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AlphaGo所代表的人工智能,它们的记忆力、贮存读取能力、分析能力都会超越人类智慧,但它们没有情感、没有历史、没有文明。而在未来,人类与自然交换的终极产品将是文明。”
小迪妈妈听着朱德之的演讲,整个背挺得越来越直。此刻,她的内心涌出一种莫名的激动,昨天傍晚时分的那个梦境突然就在此刻降临,那种被人引领之后,腾云驾雾的感觉,原来就是应验在此刻了。小迪妈妈出神地盯着舞台上的朱德之,过早地沉浸到那个不曾到来的未来。
接上:
第13节
“我打个最简单的比方,SDF公司是做眼镜的企业。根据我们的调查,近十年来,随着人们用眼过度,视神经呈现衰化的趋势。那么科技会让我们延缓这个趋势吗?怎样延缓?”
朱德之站在舞台上,追光灯打在他的身上,随着他左右移动。小迪妈妈不禁佩服起灯光师傅。以她的眼光来看,这是位特别专业的追光师傅:他可以根据演讲人的手势、演讲的内容,初判演讲人挪动的方向,从而让追光早出三分之一秒开始移动,这种移动宽幅也保持在先于演讲者四分之一的位置。
这是一个很微妙很难掌控的量,只有达到这个位移的速度量与面积量,才能使追光既不暄宾夺主,也不拖曳滞后;而是亦步亦趋,合谐自如。
一个成功的舞台效果真的是各个细节都让人赏心悦目,卓越不俗。小迪妈妈对此时侃侃而谈的朱德之油然产生了一股敬意。
“我们有各种调节和抚慰人类视力疲劳的手段和挽救人类目视能力的工具,但是这些工具就是我们的产品,而这此产品如果不包涵所谓文明的意义,那么所有科技的研发将是毁灭性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产品如果只有一个单一的研发目标:提高视力,结果会是人们对科技的产品依赖度越来越高,而实际上视力会越来越弱。这种产品的性质只有科技而没有文明;甚至它发展到极致会毁掉我们的文明。比如,就算我们瞎了,我们也不在乎,因为也许科技会发明一种芯片,植入我们体内,来代替我们的眼睛。那么这是人类进化的更好,还是走向毁灭的开始呢?”朱德之问。
会场万籁俱寂。
“而实际上,我们要研发的产品应该是:既能帮助改善人类的视觉能力,又不能代替人类这一功能,而是让人更具有这种功能的产品。这就是文明的产品,是发展人类自身能力的产品。未来的野蛮将不再是武力与暴力,而将是代替,这种野蛮的最初会以一种让人舒适的样子出现,以至于你被掠夺得消失骀尽时,才恍然自觉。今天,我们在这时,讲到我们的未来,是从现在开始就要注入人性文明的未来,是依照人类文明进程推进的未来,而不是单纯靠科技发展的未来。。。”
小迪妈妈一字一句地听着,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深深地烙在她的心里。长期记者生涯让她对新思想有种敏锐的辨识能力和飞蛾捕火的追随能力,同时过目不忘的纪录能力和普遍联系的思考能力也让她在激动之余掂量出这些新思想的真正价值。
朱德之演讲的问题是她从未思考过的。相比之下,那些招摇着物联新理念的大旗、高呼着市场细分定制标准口号的声音在小迪妈妈眼里都化成了彩色的泡沫。
“最后,我要给大家介绍我养的一只小鸟。它是一只越南鹩哥,会说很多话,我们全家人都很爱它。”朱德之说着,点开了一个宽大露台上,一个精美的大笼子里,一只扑腾活泼的鸟,
“它几岁开始说话呢?它六个月就开始说话了,当时我的女儿和我说,爸爸,鹩哥真聪明,六个月就可以说话了;而我孩子,也就是我的孙子,一岁半才开始说话。我当时是这样和女儿说的,鹩哥的一生最长只能活十二年,所以它不能和人类比,它不可能像人类那样慢慢长大。同样,无论我们是在谈从前慢的过去,还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未来,我们都要把这个过程放在人类历史进程的演变中去,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然的规律和宇宙的规律来一步步前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