他准备了一百辆车。

孟尝君到达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向贵国)借兵去援救魏国。赵王说:“我不能借。”孟尝君说:“我敢于来借兵,是为了忠于大王。”赵王说:“可以听听(您的道理)吗?”孟尝君说:“赵国的军队并不比魏国强,魏国军队并不比赵国弱。然而,赵国的国土不会年年有战争危机,赵国民众不会年年因战争而死亡;魏国的国土却年年有战争危机,民众年年因战争而死亡,这是为什么?是因为魏国在西面做了赵国的屏障。现在赵国若不救援魏国,魏国就与秦国宣誓结盟,这等于赵国与强大的秦国交界了,那时。赵国的国土就会年年有战争危机,民众就会年年死于战祸。这就是我说的‘忠于大王’啊。”赵王答应了,为魏国起兵十万,战车三百辆。

孟尝君又北上去见燕王,说:“从前,公子常邀约魏、燕两国国君交好。现在秦国将要进攻魏国,希望大王援救魏国。”燕王说:“我们有两年收成都不好,现在又要行数千里去援助魏国,那怎么办?”田文说:“要行数千里去援救别人,这是贵国的万幸。现在,魏王一出城门就可以看得见敌军,虽然他也想行数千里去援助别人,可能吗?”燕王还没有答应出兵。孟尝君又说:“我把有利的计策献给大王,大王若不采纳忠心的计策,那我就走了。只怕天下会发生巨大事变。”燕王说:“可以听听您说的‘巨大事变’吗?”孟尝君说:“秦国攻打魏国,尚未等到战胜,游观的高台就已经被焚毁了,国君宴乐射猎的离宫就已经被占据了。燕国如果不救援魏国,魏王就会屈膝称臣,割地求和,把魏国的一半割给秦国,秦兵必然撤退。秦国撤离魏国后,魏王再出动韩、魏两国的全部军队,还借来秦国军队,再联合赵军,用四国的军队进攻燕国,那时大王又有什么好处?是行数千里去援助别人有利,还是一出燕国南门就看得见敌军有利?兵临城下时,您的路也就近了,输送也方便了,这时大王有什么好处?”燕王听后说:“您走吧,我听您的就是了。”便为魏国起兵八万,战车二百辆,随孟尝君而去。

魏王非常高兴,说:“您借来赵、燕两国军队又多又快。”秦王十分害怕,就向魏国割地求和。于是魏国遣回了赵、燕两国军队,并加封了孟尝君。

其实,孟尝君说服赵、燕两国救援魏国,别无其他妙诀,仅是用利害关系来打动赵国国君和燕国国君。对于这种利害关系,各国国君也并非完全看不到,只是形不成舆论的力量,不能使国君更清楚、更深刻地认识这种形势罢了;再加上国君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所以不愿出兵援魏。孟尝君作为一舌辩之士,说以利害,再起到串连各国的作用,借兵之举也就成功了。

在马陵之战中,齐国的军师孙膑大败魏国的大将庞涓,使得魏国元气大伤,无力复仇。魏王恨恨不已,日夜念叨复仇,要动员全国之兵,进攻齐国。惠施为魏王出了一个嫁祸于齐国的主意,齐国谋士张丑虽然识破了这一计策,但没有说服齐王,因而大受其祸。在这之前,无论是魏国的惠施还是齐国的张丑,对当时的形势都有透彻的分析。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齐国手中,但因齐王不辨是非,结果惨遭失败。由此可见,只有谋臣而无明主也无济于事。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如下:

齐、魏两国在马陵交战,齐军大胜魏军,杀了魏国太子申,消灭了它们十万大军。魏王召见惠施,告诉他:“齐国是我们仇敌,我恨它至死不忘。魏国虽小,我还是经常想出动全部兵力去攻打它,怎么样?”惠施回答:“不行。我听说,实行王道的国君懂得法度,实行霸道的国君知道谋略,刚才大王对我说的,远离了法度和谋略。大王原本是先与赵国结了怨仇,后来又与齐国打仗,结果,如今打了败仗,国家没有能力守备,大王还要动员全部兵力攻打齐国,这不是我所谓‘法度’和‘谋略’。大王若想报齐国之仇,不如换下国君的服装,卑躬屈膝地去朝见齐王,楚国必定因此而恼怒齐国的强暴和狂妄。大王再派人往来于两国,挑起他们的争斗,这样,楚国必定会讨伐齐国。以休养生息的楚军去攻伐已经疲惫的齐军,齐国必定被楚国战胜,这是大王借楚国之兵摧毁齐国。”魏王说:“好。”于是派人通知齐国,说魏王愿意臣服,朝拜齐王。

齐国大臣田婴答应了魏国的要求。齐臣张丑说:“不行。假如当初齐国没有打败魏国,齐国得到魏国的朝礼,与魏国和好,去攻打楚国,是可以获得大胜的。但现在我们战胜了魏国,消灭他们十万大军,杀了魏太子申,使万乘大国魏国臣服,这就等于降低了秦、楚两国的地位,这样。齐国就给自己定了个‘暴戾’之名。况且,楚王为人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若不听我的话,最终危害齐国的必是楚国。”田婴不听,于是接纳了魏王,并与他一起多次朝拜齐王。

赵国很恼怒这件事,楚王也对齐国不满,亲自领兵攻打齐国,赵国起兵响应,结果,楚赵联军在徐州大败齐军。

惠施的嫁祸之计并不是多么高明,但他利用了人性中的一个弱点:贪欲。齐王因为贪图魏国的财物和强国的虚名才接受了魏国臣服的建议。暗设的嫁祸之计成功的原因很多,像惠施这样明设的嫁祸之计多能得信,其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使臣的舌辩之才尤为重要,这些外交使臣全凭一张嘴,并不一定要依靠强大的国家做后盾。这一点,与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

同类推荐
  • 现代礼仪全集

    现代礼仪全集

    本书融合东西方经典礼仪准则,以实用而规范的解说,介绍了仪容礼仪、职场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等多种礼仪规范。
  •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人格魅力就是一种独立于外貌和才能之外的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是一种导引,是一种震撼,让人向往。人格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由浅入深地阐述了人格对人生的重大意义,从人格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入手,介绍了人格与生活、人格与情感、人格与事业的关系,以及人格在社会中的影响地位等内容。
  • 金钱与人生

    金钱与人生

    《金钱与人生》主要介绍:金钱代表着衣、食、住、行以及构成我们一般物质生活内容的原材料和产成品。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对待金钱?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却逐渐丧失正确处理它们的智慧和承担它们的道徳能力。在那么多的具体问题中,没有一个比压在我们身上的金钱问题和金钱所代表的财富更迫切地需要我们加以解决的了。在这书中,作者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及独到的见解告诉人们,自我节制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源泉,他极力推崇劳动与徳行,引导人们过一种自治自律、坚毅果敢的生活,同时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这是一个人和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条件。
  • 比尔·盖茨如何做生意

    比尔·盖茨如何做生意

    “无农不稳,无工不活,无商不富。”自从盘古开天地,历史纵横百万年。人类从蓄毛饮血到文明开化,从钻木取火到现在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商业的发展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商业呢?说白了就是人和人之间做生意。由于做生意可以使一个不名一文的乞丐变成腰缠万贯的贵人,所以,对于那些执著于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拜金者而言,成功的生意经就连他们在弥留之际也不忘记上下而求索。
  • 御人有道

    御人有道

    本书介绍做人处世方法,主要包括“踏实做事,本分做人”、“人情练达,适时变通”、“大智若愚,难得糊涂”、“退一步海阔天空”、“礼在人先,事在人为”等。
热门推荐
  • 阴拆阳搓

    阴拆阳搓

    【天才相师白事财无意中深入地底,通过一桩古契约到达地府,后成为地府十八层地狱的管理者。】白天,他是通晓玄学的绝世阴阳师,夜晚,他则化身地府的人间信使,接收各地亡魂,打入炼狱。】【最终一步一步,手握十大阴帅,十殿阎罗,十八地狱。】【心若烘炉灼晴天,左手阴权,右手阳力。一朝风雨现世间,生死簿上,寿命无限。】
  • 温酒待卿归

    温酒待卿归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小时候,阮灵汐不懂为什么他会对自己这般好。可待她把满心爱意皆付于他时,她依旧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对自己如此残忍。恩怨情仇,纠缠不休。他说,我与你,至死不休。
  • 图腾神皇

    图腾神皇

    西方神殿与东方神殿的对战,毁灭了一个位面,小女孩被迫离开父母,带上了唯一的信物。。图腾
  • 忆念往事云烟

    忆念往事云烟

    这世界上,没有能回去的感情。就算真的回去了,你也会发现,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唯一能回去的,只是存于心底的记忆。是的,回不去了,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往前。
  • 道脉之争

    道脉之争

    本书涉及灵门世界,中土大地,钟灵毓秀,其中尤以龙虎山正一派,少嵩山心禅宗和空冥山黑巫宗为三大支柱。龙行雨,精通风水相术,本为孤子,却拥有神奇的神之左眼,学术辰家尸道,并炼有阴鬼,清丽可人,后与几大富豪女发生感情纠葛,然后趁时势而起,成为中土灵门领袖,一举击溃东嬴一脉,获得道脉之争的胜利.....朋友的书《我是火影忍者》已经在大陆发行了,大家多多支持啊
  • 九州虚空记之异世诗行

    九州虚空记之异世诗行

    九州天极界,一个同样有人性,有情感,有传说,有热血的世界,也自然就会流传下一篇篇那可歌可泣的故事所绘写的诗篇,九州天极界系列番外篇九州虚空记——异世诗行集,正式开始。
  • 预言之轮

    预言之轮

    一所平凡的校园里,一个普通无比的屌丝,梦幻之行,他拥有着一种特殊的能力,那就是梦,梦中转世,预言之轮,他将带着所有人在改变,神之预言,未来世界谁才是主宰,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预言之子,一部可以改变的小说,命运之轮将会转动。
  • 大唐行脚商

    大唐行脚商

    第一宇宙公司是个扑朔迷离的存在。而成为第一宇宙公司的实习生后,背负行脚商行系统的周青臣穿越西游世界。看似安静宁和的背后却是危机四伏的存在。修炼,经商,试炼,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且看主角如何带领西游众神,在混乱的宇宙中立大唐之威名。新书《修真料理屋》求收藏,这本书是《大唐行脚商》的一个延伸。
  • 重生八零:楚少,你老婆又考第一

    重生八零:楚少,你老婆又考第一

    重生后,她不再做女校霸,重拾书本,发挥天才少女的智商,成绩直线上升,成了全校励志偶像!校草手捧鲜花向她表白,她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转送给她的好闺蜜,真诚祝福:“贱男配鸡,如胶似漆。”在一片群嘲声中,一个懒洋洋的声音骤然响起:“谁特么敢笑老子的女人?”
  • 系统太坑人,姐妹齐穿越

    系统太坑人,姐妹齐穿越

    “嗨,大家好,我是顾浅璃,也就是这篇文的女主!嗯,我身边的这位就是我的好基友上官璎珞!这个人其实就是冷了点,但是人还是挺好的呐!”“顾浅璃,你皮又痒了是吗?”听着她咬牙切齿的声音,顾浅璃很识相的开溜了,空中还飘荡着顾浅璃的惨叫:“我不是在夸你吗?为什么还要打我,呜呜~”“其实刚刚那俩逗比都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是本系统!”傲娇系统君自恋道。连萌萌哒的小澈澈都忍受不了了,默默地走开。。。(本文纯属坑品,槽点太多,请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