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已的屋间,小迪再也睡不着了。她坐在床上,拿出手机,给妈妈发了一条信息:爸爸昨晚回家给你发了信息,为什么不转给我。他在外面睡了一夜。
点击完发送后,小迪把手机丢在床上,用手臂环抱着肩膀,把头埋在臂弯里,在暖洋洋的房间、在这短暂的江南的冬日的清晨,哭了。
(接上)
第二十五节
手机“嘟”得一响时,小迪妈妈正吹完头发,从浴室里走出来。酒店的暖气很十足,她打开酒柜,拿了一瓶矿泉水拧开,喝了一大口。
滑开手机,她看到了小迪的短信。
咦,昨晚?商务晚餐之后就是观看西湖喷泉的活动,回到酒店时,她也只收到了周天喻的短信。没有其他呀?她又查看了一遍,确认没有收到小迪爸爸的任何短信。
但她可以确认的是,小迪这条短信里包含着很明显的情绪。
“对不起,我没有注意到,下次我会亲自与他确认,你费心了!”小迪妈妈回了短信。无论如何,孩子心疼爸爸,这种情感是要鼓励的,也是值得欣慰的。
“为了弥补这个很大的失误,妈妈会给你和爸爸各带一份礼物,你的礼物很好办,爸爸就难一点,要不,你给点建议?”小迪妈妈试图缓和女儿的情绪。
没有回信。
她犹豫了片刻,决定不给小迪打电话。如果你想淡化这件事,那么本身就不要兴师动众的强调这件事。
而实际上,小迪爸爸在报社工作,每天都要值发稿的班,报纸的截稿、审稿、排版都是在凌晨二、三点完结,样报出来审定要到凌晨四点,他就是下班回来,一般也是清晨了;再说他从来没有定时,有时晚上八九点回来一会,有时一夜都不回,她早就习以为常,所以从来不问。
不同的是,如果她在家,她从不锁门,这样,无论他什么时候回家,都能进家门。她记得有一次,小区贴出告示要居民锁好门窗,谨防小偷光顾。
小迪问她:妈妈,我们家从不锁门,会不会有小偷进来?
她笑着回答说:那完全不用怕,小偷会经常踫到你爸爸,肯定以为他们是一伙的。他们见面还会打招呼,喂,你又要偷这一家啊。
女儿哈哈大笑,从来没有因为爸爸晚回或不回有丝毫不适感。
这次,因为自已不在家,所以确实提前嘱咐小迪要锁好门。而忘记确认她爸爸当天回不回。
半瓶水喝完了,还是没有收到小迪的回信。
今天上午,会议日程是参加阿里巴巴总部,小迪妈妈有一些工作计划是要在今天早上,趁着参观的机会,完成的,这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找到孔辉的爸爸,和他交流一下。
小迪妈妈也没想清楚,具体和孔辉爸爸谈什么,她只是想见见真人。
一个人的所有秘密都在他的言谈举止中,而小迪妈妈最擅长的就是从他人不经意流露出的行为习惯去化解自已心中的困惑。比如说,儿子选择了这么极端的手段结束自已的生命,作为父亲是如何去承受的?妻子李琳纠缠在这无尽的痛苦之中,作为丈夫他又是如何安慰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不会就孔辉日记里具体事情去询问他,在这种公务场合,那是极端不礼貌也是不道德的。她只想知道,孔辉的父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曾经给过孔辉什么样的影响?
周天喻昨天给她发的信息,已经告诉她在调查孔辉经常玩的游戏中,有一些发现。那么,他们是不是也正在逼近孔辉之谜的正确路径上。
小迪妈妈手里拿着王主任给她的通迅录,在通迅录一栏里,孔辉父亲的名字和他所在公司的名字,还是他的职务赫然在目。执行总经理、科技公司,这些名头都暗示着这是一个成功的男人。
小迪妈妈眼前又浮现出李琳苍白的脸、被悲伤控制的呼吸、和抽泣时孤独的肩膀,还是那张希望她深入调查取证的支票。
她走到窗前,落地窗上雾气蒙蒙。她在雾窗上划出一个问号。手指的轨迹把本是细密均匀分布的小水珠积聚在一起,马上形成细弯的水痕,向下流淌,真像人们脸上的泪痕呀,小迪妈妈想。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