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以后,运送何班长骨灰的车辆缓缓的驶进了这个给他带来了无限温暖,充满了美好童年回忆的村子,回到了他一直热爱、心里充满牵挂的家人和他的亲人的身边。吊着绷带的王千里坐在车里的副驾驶上。他并没有完全康复,头上的绷带也没有剪下来。受伤的右侧胳膊仍然挂在胸前。但是王千里是一定要来,他要亲手将他的好班长、好兄弟亲自护送回来,护送自己的大哥回到只有在他的梦里才能回来的家。何班长已经五没有回来了。王千里陪在大哥的身边走完最后这一程。
并且,王千里要完成他和班长生前曾经互相许过的承诺:他将用一生来完成自己对班长大哥的承诺。
护送何班长骨灰的车子开进村子里,来到了他们何家的祠堂门口的时候,惊人的一幕令王千里至今也难以忘怀:何班长的父亲虽然只有四十八岁,此时已经是满头白发苍苍,但是他老人家却站的傲然挺拔,浑身透着一股骄傲。因为他老人家已经知道了真相,了解了他的儿子并没有辜负他的希望,他一直有一个好儿子,一个这么优秀的好儿子。他老人家今天就要挺起胸膛。他要让他的儿子知道,他的父亲一直在等着自己的儿子——何清漪回家。
何班长的父亲终于可以在群村、全家族人的面前,挺起了自己的脊梁。何班长死后能进入祠堂,那么就说明有一些事情,特情局已经向何家族里的族长通报了具体的情况,鉴于当时特情局的保密条例,涉及到火药的案件一般不对外公布,以免引起人民的恐慌,几千年前的那场毁灭性的战争,留给后人的是世世代代的恐惧。
所以组特情局也只能向他们通报一点何班长的身份,其它的事情应该不会告知。而能知道何班长身份的人,我想在这个村子里头除了他们何家家族里的六位年长管事者以外,可能也只有何班长他的父亲了解相关的情况。
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家族里的人死后能进入家族祠堂,都是必须要经过当任的何家族长及另外五位管事者共同的决定才可以。自然,能进入何家族祠堂的人都是被大家认为是大德大义之人。
因为遵循古训以死者为大,当今何家家族的六位白发苍苍、身材单薄的管事者,居然在灵车停在祠堂门口的时候一起跪在了祠堂的大门两侧,等着迎接这个远方的游子回到自己的家来,魂归故里,入土为安。在何家祠堂大门的上面用很大的白布写着方方正正的写着“迎接我们何家的孩子——何清漪回家”。
此时,在祠堂周围站着很多本村的村民,更多的还是何家的人,他们不明就里。而作为何家的人心里也感到很纳闷。到底是哪一位德高望重或是功成名就的何家人,能够死后入家族的祠堂。并能受到如此大的礼遇。
有些人站在一旁已经开始小声的议论着,有知晓家族规矩的人更感到了一丝惊讶。虽然说这些年也有一些德高望重的何家人死后将骨灰和牌位放入祠堂供奉。但能享受到如此高规格礼遇的在何家家族已经有近一百年没有发生过了。
而这个何清漪给他们这个村子、给他们何家的家族带来了那么多的耻辱,为什么当今的
何家老太爷会同意这么一个败类死后能将骨灰送入祠堂被后人供奉?六位家族的管事者需要用何家家族最高的礼仪来接受他的灵位?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事实。
周围已经有人在小声的怒斥何清漪生前的种种劣迹,现任家族族长和监察者的家人们在站旁边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们在昨天晚上也仅仅被告知今天都要来祠堂,在祠堂要举行盛大的仪式,将一位英年早逝的何家人的骨灰盒牌位迎入家族祠堂。大家在接到通告的时候无论是家族族长还是五位管事者都没有去解释什么?家族的其他人出于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也都没有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