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家里的地暖开了,象春天一样。小迪钻进自已的房间,刚才手机一直在振动,她看到是琴台的电话,心想一定是好消息,要知道,这次琴台考得不错,她欢天喜地回家,就等着理直气壮地告诉爸妈学理科的事,现在是分享朋友喜悦的时候了。
小迪拨通了琴台的电话,刚响了一下,琴台就接听了。
“他们太不像话了,”琴台在电话里哇得一声哭了。
”怎么了,你慢慢说。“
”说好的,这次理综三门如果及格了,进步了,就读理科的。“琴台一边抽泣着一边说。
”他们又变了吗?“小迪感觉琴台被一口气裹胁着,要憋过去了一样。”你慢慢说,没跟他们吵吧?“
”我能不吵吗?吵了,太不像话了,我说我尽了全力,这次考得不错,结果我妈说,我妈说。。。。“琴台呜呜地说不下去了。
”你妈没有被感动?!“
”我妈,我妈她说,我都尽了全力,以后上升的空间就有限,会很吃力,还是要我读文科。“琴台说完,像世界末日一样嚎啕大哭起来。
天啊,这可有点不讲道理了。小迪觉得。但她也不知从何说起。“读文科就不吃力吗,世上没有理科与文科哪个更容易,只有哪个你更感兴趣,更愿意付出努力,你要跟你妈妈说呀!”
“我,我,我,我说得清楚吗?我,他们让我说吗?。。。。我。。。”琴台抽泣着,语不成声。
这时,小迪的房间响起了敲门声。妈妈敲了两下门以后,推门进来了。听到琴台的哽咽声,小迪的眼圈早就红了,此时眼泪就在眼睛里打转。看着妈妈进来,小迪的眼泪哗得一下流下来了。
而小迪的妈妈正拿着手机,刚要指给她看琴台妈妈的电话,却发现小迪泪流满面。她滑掉了琴台妈妈的电话,轻轻的搂住了扑到怀里来的小迪。
”琴台,你别着急,我妈妈来了,我问问她有没有办法,你先别哭,别哭了,好吧,我一会再打给你,好吗?“小迪没有挂电话,等着琴台给她回应。
”我还要哭一会的,你问问问你你妈妈,能不能帮帮我跟跟,我妈妈说一下,我真是不想不想读文文科!“琴台断断续续地抽着。
”好的好的,你别着急,我陪你哭完,再问我妈妈,她现在就在我旁边,你别哭了!“此时的两个少女,就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小孩子,你心疼着我,我依靠着你。
小迪妈妈看着小迪觉得心里好笑,刚才还为自己发挥稳定、为班级取胜而雀跃;现在就眼泪涟涟,真是情感丰富的年级,小迪妈妈都不记得上次哭是在什么时候了。
”你现在就帮我去问问,问问你妈妈,我不哭了,不哭了!”琴台说着,自已挂了电话。
“妈妈,你看琴台妈妈,本来说好,这次琴台考得好,就让她读理科的,又变了,还是让她读文科!”
“那你哭什么呀?”小迪妈妈捧起小迪的脸,擦开了她小脸上的眼珠儿,问道。
“琴台哭得可伤心了,她真的好努力,这段时间,别说吃饭,连下课的几分钟,她都用来做错题本。你知道吗,琴台妈妈这么轻易的一句话,把她的努力都给否定了,我替琴台觉得委屈,太委屈了。“
”咦,你记不记得你以前看了一个为自己代言的广告,有段时间你还动不动就背出两句的?现在这个时候倒是正好可以用上,叫什么来着?“
”“是陈欧体,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小迪言语无力着望着远方,”妈妈,这段广告虽然很励志,但却鼓励不了现在的我们,琴台她无权决定。“
”刚才,我正准备接琴台妈妈的电话,怕是问作业,才到你的房间来接,看到你在通电话,就挂了,我呆会要跟她回过去的。“
”那你能不能帮琴台说说,琴台想读理科。“
”小迪,我们坐一下。“小迪妈妈牵着小迪,在床边沙发上坐下来,芝华士白色的沙发弹性十足,温柔地承接着两个的身体,饱满而舒适。
”我知道琴台是你最好的朋友,也很高兴看到你能为朋友分担烦恼,出主意,这些都很好。但是第一,我并不确定我就能站在琴台这一边;第二,琴台上文科还是理科,这需要她以及她父母家庭共同商量,不是什么人劝一句,说一句能起作用的,这个选择关系到一个未来。第三,分担是有度的,琴台如果现在比较冲动,你给出理性分析,就是为她最好的分担。“
”那么,妈妈,我问你,如果像琴台这样,理科是比较吃力,但她愿意努力;语、英语比较强,是不是可以读理科的。如果她很并不喜欢文科,就是读文科不吃力,她也不见得读得好呀。“
”听上去,有一定道理。你们都考上了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现阶段的任务和目标都很明确,就是高考。但现在,我就跟你讲一个前提条件,无论是读文科还是理科,前提条件都是努力。哪怕是选择了不怎么喜欢的文科,也要全力以赴。“
”可是。。。。“小迪的话还没说完,小迪妈妈的手机又响了,是琴台妈妈打来的。
小迪妈妈朝小迪做了个手势,让她继续看书,然后,边接听电话,边往主卧走去。
”小迪妈妈,小迪读理科吧!“琴台妈妈问。
”是啊,她自己决定了。“
”小迪这孩子各科都还可以,文理都一样,我们家的就不行,琴台的理综分数太低了。“
”我刚听说琴台这次理综考得不错呀!“
”这一次有什么用,她入高一以来,我们都观察了,理综一直很吃力,我们一直在劝她读文科,这孩子像着了魔一样,非读理科不可呀。“
”你们跟她好好谈谈,也听听她的意见。现在的孩子,自已心里都有主意,霍小迪的爸爸也是想让小迪读文科,但小迪坚持读理科,我们也听从她的意见了。“
”你和小迪爸都是知名的文科生,竟然让孩子读理科。我和琴台爸都是理科生,希望琴台读文科,你看是不是有点离谱。“
”其实呢,我说文理不分家,有的理科生中,语文英语好的,也很容易出高分;文科生中,数学普遍不好,如果遇上一个数学好的,很容易出状元的。“
”唉,那你说的是你们家小迪吧。我们家琴台,是理综差,语文英语也只是比物理、化学强一些,但说很优秀,那也谈不上。我们现在也很矛盾,孩子抵触心理特别大,对学文学理特别敏感,我想让小迪帮忙劝劝,让她转个弯,你说我们做父母的还会害她不成。“
”我正好刚才还在和小迪谈这个事,希望她能在学文学理这样重大的选择上,多给朋友一些理性的分析,少一些感性的冲动。不过,琴台真的很想学理科,你们要有意让她学文科,要好好跟她谈啊“
“我们跟她谈,她也要听得进去呀,三句话不到,就冲回自己的房间,这孩子脾气太大,现在一个孩子真是让人受不了。我现在也不能生气。”
“你怎么了?”
“我跟你说啊,我还没告诉琴台,我怀孕了,我们是打算要二胎的。”
“喔,恭喜恭喜啊!”小迪妈妈心里一惊,四十六岁的女人又怀上孩子是有风险的。“那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千万别生气。“
”琴台要是有你们家小迪一半,我还去受这个罪吗?“
”可别这么说,几个月了?“
”四个月了,现在已经请假在家里养胎了。你跟我差不多,你不考虑再要一个吗?小迪爸爸上面两个姐姐,你婆婆不就是想要个儿子才又生了小迪爸爸吗?他们肯定希望你们再要个男孩子吧。“
”你不是因为想要个男孩,才怀的吧?“小迪妈妈把话题向对方身上转移。
”实话和你说,有这个原因。琴台爸爸是家里独子,然后琴台也不是很听话,我们考虑了很久,才下了决心。“
”你真是勇敢!“小迪妈妈除了这句话,一时再找不出其他的话来。
”你不想再要一个吗?“
”养不起,没有精力了。“
”也是,我怀上就觉得真的累人,不过,我身体状况还可以。怀上之后,我觉得更爱琴台了,以后她就要有弟弟了。“
”做了B超,是男孩吗?“
”找熟人,做了,是男孩。不过就是女孩,我也会要的。好了,我要上厕所了,最近老想上厕所。”
挂上琴台妈妈的电话,小迪妈妈给自己倒了一杯冰冻牛奶,她的心觉得一阵失落。琴台妈妈说得没错,有一种女人很擅于从你只言片语的介绍中,做出一些推断。比如说,小迪爸爸上面有两个姐姐,两个姐姐的年龄比小迪爸要大好几岁,就此推断出婆婆当年为了要男孩也是拼了。现实却总是喜欢屈服于在这种机敏的女人的推断,并让这种推断句句座实。
她不能说什么。
她刚结婚不久,就有了孩子,她放弃了,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四年后,她又一次怀孕了,这次,她觉得准备好了,但经验成熟的婆婆一眼看出是个女孩,提前做了一床粉红的包被。当时她问婆婆,为什么知道是女孩,因为B超说,可能是男孩。婆婆肯定地说,是女孩,并说她不在乎是男是女,只要健康就可以。她当时试探性地追问道:您真好,没有重男轻女。那为什么二姐和大姐和小迪爸爸年纪相差这么大呢?您当时是不是也想生个男孩呀?
小迪妈妈不经意地问,但是其实也想知道婆婆是不是真的在意?没想到,婆婆回答道:那还真是的。
在小迪出生之前,她一直默默地祈祷,小迪是个男孩。但当医生告诉她是个女孩的时候,她并没有失望,历经生产的艰辛与意外,她只想她的孩子健康与平安;当时,孩子出生以后要上户口,婆家以户口本上的人口已经很多为由,不要小迪的户口上到他们家,他们找出的理由小迪妈妈并没有听懂,说是以后怕按户口分粮食不够分。
小迪妈妈不懂为什么会不够分,2000年,新世纪,还会有谁按户口分粮食。但她有她的自尊,她的自尊就是成全。她对小迪的爷爷说:“爸,您别为难了,我上我们那边。”
月子没做完,小迪妈妈就搬回自已家,从此这个生活上什么都不会的女人,一手拿着育儿的书,一手将小迪慢慢养大。
回忆,有时就像这冬天的夜寒,让你觉得冰冷,也让你在冰冷中更易捕捉到哪怕一丝温暖。暖气在窗玻璃中凝结成雾,让外面的景色虚幻不定,其实那结雾中每一滴水都发着玲珑的光,让生活在折射中失去了它本来的面貌。
一杯冰冻牛奶喝尽,小迪妈妈的手机响了,是小迪爸爸的电话。。。。。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