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留只眼睛看自己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不知道她怎么能把衣服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她家的窗户脏了。
这位太太抱怨多年,殊不知问题竟出在自家窗户上,可笑又可叹。有些同学就是这样的太太,总对周围的同学抱怨连连,却不知反省自身,“乌鸦笑猪黑”的俗语说的就是这种“只看别人,不看自己”的双重标准。
小时候,父亲总能为我摔碎一个碗而大发雷霆,连母亲也不例外。好笑的是,每当人在厨房忙碌时,一旦有碗摔碎,远在客厅的我总能轻易分辨出谁是“凶手”:只要听不见父亲的咆哮,那一定就是他摔碎的。现在想来,除了好笑之外,更多了几分深思:有时候,正是这种“双重标准”蒙蔽了我们的第二只眼睛,让我们无法留只眼睛看自己。这种“双重标准”放到生活中,放到社交里,不仅会让我们成为坐井观天的青蛙,有时还会得罪人,平白失去许多原本唾手可得机会。
Lan是我的大学同学,家境宽裕的她向往简朴的生活,言谈时常流露出对当今社会的奢靡之风的不齿,一见到其它同学穿着稍微昂贵些便大加鞭笞,殊不知朋友们都暗暗苦笑:每次大家去逛街时,挑最贵衣服的总是她……虽然大家都没有把话说穿,可私下议论从没停过。Lan的本性不坏,却因为这个毛病失去了许多原本能成为朋友的同学。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Lan,也许我们不会为同学昂贵的穿著而心存疙瘩,却可能会因为对方的某个性格、某个处世方式而对其心存芥蒂,却从不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毛病。高中时,我曾跟朋友悄悄说过:“某某的性格太过心直口快,容易得罪人”,一向直爽的朋友当即“犯颜直谏”:“是的,就跟你一样。”我颇为尴尬,却也深有感触。从那以后,我展开评论前总要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跟他/她一样的恶习,然后再说话,此法颇为有效,我后来再没犯过。多亏朋友!若不是她的提点,现在的我可能就跟Lan一样,在自我感觉良好时却不知不觉地失去了朋友,想想真可怕。
当我们总看对方不顺眼时,不妨易地而处,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冷静思考自己是否也跟对方一样,如果自己有同样的毛病,在指责别人时往往会失去同学的好感和朋友的支持。在厌恶对方之前留只眼睛看自己,不仅能完善自我,还能让我们免于失去朋友的危机,为拓展自己的交际圈增加一个有力砝码。况且,怀抱消极情绪,难道我们心里好受吗?与其心里难受,倒不如把孔子“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精神学个彻底,想必会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少一份狭隘,多一份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