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宜昌 张玉珍
在人生的宣纸上,最难写的两个字莫过于“威信”,苦想写好这两个字,须以无私为笔,奉献为墨,还要公正地去书写。
——作者题记
(一)
在葫芦岛的个体户大军里,威信最高的人当属高玉华。高玉华的威信在新华市场里体现得最为突出。
新华市场是个规模较大的市场,光在大厅里经商的人就有四五百号,业者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人与消费者争执的事时有发生。有时,“硝烟”渐浓,连一些“不压茬”的市管员都扑灭不了。但只要高玉华赶到,几句话后,双方就化干戈为玉帛。市场要搞一些什么活动,只要有高玉华出面牵头,就会产生一呼百应的效果。
这就是威信。
在这个市场里,谁有困难都愿找她诉说,连素昧平生的外市场个体户有了难,受了气,也通过电话或亲自来找,求她“帮一帮”。甚至一些权力部门的头头见了她,也笑而言曰,热情地表示:“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
这也是威信。
高玉华是省市区三级个协的副会长。她把维护个体户的利益当作是自己的神圣使命。谁要侵犯了个体户的合法利益,她闻知后立刻血压升高,挺身而出,找上门去“问罪”。个体户一旦有了遭罪事,她就吃不香睡不稳,黑天白日的闹心,啥时解决了,啥时才舒口气。
有一家熟食店,因经营上的问题与有关部门发生了矛盾,检查人员对其百般刁难,造成该店买卖难做。店主去求高玉华,高会长发现缓解的难度较大,就把情况向区长做了汇报。区长听罢很重视,把高玉华请到了他的办公室,同时又找来了动物防疫检验站站长,待了解详情后,区长针对此事及时下发指示,使熟食店不仅挽回2000元经济损失,还在原有的基础上每天减收50元的动检费。这事听来好像不大,但在个体户当中影响颇大,轰动了全市场。
那年夏天,某部门来市场抽查皮鞋质量,要求每个经销皮鞋的业户都交上3~4双鞋。这一侵犯个体户利益的事立即引起了业户们的公愤,100多名个体户集体到市政府上访;100多辆“神牛”把市政府大院造成一片混乱。高玉华知道后,代表个体协会出面,找市政府的领导和该部门负责人,针锋相对,反复交涉,迫使该部门让了步。最后抽查了10户的皮鞋,检验费由经营皮鞋的个体户均摊,保护了个体户的利益。
(二)
应该说,维护个体户利益是个协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别市的个协领导也不同程度的做到了。但是,让一个以个体营业为生存手段的人长期将百分之八十的精力用在既挨累又不挣钱的公益事业上,倒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的。然而,高玉华她做到了。
她早上蒙蒙亮就起床去菜市场上货。货上来后她让妹妹为她经销,晚上收摊时,她再到菜床子上照看照看,一白天的大好时光都用在了公共食堂里。
说起这个食堂,倒有一些来历。
在新华市场里经营的个体户有好几百人,中午吃饭是多年来的一大难题。到饭店去吃,摊上离不开人,带饭盒也不方便,即使带了,也没处去热。常吃凉饭,啃冷面包,胃肠消受不起。天长日久,许多业者都吃出了胃病。
高玉华和一些理事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心为会员解决这个“天”大的事情。经过请示上级领导,她和助手毕如林一起,操办起这个会员食堂。会员食堂不以盈利为目的,饭菜量足,价格低廉。开始时,食堂只有米饭、馒头和两种熟菜,后来饭菜的花样发展到了10多种。中午,会员们花钱不多,就能吃到经济实惠、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食堂还备了保温送饭车,把饭菜送到不能“下岗”的业者摊床上。
为了办好这个食堂,为了让会员少花钱吃好饭,高玉华煞费苦心,处处精打细算。在市场上买酸菜太贵,她就带领食堂人员买白菜,自己动手渍酸菜,降低了成本;粮油要涨价,为了多存一些,她从自己的存折取出8000元钱购进了粮油。
在办会员食堂那几年中,高玉华身为经理分文不取,白尽义务。多亏她有3个理解她,支持她的姐妹帮她照看生意,多亏有了一个憨厚的、爱她、体贴她、支持她的好丈夫。在她的义务奉献精神感染下,市场的理事们也经常挤时间义务到食堂里来帮厨。众人拾柴火焰高,会员食堂办得红红火火,会员吃得心满意足。
(三)
新华市场个体户们吃饭问题解决了,但是,又一个大问题冒出来了——上厕所。
葫芦岛市在老城改建中,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改造者竟将新华市场一带的公厕给改造没了。在新华市场一带经商者1000多人,上厕所成了大难题。个体户们一有内急,慌不择地,四处乱钻,摊角旮旯,逮那那便,既为市容抹黑,又使个体户的形象减色。
高玉华为此事东奔西走,频找有关部门,要求尽快给解决个体户上厕所这一问题。她是市人大代表,每年召开市人代会时,她都把这一问题作为提案提出。会后不断追询落实情况。在高玉华紧盯不放,一再追询的情况下,城建部门终于把一个商店改造成为了公厕。个体户入厕难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四)
高玉华是个侠肝义胆的女性,为个体户请命从不怵硬,不论什么事,只要她插上手,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但她毕竟是女人,是女人就有女人的弱点,碰上久攻不下的难题或蒙受到委屈,止不住就要流泪。为个体户尹树贵的冤案久久得不到解决,她流泪了……
尹树贵是个修家电的。他邻居家起火殃及了他的门市部,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起初,那邻居也承认这一事实,并表示愿意承担赔偿责任。后来那邻居突然变卦,还找人作伪证,说火不是从他房子起的,有关部门错判了尹树贵。尹树贵鸣冤叫屈4年多,也没得到公正处理。个体协会领导也为此案多方奔走呼号,也没有讨来公正。
高玉华一直关注着尹树贵,决心为他翻案,费尽了心机。她三天两头,甚至一天数次打电话、找人,专访有关部门,敦促、哀求有关部门给尹一个公正的处理。然而问题仍是迟迟得不到解决。在一次会议上,38岁的高玉华讲着尹树贵的遭遇,讲着讲着落了泪。泪水为她的意志淬了火。她当场激愤地说:“如果这个案子得不到公正解决,我这个人大代表就不当了……市里解决不了,我就去找省人大,省人大解决不了,我就去北京……我就不信共产党能容忍冤假错案!”
高玉华为民请命的执著精神打动了市人大主要领导,在市人大干预下,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了尹树贵的案子。真理的阳光冲破重重雾障,终于投射到了尹树贵身上。
(五)
高玉华除了不遗余力地维护个体户利益外,还耳听八方呼声,眼观六路现象,及时将社会上的焦点问题摆到能解决问题的地方。因为她还是市区两级人民代表,还担任过一届省人大代表,有参政议政的资格,肩负着人民的期望。
葫芦岛的市区出入口处路窄车多。交通拥挤,这里经常出现“肠梗阻”现象。高玉华提议将出入口处东大桥拓宽三分之二。这个议案被市里采纳了。工程竣工后,“肠梗阻”被彻底消除。
五里河一带原是交通混乱之地,堵车现象司空见惯。高玉华建议在此修建立交桥,市政府又采纳了她的建议,用3000万元人民币在此筑起了一个宏伟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环城的五里河带状公园,原是葫芦岛市一景,后来由于污染等原因,一度成为令游人触景伤情的地方。高玉华和10名人大代表一同,联名提出《排污清淤,改造五里河》的议案。这一庞大的、需要资金上亿元的工程后来实施了。
在当人民代表的十几年中,高玉华提的议案有10多件,件件都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足见她这个人民代表说话的分量,也足见她在社会上和群众中的威信之大。
高玉华,愿你在人生的宣纸上把“威信”这两个字写得更大、更好、更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