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怎么办,小迪,我妈让我学文科,如果这次全区统考我的物理、化学和数学没达到他们要求的分数线,我就要学文科了。”
“那你这次考得不错,应该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吧。”
“问题是,你知道他们要求多少分吗?总分要达到660分。””
小迪在心里重复着这个分数,还真高,去年清华大学理工的录取分数线湖北区域是689,如果高一就能达到660分,再努力二年,这不是要求要考清华吗?
厉害,小迪心里想,不过,这个班都是初中阶段的尖子生,哪个同学的爸爸妈妈不是好高骛远,哪个同学不是胸怀大志呢?
“这有点高呀,”小迪有点同情琴台。
这所省级示范高中以理科为主,多年形成的教学流程是,所有新生先学理科,半学期后,文理分科。升入高中以后,学生面临的第一项最大选择就是分文理科。在选择之前,小迪妈妈把往年重点大学的分数线及各科成绩线都发给小迪了,这样,让她每次考试都知道自己在各科上的具体差距,并以此为依据,理性地选择文理分科。
“何止有点高,简直是太难了,换作你可能还差不多。”
进入高中以来,刚经历过中考的学生们本来以为也像初中一样,高一先放松一年,高二抓紧一年,高三疯狂一年。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从高一开始,大考、小考不断,让他们一开始就被考疯,这以后三年的辛苦可想而知。
“我也不行想,虽然现在比较接近这个分数线,但理科越往后面越难的,我可没那么乐观。”
“那你说,我怎么办?”
“拼一下,不行就读文科。”
“打死也不读文科”
“你爸妈都是理科生,怎么会让你学文科呢?”琴台的爸妈都是在军工企业供职,是研发特种材料,平时的企业名称都是代号,但是他们的福利好,薪水高。平时她们在聊天时,小迪发现琴台妈妈的薪水是自已妈妈的两倍。
“我妈觉得,女孩子学文科好,而且还有一件更惨的事要告诉你。”琴台提高了嗓门。
“还有什么比学文科更惨的事”小迪问,走到灶台边,给自已倒了杯水。
“我妈,我妈,她要生二胎。”琴台好像在控诉,而不是倾诉。
“啊”小迪听了,也大吃一惊。“你妈不是跟我妈一样大吗?”当二胎政策放开之后,有一天吃饭时,她曾问过爸妈,要不要生二胎,当时爸爸妈妈几乎同时说出答案,只是答案相差太远。爸爸说,可以呀。妈妈说,怎么可能!于是她就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她这个年纪不是生育的最好年纪,他们压根就没有这个打算。于是这个话题就转向,从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以后,未来的人口比例与人口红利,老龄化社会给独生子女这一代的养老问题抹上什么样的阴影……。
真没想到琴台的妈妈要生二胎。
“你妈为什么要生二胎呢?”小迪真的很好奇。
“没事闲得。再加上成天对我不满意,特别是上高中以后,每天跟她吵架,她总说恨不得再生一个,结果今天上午正式跟我说了”
“那是准备,还不是事实,你不喜欢妈妈生二胎吗?”
“喜欢才怪,准备才怪,我发现不对了,这个星期我妈应该去上班的,她不仅没去,而且在家成天什么都不做,家里又请了钟点工,走路都是小心翼翼的样子,我看八成是怀上了,太过份了,都不跟我说一声。”
“他们这不是跟你说了吗?”小迪并不明白为什么琴台这么反感与敏感,如果换成她,她会很高兴,多一个弟弟或妹妹,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吗?
“这也叫说,他们只是告诉我,根本没有得到我的允许。”
“他们为什么要得到你的允许呢,就像……。”小迪差点顺口把刚知道的事说了出来,她吓得捂住了嘴,不能说,这是个秘密,爸爸妈妈的秘密。
“就像什么?”琴台语气凶巴巴的,仿佛有着她的心情别人不懂的烦躁,甚至自己都不懂的焦躁。
“就像……。”霍小迪吞了一口口水,接着说,“就像我爸妈他们做什么事也不会经过我的同意。”
“那么就很明白了,我学理科为什么要经过他们的同意,他们生二胎都没经过我的同意!”琴台好象至少想清楚了她该纠结的点。
“所以呢?”
“所以他们可以非要我学文科,我为什么就不可以让他们不生!”琴台明显地理直气壮了好多。“小迪,你等着,我现在就再去跟他们谈,刚才我只顾生气,都没想清楚。尽被他们耍了。”
“等等,这不是一回事吧”小迪话还没说完,就所到琴台挂了电话。
一杯水在手上,有些温凉了,还一口没喝。小迪把杯中的水一饮而尽。窗外,雪不知什么时候下得大了起来,雾气凝结在窗户上,好象想虚化外面的世界,唉,生活真是奇葩,比现在的电视剧情节还复杂!
小迪妈妈喝了一肚子的阴米海鲜粥,心里熨帖极了。她几乎没吃别的菜,就喝了她最喜欢的粥。这是她人生哲学的一个准则:”人的容器,大脑和胃,空间都是有限的,而喜欢的东西那么多,装都装不下,还好,有长长的一生,一点点地慢慢地,想自已喜欢的,吃自已喜欢的,在大脑和胃里装进自己全部的喜欢。那么无论在人生的初始还是尽头,都不会觉得空虚。
吃完饭,总监让小迪妈妈和助理,又请来了频道总支书记,一起在办公室商议协查报告。
“上午,监察处来了两个电话,今天下班之前,要交情况说明。”助理看着总监,无奈而担心。
“是的,”书记接口说:“这一次,因为下发协查报告的时间比较晚,所以要在15号之前,提交台里,再由台提交纪委”
总监皱着眉头,一声不吭。
“这个事,是这样的,我们以前在新闻频道是这样处理的,我提出来供你们参考,就是写一份情况说明,告知我们在采访,就可以了,我以前也写过。”小迪妈妈觉得必须先把事情挑明。
“那你要确定,我跟你说所有纪录都在纪委,天眼里可以调出来查的,如果是事实不符,频道和台都要背责任的。”书记强调道。
小迪妈妈一听,就知道,这是不想保她的做法。她心里冷冷一笑。
“端午节,刚好中考,我用车送考了,但同时也是采访呀。车又没有停在娱乐餐饮场所,他们有纪录也不怕,我们在采访中考呀,可以这么写呀!”
“你知道天眼的,它之所以要我们协查,就是它录下了证据,几点几分,在什么地方,下来几个人,上去几个人,都录得清清楚楚。上次被查的就是,说是公务,但是一家人,老头老太太从车里出来来,别人把录像资料一看,就认定的公车私用,严处。真到那时候,性质就不一样了,台领导都要受纪委处分,别说频道领导了。”书记的口气有很明显的焦虑。
“您看到过天眼视频吗?”
“我没看过,但我听说过,天眼是跟踪了这辆车,在哪里停,下来多少人,接着去哪里,都可以查得出来,我们千万不能不当回事”书记郑重其事地说。
霍小迪妈妈从鼻子里哼出一口气,冷冷地笑一声,轻轻地摇了摇头。频道业务管理是总监负责,但纪检监察这块是书记负责,如果书记一再坚持,她就无路可退。
助理说话了,她从小迪妈妈身上扫过,眼睛停留在总监身上,“要不,干脆如实地写,说不定只是扣半年的绩效工资,不会有什么处分,到时我们频道再给她补上。”
这个建议看上去是明显在帮小迪的妈妈,但是小迪妈妈却知道,一旦按这个方式操作,就是定责了,至于怎么处罚,频道是没有发言权,就是台里也没有话语权,她的命运就在纪委了。
“我觉得没有必要,你们可以问问别的频道怎么处理的,借鉴一下,出错谁都有,规避一下有利于频道全年的任务目标完成。”小迪妈妈扬了扬下巴,她隐约感觉到总监这次不会帮她了,否则不会半天不出声。
“现在不是目标完不完得成的问题,是如果这件事处理得不好,我们都得一起下课的问题。不光我们,台长也会一起下课,我去开的会,台长要求严查,包括这次副台长的一辆车也是纪录在案,刚好,他出差了,所以与他本人无关,司机要开除,车队队长要受处分,不是开玩笑的。”书记很认真地说。
小迪妈妈深深地吸了口气,不再说话。
“好了,这样,你先按你说的实情写个情况说明,到时,频道这一栏,我们会写上,你是我们业务骨干,不会对你的职务有什么影响,如果要扣绩效,我们也会想办法,不过,这件事,一定要在全频道警醒,不能再出现第二次协查报告。你先去写吧。你们俩留一下。”
“好的。”小迪妈妈的心一下子掉进了冰寒的深谷,此时修养帮压抑住了脾气,她是支部的书记,她当然知道现在党内在严查,一旦上报,处分不会轻,那时就是频道和台里都说不上话的。总监、书记这么说,只是想让她先担着,他们担不了。
小迪妈妈回到座位前,打开电脑,新建了文档,她的手停在键盘上,一个字都敲不出来。
文不过几百字,但是却是她写的最艰难的文字。她一边写一边想,如果说记者采访,那么查出来没带设备,她依然要负管理失职的责任,摄像还要被开除。那么,对于她来说,最坏的打算是什么?党内处分。三年不能提拔。她不在意,她只是觉得寒心,自已没日没夜地干活,关键时刻,人人如惊弓之鸟,竟没有一个人敢出来为她担着,而就在去年,孩子一月调考时,她在郊区拍MV,完全没有时间管孩子,让孩子失去了重点高中资格生的机会;就在中考前两天,晚上她还在酒桌上一直跟客户谈合作,谈成之后,十一点,她还专门给总监发了一条信息,这条信息现在还存在她的手机里。
小迪妈妈在手机里调出这条信息,把它删了,平静地写完了情况说明。
暖气在窗户上结成了一层雾,小迪妈妈打了一杯热水,站在窗前,通过雾窗望向外面的世界,她觉得自己的眼睛被窗户上的雾气打湿了…………
(第一章完)
第二章我们都在寻找,所以注定分离(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