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迪妈妈轻轻按下摄录键,刚才朱德之的演讲,她并没有录下来,因为她知道会方将有完整的音频资料。而此时,她觉得应该实录下来,因为这个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面临着炒作,而在被炒作时,客观的录制一手珍贵的原材料,将为解析提供极大的可能。
谁知道主办方允许对外发布的视频会有怎样的删选呢,而删选下来的东西可比能传播出去的东西更有深意。
(接上)
第十五节
正在聆听的小迪妈妈看到了手机闪出红色信号。她滑开手机一看,几条微信私信未读。展开一看,三条信息全是截图,全是她正在参加的会议的截图。
同一场景:有Ellison的演讲、有朱德之的,竟然还有她的——聆听、沉思、低头做笔记的截图。
是周天喻发过来的。
小迪妈妈无声地冷笑了一下。原来,这场高端论坛已通过有三亿用户的自媒体直播平台向全球直播。小迪妈妈在会议前区,刚好是画面反复扫过的区域。
这个世界,有一种正在消失的东西,那就是神秘感。随着通迅手段越来越发达,人们的好奇心无限量的被满足,当人们知道的越来越多,不是更满足了,而是更焦虑了。因为你一旦知道了,就会更新。而这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处于一种时时更新的场景中,于是你不停地给自已加戏,陷入一种唯恐因不知道而错过的深度恐惧,这种恐惧直接表现为吞噬大量信息后的焦虑。
在人们获得的大量信息中,“知道”属性占有绝大部分而不是有用。
“all right reserve.(版权所有)”小迪妈妈给周天喻回了一条信息,并附带了一条捂嘴笑的表情。自从有了表情包这个东西后,人与人的沟通显得更友好些,表情包就像一个润滑剂,可以将文字想表达的情绪涂抹地更鲜亮或掩藏地更深刻。
有时内心戏太沉重了,无法昭示于人,就会进入一种:我现在只有表情包,没有表情的无奈自嘲。而读懂你的人,一定也会懂你的表情包。
“放心!”周天喻回复道。
看着这两个字,小迪妈妈知道周天喻既读懂了她的心情,也读懂了她的表情包。
“蓝色之恋的游戏调查有新进展,但是孔辉的帐号进不去,李林不熟悉电脑,听说孔辉的爸爸也支参加这个会了,有空你可以问问他。”
小迪妈妈先发了三个点赞的大姆指,然后又打了一行字:“好的,能否把孔辉爸爸的全名告诉我,或者他的公司名。最好他的手机号!”
关于一个人所属的三个层次的信息,是她需要进一步知道的。如果是往常,小迪妈妈只会发三个词“全名、公司、电话。”但这次,她打全了所有句子。她从内心里感谢周天喻只用两天时间就对“蓝色之恋”的调查有了进展,而且这两天是他的双休时间,而且调查这件事不是工作量份内的事。
“嗯!”周天喻回复到。
小迪妈妈放下手机,朝主席台望去,演讲还在进行,会场上所有的眼睛都专注于讲台,小迪妈妈由于坐在前区侧面,可以同时观察演讲者和观众,观众的专注的眼神更使主席台熠熠生辉。
这样的倾听,在当下,越来越少,这种倾听里包含着寻求答案的迷茫,又或透露着挖掘商机的狡黠;而在这个时代,能够让这么多杰出的人坐下来倾听的人,他除了具备成功的元素外,他还需具备对未来的思考与自信。
这时,小迪妈妈的手机又进来一条消息:“会后如何安排?”是总监发来的信息。
“说是一起吃饭,然后也不清楚。”小迪妈妈回复道。
“今晚有观看西湖喷泉的活动,不知道朱德之会不会参加?”总监接着问。
“需要我问问吗?”小迪妈妈回道?
“问问吧。”
“好的!咱们是希望他参加还是?”小迪妈妈问道。
“希望他参加,这种群聚活动可以给我们更多接触他的机会,否则他可能又要关在屋里开他的商务会了。”
“喔,知道了。”
小迪妈妈马上给TONY发了一条信息:我晚上要去看西湖的喷泉,不知晚餐几点结束?“
鉴于总监的目的是力邀朱德之的行程里加上这一环,所以小迪妈妈就直奔主题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