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持自我这一点上,年轻人却比不上老年人。有时候,你们为了紧跟时尚潮流,不得不在表面上适度地遵从传统的品位,或者接受他人的观点。但是,私下里年轻人也可以用温和的态度对公众的观点或偏见表示不同的看法。对于别人的看法,你应该学会去倾听和理解,然后有礼貌地接受,并进行冷静的分析和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才能以温和的方式表达出来。
亲爱的孩子:
最近公演的戏剧《瓦农》,你看过没有?如果你看过,对它有什么感觉?请写信告诉我,让我有所了解,因为我想把自己对戏剧的品位传授给你。
我听看过这部戏剧的人说,这出戏的情节和悬念都非常出色,里面的情节波澜起伏,悬念出人意料,但是台词却一般般,甚至有点儿牵强附会。巴黎的男男女女都热衷于对戏剧的评论,所以,我猜测,现在巴黎的街头巷尾应该都在谈论这出戏剧。那些评论不仅能够提升品位,而且还能提升个人的判断能力。在英国,也有很多人喜欢评论戏剧,可是,英国人在评论戏剧时总喜欢夸夸其谈,这样的评论多少有点儿脱离实际,既不会让人愉悦,也不会给人指导意义。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英国的妇女(通常都是女士们说个不停)没有法国的妇女那么见多识广,也不像法国的妇女那样受过良好的培养和教育。此外,英国的妇女天生就比较严肃、沉默。
我真希望英法两国的剧院能达成一致,并形成契约,然后依据契约对本国的戏剧艺术作出适当的调整。在我看来,这个契约应该包括以下条款:制止英国戏剧对戏剧应有的统一性的践踏行径;摒弃那些频繁出现在英国戏剧舞台上的凶杀、拷问、死尸或者牲畜尸体的恐怖场景;在人物对白方面,要求法国戏剧中增加一些肢体语言,减少大段大段慷慨激昂的辩论;为了遵循戏剧的统一性,要求两国的戏剧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台词和情节;要求英国的剧作家适当约束一下他们的那些肆无忌惮的行为(英国的剧作家是混乱的代表);要求法国的戏剧界给予法国的剧作家更多的自由(法国的剧作家是强权制国家中最卑微的奴隶)。
如果英法两国的戏剧界真的达成了上面的契约,那么观众就能看到一种全新的戏剧:剧中的独白长度适中,不至于让人睡着;观众也不会因剧中的情节和场景而吓坏;偶尔也会打破时间、地点的统一性,戏剧的演绎时间突破24小时的限制,故事发生的地点也可以从封闭的室内延伸至户外的某一条大街或是某一个小镇。
我认为,剧中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应该引起人们的加倍注意。我承认,剧中某些王子或英雄在抱怨自己所受的痛苦和不幸时,确实感到不太自然。但是,如果不让他们在剧中花一点儿时间抒发一下内心的感受,那么悲剧就没有办法继续演下去了,除非采用借助古代的合唱队来抒情,可这样的手段似乎更加荒唐。欣赏悲剧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我们必须让自己融入想象的世界,才能体验悲剧中蕴藏的情感。
悲剧既要来自于现实的生活,又要高于个人情感,否则就无法让我们感动。站在人类的本性上说,最强烈的情感通常都是用语言无法表达出来的。可是在悲剧中,这种情感需要通过主人公之口高雅地说出来,因此,就必须要借助于台词。而法语有一个缺陷——无法表达出韵律感,这自然使得法国的悲剧表演有些美中不足。
戏剧与悲剧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也需要源自于生活,但比悲剧更贴近生活,更接近个人情感。剧中所设置的每个角色都要在舞台上讲话,台词不仅要和剧情的发展相互照应,还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基于此,我认为喜剧的台词不需要讲究韵律,除非出现在那些疯狂的剧作家的作品中。
在我看来,歌剧是魔幻的世界,让人感到迷惑,让人丧失判断力。歌剧从开始到结局都充斥着歌声、乐声和钟鼓声,剧中的人物角色,还有装饰场景用的山川、树木、飞禽走兽,都会随着俄耳甫斯的伴奏,不自觉地一起翩翩起舞,超出了现实生活的范围之外。我每次到剧院去欣赏歌剧,总是将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抛诸脑后,只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就行了。
以上就是我对戏剧的看法。我承认,我的很多观点有别于英法两国传统的欣赏品位。但就算是这样,我也不会轻易改变我的观点,就像坦诚的异教徒拒不接受传统教会的教条那样。像我这么大年纪的人,选择符合自己品位和思考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别人是不是对此说三道四,我不必在意。尽管与我们相比,年轻人有许多优势,但是在坚持自我这一点上,年轻人却比不上老年人。有时候,你们为了紧跟时尚潮流,不得不在表面上适度地遵从传统的品位,或者接受他人的观点。但是,私下里,年轻人也可以用温和的态度对公众的观点或偏见表示不同的看法。对于别人的看法,你应该学会去倾听和理解,然后有礼貌地接受,并进行冷静的分析和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才能以温和的方式表达出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