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息时间,早上不变,晚上九点半放学。”
教室里一片嘘声。“这才刚停了两周!”同学们叫嚷着。
(接上)
第十九节
徐老师还没来得及和同学解释,手机电话就响了。
“徐老师,我查了一下,目前我们栏目没有发稿申报;另外一个民生报道栏目也没有发稿计划,你们问了记者他们是哪个部门的没有?”
“对了,校长说是电视台新媒体部的,就是在网上发稿,我正准备给你打电话的,我们的晚自习从下周起恢复,所以这篇报道就越显得意义不大了。”徐老师说。
“下周起恢复?”显然,这个消息让小迪妈妈颇感意外。
“是的,是的,已确定了,下周起恢得正常,晚自习和晚晚自习都恢复正常。”
“如果是那样的话,的确没有发新闻稿的必要了。”小迪妈妈没有追问到底为什么恢复,很多事情就是行政命令,没有必要追根溯源。
“是啊,刚在班上说了这件事,准备马上告诉你,结果你的电话就进来了。”
“您刚才说是新媒体的,这个我还不大清楚,我再问问。您手上有记者姓名吗?”小迪妈妈问。
“没有,只知道是汉中电视台新媒体部的,就是在网上发消息的,我们校长要问一下有这个部门吗?”
“有啊!这是我们目前最红火的部门。我去问问,并且也和他们部门通报一下这个消息。'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他们把稿件发出去了,再链接到我们恢复晚自习,就会让人觉得好像是他们的抗议生效了,其实这是两码事。”
小迪妈妈笑着打断她,“我懂,我这就去问一下,呆会给您电话。”
十分钟后,小迪妈妈这边接到新媒体部确切的电话,并没有记者申报这个选题。估计又是哪个路边社打着自媒体的旗号履行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了。
于是,小迪妈妈如实相告。徐老师在电话那头也如释重负。只要不是官方媒体报道,就要以不入档案,这是条不成文的规定。
“徐老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小迪妈妈问。
“你说!”徐老师爽快地说。
“像这种和新闻媒体打交道的事不是行政办公室在牵头吗?这次怎么把您牵上了,你怎么想到找到我的?”小迪妈妈问。
“是的,这次是特殊情况。以前一般都是学校直接对区教育局,或者办公室直接对应媒体部门。这次是区教育局给我们打的电话,我们哪里知道自已学校的家长去闹。”
“也就是说,是区教育局告诉你们有记者采访了家长反对取消晚自习的事?”小迪妈妈边说边挼着顺序。
“是的,而且直接告诉我们可以找你问问。”
“喔,直接找我问问,难道我还在区教育局挂了号呀?”小迪妈妈开玩笑地说,这一点真让她意外。
“估计他们以为采访的记者是你这个栏目的。”
“您刚才不是说,他们是新媒体部的吗,我可不是新媒体部的负责人呀!这个逻辑关系不对呀!”小迪妈妈更困惑了。而且难道他们也知道我的孩子在你们学校?”
“应该是知道的,我被叫去,校长直接让我问你。不过呢,因为我是年级组长,取消与恢复晚自习是我们年级组的事,所以由我来出面联系新闻单位也是很正常的。以前,每次虽说是行政办公室对外,但每次也都是和年级组长会商以后,由他们去联络的。这次很感谢你帮助我。”
“不用谢了,那我就不耽误您工作了,以后有什么事我们及时沟通。”
小迪妈妈挂上了电话。心里盘算着,纪委调查、有人投诉、区教育局点名让她对接一件事实上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事。这几件事错结在一起,怎么样的因为所以才能推出内部的联系呢?
小迪妈妈一时半会儿,想不出头绪,正在她低头沉思时,面前的光影有了明显地变化,有人站在了她的桌前,她条件反射似地抬起了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