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霍小迪从车窗向外望去,夜晚的城市显得妩媚多彩,这条路是多么熟悉啊!她从小学走到初中再到高中。每一个铺位她都几乎说得出名字,今天这个铺位改卖包子,明天哪个铺位开了杂货铺。但今天,霍小迪望着窗外,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想笑想撒娇,她觉得喉头正泌出有一种微微的甜蜜,这种甜蜜就象-----霍小迪手里抱着毛猴想着,对了,就像,她跑八百米时,过了五百米后,噪子眼有一种甜甜的味道。后来她问过妈妈,妈妈说,这是身体运动后达到的第一个极限点,说明人体正在消化糖分,过了这个点,人的体能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现在,平时这个点就比较疲惫的小迪,此刻却神采奕奕。
霍小迪挽着妈妈上了楼,一开门,等待她的是爸爸做的鱼丸汤。霍小迪的爸爸做得一手好菜,比如瓜酿,黄瓜、苦瓜中间掏空,灌上调好味道的肉糜,然后上蒸锅水沸后蒸十五分,那可是霍小迪的最爱。当然还有这款鱼丸汤,鱼骨熬成浓汤,用淀粉勾芡,鱼和猪肉打成泥做成肉丸,吊三颗青花椒,味道鲜而不淡,在这寒气凛凛的冬夜,光闻起来就是满口生香。
“哇,我的最爱,爸爸,好香呀”小迪把书包放在地上,洗了手就坐在桌前。
他们家的晚餐都安排在八点半吃。霍小迪的妈妈经常有会,或者有应酬,但都是把小迪接回来之后再安排。三个人一天中唯一聚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晚上的这二十分钟。
小迪喝着鱼汤,向爸爸秀了自已收到的礼物。十分钟不到,就说自已吃饱了,上楼学习去了。霍小迪的家是一处复式楼,功能分区很明显。小迪在楼上自已的书房里,打开了《秘密花园》,回家的路上她就发现书的扉页上有一行字,但车内灯光太暗,根本看不清楚。
帅气的字一看就是亚东的,“每一颗星星在你的头上,它们都发出太阳的光芒。生日快乐小迪!同学王亚东”
霍小迪在心里重复着这句话。她放下手中毛猴,也收起了《秘密花园》,喜滋滋地打开了作业本,做起了作业。今晚,连繁重不堪的作业都显得那么深情款款。
而楼下,霍小迪的妈妈正跟老公交流着文理分科的事。
“还是学文科,以后找工作都是熟悉的领域,再说老师都提了建议了”小迪的爸爸看着一桌子没吃多少的菜有点失落,口气中多了些不用再商量的意思。
“所有的意见都是参考,我刚跟你说的老师的意见也是,也包括我们俩的。最后,我们要听听孩子自已的,我九点有个会。我们这个周末再商量”小迪的妈妈说着,起身离开了饭桌,移步到了客厅。
“那我先走了”霍小迪的爸爸在一家党报工作,每天要值夜班。“饭菜就放着吧!”
小迪妈妈拿出手机,上了微信。现在微信、QQ这种社交方式,已广泛地运用到工作中。霍小迪的妈妈把这个部门的所有人都加了一个微信群,当她登录时,微信群里已开始签到了。
霍小迪在楼上一听到门哐当一声,就知道爸爸上班去了。没几分钟,妈妈送了杯水上来,并告诉小迪她要在微信里开个会。这一家三口开始各忙各的。
霍小迪等作业做得差不多时,就把毛猴和《秘密花园》拍了照片发给了琴台。
琴台收到这两张照片时,说不上什么心情。她一猜就知道毛猴是翟浩送的。这个毛猴不象一般猴子那样手臂特别长,所以显得憨态可掬。不过今天琴台的心情还有点郁闷,刚才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妈妈一齐劝她学文科,而琴台这次物理,生物,化学,数学都没及格,她就是蛮横地想坚持学理科,也有一些心虚。
琴台可不象她的父母那样对历史那么感兴趣,确切地说,琴台对于自己的爸妈沉浸在历史体裁的电视剧中觉得不可思议。有次她还专门跟妈妈争论了这个问题:现在能象《芈月传》那样一夫多妻吗?不能吧。那争风吃醋的伎俩有什么用呢?现在不可能是君王一言堂吧,那攀龙附会的心计又有什么用呢?
琴台喜欢看美剧,中考完了之后,她就看过《实习医生》,她以后想当医生,可以看到人生百态,而学文科是实现不了她的理想的。再过一周,就是全区统考,这次统考,数理化一定要考好,爸妈那一道坎,琴台一定要理直气壮地跨过去……
琴台给小迪回复了一个羡慕地表情,专心做起了作业。
霍小迪的妈妈在微信群里把工作布置完了之后,已是十点了。小迪还在做作业,于是她为孩子铺好床被,自己先泡了澡出来,小迪还在做作业。
都过十一点了。这时,霍小迪妈妈的手机不断地传来收到信息的嘀嗒声。她打开一看,是高一(二)的家长群里热闹起来了。家长们都纷纷地发信息问:为什么作业这么多?
长期这样下去怎么办?这才高一。
每天信息都是同样的内容,但小迪妈妈知道,同样的信息后面都是一颗颗越来越焦虑的心。小迪的妈妈也有这样的焦虑。作为新闻记者,他们曾采访过全市的理科状元,抱着取经的态度,小迪妈妈也参与了这次采访,这次采访做得非常仔细,由于当事人和小迪妈妈是熟人,所以坦城相待,私下地还说了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事。但采访和交谈之后,霍小迪的妈妈开始重新审视状元的价值。
霍小迪的妈妈也从那时开始迷惑:16岁到18岁,本是对这个世界最好奇,最多情,最勇敢的时候,但是无尽的作业培优考试真的压得他们喘气时都渴望着睡眠。
睡眠,是啊,霍小迪的妈妈每天跟着她一起熬夜,每天中午她必须小睡一会,否则根本撑不下去。而现在,小迪妈妈正在布置记者着手采访一件离奇的跳楼自杀案,那是另外一所重点中学重点班的高二学生,霍小迪的妈妈准备亲自介入这个专题的采访,不光是出于好奇,更是出自于一种职业的敏感。当所有人把高中生寻短见的罪宗归咎为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差的时候,霍小迪的妈妈觉得事情并不象表面看上去的那样,她想找出这其中的原因,一半是因为出于对自已孩子的爱,另一半是出自于职业的责任。(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