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临时决定的,新加坡有些事宜啦,要处理。”Tony说,“你去过新加坡吗?”
“没有呢,”小迪妈妈说完,眼睛看向讲解员,Tony识趣地没有再问下去。
(接上)
第二十八节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而在“食”中又以“坐”为先。
在公务宴请中,坐次很有讲究,哪怕是比较随意的商务午餐,只要坐上一个圆桌,这种讲究就从无形化为有形了。
中餐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小迪妈妈跟随在朱德之的身旁,主席位对着门的座位分别由商务部的领导、会议主办方负责人和朱德之分居。
在他们入坐时,小迪妈妈微笑地观察着,和其他人一起站在旁边一列。直到朱德之摆手,让她坐在他的旁边,她点点头,稳步上前,在椅前站立片刻,向朱德之及其他已经就坐的两位重要级人物点头示意后,坐了下来。
这种公务场合,男人们之间都不怎么谈论女人,也不怎么关注男人身边的女人。当她就坐后,会议主办方马上对还未入席的人说:“来来来,大家不要客气,随便坐。”
于是短暂的拘谨一下子烟消云散,要知道这些人都是自信能把握所有机会的人,那么这顿午餐无论吃的是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意味着机会。
大家纷纷就坐,含蓄中充满了张力。小迪妈妈好奇地打量着这里的每一个人,这些具有强大气场的人处在同一个电场,所产生的磁力会让这里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氛围呢?
招商局的王主任有一句话说得很对,这些人都是健谈的人,所以你不用出担心冷场的问题,只用带耳朵就行。
菜一道一道地,像变魔术一样端上来。在整个过程中,主办方的负责人都在介绍这些精美的菜式,以及菜肴背后的趣味故事,听得小迪妈妈津津有味。但是,却要隐忍着不能随便动筷,只有自动电子桌转到自已眼前时,才能夹一筷。
这样的吃法真是煎熬。
小迪妈妈全神贯注地盯着上来的每一道吃食,她知道,以她的身份,以后不见得再次有机会参加这种场合,那么,她的原则是珍惜眼前。
“呢度嘅菜好合你味口呀!(这里的菜很适合你的口味呢)”朱德之笑着问。
不知为什么,小迪妈妈的脸一下子涨红了。“你最钟意食边道菜?”小迪妈妈试图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你呢?”朱德之问。
吃真的是放松神经的最好办法。如果刚开始,小迪妈妈还有些拘紧,现在则完全放松下来了。
“我最喜欢吃鱼。”小迪妈妈眼睛一亮。“我们的城市有江有湖,所以出产鱼,有江里的鱼,长江的鲶鱼非常好吃,带有一点腥味;湖里的鱼、虾也非常好吃,特别的刚刚捞起来的新鲜河虾,过油一炸,就这么吃,撒点盐,就这么吃,好吃极了。”
“我们这边也有湖里的鱼虾,你们也尝尝,看味口是不是和你的家乡一样?”隔着朱德之的主办方负责人显然一只耳朵一直在听着朱德之的谈话,顺势接过话头。
“你们有西湖,我们有东湖,真是很一样呢,不过,我觉得你们这里的食物更好看一些,更讲究一些,色香味俱全。”小迪妈妈回应道。
“朱**,您喜欢吃鱼吗?”小迪妈妈话题一转。
“喜欢,但吃得不多。因为比较费时间。”
刚好一盘西湖醋鱼转到眼前,小迪妈妈示意朱**尝一块,自已也夹了一块,然后说”没有比仔细吃掉一条鱼更值得浪费的事情了。“
朱德之笑笑,夹了一块,尝了起来。
小迪妈妈倒没有吃。她凑到朱**这边,说“您知道吗,西湖最有名的十景中有一景叫“花港观鱼”,这个景上有块碑,上面花港观鱼这四个字就是康熙写的。”
朱德之一边吃一边听。
“康熙在写这四个字时,写到鱼时,顿了一下,繁写体的鱼字,下面是四个点,但是中国象形文字三个点代表水,四个点代表火,让鱼在火上烤,多么难受呀,所以康熙在题鱼字时就少写了一个点,让鱼舒服点。”
说完,小迪妈妈旁若无人地哈哈笑了笑,然后吃一口西湖醋鱼,“鱼舒服了,味道自然鲜美了。好吃吗?”小迪妈妈问。
她知道这一桌子的人,唯有身边这个人是与她最紧密;,也是她不知为什么,一和他在一起,话就特别多的,唯一的一个人。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