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即使退一万步说,殉葬之命出自努尔哈赤的本意,理由也应该是“因宠而殉”,《清太祖实录》中偏要说是努尔哈赤忌惮她而殉之,明摆着就是要最后堵死多尔衮兄弟夺位的机会。
除了阿巴亥,同时被殉的还有两名努尔哈赤的小妾,她们是阿济根和德因泽,她们倒确实是没有儿女,符合从殉的规矩——但是,努尔哈赤的庶妃中,无子女的又何止她们两人!这似乎也从另一个角度间接隐晦地告诉后人,当年的后宫事端、阿巴亥的从殉,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如今事过境迁,她们也被顺理成章地灭口了——德因泽正是当年向努尔哈赤“告发”大妃之人,而阿济根则一向与她过从甚密,也有可能是告发“偷窃”的人。
阿巴亥死了,她的三个儿子也失去了依靠母亲与皇太极争夺汗位,或在以后对皇太极的汗位构成威胁的可能。松了一口气的皇太极倒也履行了诺言,对多尔衮兄弟予以了相当的重用。当然,阿巴亥殉葬前督促皇太极当众立誓,这才是多尔衮兄弟的真正保障所在。
阿巴亥是用什么方式死的,从已经被再三修改的史料中只看得到“自杀”二字。影视剧里一般都安排她自缢。不过,那时的满族仍以骑射为风,自缢这样相对“斯文”的死法并不多见。而皇太极既然以“传统”、“遗命”为由逼殉继母,应该会做戏做足全套,阿巴亥很可能是被弓弦绞杀或服毒而死的。
顺治初年,阿巴亥的次子多尔衮摄政。顺治七年,阿巴亥得到了“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的谥号,牌位入太庙。然而就在这年年底,多尔衮便暴病身亡。于是,阿巴亥这位早已不知世事的“孝烈皇后”又被罢谥,牌位也被赶出了太庙。只是由于她的尸骨与努尔哈赤同棺,火葬之后已经难分彼此,这才逃脱了暴骨扬灰的死后厄运。
井中的冤魂:珍妃
紫禁城的井中都有很多的冤魂,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光绪宠爱的珍妃。人们一般认为,珍妃是天真烂漫的女子,因为被光绪宠爱而遭到慈禧的嫉恨,因此借故害死了她。不过珍妃的死,并不只是慈禧出于个人的嫉恨心理,更是因为她参与了一个妃子不应该参与的事情:政治。
珍妃(1876—1900),姓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其祖父乃陕甘总督裕泰,其父长叙曾任户部右侍郎。其伯父长善乃广州将军,珍妃与其姊瑾妃自幼随长善在广州长大。广州将军长善虽为武将,却喜揽交文人墨客,他曾聘文廷式教习两位侄女读书。文廷式乃一代名士,后连榜高中得为榜眼。珍妃10岁那年,长善卸任广州将军,两姊妹随同北返京师。
1889年,两姊妹入选宫中,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13岁的妹妹封为珍嫔,为九等宫女序列中的第六等,直至光绪二十年甲午春(1894),因慈禧太后七旬万寿加恩得晋嫔为妃(四等),前面还有皇后、皇贵妃、贵妃三个等级。应该说,等级不是很高。因为,皇后隆裕是慈禧的侄女,慈禧当然不愿意自己的侄女受皇帝的冷落。
光绪皇帝为何喜欢珍妃,据说因大婚之后隆裕皇后失欢于光绪,而瑾妃性情忠厚,不会巴结人,她与皇后走得很近,似乎同病相怜,反与光绪相处漠漠。唯珍妃因年幼而最活泼,又聪明伶俐。
光绪其时也不过十七八岁,每日凌晨寅时上朝,午时退朝还宫,工作时间长达七八小时,很是辛苦。珍妃日侍左右,想着法子顺应光绪的喜爱,如扮出男装宛如少年美差官,加之她本来就工翰墨会下棋,与光绪共食饮共玩共乐,对于男女之事毫不在意,是以博得光绪专宠。“德宗尤宠爱之,与皇后不甚亲睦。”
珍妃还很大方,对宫中太监时有赏赐,太监们得些小恩小惠,也都竭力奉承这位“小主儿”。时间一长,这位“小主儿”也被捧得有点儿不知所以,渐渐失去自我节制。清宫有制,皇后每年例银不过千两,递减至妃这一级别,每年仅300两,嫔为200两。珍妃用度不足,又不会节省,亏空日甚,遂不能不挖找生财之道。这样,就有了她与太监联合起来向外受贿卖官的事儿。
珍妃依靠胞兄志琮,串通奏事处太监拉官纤(收人钱财为人跑官)。奏事处乃是太监与朝廷官员传达沟通之处。因为有利可图,当时太监中最有势力的有郭小车子、奏事太监文澜亭、慈禧掌案太监王俊如诸人,均染指其中。珍妃住景仁宫,景仁宫太监亦多有涉及。
私卖官职所收之贿款,一部分供给珍妃,其余由各层分肥。珍妃的主要“任务”是向光绪求情,最后搞定,“功劳”最大,自然分赃亦最肥。然这种事可一可二不可三,毕竟会有影响,日渐彰显。有一次甚至卖到上海道员,搞出风传一时的鲁伯阳被劾案,惹动外界舆论纷纷。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四月间,珍妃又为玉铭搞定四川盐法道一职,按例这一级别的新官放任,要由皇帝召见一下。光绪在召见时问玉铭在哪一衙门当差?居然对曰在木厂,光绪闻之骇然,于是命其将履历写出,那玉铭竟久久不能成字,原来是一文盲。光绪大惊,于是另下一旨:“新授四川盐法道玉铭,询以公事,多未谙悉,不胜道员之任。玉铭着开缺,以同知归部铨选。”此事风播朝廷内外,慈禧闻后切责光绪,要求他必须追究责任。明清两朝明令规定:后宫不得干预朝政。何况居然推荐一个文盲去当道员,也实在不像话。此时,就是光绪有意庇护珍妃,也很不好办了。
胡思敬《国闻备乘》中记载:“初,太后拷问珍妃,于密室中搜得一簿,内书某月日收入河南巡抚裕长馈金若干。”光绪当年10月29日下旨:“朕钦奉慈禧……皇太后懿旨,本朝家法严明,凡在宫闱,从不敢干预朝政。瑾妃、珍妃承侍掖廷,向称淑慎……乃近来习尚浮华,屡有乞请之事,皇帝深虑渐不可长。据实面陈,若不量予儆戒,恐左右近侍藉以为夤缘蒙蔽之阶,患有不可胜防者。瑾妃、珍妃均著降为贵人(第七等),以示薄惩,而肃内政。”虽瑾珍二妃俱责受罚,但重点在珍妃。援宫中成例,犯事儿的嫔妃均交皇后严加管束,珍妃被幽闭于宫西二长街百子门内牢院,命太监总管专门严加看守,从此与光绪隔绝,不能见面。
《故宫通览》中说珍妃被囚禁的这个小院原是侍从下人居留的地方,珍妃入住后,正门被牢牢关上,打上内务府的十字封条。珍妃住在北房三间最西头的一间,屋门从外面倒锁着,吃饭、洗脸等均由下人从一扇活窗中端进递出。珍妃所食为普通下人的饭,平时不准与人说话。逢年过节或每月初一、十五,这些别人高兴的日子,看守她的一位老太监就代表慈禧对她进行训斥。训斥在午饭时进行,老太监指着珍妃的鼻子列数罪状,珍妃得跪着听训。训斥结束,珍妃还必须向上叩头谢恩。
事败后,珍妃之兄志琮惧祸,出逃到上海避难,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八月被革职。据此,商衍瀛曰:“珍妃于甲午十月幽禁,距戊戌尚有四年,外闻传说因赞助新政而被罪的话,征诸史实,毫无其事,不辨自明。”
庚子年(1900)7月20日,八国联军即将兵临城下。慈禧决定携带光绪等一行人出走西安。此时,大家都换了百姓布衣聚在寿宁宫,“慈禧忽感触前事,出珍妃于牢院。强词珍妃带走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轻惹出是非,因命太监将乐寿堂前的井盖打开,要珍妃自尽,珍妃坚不肯死。众人遂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执行此命的是慈禧的领班太监崔玉贵。
1901年春,八国联军将退,慈禧命崔玉贵回京探听消息,并查看宫内事宜,见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内务府将珍妃从井中捞起,装殓入棺,7月24日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内务府太监公墓南面的宫女墓地。1901年11月30日即下懿旨:“上年京师之变,仓促之中,珍妃扈从不及,即于宫闱殉难,洵属节烈可嘉,加恩着追赠贵妃,以示褒恤。”慈禧假惺惺地以贞烈殉节掩世人耳口。民国二年(1913),45岁的隆裕皇后逝世,与光绪合葬景陵。瑾妃此时已升为皇贵妃,因上面已无皇后管着,成了宣统必须尊敬的皇太贵妃,对宫中事务有了相当的决定权,于是趁机将妹妹从宫女墓地迁葬光绪景陵妃嫔园寝。皇家规定,皇帝皇后的墓地称陵寝,嫔妃的墓地称园寝。瑾妃还为珍妃立碑称“恨恪珍贵妃之墓”,总算为妹妹争到了她应有的名分。瑾妃还在珍妃遇害的井旁立了一小小灵堂,供着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上书“精卫通诚”,颂扬珍妃对光绪的一片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