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贤 王立福
古老的辽阳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蜚声中外的曹雪芹,遐迩闻名的王尔烈,让辽阳的名字从远古就汩汩漾入人们的心间。新世纪伊始,辽阳在中央商务区拔地而起一座别具特色的“新世纪”商厦,给辽阳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也让辽阳人知道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王英志。
9点整,我们走进现代化的新世纪大厦。一位身材适中的中年男子,手里拎着皮包的人也走了进来,有人说他就是王英志。他头上不算密实的黑发随意散落,身着一件便服,深紫色的衬衫领口没扣,显得很随便。我们很难把他和年销售额达2亿元的大厦董事长联系在一起。
我们共同走进8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王英志在清华大学发言时的照片映入眼帘。讲桌右边是一盆艳丽的鲜花,他双臂撑着讲台,平视前方,面带笑容,我仿佛听到了他那逻辑严谨、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们落座后,没说几句话,他见有人照相就立刻站起来,礼貌地让我们稍等。过了一会儿,他西装革履的走回来,西装里一件雪白的衬衫又打了条别致的领带(看来他很注重仪表),显得那么精神、年轻。
(一)
1960年12月的一天,在古城辽阳,迎来一名男婴响亮的啼哭。父亲给他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王英志,希望他长大后能有英雄伟业、宏图大志。
在一家人殷切地期盼中,王英志长大了。
1976年他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很快学会了插秧、打豆子、种包米、割高粱……农村的活又苦又累,可他生性乐观豁达,和一般大的年轻人在青年点里觉得挺快活。1978年他应征入伍,在军营里度过了4个春秋。
4年里,他荣幸地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心灵得到了净化。他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军营。为此,多次受到嘉奖,并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他身在中国的最南端,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清新的风——这就是刚刚涌动起来改革开放的风潮。王英志看到,一个让人施展才华,各显其能的紧迫时代来临了,他感到振奋和鼓舞。
1982年10月,王英志退伍回到辽阳,被分配到第一针织厂给厂长开车。这在当时是个很风光的美差。可他却扔掉了让人羡慕的铁饭碗,毅然辞职下海,要走自己的路,要开自己的车。
(二)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个体经济这副担子没有点胆子是不敢挑的。可王英志却勇敢地挑了起来。
经过调查研究,他觉得做塑料打包条是个好项目。于是,他向亲戚朋友们借来8000元钱,找厂房,买设备,学技术。不久,一个像模像样的包装厂形成了。产品出来后,他又开始了艰难的推销,终于用诚意和优质迎来了订单。他在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商海中成了赢家。根据市场的需求,王英志又先后办起了织袜厂、印刷厂、塑料厂、铁合金厂……一个个企业在崛起,在发展。王英志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闪耀在古城辽阳的上空,绽放出艳丽夺目的光彩。
王英志成熟了。几年的拼搏发展,他有了一笔不菲的资金。这时,他又把目光瞄向省会城市沈阳。1995年,“辽硕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在繁华的沈阳挂牌营业了。从此,他迈出了大买卖、大运作的步伐。他向纺织品、煤炭、房地产开发等多种领域进军。他的眼光是那么敏锐,哪里有商机他就到哪里去发展。他去鞍山、康平、湖南做了几回“客”,掘回几桶“金”。人们说王英志是商界奇才。可他却平淡地说:“这都是亲朋好友支持帮助的结果。”
(三)
悠远的古城先于沈阳,却没有沈阳发展的脚步快,那姗姗来迟的古寺里的钟声也该有现代的韵味了。
王英志一直都在关注着家乡的变化,他对这片热土的挚爱一刻也没有忘记。他说:“我生逢盛世,是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为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我要把自己的全部力量贡献给家乡的父老乡亲。”
1999年,王英志响应辽阳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放弃了在沈阳发展的良好空间,根据市里的发展战略,他决心创办一家具有辽阳标志性的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商贸广场。
这个前瞻性的项目,设计之初就埋下了现代、科学、一流的理念。它占地9488.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700平方米,主楼为16层。一至六楼经营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商品几万种,国内外名牌商品云集于此。广场总投资1.5亿元,他自己筹措资金1.25亿元。他的气魄和胆识着实让人佩服,让人敬重。
2001年11月18日,这是辽阳人心中盼望已久的日子,也是王英志心仪已久的大厦落成的大喜日子。主体16层玻璃墙壁像竖起的海洋,随着室内直升电梯的高拔,辽阳市尽在眼底。远处山峦隐约起伏,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们兴奋、激动。
在剪彩仪式上,王英志激动地表示:我不会辜负广大人民对我的厚爱,一定会为辽阳经济的发展出力献策,回报这片养育我的母亲城。
如今辽阳人都知道“新世纪”。这个美丽的购物天堂,让人赏心悦目,舒适愉快。
(四)
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王英志不仅要求员工们要努力学习,适应发展,而他自己也在不断“充电”。2002年他到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班进修,听专家、教授、院士讲战略与竞争优势、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人力资源与团队建设、营销管理与国际商务、创新经营与法律实务。经过这次进修,王英志的心更宽了,眼更亮了,他的雄心伟业、宏图大志再一次被点燃,他还会给辽阳人民一个惊喜。
“走进‘新世纪’,享受新生活”,这是王英志的心愿。当然,他的心愿很多,这里我简要介绍他是如何回报社会的:他出370万元巨资修路铺道;他为“希望工程”、扶贫济困、慰问军烈属、敬老院及修建广佑寺等慷慨解囊近百万元;他还斥资10万元为白塔区“光彩之星”每人订阅一份《辽阳日报》。对上缴税费,王英志更是足额完成,仅近两年就上缴1500余万元。他安置的就业人员直接或间接的有3000余人……
王英志以超前的思维方式,执著的进取精神,卓越的管理才能,诚信的经营理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写就了“新世纪”的辉煌。省“文明单位”、市“发展民营经济二十强企业”等诸多荣誉接踵而来,激励他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王英志作为市人大代表、省总商会常委,他认真履行职责,成为人民群众和民营企业的代言人。他经常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发展民营经济献计献策,为人民群众分忧解愁。
王英志的心中总有下一个目标。他与香港合资的新世纪广场二期工程建设即将完工,这个高16层,四星级的宾馆,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有170套客房,还有商务中心、写字间、观景台。他还审时度势地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大潮中去,适时兼并辽阳的国有商业企业,走扩大化、多元化的道路,建现代化商业企业集团。
我们有理由相信,王英志这个商界精英,一定会像他的祖先那样从辽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