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小迪来到教室时,教室只有七八个人,于是她拿出英文书,在回廊上背单词。今天天气多云,外面有些冷。但是冷正好让人变得清醒。
早上的时光就像晴朗日子里波光粼粼的江面,有一种光与水交融的清透,可以消融任何夜的疲惫。“financial, The financial crisis devitalized the economy of the Asian countries.“
小迪喃喃自语地背着这句话,”所有的单词只有放在句子里,才更容易被记住。”这是妈妈从小迪说的话,妈妈说,“英语一定要用耳朵学,一定要用嘴巴说给耳朵听,只有耳朵建立了与英语发声的直接反射关系,才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的有效途径。”
妈妈关于语言的学习方法深深地影响了她,何止是语言的学习,在很多方面,她都深受妈妈的影响。当她无意中发现那藏在书柜深处的离婚证时,她不知道她自已的怅然若失是否也会和妈妈一样。
“ The financial crisis devitalized the economy of the Asian countries.“小迪重复着,“devitalize,大伤元气,使什么什么减弱。。。”一般有四个音节或以上的单词重读音节会有有两个,这个单词的第二个音节和第四个音节的重读,让这个长单词有一种节奏的美感。大伤元气,以前小学同学的家里离婚时,真的可以用这个词来表述。现在,原来,竟然离婚可以像自已的父母这样,毫无痕迹。用一个成语叫”暗渡陈仓“来说是不是很合适呢?
那她的监护权判给了谁呢?她跟妈妈过还是跟爸爸过,他们怎么来分这个家,来分她?
”Devitalize, devitalize.....“尽管内心戏澎拜汹涌,但看上去,小迪只是在喃喃地重复着这个单词。一直到被翟浩“morning “吓了一大跳。
“明裙撑掌门,你在干嘛?”翟浩问。
“背单词呀,能干嘛?”小迪白了他一眼。
“devitalize,这个单词很好背呀,班长大人还需读这么多遍。”翟浩说。
“我重音把握不好,所以总是读错。”霍小迪回答道。这倒是一个很好掩示内心戏的理由,的确,在一个多音节的单词里,重音不仅影响了这个字母的读音,还会改变整个词的意思。比如“desert和 dessert”这两个单词,拼写极其相似,就因为重读音节的不同表达两个彻底无关的“沙漠和甜点”。
小迪说着,和翟浩一起进了教室。因为今天要收“告家长通知书”签字版,所以小迪没有回到座位上,而是站在了讲台前。
“请大家把昨天要求签字的通知书都交给我。”
同学们都来了一大半了,哲夫在前排嚷嚷着,“我妈妈写了一大段,她不让学校停晚自习。我不想交。”
小迪笑了,“你不交的话,你还要被骂啦,晚自习今天就停了,所以就是交上来也没什么呀。”小迪从哲夫手中抽走了通知书,而越来越多的同学也应和着说:“我妈也不让学校停晚自习,还说要到教育局去讲讲道理。”
“我妈也不让,昨天还生气地把我吼一顿,幸亏我及时提醒她,是学校不让我们上晚自习,不是我们自已不上。”
大家哄的一声笑开了。
从今天起,整个区的中学都取消晚自习,这也不是哪个学校的规定,所以学校也只是落实区教育局的指令。而别的区都在上晚自习,课程进度和课时辅导自然会比这个区的学生多,家长们心里很焦虑,其实老师心里也很着急,只有学生,欢天喜地的,也不是他们真的早点回去就可以早点休息,事实上,对于任何一点变化,他们都欣喜若狂,因为每天坐在位置上,一坐就是一天;做不完的题目,翻来覆去的,也就是那几个知识点。所以他们已学会在一层不变的学习中找乐子,在偶尔的变化中寻开心。
“奇怪,今天到现在琴台都没来,”霍小迪心里想着,走到门口,看到不远处,上早自习的老师正在朝他们班走来,她对老师扬扬手,进了教室。
“完蛋中,今天是最不喜欢同学迟到的班主任,数学老师徐老师的早自习。“霍小迪为琴台捏了一把汗,因为只有她知道,琴台其实是一个很敏感,很要强,也很脆弱的女生。
小迪妈妈收拾好行李,带了三件薄呢修身连体正装,她分别挑了白色、青色、和浅绿。因为小迪妈妈并不高,只有一米六,这种身材在冬天如果穿西服与与西服裙分开的外套,会把人显得矮小,而一体修身刚刚过膝的外套,再加上米色的高跟鞋,和一件外搭的大衣,可以给人一简洁明快的感觉。
小迪爸爸还在睡觉,她都不知道他几点回来的。好在,他们早就根据作息时间的不同而拥有稳中各自的房间。与李琳约好的时间还有二个半小时,小迪妈妈收拾好家里,拖着行李出门了,因为下午直接去火车站,小迪妈妈叫了滴滴打车。
和师傅约好在小区后门见,师傅如约而至,很准时,车停好后,还下来帮忙拿了行李。不得不说,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越来越便利,而公众服务质量也越来越高。
小迪妈妈想到四年前,她的父亲生病,医生让回家休养,从医院到父母家的路只有三四站的车程,她却满世界叫不到一辆的士,很多出租车一看是老人根本不停,有的停下来,也以自已要交班,不顺路,拒载。后来,好不容易,让朋友压了一辆出租车过来接他们回家时,出租车也不愿意进小区里面,只停在小区门口,就要他们下了。小迪妈妈一家都不是会争执,小迪妈妈只好让自已的父亲坐在住院时用的座式马桶上,然后求两个保安把父亲抬了回去。
在回家的路上,父亲曾问小迪妈妈:”什么时候能坐上你开的车呀?“。那时小迪妈妈不会开车。一家人总是因为病重的父亲去医院而犯难。
三个月后,父亲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从那以后,小迪妈妈从不坐的士;父亲的离去,是她心里永远无法缓释的疼痛。于是她学会了开车,做饭,也学会了舍弃一个无法维持她父母尊严的人。
这辈子,小迪妈妈都不会坐出租车了。而在父亲离开后,这个社会在网络的铺张下,迅猛发展起来,如果父亲能活到今天,不用再为吃饭操心,可以点外卖;不用再为叫不到出租车担心,自已家里有车;如果父亲能多活四年,他一定能更好地活更多的四年。
小迪妈妈坐在车里,看看外面飞快后退的街道,突然泪如泉涌。生命中终有一人,会让你在这一生哭上一次又一次;生命也终有一天,会让你突然长大;而生命中也同样终有一刻,让你明白你已老去!
司机从后视镜里看着流泪地乘客,想着她还带着行李,料想这是一个为爱而伤心出走的女人;但是看着她叫的目的地是电视台,又觉得好像连不起这个故事的逻辑。于是不作声。
冬季的街面显得干净而素雅,车到了目的地,小迪妈妈打开车门,望着高耸入云的大楼,眼泪自然停止了。有些软弱只能留给自己一个人。
师傅帮她从后背厢里取下行李,她平静地说了声“谢谢!”。目送着车离开后,她的高跟鞋在单位大门的台阶上坚定地拾级而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